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节
作者:      更新:2021-02-17 18:55      字数:4977
  “是。”
  第一百章 汝南的下马威
  吴叔上前,轻声问道:“大郎,你让我们收拢的那百名乞丐,是留在这里还是一并带回汝南?”在抵达此城第三天,柳婧见护卫们闲着无事,便让他们在这方圆百里收拢一些乞丐和流民,加以训练,并让他们学会对柳婧效忠。
  那时正是刚过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庶民因种种缘故生活不下去,被逼为乞丐,而那些人,就是柳婧接纳的主力。至于那些常年为乞丐的,她让吴叔尽量挑一些不好逸恶劳的青壮之人。三个月过去了,也收拢了百余名,平素给养在城外的庄子里,吴叔负责教导他们识字和儒家忠孝之道。
  听到吴叔这么一问,柳婧点了点头,道:“带回汝南。这样吧,吴叔跟我走,剩下的人留下五个,让他们明天带着那百来人动身。到了汝南,先安置在城外。”她从袖袋中掏出一些金递到吴叔手里。
  吴叔连忙接过后,马车开始启动。
  不一会,马车便来到了码头旁。
  柳婧带着五个护卫和吴叔,踏入了客船。
  在灿烂的阳光中,那客船上的船工在一阵吆喝之后,客船缓缓驶动,在jī起一串串白浪后,驶入了茫茫江流中。
  如柳婧手中这样的圣人经典,那是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含着无边的智慧,都值得人千百回的细细品味。柳婧一上船,便又呆在舱房中寸步不出,如痴如醉地继续品读起来。说来也是奇怪,明明这些书她都倒背如流了,可是每一次再看,都能体会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内涵。
  她所乘坐的客船是大型船,船上人流众多,每到一个新的码头,又会上来一些人。因为人多,客船上也热闹得很,可柳婧就是充耳不闻,整整二十天,她都埋头苦读,不曾出过舱门。
  如此,在五月中旬,汝南城终于在望了。
  这天傍晚,吴叔大步走到舱房门外,高兴地叫道:“大郎,快到码头了。”
  “知道了。”柳婧把几本书小心地收好,推开舱房门走了出来。
  这时刻,客船的船头上,给聚集了上百人,众人都在昂着头看着前方渐渐出现在陆地,一个个高声谈论,兴奋不已的。
  看到柳婧过来,原本喧哗热闹的所在不由静了静。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柳婧身上,脸上。隐隐中,有人在问道:“这美貌郎君是谁?怎地这一路上我都没有见过?”“他是谁家子弟?我怎不知汝南有这号人物?”
  对这些询问和议论,柳婧充耳不闻,只是静静地朝前走去。她原本气度奢华,宛如一流世家的权贵子弟,这几个月的苦读,更让她增加了一种腹有诗书的清贵,这样的她,那是颇有气场。因此随着她一动,原本挤得水泄不通的众人不由自主地向两侧退去,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柳婧站到了船上最好的位置,和众人一样,朝着汝南城张望而去。
  随着船只高速行进,渐渐的,码头已然在望。
  朝着那码头张望了一会后,吴叔兴奋地叫道:“大郎你看,迎接我们的人到了。”
  柳婧顺着他的手势看去。
  只见码头的西侧角,果然聚集了一大堆人,柳婧只是一眼,便认出了王叔和另外两个老仆。
  就在她认真看去时,吴叔又叫道:“咦,老王在与谁说话?大郎大郎,那一些应该是你没有见过面的族亲。”
  柳婧点了点头,含笑说道:“应该是的。”
  主仆两人交谈中,客船渐渐靠上了码头,随着碰地一声轻响,大船在晃了晃后猛然停了下来。
  终于到岸了。
  一抵达码头,思归心切的众人便如潮水般涌向码头,柳婧也不急,她静静地看着人流散尽,这才准备提步。
  她是不急,可王叔等人明显是迫不及待了,几乎是众人走得差不多时,他们已一窝蜂涌入了甲板上,团团围住了柳婧。
  在王叔等人冲到柳婧面前,jī动地朝着她行了一礼,唤了一声大郎后,一个三十来岁,满头珠翠的肥胖妇人率先冲了过来。她冲到柳婧面前,把她上下打量一眼后,笑眯着一双不大的眼睛嚷嚷道:“文景啊,我是你七伯母,知道你要回来,特意过来迎接了。”
  柳婧朝她深施一礼,斯文地说道:“七伯母安好。”
  “好好,我当然好。”那妇人胡乱点了点头后,扯过她身后的一对儿女,叫道:“这是你堂哥,叫柳式,这是你堂妹,叫柳敏。你好好认一认,以后要多加照顾的。”
  柳婧微笑着一一见礼。
  这时,另一个中年男子踱上前来,他朝着柳婧笑道:“文景啊,我是你五伯父。”
  柳婧连忙施以大礼,恭敬地说道:“文景何德何能,得méng伯父亲迎?”一副商人打扮的五伯父柳行工哈哈笑着扶起了柳婧。然后他指着身后的四个少年笑道:“这是我四个儿子,分别你大堂哥柳光,二堂哥柳明,三堂哥柳地,四堂哥柳树。”
  柳婧上前一一见礼。
  五伯父刚介绍完,又是一个两个青年带着两个小姑上得前来,这四人则是六伯父的两个儿子和二个女儿。
  在一阵寒喧认亲后,那肥胖妇人七伯母柳成氏又凑上前来,她笑呵呵地说道:“文景啊,本来呢,你一个后辈是不值得我们这些长辈前来迎接的。不过听说你与那邓九郎交好,是他什么那个,那个相好的……”一句话说得王叔吴叔等人脸色大变时,那柳成氏瞪了众仆一眼,尖着嗓子怒嚎道:“你们朝我拉脸子做什么?人家邓九郎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响当当的国舅公,文景能够得到他的宠爱,与他成为相好的,那是文景的福气!”
  她的声音如此响亮,一时远远传出,幸好这时船上的众人都散得尽了,因抵达终点站,船工们也都离开了大半,不然以这声音的响亮度,只怕是顺风飘一里了。
  叫到这里,柳成氏转向柳婧,一边把自个的儿子和女儿推到她面前,一边乐呵呵地说道;“文景啊,你堂兄呢,想在汝南谋个官职,这事得你出马。也不要太大,如你三伯父一样,食禄四百担就可以了。还有你的堂妹,你看她长得挺俊吧,伯母就委屈点,你让邓九郎开口,给她配个他身边的第一门客或最大的亲信啥的。对了,一定是要娶为妻室哦,你堂妹可不能像你一样,不清不白的……”刚说到这里,她仿佛自知失言,连忙呵呵笑着在自己嘴上轻轻拍了下,道:“伯母不是这个意思,文景你不知道,你伯母我从来就是个直爽人,可没有恶意的。”
  是没有恶意。只是她刚刚抵达汝南就给她来了这么一下。只是她柳文景的名声,给她这么一来算是作践光了!
  柳婧这时已完全收起了笑容。
  她静静地看着柳成氏,盯了一会后,她板着脸提步就走。
  愤怒中的柳婧,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场,不知不觉中,围在她四周的众亲戚都散了开来。
  柳婧大步流星地走到船头另一侧,见她愤怒,那些亲戚相互看了一眼后,放慢了脚步,倒是
  吴叔和王叔担忧地急步上前。在他们来到身后时,柳婧微微侧头,低声说道:“过踏板时,让阿武使使绊子,把那柳成氏弄下河,我让这淮河水给她洗洗嘴!”
  在柳父柳母身边呆了多年,深知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两个老仆,闻言都是一呆。过了一会,王叔小声地说道:“可是大郎,她是你的七伯母啊……”吴叔也在一侧愕愕地想道:二姑子看了几个月的书后,又变成了小时候的她了。他是柳府的老仆,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年在决定把女儿关起来修身养性时,柳父曾经感慨地说过:“我这个女儿,不止争强好胜,而且不是淳厚之人……”
  柳婧回头看了他们一眼,静静地说道:“两位叔叔的意思,我就该受这种**了?”
  “不,不是的。”“大郎息怒,我等断无此意。”
  “那就去让阿武动手,他擅长暗器。记得提醒他,行事隐密些。”这个不用她提醒,两个老仆也知道必须隐密,不然,光是一顶不孝的帽子压下来,都够柳婧和阿武受的了。
  在两仆找到阿武吩咐过后,柳婧瞟了一眼,然后提步上岸。
  这时,柳成氏也经人一提醒,给明白了过来。她一边急步追上柳婧,一边愤怒地叫道:“柳文景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敢甩脸色给我这个长辈看?喂,你站住,伯母刚才交待你的事,你还没有发话呢。听到没有?今晚你见了邓九郎,记得要给吹吹枕边风……”就在她扯着嗓子哇哇大叫着追上来,一脚踏上踏板时,也不知是踩滑了还是什么的,众人只见她腿一弯,整个人向前一仆,在她尖叫着挥舞双手胡乱划动几下后,“扑通”一声给摔倒了河水中!
  这般能够停泊上百吨的大货船的码头,便是靠近岸边,那水也深得很。七伯母一落入水中,便咕噜咕噜的猛喝了几口水,在众人惊声叫嚷,她的子女急急扑到船边,却又不敢跳下水相救时。柳婧腾地转过身来,只见她上前一步,暴声喝道:“还楞着干什么?会水的跳两个下去……阿武,你快跳下去,救出我七伯母,郎君我重重有赏!”
  第一百零一章 婚约被解除
  护卫阿武是个身材高壮,国字脸络腮胡的豫州大汉,闻言他朗应了一声“是”然后在柳成氏的一儿一女还在瑟缩着哭喊时,扑通一声跳入河水中。
  就这么几息功夫,肥胖的柳成氏已经喝饱了水折腾得没了力气,整个人开始下沉。阿武找到她后,先是提着她的手臂,可柳成氏被他一碰之后,在水中便胡乱挣扎起来。无奈何之下,阿武伸手扯着柳成氏的头发,把她提了起来。
  他一手提着柳成氏的头发,一边朝岸边游去。而柳婧这时已急步上前,她牵着阿武的手,刚刚把他扯起,手下一滑,阿武朝水中扑通一倒,转眼间,柳成氏再给扔到了河水中……
  柳婧大急,连忙唤来几个仆人,在阿武再次扯着柳成氏的头发游近时,柳成氏已折腾得肚腹高高鼓起,整个人只剩下半口气了。
  这一次,柳婧几人齐心协力,把阿武和她给拉上了岸。
  一上得岸边,柳成氏的两个儿女便扑了上来,在他们只会嚎哭时,柳婧沉着脸命令道:“快抬上马车,送到大夫处救治。”
  “是是。”这时众人对沉稳的柳婧已经很是相信了,闻言连忙应是,在手忙脚乱中,柳成氏给众人提的提手拉的拉腿抬了起来。看着柳成氏晃晃荡荡给抬向马车,阿武走到柳婧身后,低声说道:“大郎,这个时候把她头朝下吐出一点水,会少一场大病。”
  柳婧恩了一声,静静地说道:“我知道……可我觉得她应该病上一场。”
  这话一出,阿武不由低下了头,轻声应是。
  在柳成氏给弄上马车时,五伯父返身走到柳婧面前,他在她的肩膀上拍了拍,叹道:“文景是个做大事的,你伯母那样胡说八道,她出事时,还是你最沉稳出力最多。好孩子……”
  在一个普遍知识不够,见识也不够的时代,柳婧那些隐晦的动作,普通的庶民是不可能看得穿的。
  面对着五伯父的称赞,柳婧暗叹一声,她抿着唇脸上犹有郁怒之色“五伯父,回去后还得您给说说,这样下去,我柳文景是无颜存活于世了。”
  “好孩子别动气,伯父一定去说,一定去说。”安慰过柳婧后,五伯父带着几个儿子上了自己的马车。
  他一提步,他的四个儿子便凑上前去,低声问道:“父亲,文景怎么说,可有准备安排我们的差事?”
  “急什么?”五伯父怒瞪了他们一眼,低声道:“这事过几天再说。”
  那一边,柳婧刚上马车,王叔便策马来到她身侧,低声说道:“大郎,前不久顾府来信了。”
  顾府来信了?
  柳婧轻声问道:“都说了什么?”
  “是这样,也不知是谁把大郎与邓九郎的事捅到了洛阳,顾公很生气,说要解去婚约,大人已经答应了。”
  已经答应了?
  柳婧一呆,一时之间,她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王叔在外面继续说道:“听顾公信中的意思,这件事还没有经过顾二郎同意。也因为这样,顾公越发生气,他说二郎被你迷惑,明知你行为不端,他也身在汝南,却还瞒着遮着,要不是有知情人特意给他去信,他们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是么?”柳婧的声音轻细,她喃喃说道:“解除了婚约啊,也好。”
  一直以来,她都想着,要与顾呈解除婚约,可当这一日真正来临时,她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怅然。八年前的顾呈,一年前的顾呈,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