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当当当当      更新:2022-06-15 12:31      字数:4837
  1909年,荣格随弗洛依德出游美国,在克拉克大学举办一系列讲座。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强调性动机的理论表示怀疑。然而他并非激烈地反对弗洛依德,因而他们仍然是好朋友。荣格仅仅向弗洛依德建议,若能降低性的作用,那他的理论就更能倾倒美国听众。弗洛依德把荣格的建议视为对科学伦理学的背离。
  1911年荣格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在这一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把力必多能量解释为原始性欲的观点表示公开的怀疑。俩人的关系变得因此紧张,以致在1921年间他们都表示终止私人通讯往来。1914年,当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退出该协会后,他们从此完全断绝关系了。
  荣格的主要著作有:
  《无意识心理学》(1912年)
  《人及其象征》(1954年)
  《追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年)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年)
  《记忆、梦、反省》(1961年)
  二、人格动力:生命力、等值原理和熵原理
  生命力——荣格不同意弗洛依德将“里比多”解析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
  等值原理——如果精神的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
  熵原理——热动力的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例如把一个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并排放在一起,热能将从热体流向冷体,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
  同样对精神的所有组成部分来说同样存在一种能量相等的趋势。例如,精神的意识和无意识部分具有相等的能量,因而在人的一生中表现机会相等。然而,这种精神的均衡是极难达到的,必须积极寻求。如果没有获得这种均衡,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就会失去平衡,这样人格的发展将是不平衡的。   三、人格结构——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
  荣格人格结构图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情结决定着个体人格的许多方面。当我们说某人有某种情结时,如自卑情绪、性的情结、钱的情结等,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使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荣格后来发现,情结并非只起消极作用,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特别是强烈的情结会驱使人去创造精妙绝伦的作品。荣格早期认为,情结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情结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失无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性意象。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的。
  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它寻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却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自身(Self),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四、人格类型
  荣格把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类型组合起来,描述了八种不
  同类型的人。
  思维外倾——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部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情感外倾——这种人多为女性,她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有独特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
  直觉外倾——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感觉外倾——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
  思维内倾——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思想,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情感内倾——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常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
  直觉内倾——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奇怪怪。
  感觉内倾——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
  五、人格发展阶段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荣格认为本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
  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中年时期
  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家庭,但他们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规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
  4.老年时期
  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这里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他不单纯从迷信的角度盲目地信仰灵魂转世,而是认为一种为世界上这么多人所深信的信念,一种成为许多宗教所信奉的教义,是不能被心理学研究所忽略的。
  第三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 生平及著作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尽管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之都,儿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的相貌。维也纳的文化和宽裕的家庭给了阿德勒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进入学校教育的起初,他就沦为差生,连老师也看不起他。偶然的一次好成绩,让他找到了自信,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99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自己的诊所。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的《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人一起协商开创〃周三精神分析学会〃(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前身),191O年阿德勒成为该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 1911年两人分道扬镳。
  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学会〃,19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心理学派别。同年他创办了该学派的理论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并开始把理论的重点应用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他和他的学生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了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声名鹊起。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终年67岁。
  主要著作:
  《精神症的性格》(1912)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
  《生活的科学》(1927)
  《理解人的本性》(1929)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
  《儿童教育》(1938)
  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
  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