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67
  三有众生从兹殄悴。四生九类如何得无。又云。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
  如何得复清净本然。既复清净本然。云何却见山河大地。大众。
  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边流去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好大哥。归堂。
  结夏上堂。挥戈佛日不西流。照彻人间洞九幽。
  从此安居无一事。休将玄妙挂心头。
  五祖演和尚迁化。遗书至。上堂。昨朝六月二十六。
  无角铁牛生四足。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可怜末后太分明。
  无限清声遍溪谷。我先师出世四十余年。于舒蕲二郡。
  四坐巨刹。垂慈苦口。接物利生未尝少暇。
  于二十五日早升座告众。至晚净发归方丈。二十六日早安然长往。
  自始及末从初至终。尽善尽美。真善知识。
  清远忝承提训。痛伤可量。古人道。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昔日大梅迁化上堂。闻鼯鼠声乃云。
  即此物非他物。汝善护持吾当逝矣。我先师上堂告众云。
  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以今校古。丝毫无差。
  诸人还知大梅东山二老子去处么。若知得。则不辜负先师。
  若也未知。有寒暑兮促人寿。有鬼神兮蛆人福。
  下座上堂。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云。棒喝齐施古佛宗。
  三玄三要绝狐踪。白云消散青山在。明月芦花对蓼红。
  又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下座。
  解夏上堂。以一粒芥子。击修罗窟。于中宴坐九旬。
  振六镮锡杖。登须弥卢。直上安居三月。倚长松而自誓。
  临绿水以经行。周游井邑则动止萧萧。
  依处丛林则威仪济济。岂论城隍聚落。宁分胜地宝坊。
  心月孤圆神珠炳焕。六门虚静万法咸如。如此护生。
  岂有生之可护。如此持律。岂有律而可持。囊内蜡人。通身雪冷。
  诚堪庆贺。喜何如哉。
  吴居士为师龙门。创坦然庵。请上堂。
  净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门深入者亲。一钵上方香积饭。
  寥寥千古转通津。大众。维摩法力居士神通。断妙喜世界。
  来于此中。持香积佛饭。悉饱众会。三万二千师子座。
  本尔庄严。十方三世诸如来。现前证据。看他作一场佛事。
  真个希奇。皆不思议之功勋。自心之神力者也。
  公明居士。希风摩诘接迹庞公。大省幻身久趍正觉。
  愿延瓶锡修建庵宇。遂尔来此聚集禅徒。
  记得昔日临济栽松次。黄檗问云。深山里栽许多松作什么。济云。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
  道了以锄头打地两下。檗云。吾宗到子大行于世。大众。临济所栽者松。
  可谓根盘沙界叶覆弥卢。三贤十圣为憩息之方。
  诸佛祖师为作止之地。故得后代子孙昌盛永茂宗枝。
  自古及今绵绵不断。如今众中若有一员禅客出来道。
  深山里用起庵作什么。山僧也祇向伊道。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且道与他古人相去多少。
  大众。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牓。凡圣悟迷皆一样。若是丛林向上关。
  有人踏著喜无量。下座。
  上堂。少室无言语。曹溪有消息。可怜门大开。
  而人不能入。苍龙得云雨。猛虎生羽翼。但解自承当。
  何劳问知识。
  上堂。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坏不坏。
  师云。黑漆桶里黄金色。进云。请师答话。师云。闲言语。
  师复云。古人道。我有时扬眉瞬目。有时不扬眉瞬目。
  有时扬眉瞬目是。有时扬眉瞬目不是。
  如今人不委得了。便别作解会说道。得底人道是也得。不是也得。
  问伊作么生是得底人。便道。他分上不说得与不得。
  得也好不得也好。乃长嘘一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祇如古人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又作么生。他便道。此是拂迹语。
  拂你屋里老爷老娘。又问伊。此是拂迹语。不拂迹语如何便道。
  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此唤作实头语。
  实你屋里老爷老娘。师复吁两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夫为衲僧。须作衲僧说话。你等合作么生。莫道。
  龙门不肯我。埋没我心。行我压良我。龙门恁么。
  是要你到不要你到。也须子细看详好。珍重。
  上堂。总记不得。天花满。纵有千言。不如一默。
  下座上堂。昔玄沙大师示众云。诸方寻常尽。道接物利生。
  忽遇三种病人如何接得。患盲者来。
  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来。向他说他又不闻。患哑者来。
  教伊说又说不得。若接此三人不得。佛法无灵验。师云。
  好诸兄弟。还知真实相为处么。山僧不惜眉毛。
  为诸人说破。祇如诸人。寻常有双眼。又何曾见来。
  有双耳又何曾闻来。有片舌又何曾说来。既无说无闻无见。
  何处有色声香味来。虽然如是。又能有几人到者般田地。
  所以道。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午斋晨粥无余事。盏茗炉香话道奇。下座。
  上堂。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
  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上堂。昔日百丈大智禅师再参马祖侍立次。
  祖举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却拂子。问云。
  你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
  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于旧处。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聋。
  大众。说甚三日耳聋。直得龙门打鼓上堂。
  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撗吞佛殿。露柱倒挂灯笼。
  天高地厚月白风清。雨顺风调河清海晏。饥则共君餐苦菜。
  渴则与子饮寒泉。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下座。
  上堂。台山路上过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
  雪埋庭柏冰锁偃溪。虽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虀瓮里。
  看看。腊月三十日。便是孟春犹寒。你等诸人。
  各须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下座。
  上堂。山僧适在寝堂中。法堂上无山僧。
  寝堂上有山僧。下至法堂。法堂上有山僧。寝堂上无山僧。
  有则心外有法。无则心法不周。诸上座在衣钵下。
  闻打鼓便上法堂。法堂上添得上座。衣钵下减却上座。
  添则成增。减则成灭。灭故落断。增故落常。
  行脚人如何得离有离无离常离断。生死疑情大难透脱。
  此是如来清净心。要宜须决择。不可等闲。光景迁流动如飞箭。
  浮世如此人生几何彼此出家三界逆旅。
  竹户茅堂孰为其主。冷淡共居寂寞同住。何故。何新何忧何虑。
  下座。
  行者落发上堂。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巳落发。
  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大事本来平等无著。
  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下座。
  元日上堂。万物咸新论故乡。抬眸元是旧爷娘。
  先春花发馨香远。物外山河日月长。僧问。
  昔日跋陀尊者问法照大师。未审与今日是同是别。师云。古之今之。
  进云。栽松人老难传钵。卢老区区入岭南。师云。
  你试举古人底看。进云。厨库三门钟楼佛殿。师云。
  恁么又争得。进云。忽遇七手八脚底人来又作么生。师云。
  截断脚根道将一句来。进云。昨日有人从舒州去。师云。
  亦是悠悠者复举。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丈便打。师云。错打人。僧问德山。
  如何是奇特事。山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师云。
  犹较些子。僧问罗山。如何是奇特事。罗山云。道什么。
  师云。成何道理。大众。古人钩头著饵。意在得鱼。
  如今洗脚上船。能有几个。或若人问龙门。如何是奇特事。
  山僧向伊道。此去太湖不远。恁么说话。有甚奇特。
  又向伊道。咫尺是棠梨。大众。还会么。等闲如不会。
  须作等闲看。下座。
  上堂。身中有生老病死。念上有生住异灭。
  国土有成住坏空。此十二种事。甚能奇特。凡夫不识为之漂流。
  如来出世。指出涅槃妙心常乐我净。
  譬如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此十二种祇是一法。
  现定如今历历听法者是。还信得及么。乃云。
  月中丹桂偏禁冷。雪里寒梅独放香。下座。
  上堂。悟时此事元来易。迷后斯门实大难。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口透长安。
  上堂。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众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二月念九三月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假使多闻达古。今历劫何曾异今日。
  今日事作么生。良久曰。何更今日。
  上堂。从上诸圣。见人乐著尘劳不求出离。
  遂生怜敏之心告之曰。你随声逐色。名曰狂人。大众。
  好言语惭愧。诸圣恁么道。虽然如是。巳是打开布袋。
  不能折合得。龙门今日倒底倾出。有人得者永息希求。
  乃拈拄杖卓一下云。岂不是声。你寻常作么生随。
  又举起拄杖曰。岂不是色。你寻常作么生逐。还会么。
  若能随逐元无缚。便是丛林了达人久立。
  浴佛上堂。如来妙色身。真实难藏覆。不挂本来衣。
  岂著娘生裤。无忧树下降生时。南北东西行七步。
  行七步。度尽众生无所度。今晨四月初八。
  我佛如来降生之日。天下精蓝煎汤浴佛。佛则从诸人浴。
  且道如何是佛。要知么。佛名如来常在不灭。有人见得。
  山僧更不忉忉。若无人见得。山僧重说偈言。
  昨日如来垂法雨。今朝法雨洗如来。了然一味无差别。
  云外青山朵朵开。欲报如来深恩。殿上重新浴过。下座。
  结夏上堂。龙门结夏胜诸方。大地山河为举扬。
  若向九旬参得透。更无佛法可商量。
  上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古人恁么告报。大好言诠。
  岂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岂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此是广大深法自在之宗。若也明得。
  何处更有一丝头剩法来。久立。
  上堂。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山僧近来非昔人也。
  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别也非昔人也。有人问。未审巳前如何。
  山僧往时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所以迷情拥蔽翳障心源。如今别也。或有人出来道。
  某甲亦如和尚。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还得否。不可直是未在。还有拣辨得么。若拣得。是上座。
  道眼圆明。若拣不得。丝竹喧天船上乐。
  绮罗照水岸边人。珍重。
  上堂。僧问。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如何是道。师云。
  顶上八尺五。进云。未审此理如何。师云。方圆七八寸。进云。
  向上一路。还许学人会也无。师云。不论向上向下。
  却许你会。进云。恁么则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师云。
  多少人恁么错会。进云。作家宗师天然有在。便礼拜。师云。
  未曾与上座共行在。师复云。亲切中直是亲切。
  省要中直是省要。还会得么。
  诸人尽是发志探玄意求出离。山僧这里终不拈今举古取是舍非惑乱诸人。
  你若不来。山僧也无可得说。你若上来。
  山僧不免在你身上割一块子似与你。还知痛痒么。忽然知得。
  可谓亲切。也若不知来由。便道者一块子那里得来。
  得恁么香得恁么臭。得恁么生得恁么熟。还委得么。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珍重。
  上堂。了知一万事毕。释迦弥勒欣今日。
  但得心安是处安。无灾无难无今昔。要知佛法根源。
  记取五月初一。下座。
  端午上堂。今日端午。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
  使万邪不窥其户。百鬼不入其门。
  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使万病不干其体。疫疠不入其身。遂失声叫曰。
  阿阿。尽大地人烧破皮肉。
  教山僧受无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沉于湘江。后人哀之。
  以竹筒盛饭。系五色丝祭之。风俗至今流传不断。
  遂呕吐数声曰。世间人吃却米粽。教老僧胀破肚皮。大众。
  别人烧灸别人吃物。为什么龙门长老受痛受饱。
  未能情忘缘虑。事出见闻。于此门中遂为戏论。岂不见。
  先圣有言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肚胀。天下觅医人。
  灸猪左膊上。何也。远走不如近匍匐。久立。
  上堂。入得龙门事事奇。闻声见色不思议。
  山青水绿缘何事。尽是诸人力使之。
  上堂。卓拄杖云。还构得么。莫道今日犹较些子。
  直须向无摸索处倾湫倒岳构得始得。山僧恁么道。
  可杀不识好恶。虽然如是。直饶你构得。我更问你。
  从前杀盗淫妄罪饮酒食肉罪。教什么人还。又卓拄杖云。
  金刚作丑佛受香油。
  东山和尚忌晨。上堂。先师当年末后句。
  与人皮下挑出剌。譬如六月日中冰。销镕处处皆相似。
  后来听响各流传。更加一二与三四。个中孰是无耳人。
  明见去来不生死。先师老和尚某奉侍日久。多蒙苦口提撕。
  追远之诚何可忘也。聊设小供。诸人且道。
  先师还来也无。若道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