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节
作者:南方网      更新:2022-06-05 12:00      字数:4774
  “小河,是小河回来了!”元娘兴奋地说道,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覃初柳也很高兴,她还以为小河要等到小年才能回来呢。
  等覃初柳出去的时候,小河已经被元娘领进了院子。
  小河长高了,人好似也黑了些,他说话的时候,就显得他的牙更白了。
  “小河,累坏了吧,你都瘦了,大姐好好给你补补。”元娘看着小河,心疼地说着。
  在元娘眼里,小河永远都是孩子,她就像是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小河,所以,无论小河在外面吃的多胖,在元娘看来,他都是瘦了。
  小河摸了摸脸,“我就想吃大姐做的菜,我能在家待到过年,大姐要天天给我做好吃的。”
  元娘忙不迭的点头。
  这时候小河见覃初柳出来了,赶忙走到覃初柳身前,“柳柳,你看我长高了没有”,说着,还用手在他和覃初柳之间比划了一下。
  覃初柳正要应和他,这时候隼跑了过来,在她腿边转悠,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对着小河。
  小河惊奇,“柳柳,咱家啥时候养狗了?这狗太是骇人,我刚才要进来的时候,它瞪着我,好似我再往前走一步,它就会咬我一般。”
  覃初柳给小河说了隼的来历,还带他看了兔子和鹿,小河新奇的不行,无论元娘怎么招呼他,他蹲在兔子窝前就是不挪窝。
  元娘无奈,只得由着他们,自己出是去给小河交祭祖的钱去了。
  小河一边逗弄兔子一边问覃初柳,“柳柳,家里救回来的那个北辽人呢?我咋没看见!你说是他高还是傻蛋高,我以后会不会长的像傻蛋那么高?”
  没听见覃初柳回答,他转头去瞧,吓得差点儿一屁股坐在地上。继而响起覃初柳和谷良嘹亮的笑声。
  原来刚刚谷良就从东屋出来了,覃初柳让他噤声。趁着小河专心喂兔子的当口把自己的地方让给了谷良,她则是躲到谷良身后。
  小河转头去看,不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变成了个表情甚是严肃的高大青年,这才吓了一跳。
  小河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覃初柳想出来的鬼主意。瞪了她一眼,继而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至此,三个小伙伴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晚上,元娘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小河吃的肚皮鼓鼓的,也不能早睡,便拉着覃初柳和谷良坐在灶房里陪他聊天。
  覃初柳问起他在刘地主那里的情况,小河很是兴奋,说起来滔滔不绝,“马掌柜对我很好。还带我去选长工了,教我怎么看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我学了不少东西。真真没想到,光挑一个长工,就有那么大的学问……”
  覃初柳静静的听着。也不打扰他,直到他说累了,才停下口,问起了家里的情况。
  最近家里也发生了些事情,覃初柳一一说了。最后,覃初柳凑近小河,神秘兮兮地道。“小河,咱家现在有钱了,我可是小富婆了。”
  小河不信,撇了撇嘴。
  “你别不信”,覃初柳急了,“咱家现在一个月最少进账一百多两银子。这还是最少,你想想,那最多的时候能有多少?”
  小河有些懵住,他还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呢。脑海里自动浮现出一摞一摞地白银堆在他眼前的情景。
  谷良在一边不屑地哼了一声,白银有什么了不起。他可是见过成山的金子呢。
  三个人聊到很晚才睡下。第二天,是腊八节,也是祭祖的日子。
  覃初柳早早的就被叫了起来,元娘已经把她要穿的衣裳准备好。这一日按着惯例是要穿最好最新的衣裳鞋袜的,奈何覃初柳最时新的衣裳颜色太扎眼,于是便只得穿她往日的常穿的衣裳。
  覃初柳心道,这样更好,混迹在人堆里也不引人注意。
  梳洗过后,元娘便带着小河和覃初柳去了祠堂,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等在外面了。
  流民知道今日是安家村祭祖的日子,也都自动让出了祠堂前的空地。吉时一到,祭祖活动便在二祖爷爷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男人按辈份要紧祠堂给祖先磕头、上香、敬酒,女人不准进祠堂,便只在外面磕头。
  按说覃初柳不姓安,是可以不叩拜的,但是元娘觉得她自下生就在这里,安家村就是覃初柳的根,自然也要祭拜。
  所以磕头的时候,覃初柳混迹在同辈媳妇中,规规矩矩地磕了头。
  祭拜结束之后,还有宴席,之前收的银钱大部分都用来办宴席了。
  宴席就设在祠堂外的空地上,饭菜是之前里正和族老指派的人家做的。大冬天的在外面吃饭,饭菜还没上桌就已经凉了,饶是这样,村民依然吃的十分欢畅。
  覃初柳和小河也想留下来吃饭,元娘怕他们吃的太凉闹肚子,便把他们拉回家了。
  家里戚老头儿正和梅婆子一起煮腊八粥,覃初柳还没进到院子里就闻到了诱人的香气。
  腊八粥要熬的烂一些才更好吃,所以时间有点儿久,覃初柳等不及,便拉着小河和谷良拿着碗站在灶台边上等。
  元娘拿他们没办法,便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眼见腊八粥熬好了,锅盖一打开,一股浓郁的馨香扑鼻而来,三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口水。
  戚老头儿接过覃初柳递过来的碗,正准备给她盛的时候,就听院子外一个尖利的声音叫道,“安小河,你个没良心的,你给我出来。”
  是崔氏!
  小河和覃初柳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小河急急出门,就见崔氏站在院门外跳着脚往里面瞧,崔氏身量不高,跳的时候就需用很大的力气才能看到院子里面的情景,所以只跳了几下,她的头发就有些散乱了。
  “娘,你咋来了?吃过宴席了?”小河给崔氏开门,拉着崔氏往村里走。
  崔氏却甩开了小河,站在那里不动,“你个没良心的白眼儿狼,回来了怎么也不家去?是不是娘不来找你,你就一辈子也不回去看娘了。”
  小河垂头,急急辩解,“昨天回来的时候就不早了,今早又祭祖,我本打算下午或者明日回去一趟的。”
  他这样说,反倒让崔氏更气了,指着小河的鼻子骂道,“怎地,这里是你家,咱家就不是你家了是吧?你爹你娘还没个外人重要是吧?你干啥也不和爹娘商量,说走就走,回来了竟然先回了这里,看看爹娘还要等空闲了,你可真是长能耐了……”
  屋子里,元娘听到动静就要出来,生怕小河挨了打,覃初柳赶忙拉住元娘,“娘,那是她亲儿子,还能下死手不成,你莫多管!”
  说完她就后悔了,在娘面前提什么不行,偏就提了“亲儿子”,这不是戳娘的伤疤吗。
  觑眼去看元娘,见她面色如常。元娘点头道,“柳柳说的是,我出去了只怕事情没个完,还是让小河自己想办法吧。”
  覃初柳见元娘没有异样,专心收拾灶房,长舒了一口气。
  正思忖着要不要出去看看的时候,就见崔氏突然坐在了地上,拍着大腿嚎哭起来。
  这时候正是村里人吃完宴席散席的时候,不少人凑过来看热闹,很快小河和崔氏就被围了起来。
  这下覃初柳可待不住了,也出了院子。
  小河原是想让崔氏说个痛快,她骂完了,也就消停了,谁知道崔氏越骂越激动,到最后就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任小河怎么劝,怎么拉,她就是不起来。
  崔氏见来了人,哭嚎的更是卖力,嘴里还不断地说着,“也不知道小河被谁下了迷|魂|药,连家也不回了,爹娘也不认了,这可让我们老两口怎么活呦。”
  被谁下了迷|魂|药?这还用猜!
  对于崔氏的含沙射影,覃初柳很是不忿,明明就是崔氏做了亏心事,伤了儿子的心,不愿意回家,咋就成了她和娘给小河下迷|魂|药了。
  “小河,你们有什么话家去说吧,在外面撒泼耍赖像什么样子,凭白让人看了笑话。”覃初柳走到小河身边,用崔氏也能听到声音说道。
  果然,崔氏听了,就像是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嗷唠”一声从地上窜起来,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你个小泼妇,你说谁撒泼耍赖呢?这是你家地盘啊?我还不能待了!”崔氏指着覃初柳的鼻尖,那个样子,就好像覃初柳敢多说一句她就要与她撕扯似的。
  覃初柳可不怕她,正要与她理论,小河却拉住了她,乞求地看着看。覃初柳也知道小河夹在中间为难,到底是心疼他,便不再说话了。
  崔氏以为是自己占了上风,还要再接再厉骂得覃初柳找不着北,这时候小河突然开口对她说道,“娘,有啥事儿咱家去说不行?我这就跟你回家,你说啥都是还不行!”
  说完,便不由分说地去拉崔氏,崔氏可没忘了这次来的目的,昂头对已经比她还高的小儿子道,“小河,把你这些日子在刘地主家挣的钱也带上,决不能便宜了外人!”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小少年春心动
  小河的身子一僵,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崔氏,好似站在他身边的老妇人不是他娘似的。
  这样的目光,也让崔氏的心有些没底,她的眼睛闪烁了一下,不再看小河。
  小河顿了好一会儿,脸上才浮现出笑来,只是这笑容,在覃初柳看来,比哭好看不了多少。
  “好,我进屋去拿工钱,娘您在这儿等着,我这就来”,他说话的语气很平常,就像平时闲聊时一样,可是覃初柳听得分明,那里面有隐忍,有无奈,还有失望……
  崔氏犹自不觉,一张老脸笑成了花,推搡着小河,“快去,快去……”
  覃初柳把小河送到刘地主那里,是想让他学本事的,不交学费她已经很知足了,所以根本就没指望他赚钱。之前对安贵说小河工钱的事儿也不过就是想气气安贵罢了。
  元娘也是,小河回来她只顾高兴了,早把小河工钱的事儿忘到了脑后。
  小河路过覃初柳身边的时候,给覃初柳使了个眼色,覃初柳会意,跟着他回了家。
  小河把自己从到家就没打开过的小包裹打开,里面是几件换洗的衣裳,小河从两件衣裳之间的缝隙里摸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覃初柳这才看清楚,原来里面装的都是大钱。
  零散的一枚一枚的大钱,堆在一起,看上去也不老少。
  “这是我这些日子赚的工钱,一共是九百个钱,我原还打算赚够一两子再拿给你呢,看来是不行了。”小河一边数大钱一边对覃初柳道。
  覃初柳很感动,却什么都没有说。
  小河数出四百个钱来,把剩下的五百个钱重新包裹上,塞到覃初柳手里,“柳柳,这个给你。”
  还不等覃初柳推辞。小河已经拿着那四百个钱出去了。
  崔氏正等的不耐烦,见小河出来,笑嘻嘻地迎过来,一眼就看到了小河手里的大钱。两只眼睛直放光。
  “呦,这是多少钱?都拿出来了吗?”崔氏眼睛不离大钱地说道。
  小河把大钱塞到崔氏手里,崔氏喜的不行。
  “嗯,全在这儿了,一共是四百个钱,要不你数数?”
  崔氏连连摇头,“不数了,不数了,你说的娘还能不信。娘给你收着,等以后给你娶媳妇用。”说完。崔氏就把大钱装进了袖袋里。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小河拿出这么多钱,都说小河有出息,崔氏有福气了,以后可以享儿孙福了,崔氏听的得意。笑得见牙不见眼。
  “娘,我送你家去吧。”小河扶住崔氏的一条胳膊。
  崔氏目的达到,二话不说就跟小河走了,也没在意小河话里的含义。
  等到了家门口,小河说,“娘,我就送你到这儿。就不进去了,你要保重好身子,我先走了。”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崔氏呆怔怔地看着儿子越走越远,终于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送她回家。不是一起回家!
  他竟然连家门都不进!
  好好的腊八节,因为崔氏的到来而蒙上一层暗灰的色调。
  谷良和小河一左一右地坐在覃初柳身边,三个人一人抱着个大碗,毫无形象地刺溜刺溜喝腊八粥。
  就连肉食动物隼也被吸引了过来,蹲在谷良身边可怜巴巴地抬头看着他。
  谷良喝完一碗腊八粥。又要去锅里盛,覃初柳不咸不淡地来了一句,“谷良,你已经吃了四碗了。”
  谷良垂头看了看手里的大海碗,心道,四碗很多吗?
  这时候,小河也吃完了,覃初柳眼尖,忙放下手里的碗去接小河的空碗,“我离着锅近,我给你盛。”说着,把碗递给了谷良,“再盛一碗!”
  谷良委屈地嗫嚅了一下,小声咕哝,“小河也吃四碗了……”
  “小河赚钱了,多吃一些也是应该的”,覃初柳听到了谷良的咕哝,反驳道,“你要是也能赚钱,我也让你吃这么多!”
  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