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雨帆      更新:2022-04-16 12:06      字数:4738
  K叫牧榫褪抢辔镏噬柚糜谌死嗟囊桓龃翱冢腹梢蕴街嚼辔镏适澜绲亩懒⒋嬖凇6死嗟木窦膊∠窒螅蚩梢越馐臀辔镏誓芰靠悍芑蛘哂肴死辔镏侍涞氖У魉斐傻慕峁?br />
  这是一段有趣的科学与理性的研讨,在这些讨论中,我所提出的证据更多的是藉以人类科学所发现的成果。我认为科学一直都是人类探索宇宙世界的一种有效手段(仅仅是一种而已)。方法和手段本身并无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恰是因为人类的认知局限而使方法变得局限,同时也使某种认知的成果成为一种管见而缺乏更为深阔的延展。发现本身是一种可无限延伸的认知过程,我们不应停留于发现的表面。现在,是改变人类科学思想和视界的时候了。
  关于心灵,接下来我再谈谈艺术的话题。更多的时候,对于心灵的感悟与探索是由一些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来诠释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们,他们是人类对于心灵世界最为着迷并执著认可的人。当人类以欣赏的眼光去观赏并体会那些由艺术家通过自己心灵感悟并依借某种途径表达出来的作品时,他们同样会对于艺术家们的心灵的感悟有所触动。尽管那些艺术作品往往只是表达出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小小一部分,然而这种深入类物质世界的程度已足以令人类惊叹。简单来说,生长在田野中的向日葵转变成为梵高的《向日葵》时,唯一不同的就是心灵类物质的附加——这一附加使奇迹产生了。
  艺术一直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笔伟大财富。这种心灵力量之光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点亮,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则使它变得光芒四射。同时也正由这场文艺复兴运动成就了全世界人类所共享的近代和现代的艺术美学的基础。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叶那些年代所产生的伟大歌者和作家们,如普希金、庞德、叶芝、波德莱尔、爱默生以及乔伊斯们,都是他们对自己心灵世界的探索与感悟的种种所得。在这一领域,乔伊斯可以说是一位心灵所见独到的捕手。他在《都柏林人》以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的作品中几乎是反复叙述到相同的话题:人类心灵的世界。在他的另外一部《纽芬根守灵记》中,心灵世界这一主题被他演绎到顶峰(这恰恰也是许多人无法将它们读完的原因),并成为由心灵创造乔伊斯世界的代表之作。在乔伊斯所特有的文字叙述风格中,这位深受眼疾之患的作家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之中并不能看见却至深影响我们灵魂的世界——心灵。无独有偶,在南美大陆上所涌现出的一批魔幻主义流派作家博尔赫斯们也表达出同样一类的思考: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百年孤独》那些令灵魂触动的段落逐一在《哥伦比亚环球日报》上发表时,对于人类心灵探索与发现的热潮就再一次掀动了世界,以致于这部书被称之为出卖给人类 “精神恍惚的叙述+千奇百怪的地方色彩”的一剂精神配方。
  心灵——人类类物质符号(10)
  在这里,引用海明威关于冰山的描述将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人类对于心灵未知世界的感知态度:那些在平静海面之下巨大冰山的移动,才是真正伟大而壮阔的力量。
  这是一封极为冗长的关于心灵的信件,亚马,这封信有可能也会让你变得“精神恍惚”。休息一下吧。你或许会想,你的父亲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跟你唠叨一个心灵的话题,真的不如看一下当天的晚报或是听一首曲子呢。你或许还会奇怪:你的父亲,在所从事的那么多工作中的经历不谈,怎么会花这么多的笔墨和时间来谈论这些虚无的东西?
  这还真是一个值得你思考的问题呢。
  在今天,人类用心灵所感悟的漫长历程已经成就为一笔不朽的财富,这笔财富之中,只要你思考,也就会有你的一份。然而我们对于心灵的众多探索与感悟并没有形成为某一种特定的共识和定义,这使人类容易产生出诸多的歧义,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心灵世界所据有的类物质能量已被人类有所察觉之后,我们仍未能获得有效的方法来驾驭它。
  我希望类物质理论将进入到这一领域并成为研究和释放人类心灵能量的途径。通过人类对于心灵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得出心灵就是人类类物质世界的一个表征和符号的结论,同时也是人类赖以进入到类物质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足够大,以致于可以装入人类所有的思想、艺术以及一切情感和人类自身获得诞生的更为深刻的种种成因。同时也可以将人类的悠久未来(不是过去)装入其中。如果我们有必要觉察并认知到我们的未来,那么,就不能不对类物质世界的形态和它的内在规律有所研究。
  一直以来,人类的先哲们就相信存在着另外一个纯属于精神的家园,在许多的人类个体的生存意识里,这种家园感被称之为归属。
  心灵,永恒的归属之所,我们的共同家园。
  祝福你并祝你有一个美妙的心灵之所!
  父亲2002.10.15下午 西斯廷
  类物质再爆炸(1)
  第四封信:类物质再爆炸——观念与哲学时代的再生
  亲爱的亚马:
  在写这一封信时,我已在想象你已经成长起来的样子了。你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今年,你的个子长得很快,几乎是一个星期中长上好几厘米。我和你妈妈估计你将比我们都要高是理所当然的事。
  你在长大后会做些什么呢?交怎样的朋友?结识怎样的女孩?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那些无穷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你将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待那些人生中的挫败和失望?值得我来深想的是,在你的心灵世界中,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观?我所希望的,是将有明亮如星并有如宇宙般浩大的一颗心灵在你的胸膛里。你在未来的时间中,懂得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使命,用心感悟并创造,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博大而高尚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未来的总统,无论是在政治上或是社会的精神意识领域都是一样,这样的总统必将是未来人类的骄傲。
  一个成长的青年,实际上他在生理与心理素质之间所存在的差别是显然不同的。人类在成长史中往往是生理成熟所产生的力量不能弥补心灵上的幼稚与虚弱——因为他的心灵极有可能尚未获得完全开启并经历心灵世界的历炼。所以,当他面对浩大的宇宙世界时,无穷的际遇与变化的事物会让他陷入迷失。事实上,这种迷失是心灵培育的极佳教科书,亦是最好的心灵导师——我将它称之为“迷失的爱人”,请不要拒怕她的到来。有必要在这里特别提醒你,就是请不要受她的诱惑,这种诱惑只会使你在她面前变得依赖和迟疑不前。告诉你,将迷失视为爱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抛弃她。
  这种抛弃迷失的决定往往是难以对自己下达并做到的,人们依赖并屈从于迷失就像要与自己的那一份真爱分离一样,是一件极难并痛苦不堪的事。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真正的人所拥有的思想毅力和行为决心也就在这里表现了出来,这种力量正是你成长所必须拥有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量我可以传递给你,因为我们共存于这样一个类物质世界中。就在你自己的世界中,这种类物质亦大量地存在,你必须有所发现并使用到它。
  努力发现并运用这种能量的人将从此更加伟大并可以创造奇迹。我必须告诉你我是一个钟爱奇迹出现的人,尽管许多的人并不这么看也不怎么相信。这么多年来,我努力按照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着自己所梦想的奇迹创造,这些奇迹中的其中的一个就是你,希望你将这一奇迹发扬光大下去。
  我在这一封信里将与你谈到关于类物质世界的奇妙能量以及它所产生力量的原因——类物质世界的爆炸。这是我在较早以前与朋友们所谈到过的一个话题,当时我就想写一部关于宇宙类物质世界爆炸的书。这似乎是一件奇特的事,或许从未存在过而仅仅只是一个人的猜测或幻觉。从这封信的开端,我想你可能会有许多问题出现,即类物质世界何以会存在“爆炸”这样的事件?这种“爆炸”将以怎样的形态被我们人类所感知?而更深层的问题还有:谁引爆了这场“爆炸”?
  在这里我举一个物质世界中所常见的例子:比如水的沸腾,我们可以看到液态的水转变为气态的过程,这一物质形态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沸腾是转变的奇点,也就是说,沸腾便是水的“爆炸”。不妨这样来看,水尚且都具备这种“爆炸”的形态转折点,类物质亦同样可以存在这样的一种能量变迁的点。
  关于这一话题,我得首先从史蒂芬?霍金教授对于宇宙科学的研究发现和理论物理学的角度来切入。下面我将摘抄他在《时间简史》中的一段话,霍金在这段话中描述了人类探索宇宙终极问题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论点和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结果。
  霍金认为(对宇宙终极规则的探索)看来存在以下三种可能性:
  1、确实存在一个完整的(宇宙)统一理论,如果我们(人类)足够聪明的话将总有一天能够找到并证明它。
  类物质再爆炸(2)
  2、宇宙的终极理论并不存在(人类所探索的结果)而仅仅只是一个越来越精细地描述宇宙无限特性的理论排序(这是一个知无涯的学术结论)。
  3、并不存在宇宙的理论,事件在一定程度之外不可能被预言,(宇宙自然的任何事件)仅仅是以一种随机或任意的方式发生(这是一个无知论的学术结论)。
  这是很有趣的一个探讨。在这三种推测结论中,霍金首先排除了第三种结论。我相信这是出于一个人类科学家和思想家的伟大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他也没有对其它两个结论作出最后的取舍。由于不确定性的原理,使他在最后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统一理论也不能表明我们能够预言事件”。这时候,我会认为当人类思考到这里,人类在宇宙科学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的探索均到此为止了,至少现在是如此。霍金博士在最后的这一番结语中指出了人类自身(包括他自己)所处的悖论现实和所产生的思维窘境:“我们肯定还没有将这些学科归结一种可解问题的状态。我们在从数学方程来预言人类行为上只取得了很少的成功!”而更进一步,霍金为我们提出了科学与思考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是完全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
  这一方向很像我经常所进行的关于书本在桌子上的一番比喻:书本在桌子上,桌子在书房中,书房在一套公寓里,公寓在一幢大楼中,大楼在街区上,街区在城市的一角,城市则在……我们会发现,这一理解事物的过程将因为空间的无限延伸性与未知性而变得没有穷尽并无法获得最终结果。
  ——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我在思考,如果换一种角度或方式是否能够获得一些突破呢?这种方式的关键点便在于不再将人类自己设定为问题形生的核心点——更进一步,我会思考:在人择原理支配下对宇宙的探讨有可能存在着从一开始便具备的错误?
  从霍金博士所得出的结论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一些心得:人类一直努力试图通过探索客观世界与人类的关系而寻求自身存在的根源,然而这一根源理由似乎无法从我们迄今为止的任何一项发现中得出一个合理的解。事实是,我们仅仅只是比过去的人类发现了宇宙自然与人类更多的相关性而已,这种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发现并无本质的区别!甚至我们连对“我存在”这一客观事件的理由都没有获得过真正的理解——这种状况就像一头蒙住眼睛埋头拉磨的驴一样,可能走了许多的路,却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转而已。
  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
  在由众多的历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经过反复实证式的检索与发现之后,我们迷失在漫长的生命成长链和茫茫宇宙与无限可分的微观粒子世界中而不知所终了。
  我们似乎解析出了远古生命的起源,然而我们却始终无法解释出人类灵性和思想的起源——同时又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而使我们反思到人类存在的根本义理。这一探索人类存在根源的课题似乎应该由哲学家来面对而非单一的科学,因为它很可能会导致人类产生类似宿命和悲观的结论或世界不可知的思想,从而在根本上使人类失去存在的兴趣和信心——这对人类自己将没有任何益处。
  依据我在稍前所作的思考,我们可以考虑到如下的一个看法:即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宇宙世界探索所采用的方式存在着一个单一和片面的失误。那些实证与数学模型在面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