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6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4      字数:4694
  飧鍪焙蚱埔黄肺廾鳎ひ环址ㄉ怼?br />
  从这以后,你看相宗里面讲的同生性、异生性,十住之前是异生性。就是说十住之前的人,他用的心跟佛不是一个心。像我们现在,我们用的是什么心?妄想分别执著心。法相家所讲的我们所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用的是这个心。八识五十一心所,在《华严》里面讲妄想分别执著;一般大乘教里面,佛常常讲你用的是无明、尘沙、见思烦恼。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楞严经》上讲的「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是三界里头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真相如是而已。入了初住就跟诸佛如来用同样的心,真心,再不会用妄心,证到这个地位不会退下来,这叫念不退。这在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了。
  一真法界里面还要修,这个佛法里面常常讲,菩萨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从什么时候算起的?从「入十住初心」这一天算起。没有入十住初心(就是说圆教初住菩萨),没有证得圆教初住菩萨以前,不算。证得圆教菩萨之后,你用真心不是用妄心,你跟诸佛如来统统都是用真心。但是这个时候真心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古人用月亮做比喻,佛果地像十五满月,圆圆的满月。初住菩萨像初二、初三的月牙,那一点点的光,但是他是真的月光,他不是假的。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逐渐逐渐月亮光明愈来愈大了,到十五圆满了。古德用这个比喻很好,我们从这个里头体会,他用的是真心不是妄心,所以叫同生性。同生性从刚刚证得「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到四十一品无明破尽,四十一品就是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破一品升一级,这样达到究竟圆满。所以只要破一品无明就「生如来智慧家」,你就是真正的「如来智慧法王子」,你这是如来真正的弟子。
  好像上学,你是正科生了,你就晓得圆初住以前是旁听生,不是正科生。旁听生指的是哪些人?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这些人。我们现在连个初果须陀洹都比不上,不要以为我们是旁听生,旁听生也没资格。我们现在是在门外,在门口,旁听是在门里面,正科在教室里头,我们在门外没入门。什么是入门?小乘须陀洹入门了,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入门了。他是怎么入门的?
  大小乘经论里面佛都告诉我们,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掉了,证须陀洹果;在大乘教里面证初信位的菩萨,十信初信位的菩萨。这个果位在三不退里面叫位不退,他并没有出六道轮回,还在六道里面修行。但是怎么叫位不退?他绝对不会堕三恶道,等於说得到保证,他已经入圣人之流了。我们知道为什么他不会堕三恶道,他的心行唯善无恶!我们知道三恶道业习种子肯定是在,断不了,但是三恶道的缘断掉了。三恶道的缘是什么?贪瞋痴。
  他怎么断的?你念念《十善业道》,就明白了。这个菩萨、这个修行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肯定与《十善业道》相应。我们今天也不懂什么叫八十八品见惑。我们从哪里修起?从十善业修起。见惑不断自然就没有了,这是大乘比小乘高明之处。小乘真的是断了,那个时间长,吃的苦头也多;大乘法时间短,修行容易,大而化之。这个好、方法好,大而化之,不要斤斤去计较。
  总记住佛的教诲,「昼夜常念善法」,念十善,念佛菩萨在经教里面的教诲。「思惟善法」,常常想佛菩萨教导的。「观察善法」,要把自己所学的一切善法落实,都能够用在生活上,用在对人对事对物。佛还有一句话很重要交代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就行了。这是真正修行人必修的课程,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八万四千法门,无论哪个法门,这是根本的教诲。
  大乘的教诲比《十善业道》要加了一些。我们修净宗,《观无量寿佛经》佛给我们讲的三福,那就是大乘的基础,根本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十善业道。另外加的,「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加了这个。还要加上「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发这个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五周因果」。现在我们在这个大单元里面,要学的是差别因果、平等因果。「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还要「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为人演说,为一切众生表演。我做出来给你看,你有疑惑来问,我细心讲解给你听,为人演说。这是大乘基础!你不真干怎么能入门?
  净业三福里面包括十善业道,真正能够依教奉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个三条十一句都能够相应,不知不觉你就能够入初信菩萨位。这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自自然然就没有了,你就证得位不退。在这个境界里头,如果遇到净宗法门,那真是希有难逢!轻而易举,很容易你就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你就有把握了。
  如果你的缘很殊胜,你不断再向上提升,见思烦恼断了,也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执著,执著放下了,这是我常常讲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没有了,占有的念头没有了,这就是执著放下了。执著不外乎控制、占有,这个念头没有,你执著放下了。执著放下就是见思烦恼放下,那么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在凡圣同居土,在方便有余土。大幅度的把自己往生境界提升了。
  如果你的缘还很殊胜,你继续努力,不但执著没有了,分别也没有了,那就是前面所讲的「心境合一,内外见亡」,「身心一性,无碍遍周」。一切分别没有了,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一生到那个地方,什么果位?就是十住初心,实报庄严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是法身菩萨,你就破无明证法身了。什么时候破无明?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佛光一照无明就破了,这是净宗的殊胜,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要真干,要知道世间所有一切是我修行的助缘;顺境是助缘,逆境也是助缘,善人是助缘,恶人还是助缘。你在这个地方要是真正能够体会,你才懂得善财童子何以一生圆满成佛。善财童子有什么本事?其实他的本事就是世尊在《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他本事就在此地。他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所以一生当中圆满成就。五十三参,无论参访什么样的境界,他不会被境界所转;不被境界转就能转境界,所以他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
  参访德云比丘,(《四十华严经》里面的吉祥云比丘),那就是十住初心。五十三参,把自己从初住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往上提升,十住、二住、三住到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最后入妙觉位。这给我们示现,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模范,法王真子。
  我们今天最艰难的就是我们没有能力破无明,但是要知道不能不断烦恼。想断烦恼,烦恼断不掉这也是事实,那怎么办?一定要知道把烦恼控制住,伏烦恼。如果自己不能够把自己的烦恼伏住,《金刚经》上讲「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是什么?心就是妄念,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怎样把妄想分别执著降伏住;换句话说,你要战胜它,你要能控制它。方法就古人讲的这个原则「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烦恼起现行,一觉悟烦恼就被控制了,烦恼就不会相续、不会扩张。
  无量无边的法门总的原则就这么一个,不管你学哪个法门总得要控制住烦恼,控制不了烦恼,那是假的,那不是真修。净宗方法就殊胜了,妄念才起「阿弥陀佛」,就觉察到了:我怎么又起念头了,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取而代之,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在第二念就能控制住,好功夫!真正是高度警觉。我们一般人能够在五个念、六个念、十个念觉悟,把它控制住,就不错了。决定不能叫妄念再继续扩张,真用功的办法,我们才真正能达到这个地位。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的文字,「一如光明所照,如经具明,不可作佛光明,自无其分」,这几句话很重要。
  「如经具明」是经上教导我们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把经教里面所学的落实,自己要做到。自己修行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我们在经上学的,是不是佛的光明遍照?是的,确确实实经典是佛的光明,我们展开经卷,佛光就照我们,我们就会有感受。就如同日本科学家实验水的结晶一样,这一瓶水你给它写上个「爱」,贴在玻璃瓶上,另外一个玻璃瓶你给它写上「恨」,贴在瓶上。几个小时之后,这两瓶水(同样的水源取来的),在显微镜之下的结晶就完全不相同。由此可知,你写上爱跟恨,就是外面不同的讯息传递给它,它就有反应。
  经典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纯净纯善的资讯。我们以清净心、真诚恭敬心对这个经本,我们这个身,身是水,除了水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细胞,起不起感应?起!跟水一样会起非常美的结晶,这个非常美的结晶使我们感觉到身心舒畅,法喜充满。就是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这就是反应,这是佛给我们的资讯。但是那个水变成结晶那是它自己的,这个要知道。
  「不可作佛光明」,佛光明照著我,我自己要放光,所以不能说「自无其分」,这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念。藉著佛的光明把我自性光明引发出来,这就对了。所以底下这几句话非常重要,「须当自以心光如佛光,开觉其心,圆照法界」,那就对了。你看,藉著佛光把自己的光明引发出来了。佛光像一盏灯,点燃的,我们自己这也是一盏灯,没有点燃,藉著那个点燃的灯,藉著它的火把自己这个灯也点燃,这就对了。
  点燃之后才知道,自己这盏灯的光跟佛光的灯光无二无别。点燃之后才晓得佛的经典,里面所说的一切理论、道理、方法、境界,完全是我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自他不二。自自然然跟释迦牟尼佛、跟毗卢遮那如来融合成一体,圆照法界!我们才能够契入境界,法界在哪里?就在现前。
  这个地方讲到了法界,这是我们修学很重要的一个名词,我们必须对它要认识清楚、要了解明白。「开觉其心」,这个「其心」是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是本来就觉,但是现在不觉了,如何能使我们由不觉再恢复到觉悟,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就好比说佛菩萨的灯是点燃的,我们这个灯是熄掉的,现在一定要藉著佛这盏灯,把我们自己的灯点燃,这就是佛的加持。我们这个灯亮了,是不是佛灯给我们的,不是的,我们自己本来就是有光的。只是一念无明,不觉了,不觉就是灯熄掉了。这一念不觉生无明,现在要恢复本明,就要靠佛力加持,佛一加持我们自己本明就恢复了。
  所以说是「自以心光如佛光」,我们这个心光明,跟佛的光明没有两样,真正省悟过来。自性里面的般若、德能、相好都透露出来了,跟诸佛如来一样圆照法界。法界是佛门的术语,也叫法性,也叫实相,意思很多,也叫真如,也叫本性,统是一个意思!名相很多。古大德给我们解释通常用两种,我们最常见的,一个是就事上说,一个是就理上说。要就事上讲,「法」是一切诸法,无量无边一切诸法;「界」是界限,一切诸法各有自体,分界不同所以叫法界。譬如说,我常讲十法界,佛有佛的依正庄严,菩萨有菩萨的依正庄严;菩萨依正庄严跟佛的依正庄严不一样,就好像有界限一样,所以称之法界。
  但是我们要明了,「法界」,法,无量无边诸法,一一「名」也是法界。像我们桌子上摆的摆饰,这一盆花,花养在盆子里面,盆跟花,花是一法,盆子也是一法;花不是盆,盆也不是花,它里头有界限。你从这里就能够明了,宇宙之间一一法,花有花的自体,盆有盆的自体。我们讲台,讲台有讲台的自体,座位,座位有座位的自体。各个自体不一样,这是诸法自体;各个分界不相同,所以它的名称也不相同,名也是法界。所以,古大德说了一句总结的话,「总该万有」也称为一法界,总该万有称一法界。
  譬如十法界里面我们讲人法界,人就包括太多了;我们讲畜生法界,畜生的范围太多太多了,千万种各个不相同。总的也能称法界,个别的也能称法界。在我们一个人身体上各个器官不相同,那也是法界。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