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热带雨淋      更新:2021-09-13 06:53      字数:5156
  因为他觉得,这种大肆张扬、粗暴无礼的电报攻势太愚蠢,会激怒宋庆龄,
  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他自以为有更聪明的办法,这就是请孔祥熙出面斡旋。
  5月21日,孔祥熙致电蒋介石云:
  现又连去电函,请孙夫人速来,并拟再派委员,设法劝驾,希勿念。
  孔祥熙要蒋介石“勿念”,正说明了蒋介石的惶急不安。孔祥熙表示,要“再
  派委员”前去“劝驾”,但蒋介石还觉得规格不够高,他要孔祥熙亲自出马。
  于是,孔祥熙带着蒋介石的亲笔信件秘密前往武汉游说。然而,这一切都不
  能丝毫动摇宋庆龄维护孙中山事业和政策的决心。武汉国民政府曾盛赞宋庆
  龄“赞助总理革命事业,于三民主义知之最审,行之尤力,秉正嫉邪,遂为
  反动派所深忌,其始则用种种反间计,欲使孙夫人离开武汉,孙夫人烛知其
  隐,屹不为动。”7月上旬,蒋介石再致宋庆龄一函,中云:
  中正等望夫人来沪,如望云霓。务请与子文、庸之兄(即孔祥熙——笔者)即日回沪,所
  有党务纠纷,必以夫人之来有解决办法也。
  这封信同样遭到了宋庆龄的严正拒绝。
  但是,这一时期,宋庆龄也不能再在武汉住下去了。7月14日,汪精卫
  悍然举行“分共”会议。为此,宋庆龄不得不退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她在 《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中说:“本党若干执行
  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
  理想的。因此,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同月中旬,宋庆
  … 页面 64…
  龄离开汉口,前往上海。当她到达上海之后,蒋介石又派何应钦前去游说,
  企图引诱宋庆龄到南京来。26日,何应钦致蒋介石电云:
  职本日申刻抵沪,即经谒孙夫人,经二小时之交涉,始晤见。职将总座慰问及欢迎其到宁
  之意陈述,其略表谢意。职询以武汉情形,渠均以不知对。其言词中多偏袒武汉,如言我方残
  杀同志及不俺(?)分散革命力量,并派兵安庆之类。因其先后成见及破坏本党之阴谋及事实,
  渠亦不变其论调。职此行可谓毫无结果,准明晨回宁,谨闻。
  由于译报或抄写上的原因,本电有严重脱误。但仍然可以看出,何应钦碰了
  一鼻子灰:开始是宋庆龄不见,左磨右泡了两小时,才见到了。何应钦想打
  听武汉国民政府的情况,宋庆龄答以“不知”;何应钦大发谬论,诬蔑共产
  党“破坏本党”,但宋庆龄仍然“不变其论调”,并且指责蒋介石“残杀同
  志”。最后,何应钦只能悻悻而去,“此行可谓毫无结果”。
  在何应钦去后4天,宋庆龄会见了合众社记者,明确宣布:
  近日谣传余将在宁政府活动,全属无稽之谈。余此次所以必须来沪者,因余家宅在沪。此
  后余之行止,将如余前在汉口所发之宣言,在国民党现行政策不改变之前,余决不参与任何活
  动;于革命事业不纳入中山主义轨道内时,余决不担任任何党务。余非叛徒,亦非骑墙,且与
  南京政府毫无关系也。
  8月下旬,宋庆龄离开中国,前往莫斯科访问。
  … 页面 65…
  蒋介石要求开除叶剑英
  近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发现蒋介石要求开除叶剑英国民
  党党籍的一份呈文摘要,内容如下:
  前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叶剑英,率师驻次吉安,勾结共产分子,阴 〈谋〉叛党,竟于五月
  十三日鼓动该师教导队学生及师部监护队,勾结当地农民自卫军,将该师忠实部队逼令缴械,
  并将忠实官佐逮捕监禁。该师长叶剑英及跨党分子张克等倒行逆施,谋叛党国,除通令各军一
  体严缉惩办外,拟请准将该逆等一体开除党籍。
  此呈写于 1927年,反映出叶剑英在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年代里的抉择和表
  现。
  叶剑英很早就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斗争。他于1920年从云南陆军讲武堂
  毕业,随即投入“援闽粤军”,任炮兵连连长。1921年4月,在广州见到了
  新近当选为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曾经联络讲武堂毕业生二十余人,向孙中
  山请缨北伐,被分配到第一师军士教导营任教官。在陈炯明兵变时,叶剑英
  和江防舰队司令陈策一起护卫孙中山登舰避难,守卫达五十余天。10月,孙
  中山组织东路讨贼军,叶剑英任第八旅参谋长。1924年,以粤军第二师代表
  身分,参与筹办黄埔军校,被委任为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任粤军二师参
  谋长,参加东征。
  1926年,广东国民党政府兴师北伐,叶剑英任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
  谋长,第一军是蒋介石亲自掌握的部队,叶剑英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受到蒋
  介石的赏识。江西之战胜利后,俘虏了大批孙传芳的士兵,其中有六七千人
  集中在吉安,编为新编第二师。1927年初,叶剑英被委任为该师代理师长。
  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都发生剧烈分化,出
  现了南京、武汉两个对立的政权。新编第二师的许多军官拥护蒋介石的南京
  政权,同时勾结广东钱大钧和驻赣州的新编第一师,蠢蠢欲动。在这人鬼殊
  途、鱼龙分衍的关键时刻,叶剑英毅然于5月初致电武汉国民政府,表示“至
  诚拥护中央”,随即决定离开吉安,奔向武汉。
  在叶剑英离开之前,二师的左派军官以为师长祝贺生日的名义,摆酒集
  会,秘密商讨武装起义。5月13日夜,左派军官们以敏捷的动作逮捕反动军
  官,发动起义,并向武汉中央报捷,电文称:“本师反动分子暗中猖獗。(职
  等)于本月十三日夜,协同农工群众,将本师反动分子肃清,从此绝对拥护
  中央,打倒蒋介石。”20日,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右派军官乘机反扑,向群
  众开枪,当场击毙兵民十余人。 21日,隶属武汉国民政府的江西朱培德的
  第三军将二师全部包围缴械,俘获了全部右派军官。
  叶剑英的革命立场与吉安起义使蒋介石大为恼怒,于是便起草了上述呈
  文,要求开除叶剑英等人的党籍,7月28日,南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召
  开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将叶剑英等“永远开除”。随即将蒋介石的呈文
  转给南京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经8月5日第一一二次会议讨论,决定咨
  请南京国民政府通缉。与叶剑英同案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被通缉的还有张
  克、邹泰安、杜若、魏燮元、王彬、刘世璋、陈世光、丘维汉、楼胜利、吴
  洁等,都是吉安起义的发动者。
  … 页面 66…
  白崇禧指责“第二期清党”
  “四·一二”政变前后,蒋介石等人在各地逮捕并残杀了一批共产党人。
  但是,自孙中山实行国共合作政策以后,大量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积极为
  国民革命工作,在各级组织中发挥着骨干和中坚的作用,其力量,其影响,
  都是巨大的,无法一举铲除。这种情况,自然使刚刚建立的南京国民党当局
  难以安枕,因此,他们力谋进一步肃清共产党人。
  1927年5月5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及各部长联席会议决定组
  织中央清党委员会。17日,该会成立,委员为邓泽如、吴倚沧、曾养甫、萧
  佛成、段锡朋、冷欣、郑异等七人,以邓泽如为主席委员。其后,南京、上
  海、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浙江各地陆续建立清党委员会,海外华侨和
  军队中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
  根据南京国民党当局公布的有关文件,清党委员会的任务为:“肃清党
  内共产分子、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投机分子及一切腐化、恶化分子。”但
  实际上,所清者全为“共产分子”。这一次,胡汉民说得很老实。他说:“我
  们这次的清党,是进一步把共产党的死灰都要送还给俄罗斯,不能让他留在
  中国的,干脆地说,这次的清党,就是消灭中国共产党。”由于它有别于“四·一
  二”前后各地发生的政变,因此,蒋介石称之为“第二期清党”。他说:第
  一期清党为“紧急处分”,目的在于“打倒共产党领袖及其著名活动分子”;
  第二期清党为“根本整理”,其范围“遍及一般跨党分子”。蒋介石认为,
  后者较前者更加困难,是“本党真正生死关头”,必须以至大至久的恒心与
  毅力,“肃清潜伏之共产分子,绝其根株”。
  南京国民党当局规定:第二期清党自1927年6月1日起,至同年8月
  31日止。在此期间,停止发展国民党员;所有国民党党员经过三个月的审查
  再发党证;各党部于接到清党文告之日起,限令所属党员须每半月将其工作
  向所属区分部报告,然后逐级呈报当地清党委员会;无故一月不报告工作者,
  取消党员资格。但是,这些大都是具文,各地清党委员会的真正兴趣和主要
  工作均为逮捕并审判共产党人,所谓“第二期清党”,仍然是暴力清党。
  “四·一二”政变后,陈群、杨虎二人在上海滥捕、滥杀,使得某些坚
  决反共的人也表示不满。5月8日,张静江致电蒋介石,要求严令陈、杨二
  人“毋得过事杀戮,致招反感”。6月1日,白崇禧也致电蒋介石,批评自
  清党运动以来,上海一隅“机关复杂,事权不清,处处干涉行政,任意逮捕
  杀人”,以及“贿赂枉法,假公济私”等事。他沉痛地说:“举凡军阀、官
  僚、贪官污吏所为之事,若辈竟蒙蔽上官,效而为之。如此革命,宁不与人
  口实,民众痛苦,何以解放?”然而,这些意见和批评都未能动摇蒋介石对
  陈、杨二人的信任。6月中旬,杨虎亲自率队破获中共江苏省委机关,逮捕
  新任省委书记陈延年。21日,蒋介石应宁波商会之请,派陈、杨赴宁波清党,
  二人一抵甬,即处决了王鲲等六名共产党人。当时,曾有人向陈群询问处刑
  标准,陈答:入共产党满六个月者杀,国民党员跨党者杀。由于国民党当局
  实行滥捕、滥杀,大量无辜者受到牵累。6月15日南京清党审判委员会开庭,
  受审者十一人。其中三人“实无共产证据可寻”,宣告无罪;五人“均系无
  知愚民”,交保释放;另三人“系过路受累,无证可指”,即予开释。由此
  不难想见当年捕人的轻率。
  清党的结果是,国民党失去了大量的精英,新旧官僚,政客、投机腐化
  … 页面 67…
  分子乘机聚结,国民党的腐朽现象日益严重。8月22日,白崇禧在军事委员
  会纪念周上发表公开讲话,再一次严厉地指责“第二次清党”。他说:
  此次清党后,即发生许多以党营私之假革命党,尤在上海一隅,更加其甚。藉清党为名,
  奸人妻子,掳人财物,敲榨剥削,随便杀人,以致人民怨声载道。上海是舆论的中心,故民众
  对本党已渐失信仰,这是非常痛心的。
  9月1日,规定结束清党的日子已届,上海市清党委员会发表宣言支持
  白崇禧的讲话,宣言称:
  本党自去岁北伐以来,得到民众之欢迎,箪食壶浆,惟恐未至,正有东征西怨之概。乃今
  岁四月,克服江浙,假革命者冒充忠实,竟将本党令名几付诸流水。嗟呼!清党运动,固如是
  耶!
  白崇禧和上海清党委员会道出了一个使他们难堪的事实——经过清党,
  国民党已失去人民的信仰。这是需要有勇气的。但是,他们却无论如何也不
  能了解和清除发生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
  … 页面 68…
  1928年的济南惨案
  1928年4月,蒋介石所率领的北伐军进入山东。日军借口保护侨民,于
  4月下旬开抵济南,占领商埠。5月3日,日军突然袭击北伐军,肆意屠杀我
  国军民和外交人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在这一事件中,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残暴、狠毒、灭绝人性得到了充分
  的暴露。其罪行特征,和以后的南京大屠杀等事件虽有范围大小、严重程度
  之分,但并无二致。以下仅根据 《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记》一书(中国文史出
  版社1987年版)所载部分当时人回忆,列举日军罪行数项:
  第一,惨杀非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