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84
  湖南江西。师云。见后如何。座云。江西湖南。师云。
  却共首座一般。座云。打草要蛇惊。师云。某甲终不捏怪。偶述颂呈。
  同往韶阳路。行来迥且殊。南台犹不顾。北岳岂能拘。
  有语深藏却。无言浅露珠。虽然名得免。声巳振西瞿。
  师到神鼎鼎问。一朵峰峦上。独树不成林。作么生。
  师云。水分红树浅。涧绕碧泉深。鼎云。
  作么生是回互之机。师云。盲人却无眼。颂云。天晓不明海玩珠。
  情无出背擎书。劣形驰步愁长路。绝念还同上太虚。
  师到福严承和尚。问作么生是圆容相。师云。
  木人岭上休相睹。石女溪边更莫逢。师遂问。如何是和尚圆容相。
  严云。老病寻常发。埽辔藿鲜薄Jυ啤H菁床晃省?br />
  如何是圆。严云。法界广无边。师云。圆即不问。如何是容。
  严云。消却了也。严遂问。不容不圆时如何。师云。
  虚空无背面。鸟道绝东西。遂呈颂云。溢月流波灌紫微。
  交罗红浡海心飞。圆容妙相权施设。倜傥无门说向谁。
  师在福严入惠照室问。承古有言。狸奴白牯却知有。
  三世诸佛为什么不知有。照云。只为太惺惺。师云。
  狸奴白牯为什么却知有。照云。争怪得伊。师却问。
  如何是福严境。照云。漱泉秋鹤至。蝉树夜猿过。照却问。
  作么生是南岳境。师云。风休林自直。云静月弥新。照云。
  作么生是境中人。师云。草色青随步。蓝光碧照衣。
  师到石霜入慈明室。明云。作么生是向上一窍。师云。
  二窍俱明。霜云。还见七十二峰么。师云。有甚掩处。霜云。
  道什么。师云。今日触忤和尚。霜便打。师云。作么生。霜云。
  将谓收番猛将。元来是小小长行。师云。雅淡呈秋色。
  馨香喷月华。遂呈颂云。收番猛将彼方奇。
  势劣翻思握剑归。塞外从教夸勇健。寰中争敢斗龙威。
  放开急著金牙窍。更闭那吒拥节旗。苏武英雄能透出。
  张良丧却目前机。到大愚芝和尚处。
  问古人见桃花意作么生。师云。曲不藏直。愚云。那个且从。者个作么生。
  师云。大街拾得金。四邻争得知。愚云。上座还知么。师云。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愚云。作家诗客。
  师云。一条红线两人牵。愚云。玄沙道。谛当甚谛当。
  又作么生。师云。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愚云。却是。
  师云。楼阁凌云势。峰峦叠翠层。遂呈颂云。
  凤返自腾霄汉去。灵云桃树老鸦。栖古今休颂桃花意。
  天上人间不可陪。师到芦山罗汉祖印大师处。即举颂云。
  北斗藏身事巳彰。法身从此露堂堂。云门赚杀他家子。
  直至如今乱度量。乃云。老僧当时作此颂。
  直得天下老和尚不肯。上座作么生。师云。争敢。印云。作么生。师云。
  凌晨升宝座。应不让南能。遂呈颂云。
  北斗藏身事坦然。法身无状透何边。后人不晓前人意。
  水底撑船捉月天。师到栖贤入室问。如何是佛。贤云。张三李四。
  师云。意旨如何。贤云。餬饼讨甚汁。遂呈颂云。
  去短求长本不移。他人与汝未为奇。虽然构得些些饱。
  终久何曾免得饥。师到祖峰戒和尚处入室。戒问。
  作么生是绝羁绊底人。师云。番手把马笼。戒云。却是作家。师云。
  背边打不著。戒云。为什么却上来下去。师云。
  和尚向甚处见上来下去。戒便打。师云。一言无别路。
  千古不来人。遂呈颂云。直上犹难到。回来转更迟。
  若言禅与理。特地隔须弥。师到苏州翠峰素和尚处入定。
  举僧问风穴。如何是佛。穴云。嘶风木马缘无绊。
  背角泥牛痛下鞭。峰问。背鞭一句作么生道。师云。
  翻身师子威雄大。争敢当头露爪牙。峰云。放你一线道。师云。
  七颠八倒。峰云收。师云了。到翠峰显和尚处。
  问牛吃草草吃牛。师云。回头一就尾。宛转万重关。峰云。
  应知不背面。须教在目前。师云。验在目前。峰云。自领出去。
  师到杭州兴教入室。举僧问一和尚。如何是佛。一云。
  陈橘皮。师遂问。意旨如何。教云。猫儿头上雀儿窠。
  师遂呈颂云。问佛师言答橘皮。更无一法可相违。
  眉毛翻起应难见。背向终教是与非。复颂云。寸草密藏师子多。
  猫儿头上雀儿窠。拟欲倾窠不丧命。
  直随鹞子过新罗。到杭州西庵。庵主曾见明招。举一颂云。
  绝顶西峰上。峻机谁敢。当超然凡圣外。瞥起两重光。师问。
  如何是两重光。主云。月从东出日向西没。师云。
  庵主未见明招时如何。主云。满倾油难尽。见后如何。
  多心易得乾。师到琅琊。问上座近离甚处。师云两浙。琅云。
  船来陆来。师云船来。琅云。船在甚么处。师云步下。琅云。
  不涉程途一句作么生道。师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
  便拂袖而去。琅遂问侍者。此是什么人。者云。举上座。
  琅云。莫是举师叔么。当时先师教我寻见伊。
  遂亲下旦过堂问。上座莫是举师叔么。莫怪某甲适来相触忤。
  师叔喝。复问。长老何时到汾阳。琅云。恁么时到。师云。
  我在浙江早闻你名。元来见解只如此。
  何得名播寰宇。耶遂作礼。
  颂首山西来意。
  风吹日炙少人知。顶仰先贤对此机。
  饶君旷劫生前会。穿耳胡僧也皱眉。
  透法身二颂。
  人问透法身。随宜为指陈。大地如胶漆。
  长江波蹙颦须弥。起舞天帝不。一人之力不如百人。
  纲宗。
  两刃交锋事崄巇。沙场六月雪花飞。
  如今更拟圆真实。白眉应教入素闱。
  十二时歌。
  夜半子。伊余静座寒堂里。月圆日满不曾亏。
  方朔由来误宫徵。
  鸡鸣丑。森罗万象归元首。一声声后九衢闻。
  年光任你侵蒲柳。
  平旦寅。乌龟穿破髑髅门。山伯不知何处去。
  扶桑天子笑忻忻。
  日出卯。千门万户呈机巧。织成蜀锦与吴绫。
  到头成坏行相挠。
  食时辰。粗细将来不厌忻。寒则著衣饥吃饭。
  途中往往问疏亲。
  禺中巳。华藏巳开见慈氏。惊起毗卢顶上人。
  拍手呵呵阛阓里。
  正中午。仿彿乾城犹未许。金轮天子下阎浮。
  移却西天作东土。
  日昳未。石室老僧禅未起。门前时有问津人。
  楼至擎拳先指示。
  晡时申。柴门不掩去来人。石室丹霞谩费力。
  历历分明真不真。
  日入酉。时击疏钟满林吼。自他爽昧各方圆。
  刚被时人分好丑。
  黄昏戌。才烛银缸昏暗失。晦魄山童速报来。
  金乌早向西方出。
  人定亥。抖擞坏衣线长在。不羡罗纨锦绣袍。
  迦叶师兄相笑待。
  古尊宿语录卷之二十六。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七。
  佛眼禅师语录序。
  豫章徐俯撰。
  佛眼禅师之语。侍者道昕所录。
  上堂小参普说垂示垂代心要偈颂颂古。凡八种。盖数十万言。
  其义则一也。所谓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也。
  单传直指者也今圆顶方袍者。孰非求此道柄拂高座者。
  孰非传此法。然谓之直焉而反迂。明焉而反昧。直而不迂。
  其禅师之言乎。明而不昧。其禅师之道乎。
  观其反覆丁宁输诚苦口。斯亦勤矣。其意果何为哉。
  学者可不刳心焉。夫禅师之说。寔无说无示也。是为真说。
  听者之闻也。实无闻无得。是为真闻。真说绪言余论之尚存。
  真闻至音希声之常在。不作文字之解。
  不生纸笔之见者。观之有暇矣。
  师川此叙。足以标牓此录矣。
  老朽不可更重说偈言也。具择法眼人。一一辨取。湖海吕勤云。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七。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佛眼清远禅师。临邛李氏子。师初住舒州天宁。
  开堂日。提刑学士权郡承议。烧香度疏与师。
  接得示大众云。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漏泄天机言言堪爱。
  且道如何是堪爱之言。良久云。分明记取举似作家。
  遂度与表白宣罢。师指法座云。古圣道。为法来耶。
  为床座来耶。我为法来。非为床座。师咄云。是何言欤。
  便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陛下。伏愿。
  龙图永固凤历长新。八表称臣四维歌化。次拈香云。此一瓣香。
  奉为提刑学士权郡承议。洎阖郡尊官。伏愿。
  嘉声蔼著善政日新。频承雨露之恩。坐听盐梅之诏。
  次拈香云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欲隐弥露狂晦愈明。
  本欲抛掷岩阿混于沙石。苦为诸人敦逼。不免细说来由。
  奉为我先蕲州黄梅东山演禅师。
  一炉爇却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仪。虽然恩大难酬。未免抛三放二。
  遂趺坐。山谷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云。观即不一。一即不观。
  第一义门今在何所[问答不录]师云。太阿横按。截万机于掌握之中。宝鉴当台。
  现群象于无心之表。有缘即应。故问答以纵横。
  不令而行乃言象而罕测。影响之士斯何足云。所以佛付佛祖。
  付祖。更无丝发之异。岂有东西之殊。不立阶梯。
  单传是事。若非灵根顿悟大用现前。
  未免业惑海深妄尘自隔。遂拈起拂子示众云。还见么。若见见个什么。
  若见个拂子。正是凡夫。若言不见。此是拂子。
  如何说不见底道理。道人到此须是忖量。不可轻心取于流转。
  诚非小事实在悟明。所以圣人得此事。
  莫不统三界领四生。号令圣凡扶颠拯物。大众从上诸圣入此门中。
  各各启悟劳生破诸尘妄。
  记得灵山会上四十九年说不尽。末后分付饮光。少林九年之间。
  毕竟独许二祖。尔后光分震旦道满寰中。临济德山威行雷电。
  皆为上祖不了。致令殃及子孙。遂举拂子云。大众。
  从上许多贤圣。如今总在山僧拂子头上。
  各各坐大莲花说微妙法。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还信得及么。
  若信得及。山僧出世一期之事巳得周圆。其或未然。
  不免自通消息去也。十字路头吹玉笛。谈云轻日正清秋。
  久立。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亲切亲切省要。
  省要眼目定动料料掉掉。为报先生莫打之绕。何也。
  文不加点下座。
  上堂云。达磨未来此土时。须信事元真实。
  二祖礼三拜而立。不得谩有商量。大众。
  何故人到于今疑情不息。良久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巳多时。
  直饶恁么信得及。犹是错承当。自余一切何足论之。归堂。
  上堂。奇怪寻常。道出门便作还乡。计直至如今计未。
  成。诚哉是言也。岂不见。僧问古德。
  学人欲归乡时如何。古德曰。子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
  子归何处。曰恁么则不归也。古德曰。却须归去。
  有个绝粮方子与你。僧曰便请。古德曰。二时上堂。
  不得咬破一粒米。大众。荆棘林中红烂尽无路还乡。
  二时堂内绝粮方却须归去。所以山僧二十年披云啸月未始游方。
  十来年接物利生。何尝出世。诸人皆把父母契券。
  论量祖业田园。就赤水以求珠。珠沉赤水。
  向荆山而觅玉。玉隐荆山。说道。赤水无珠荆山无玉。是诳謼你。
  说道。赤水有珠荆山有玉。亦是诳謼你。
  山僧有时画方成圆。指南成北。何故如此。
  盖为诸人唱还乡曲子曲调不圆。熟路难忘乡谈未改。非指南之不妙也。
  如何得曲调圆去。岂不见道。平窥红烂处。畅杀子平生。
  下座。
  上堂。良久云。山僧今日与诸人。同参一个真善知识。
  便下座。
  上堂。僧问。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
  未审师如何接人。师云。不亏不欠。进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师云。
  第一不得垛根。师复云。光阴倏忽变化密移。
  始见望朝又巳念日。诸人还知光阴不变化日月不迁流么。
  快须究取。昔日六祖大师作居士时。
  隐于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席下。遇夜廊庑间有二僧。
  风幡竞辩未尽厥理。祖师蹑步而谓曰。可容俗士得预高论。
  不直以非风幡动。仁者心动。告之大众。祇如夜来风起。
  且道是风动不是风动。若道不是风动。
  如此触帘动户簸土扬尘。作么生不是风动。还断得出么。
  山僧道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也。不是心动。有人识得么。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珍重。
  上堂。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
  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上堂。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
  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大众。至音绝韵妙曲非声。
  通身不挂寸丝。赤体全无忌讳。诸人切莫拈舐指。
  直须截断舌头。放下身心自然快活。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复名何物。快活快活。归堂吃茶。下座。
  上堂。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从前先圣。岂不发真归源。如何十方虚空至今尚在。又云。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幻沤既灭虚空殒无。
  三有众生从兹殄悴。四生九类如何得无。又云。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
  如何得复清净本然。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