第 7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2-05-05 13:47      字数:4891
  茅术(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茯苓(二钱) 苡仁(八钱) 石斛(三钱)
  石膏(五钱) 知母(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荷叶(一角)
  方以二术、苓、苡、泽泻、猪苓胜湿,即以石斛、石膏、知母清火。苍术白虎汤去甘草、粳米之甘润,加荷叶者,
  降药已多,以升清者为反佐耳。祖怡注。
  卷二火
  痰火
  属性:痰为顽浊之物,一得火势,其性愈劣,甚则阳狂烦躁,语言错乱,清火涤痰汤主之。
  x清火涤痰汤x(自制)
  丹参(二钱) 麦冬(二钱) 茯神(二钱) 柏仁(二钱) 贝母(二钱) 化橘红(一钱) 胆星(五分) 姜
  蚕(一钱五分炒) 菊花(二钱) 杏仁(三钱) 淡竹沥(半杯) 姜汁(一滴冲服)
  绳甫先生云∶火本无质,得痰则实;痰本湿生,得火则燥。由此观之,痰与火结,有不扰其神明者乎。南星
  除痰之力,更大于半夏,以牛胆制之,则燥性杀,而兼清肝胆之火矣。化橘红比普通之橘红力大,以产
  地适当有礞石也。再以竹沥、姜汁、杏贝佐之,能开而且降,痰火有出路矣。用茯神、丹参、柏仁,顾其灵明
  之本也。再以麦冬之生胃津,菊花之清肝风。以狂必由火而起,火必因风而动,风火熄而灵明复,则扰
  动者得返其清静之常,真精心架构之方也。祖怡注。
  卷二火
  实火
  属性:气分偏胜,壮火升腾,发热错语,口燥咽干,阳狂烦躁,加味三黄汤主之。
  x加味三黄汤x(自制)
  黄连(五分) 黄芩(一钱) 黄柏(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丹皮(二钱)
  薄荷(一钱) 赤芍(一钱) 山栀(一钱五分) 水三钟,煎一钟,热服。
  三黄为泻心、肺、肝、肾实火之方。加山栀名黄连解毒汤,见本门后第一张古方。再加薄荷、连翘散心肝,
  丹皮、赤芍凉血分,轻扬透发而不抑遏,以发热烦躁,火郁必须发之也。此方见证阳狂烦躁,与痰火同,
  而有发热、口燥、咽干,明明是气分之火而不是痰火,从异点上着眼,故此方与痰火方无一味药相同。祖怡注。
  卷二火
  虚火
  属性:虚火者,饥饱劳役,正气受伤,阳陷入阴,发热神疲,饮食减少。东垣于此等证,用补中益
  气汤,以升、柴升举阳气,又为之补脾和胃,此正有得于《内经》虚者温其气之旨,故甘温能除大
  热,开治阳虚一大法门。无如世之学东垣者,不辨阴阳虚实,虽阴虚发热及上实下虚者,动辄升、
  柴,祸不旋踵矣。因自制和中养胃汤,以明宗东垣者当师其意云。
  x和中养胃汤x(自制)
  黄 (二钱) 人参(一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四分)
  当归(二钱) 料豆(四钱) 柴胡(一钱) 薄荷(一钱) 广陈皮(一钱)
  砂仁(一钱) 苡仁(四钱) 枣(二枚) 姜(三片)
  此方即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薄荷以代之,有逍遥散之意。再加茯苓以和脾,料豆以安肾,砂
  仁、苡仁以和中化湿,升中有降,不犯下焦,用东垣意而不执其法,制方煞费苦心。祖怡注。
  卷二火
  燥火
  属性:燥火者,血虚之所致也。血能养气则气不妄动,而阴阳得其平。营血一亏,则内失所养,而脏
  腑皆燥,火亦随生,令人毛发衰脱,肌肤枯槁,身热咽干,雪乳汤主之。
  x雪乳汤x(自制)
  生地(三钱) 当归(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 熟地(三钱)
  五味子(五分) 天冬(一钱五分) 玉竹(四钱) 山药(三钱) 人乳(一大杯)
  藕汁(一大杯) 水二钟煎服。
  血不养气,气不化津,脏腑皆燥,土焦水涸,二地、二冬、玉竹、山药、当归、白芍,所以养
  血壮水者至矣。而方名以雪乳,用人乳、藕汁,润至极矣,而更以五味之酸收以敛之,是合固本、
  生脉于一方,于肺燥肺火外,又别出手眼也,神乎技矣。祖怡注。
  卷二火
  郁火
  属性:所欲不遂,郁极火生,心烦虑乱,身热而躁,解郁合欢汤主之。
  x解郁合欢汤x(自制)
  合欢花(二钱) 郁金(二钱) 沉香(五分)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 丹参(二钱) 柏仁(二钱) 山
  栀(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 薄荷(一钱) 茯神(二钱) 红枣(五枚) 橘饼(四钱)
  此方用柴胡、当归、白芍、薄荷,逍遥散之半,去茯苓、白术、甘草、煨姜,而用合欢、郁金
  沉香、山栀、橘饼,舒郁顺气,清火达木,即所以安胃。又用丹参、柏仁、茯神、红枣,则所以养
  心脾而缓肝急,使君火与相火俱安,而脾胃亦得太和矣。识得郁火与肝胆之火之分别,而后知两方
  各有其合处。祖怡注。
  卷二火
  邪火
  属性:酒色太过,下元伤损,腰膝无力,身热心烦,甚则强阳不痿,加味三才汤主之。
  x加味三才汤x(自制)
  天冬(二钱) 地黄(五钱) 人参(二钱) 龟版(八钱) 女贞子(一钱
  )旱莲(一钱) 茯苓(二钱) 丹皮(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黄柏(一钱) 杜
  仲(二钱) 牛膝(一钱五分) 红枣(五枚)
  此方以三才合二至,加黄柏、丹皮、茯苓、泽泻,得知柏八味之半而强。红枣与参合用,而解
  苦顾胃;龟版、杜仲与牛膝合用,而潜虚阳,引虚火下行,以固其肾气,则水火可以既济,而邪火
  可望不动矣。祖怡注。
  卷二火
  毒火
  属性:痈疡初起,肿痛大热,烦渴引饮,黄金化毒汤主之。
  x黄金化毒汤x(自制)
  黄连(五分) 金银花(二钱) 赤芍(一钱) 丹皮(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土贝(二钱) 花粉(二钱) 菊花(二钱) 薄荷(一钱) 甘草(五分) 淡竹叶(二十张)
  卷二火
  毒火
  属性:x黄连解毒汤x 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 水煎服。
  x升阳散火汤x 治表里俱热,扪之烙手,及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并宜服此。
  柴胡(八钱) 防风(二钱五分) 葛根(五钱) 升麻(五钱) 羌活(五钱) 独活
  (五钱) 人参(五钱) 白芍(五钱) 炙甘草(三钱) 生甘草(三钱)
  共为末,每用五钱,姜、枣煎汤服。
  x凉膈散x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
  连翘(四两) 大黄(二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栀子(一两)
  黄芩(一两) 薄荷(一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
  x当归龙荟丸x 治一切肝胆之火,神志不宁,躁扰狂越,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胸膈痞塞,咽
  嗌不利。
  当归(一两) 龙胆草(一两) 栀子(一两)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黄芩(一两) 大黄(五钱酒浸) 青黛(五钱水飞) 芦荟(五钱) 木香(二钱) 麝香
  (五分) 蜜为丸,姜汤下。
  x龙胆泻肝汤x 治肝胆经实火,胁痛耳聋,胆溢口苦,阴肿阴痛,白浊溲血。
  龙胆草(一钱) 黄芩(一钱) 栀子(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木通(一钱五分)
  车前(二钱) 当归(二钱) 生地(三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x泻青丸x 治肝火郁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肿痛。
  龙胆草 山栀 大黄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各等分) 蜜为丸,竹吐汤下。
  x泻黄散x 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烦渴,易饥,热在肌肉。
  防风(四两) 藿香(七钱) 山栀(一两) 石膏(五两) 甘草(二钱)
  共研末,每用三钱,蜜酒调服。
  x清胃散x 治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牙宣出血,唇口肿痛。
  生地(四钱) 丹皮(二钱) 黄连(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升麻(五分) 石膏(四钱) 水煎服。
  x甘露饮x 治胃中湿热,口舌生疮,吐衄齿血。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甘草 枇杷叶(等分)
  每服五钱,一方加桂、苓,名桂苓甘露饮。又《本事方》加犀角。
  x泻白散x 治肺火,皮肤蒸热,洒淅寒热,喘咳气急。
  桑白皮(二钱) 地骨皮(二钱) 甘草(五分) 粳米(一撮) 水煎服。易老加黄连。
  x导赤散x 治小肠有火,便赤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作渴。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淡竹叶(等分) 水煎服。
  x莲子清心饮x 治忧思抑郁,发热烦躁,火盛克金,口苦咽干,渐成消渴,遗精淋浊,五心烦热。
  石莲肉 人参 黄 茯苓 柴胡 黄芩 地骨皮 麦冬 车前 甘草
  水煎服。
  x导赤各半汤x 治伤寒后,心下不硬,腹中不满,二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
  语,目赤,口干不饮水,与粥则咽,不与勿思,形如醉人。
  黄连(五分) 黄芩(一钱) 犀角(五分) 知母(一钱) 山栀(一钱五分) 滑石
  (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茯神(二钱)
  加灯芯、姜枣煎。
  x普济消毒饮x 治大头时瘟,头面肿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黄芩(一钱) 黄连(五分) 广皮(一钱) 甘草(五分) 元参(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马勃(五分) 薄荷(一钱) 板蓝根(三钱) 牛蒡子(二钱) 僵
  蚕(一钱五分) 升麻(五分) 柴胡(一钱) 桔梗(一钱) 水煎服。便秘加大黄。
  x紫雪x 治内外烦热,狂易叫走,发斑发黄,口疮香港脚,热毒菌毒。
  寒水石(八两) 石膏(八两) 滑石(八两) 磁石(八两) 升麻(四两)
  元参(四两) 甘草(四两) 犀角(二两) 金箔(一两) 羚羊角(三两) 沉香
  (二两) 木香(二两) 丁香(二两) 朴硝(一斤) 硝石(一斤)
  辰砂(三两) 麝香(一两二钱) 前药共研细末,先将朴、硝二石两味熬化,再入前药末,微
  火煎,用柳木棍搅透,候汁将凝,加入辰砂、麝香,退尽火气,密贮听用。
  x人参清肌散x 治午前发热,气虚无汗。
  人参(一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炙甘草(四分) 半夏曲(二钱)
  当归(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柴胡(一钱) 葛根(二钱) 加姜、枣煎。
  x白术除湿汤x 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困,小便色黄。又治汗后发热。
  人参(五钱) 赤苓(五钱) 炙甘草(五钱) 柴胡(五钱) 白术(一两)
  生地(七钱) 地骨皮(七钱) 知母(七钱) 泽泻(七钱) 共研末,每服五钱。如有
  刺痛,加当归七钱。
  x清骨散x 治骨蒸劳热。
  银柴胡(一钱五分) 胡黄连(一钱) 秦艽(一钱) 鳖甲(二钱) 地骨皮(二钱)
  青蒿(二钱) 知母(二钱) 炙草(五分) 水煎服。
  x二母散x 治肺劳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
  知母 贝母(等分) 研末,姜汤服三钱。
  x元参升麻汤x 治发斑咽痛。
  元参 升麻 甘草(等分) 水煎服。
  x清斑青黛饮x 治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
  青黛(五分) 黄连(五分) 犀角(五分) 石膏(四钱) 知母(一钱) 元参(一钱
  五分) 栀子(一钱五分) 生地(四钱) 柴胡(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煎,加醋一匙和服。大便实者去人参,加大黄。
  x玉屑无忧散x 治喉风喉痹,咽物有碍,或风痰壅塞,口舌生疮。
  元参(五钱) 黄连(五钱) 荆芥(五钱) 贯众(五钱) 山豆根(五钱) 茯苓(五钱
  )甘草(五钱) 砂仁(五钱) 滑石(五钱) 硼砂(三钱)
  寒水石(三钱) 共研末,每用二钱,清水化服。能除三尸,去八邪,辟瘟疗渴。
  卷二
  劳伤
  属性:劳者,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限之气血,消磨殆尽矣。
  思虑太过则心劳,言语太多则肺劳,怒郁日久则肝劳,饥饱行役则脾劳,酒色无度则肾劳。方其初
  起,气血尚盛,虽日日劳之,而殊不自知;迨至愈劳愈虚,胃中水谷之气,一日所生之精血,不足
  以供一日之用,于是营血渐耗,真气日亏,头眩耳鸣,心烦神倦,口燥咽干,食少气短,腰脚作痛
  ,种种俱见,甚者咳嗽咽痛,吐血衄血,而疾
  不可为矣。秦越人谓虚劳则必有所损,精确不磨。其曰虚而感寒,则损其阳。阳虚则阴盛,损则自
  上而下,一损损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血脉不能营养脏腑;三损损于胃,饮食不为肌肉
  虚而感热,则损其阴。阴虚则阳盛,损则自下而上,一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
  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