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作者:天马行空      更新:2021-08-21 21:28      字数:4769
  温老爷子无法,只得将第二本账本翻开了来,脸色那层羞愧立即变成了愤怒,也不过堪堪看了几页,账本便被大力合上了。
  “亲家。”温老爷子深吸了口气,再开口却是半点底气也无了。
  温老爷子的好母亲,当年竟将张氏的嫁妆压箱银挪用了五千两给娘家,而他的好儿媳仇氏,胆子更大了,竟是将张氏在京城外的良田换了个遍,最后将上等田换成了中、下等田。
  枉他以为仇氏在这些年管理张氏嫁妆上并无纰漏,每年上缴的粮食与张氏在时并无差别,原来骗的也不过是他。
  要等到温宥娘嫁出去,手中的田产不如之前,怕是也怪不到仇氏去了,只怪自己的孙女不会经营,不然为何仇氏在时收粮那么多,而落在孙女手中却要少一半不止。
  “不知亏损多少?”温老爷子问。
  张家伯爷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半晌才慢悠悠道:“且不说当初我儿那一万二千两的压箱银被挪用再没有还回来的那五千两。就说剩下的七千两,被仇氏挪去放印子钱,这些年下来,也不知几何了。还有被仇氏换去的七百亩良田,如今上等田已涨至八两银子一亩,且那些地段再有钱怕也是买不会来的。”
  温老爷子听得脸冒虚汗,温家也有过良田三千的时候,只是那时温家祖辈兄弟众多,后来分散下来到温老爷子手中时也只有良田三百亩,和两三百亩中下等田。
  七百亩良田,如今便是价值五千六多两银子,且现今良田难买,怕是七八千两也未必能将原来的良田买回来。毕竟好田土,从来都不愁卖的。
  张老伯爷十分悠然地又道:“亲家可知道我儿那七百亩良田去哪了?”
  能去哪?温老爷子觉得自己已经不用去问了,竟然能被张老伯爷查到这,大约那批良田的下落也是清楚的。
  “可是在仇府名下呢。”张老伯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脸讥讽。
  七千两银子的本钱,放了快十年的印子钱,其中有多少暴利?恐怕十万两不止。而且国律有定,官宦之家不得放印子钱夺民利,否则抄家灭族。那几百亩良田跟银子钱一比倒没那般重要了。
  “亲家放心。那七百亩良田温府必然还上。而那笔印子钱……那一万两千两银子,一月之内也一并还上。”温家老爷子十分艰难的说。
  “至于这些年多出来的那笔印子钱,国法在上,怕也只有捐给户部了。”温家老爷子补充道。
  张老伯爷对此极为满意,“那种祸国殃民的钱,我外孙怕也是不敢要的。亲家此举甚好。”
  张府今日来,本就不是真想把温宥娘姐弟接回张家去的,不过是要让仇氏在温府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且将仇氏那张面皮揭开,既然目的达到,那么张氏曾经明面上的陪嫁反而是不急了。
  张家老伯爷起身对温老爷子告辞,“今日天色已晚,就不打搅亲家了。其他嫁妆之事,日后再忙也行。”
  当年张家以为张氏要进宫,将家中大半家当换做银两,后来为了撑面子又折成产业陪嫁进温家,那几年日子着实过得困难,才会不要脸不要皮的上温家来讨要嫁妆,然而这几年日子过得好了,那点子家当也不再计较。
  温家老爷子亲自将张老伯爷送出府,随后就让身边的小厮去叫人:“去把那孽畜给我叫到书房里来!”
  小厮闻声而去,剩下温家老爷子瘫坐在椅子上,内心一片凄凉,暗道莫是天要亡温家不是,不然怎的会娶进这样一门祸家的儿媳妇。
  温家大爷到外书房时,温老爷子依然闭着双眼,一脸颓丧。
  “父亲。”已经包扎好头的温家大爷见自家父亲一脸疲惫,不知张府跟温府谈到了什么,只小心翼翼喊道。
  温老爷子睁开眼,盯着在自己面前低着头的儿子,只往旁边指了指,示意他坐下,心中还在想当初让他在太夫人院子里长大是不是错了。
  要是大儿子没在太夫人院子里长大,又怎么会被太夫人利用,被仇氏迷惑,到如今铸下弥天大祸。
  温老爷子这么多年,是第一次后悔当年没有在夫人与母亲之间斗法时对夫人伸出手。
  “这两本账本,你且自己看看。看完后告诉爹,你打算怎么办。”温老爷子十分虚弱的指了指旁边自张府老爷子走后就没有再动过的那两本账本。
  温家大爷从未见过自己父亲这般模样,也知是大事,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账本,然后脸色一点一点惨白了起来。
  等看完账本,温家大爷犹有不信,站起身在温老爷子面前辩解道:“父亲是从哪得来的这些东西?可有证据?若是张家送……”
  ‘啪’——
  温家大爷只觉得脸颊有些麻,牙齿也被打松了两颗,然后是铁锈的味道直往鼻子和喉咙里冲。
  “孽子!你还为那毒妇说话!”温老爷子看着已经跪在地上的温家大爷怒吼道。
  温家大爷只低着头不说话,然而整个脑袋都是昏呼呼的,像是是七八只麻雀在打架,各自吵闹得不成一团。
  “你的好媳妇儿啊!”温家老爷惨笑道。
  “拿着张氏的压箱底银子,借着温府的名头放印子钱,最后把银钱给了仇府。换了张氏的七百亩良田,最后也是换给了仇府。你心心念念的好女人,可有半点将你温家放在心里?”
  温老爷子摇头,“我是真后悔了。当年就不该让你养在太夫人的院子里。”
  探花郎,官居四品,却是连家都理不好,温老爷对着自己的大儿已然无多话可说,只道:“你将这两本账本拿去给你那好媳妇看。问她还顾不顾她那几个孩子的命了。不顾,她且拿着休书回仇府去。还顾着,便将那七百亩良田,与这十年来的印子钱交出来!不然老夫就算是死,也要拖着她仇府一起。别也想好过!”
  温家大爷仍是不信,只道:“怎么会是真的呢,父亲。仇府一向大方,家中资产颇多,怎么会放印子钱?”
  家中资产颇丰?仇氏她父亲兄弟众多,有七八人之余,当年为了夺伯府世子位闹了多少事情出来,后来世子位定,仇氏祖父立即分家,要没有将资产平分,那些庶出的又怎肯离开京城。
  仇府,在没有从龙之功前,比之张府还不如,不过一副伯府的空架子罢了。这也是温老爷子当年在太夫人与自家夫人在大儿子娶儿媳之争时冒着不孝的名头也不肯出声的缘故。
  仇府大方,那也不过是对着他温家大爷大方罢了,那时太夫人想要将仇氏娶过门给大孙子,仇府的爵位已是最后一代,而先帝却开始重用自己,换成他怕也会对自己这个儿子大方得紧。
  温老爷子扶额,吼道:“还不快滚回去!”
  温家大爷拿着账本正打算出去,温老爷子突然又说了一句,“当年张氏,先帝是打算指给陛下的。”
  “此事儿子早就知晓。只是张氏不肯入宫,这才算计了儿子。”温家大爷答道。
  温老爷子一脸悲悯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你以为你比得过陛下?”
  温家大爷摇头,疑惑道:“父亲为何这般说?”
  当年仇氏之父早被先帝安排给了现在的帝王,此步暗旗一直到最后他才知晓。可笑他那时还觉得仇府在过了仇氏之父这一代后便会远离京中了,并不满意仇氏,因此没有插手儿子的娶妻之事,只让自己母亲与夫人各自斗法,只想着等到自己儿子高中之时再谋姻缘,这才一错再错。
  “去吧。”温老爷子挥手,转过身走到书桌前,盯着书桌上的白纸不知该如何下笔。京中放印子钱的人家不少,然而他家却不行,张府不会轻易放过几番想要温宥娘姐弟去死的仇氏。
  而素来英明,不欲达官贵族放贷的皇帝要知道温府放贷达十万之巨又会生出多大的雷霆之怒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满300收藏时也会加更~~~
  (づ ̄3 ̄)づ╭?~~~~
  ☆、030 温大爷查证
  温家大爷揣着两本重逾高山的账本却没有回仇氏的院子,反而去了大房的偏院。
  大房的偏院十分冷清,不管是离二门还是仇氏的院子都十分远。
  那里住着温家大房二少爷名义上的生母,张氏当年备给温家大爷的红姨娘。
  红姨娘素来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当年张氏还在之时,她没争,后来张氏死了,仇氏过了门,抱在她名下的孩子被仇氏抱了回去,她干脆就在自己院子里出了家。
  虽没有断发绝情,但常年礼佛,甚少出门,更别提出院子了。
  温家大爷进院子之时,连一个丫鬟都没见到,再走到门前,只听见帘子里面传来轻微的木鱼声,一声一声敲打在他的心口上,竟然也有了股凄凉之感。
  等听了半响的经,温家大爷捞开帘子,看着背对着自己跪在佛前的人,老半天才叫出了声,“红梅。”
  穿着僧衣跪着的人也良久才转过身来,抬头见是温家大爷,便道:“阿弥陀佛。贫尼已是出家之人,不知施主今日前来有何事?”
  当年红姨娘抱养温家大爷与仇氏的私生子那一年多,温家大爷也常到这个院子里来的,两人虽不曾做过什么,然也有过温馨相处时刻。
  到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两人再见面,红姨娘是从未爱过自然心如止水,而温家大爷却是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事情。
  那时红姨娘也不过是个小丫头,虽长得并不漂亮,然而却是爱笑的,一头乌黑的发更是惹眼。
  可如今这妇人,即便戴着法帽,也看得见耳鬓无法遮挡的白发。
  没想到这一晃便是十年了,温家大爷突然觉得这时光如梭,竟是这般的快,像什么都没有捞住一般。
  “阿弥陀佛。”
  一声法号将温家大爷惊醒,回过神来,便坐在上首,对着红姨娘道:“你也坐。”
  红姨娘坐了下来,只是垂着眼,数着手中的佛珠。
  “这些年,内院之中可有被怠慢?”温家大爷问道。
  怠慢什么?当初她不过是个小丫鬟,一月八百钱的月例,成了姨娘就有了三两银子,这些年下来也存了不少。
  这样算起来其实也不算怠慢的,反是她似乎占了便宜。
  红姨娘摇头,“贫尼已是方外之人。”
  两人就这般沉默了下来,直到两刻钟之后,温家大爷再忍不住,开口道:“今日来,是想问红梅你几件事。”
  “施主请问。”红姨娘双手合一道。
  “张氏,当年的嫁妆,你可清楚。”温家大爷到底还是问出了口。
  红姨娘有些讶然的抬眼看了看温家大爷,见对方是真心在问,便道:“大小姐当年的嫁妆。论抬,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如今十来年过去了,贫尼还记得的也只有一万两千两银票的压箱底,与那从别的世家手中买过来的七座庄子,共有良田七百亩。京郊有一处庄子,其他的也不过是些许器具与书画。”
  “那七座庄子,你可知在哪?”温家大爷又问。
  红姨娘闭眼想了想,道:“应多是江南之地,两湖也有两处。京郊的庄子,只有一处,不过百亩左右,上等、中等交杂。”
  账本上的东西被证实,温家大爷心口上的石头终于压了下来,有些让他难以呼吸。
  “嗯。”
  温家大爷没有再问其他,只道:“你若是真想出家,我便替你寻座庵堂。”
  红姨娘跪在地上:“谢施主。待大姑娘出嫁,大少爷成婚,贫尼愿去广慈庵祀奉佛祖。”
  温家大爷看见佛像下张氏的牌位,木牌陈旧而字上的红漆却像没上多久的,便感慨道:“张氏待你并不好,而你却总记挂着她。”
  红姨娘闻言淡笑,“如今贫尼只愿大小姐能够顺利投胎,重新做人。远离鬼祟,一生平安。”
  温家大爷并没听出红姨娘话中之意,点点头便抬脚离开。
  剩下红姨娘对着菩萨跪下,喃喃道:“佛祖啊,为何这世间修桥补路的善心人死无尸骸,杀人放火的罪人却能得享富贵?”
  温家大爷出了红姨娘的院子,却依然没有回仇氏的院子,转身又去了娇姨娘那。
  娇姨娘正在给温宥娘姐弟缝制下一季的外衣,见丫鬟捞起帘子说温家大爷来了,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虽心里暗想不知对方来干什么,然而却是亲自出了门去迎。
  “老爷今日怎想到到卑妾这来了?”娇姨娘脆声道,对着温家大爷福了福。
  从红姨娘那冷冰冰的院子里出来,温家大爷觉得满身的寒气,到娇姨娘一张嘴,才像回了热腾腾的人间来。
  温家大爷心中暖了暖,轻声道:“前几日听说你酿出了一坛春日,横竖今日没事,便来尝一尝。”
  娇姨娘虽然只是姨娘,身边也没多少得用之人,然而她却在老夫人面前颇有脸面,今日在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哪有不知道的。
  老爷哪是想起来喝酒了,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