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6-17 09:12      字数:4778
  怎么能不叫他们错愕惊讶,惊慌失措的?
  高大娘见秀瑶一家为难他们,她立刻就火了,跳着脚骂道:“你们眼睛是瞎了还是耳朵聋了,什么叫我们害死她的,是她不孝顺,大冷天的端凉水给我喝,我打了她一巴掌怎么啦,一巴掌就要命了还上吊,这种怂货,死了最好,死了干净!”
  众人立刻就知道,平日这媳妇没少被婆婆虐待,否则,也不会上吊了。
  周里正为人颇有点正气,听她说得那么不堪,立刻就道:“大福,你要是把秀娴嫁给这样的人家,你们同意,我这个当里正的也不同意。这不是你们一家的问题了,这以后要真是成了亲家,还不得整天吵吵。”
  秦大福和柳氏忙说不会的,不会成亲家的。
  高员外和高兴虎愣了,又看高大娘。
  高大娘也愣了一下,随即又骂道:“看什么看,不成就不成,那么多闺女,也不是非要他们秦家的。让他们把咱们送的东西,车马费的,双倍赔给我们,咱们立刻就走,谁要和这种烂人家结亲。”
  听她说得那么无耻,在场的人都愤怒了。
  秀瑶气道:“这可是好了,你们骗人不成,还想要着车马费,真是好算计呢。我看咱们还是去县里吧,请知县老爷给我们断断。你们这么欺骗我们,差点就把我二姐骗去火坑了。我们出了这么多嫁妆,是不是也得要你们双倍赔回来的。”
  高大娘立刻就跳着骂。
  这时候张氏从外面冲进来,上前就给了高大娘一个嘴巴子,骂道:“哪里来的野婆子,在外面吃了猪粪满嘴臭气,跑我们家里来耍横,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们老秦家是什么人。”
  说着又要扬手去打,高大娘也要还手。
  柳氏赶紧让人拉开,“娘,里正大叔在呢,有他主持公道。”
  高家人除了高大娘其他人都老实了,蔫头耷拉尾的,没了精神。
  高员外连连拱手赔不是,表示不想闹大,是他们不对,不该想这个法子。
  高兴虎还在心疼他娘被打了,受了委屈,气道:“婶子,你们家这么凶横霸道的,估计也没人敢和你们家结亲了。”
  秀瑶冷笑道:“不结亲也不能和你们这样的人家结亲,那简直就是去了火坑了,你和你娘两个杀人凶手,还好意思说自己多无辜呢。”
  高兴虎被她抢白的脸色铁青,嘴巴喏喏着,和他娘两个生闷气。
  高大娘还哇哇啦啦地骂高员外,又要打那个卞月娥。
  高员外急了,一改那好说话的脾气,怒吼道:“闭嘴吧,别闹了!”
  丢人都丢到家了,丢到外面来了,要是一般人家就算了,秦家听说还和洪知县都认识呢。
  他连连作揖赔不是,希望秦家就此放过。
  看他一张老脸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秀瑶觉得高员外其实还是个明事理,就是被那个凶婆娘给毁了。
  她道:“要私了也行,咱们坐下来谈,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们还是出言不逊,又要骂人又要打人的,那我可让人先把你们打个半死,然后送到县衙去理论。”
  高员外都同意了,高兴虎和他娘愤愤地表示不满,不过看高大娘身上那些伤痕,他们还是选择了闭嘴。
  很快,秀瑶和周里正等人就拿出了一个章程,亲事拉倒,高家不许说秦家的坏话,更不许说秀娴的坏话来毁她名声。
  另外秀瑶给二姐要一百两银子的压惊费。
  高员外眼皮子抽了抽,高大娘是直接就跳起来了,“什么闺女那么金贵,还一百两银子,我们前头那个,聘礼加上烧埋银子一共也才二十两。”
  看她把一条人命说得那么理所当然;众人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
  秀瑶讥讽道:“所以人家没法和你们家对着干,你今日惹上我们家了,没有一百两银子,你就出不了我们家的门。另外我还跟你明说了,你不要以为天底下的女孩子都是被你虐死的那个媳妇,娘家也无能,不敢跟你拼命。你这次没成功,是你们走运了,我告诉你,你们要是骗成功了,那你们就倒霉了。你们要是敢欺负我二姐,看我们还让不让你们过好日子,你欺负我二姐一个,我们欺负你全家!!”
  ☆、230
  高员外看原本那个文文静静;笑眯眯非常和气的小姑娘;说话这么恶毒,表情那么凶狠,顿时觉得她说得对的。
  幸亏没有成功;否则自己家以后别想安宁了。
  “我们同意,同意!”
  不就是一百两银子,大不了以后不给儿子娶亲了,直接过继或者典个妾,生个儿子就好了。
  高大娘还在那里跳,骂骂咧咧的;高员外突然就“扑通”一下子跪下来;老泪纵横的;一边求秦家放过他们,一边求老婆子别闹了。
  大家看他堂堂一家之主,被婆娘弄得那么狼狈,又觉得不忍。
  柳氏叹了口气,就道:“高员外,看在你如此真诚的份上,还是算了。就当咱们两家,没有认识过吧。”
  说个亲闹到这个份上,也这是让人心灰意冷的。
  秀瑶就说那一百两银子也算了,但是让他们签字画押,按手印,不要出去胡说八道。
  当然少不了宿媒婆的。
  宿媒婆灰头土脸的,生怕柳氏让人揍她,看着高大娘,她也觉得疼呢。
  柳氏根本没理睬她,把他们按手印画押的让周里正念了一遍,大家都听听,免得以后又有人拿这件事来编排秦家,说秦家仗势欺人,所以才没有成了亲家的。
  宿媒婆等人满口应了,只想着赶紧离开。
  柳氏就让人把他们带来的东西收拾装车,让他们带回去,自己家可不缺这点东西。
  高员外一家灰溜溜地上车,高大娘还在那里掐那个卞月娥,卞月娥泪汪汪的,非常委屈,一个劲地看高员外。
  等他们一走,柳氏和秦大福又谢了里正,送他出门。
  然后一家人回来商量后续如何办。
  秦大福叹了口气,“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还亲眼去看了呢,结果还是被人骗。”
  柳氏也感慨,“看来,还是知根知底的好啊。”
  她又想起了徐振宜,就赶紧让秦业请他过来,一家人给他道谢,又感激又惭愧地道:“如果不是振宜来给我们送信,我们真是要被这家子给骗了。”
  就算到时候发现了,可以狠了心让秀娴合离,可总归是白白的让闺女担惊受怕,还成了合离的妇人。
  万一再有孩子了,那更是不敢想的事情,好多女人,都是为了孩子选择忍气吞声的,否则,那些骗子也不会总心存侥幸了。
  他们认准了,只要骗过定亲那段,女方进了门就好了。
  以后过日子,只要洞房之后了,你就算知道,也晚了。
  再反悔,也不可能了,合离还是女方受损多呢,他们笃定女家不敢的,所以才这么大胆。
  自己家如果不是徐振宜之前去打探了,只怕就给糊弄过去了,毕竟爹娘亲眼去看了,还住了一宿。
  人家要是说点什么不好的,肯定觉得是有人故意造谣戳媒的。
  想起来,柳氏和秦大福一身冷汗,连连给徐振宜道谢。
  倒是让徐振宜非常不好意思,赶紧还礼。
  他感觉秦家经历这事,肯定还要善后,所以也不多呆,赶紧就要告辞。
  柳氏忙热情地挽留他,“时候不早了,反正也不远,不如吃了饭再去。”
  徐振宜笑道:“婶子,就不了,外头还有事,我还得赶紧去呢。”
  顿了顿,他怕人家误会,道:“我这是半路拐过来的。”
  他之前和张桂芳说了,但是张桂芳没机会和柳氏提,只说是告诉了秀瑶,他一直有点忐忑不安的,觉得秀瑶心细,肯定会去查的。只是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又总是记挂,所以就拐过来看一眼。
  没想到就看到秦家和高家要下定了,正请客呢,他就急了,才没顾得上那么多,就和柳氏说了实话。
  这不是他一直的风格,但是太着急了,他也顾不上了,现在又觉得不好意思。
  人家会说他是想截糊呢,早就觊觎人家闺女了,所以他想赶紧告辞,免得太尴尬。
  柳氏苦留也没留住,徐振宜还是牵了马走了,秀娴和秀容昨天就被打发去织坊了,所以根本不在家里,他也没见上。
  秀瑶忙道:“娘,我去送送徐家哥哥。”
  路上,秀瑶问徐振宜,“徐哥哥,你要是喜欢我姐姐,怎么不让人来提亲?”
  徐振宜也是个要面子的,之前张桂芳一直没机会开口,他又因为揭穿了高家的事情,就觉得如果在说,只怕就会让人非议了。
  他挠了挠头,笑道:“提亲,行,行吗?”
  秀瑶反问:“为什么不行?你不喜欢我二姐?”
  徐振宜立刻道:“当然喜欢了。”
  秀瑶笑起来,“那不就行了。”
  她还真怕徐振宜因为这件事不好意思,生怕人家说闲话,然后再也没有提亲的想法了,万一二姐因为这事对他好感倍增,反而要等他,那岂不是一下子就错过了。
  一个不好意思提亲,一个等着提亲,这样的话,可就热闹了。
  等徐振宜一走,秀瑶就回去,家里已经收拾地差不多了。
  夜里,秀瑶就和爹娘商量,“娘,徐家哥哥看起来挺喜欢二姐的,他要是来提亲,娘你说好不好啊。”
  柳氏没有立刻回声,过了会儿,才道:“他是个当兵的。”
  徐振宜不是固定的军户,而是被招募的,这种兵就好像是合同工,到期就可以不当的。
  但是建功立业之后,就成了武将,那就走上另外一条路了。
  秀瑶知道娘顾虑的,他是个当兵的,万一哪天打仗什么的,刀枪无眼,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二姐就有可能会守寡。
  一般爹娘这样的老百姓,就喜欢找同样的老百姓结亲家,不喜欢太出格的。
  她笑道:“娘,当兵的也好得很呢,赚钱也不少,而且徐哥哥还是个能干的,说不定就可以升官呢。以后二姐姐,还不用在家种地了呢。”
  秦大福也道:“不如我们问问秀娴。”
  要是闺女喜欢,他觉得也无所谓,人家那么多当兵的,也不能都说不上媳妇吧。
  再说了,真要是大战起来了,就算是他和大业都可能要被征兵入伍呢。
  柳氏点点头,“也行。”
  第二天秦业就去把秀娴和秀容换回来,他在织坊和许二妮守着。
  同回来的,还有张桂芳。
  张桂芳从秦业那里知道了秦家的事儿,心里很为他们高兴,又急着要为徐振宜说亲,所以回了家收拾一下,就匆忙地去了秀瑶家。
  柳氏正在家里晒扁豆呢,看到她来,赶紧请她屋里坐,然后一本正经地斟了茶,要给她赔礼道歉。
  唬得张桂芳一下子站起来,“嫂子,你这是干什么呢?”
  柳氏一脸惭愧,“先前,你几次要跟我说高家的事儿吧,我自以为去亲眼看了,觉得万无一失的,结果……哎,幸亏徐振宜那个孩子实诚,赶过来不怕得罪人地劝阻我们。”
  张桂芳也是非常欢喜,“嫂子,不是我说这样的话,反正只要没事就好,我看徐振宜那是个好孩子,虽然也是他托了我的,不过我还是要说,是个实在人。”
  柳氏也连连点头,承认徐振宜好。
  张桂芳笑了笑,“嫂子,那你可别嫌我得寸进尺,反正一家女百家求,你们秀娴好,人家徐振宜也看上了,有心要求的,早就托我提亲的,我一直没得上机会呢。”
  虽然徐振宜没有另外再找她,可她觉得之前说的还有效的,而且徐振宜能撇下正事赶过来,足见他对秀娴的重视。
  所以,张桂芳就又开了口,看柳氏略有犹豫她道:“反正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徐家就算不是大户,也不算穷人家,正常的娶亲负担得起,家里有两个哥哥,都成亲了,没有再拖后腿的了。”
  柳氏笑道:“不是这个,我是觉得他是个当兵的。”
  张桂芳就哈哈地笑起来,“嫂子,不是咱们替他说话,你自己说,不管做什么的,是不是有好的有孬的?就说这个种地,你看当初比你们家穷的没有了吧,可现在呢,咱们村比你们好的也没有太多了。这种地有能干的不能干的,当兵的自然也有能干和不能干的。别看徐振宜小小年纪,如今已经不是普通小兵了呢。”
  柳氏忙道:“我们也觉得他不是那种怂人,就是,当兵总归是有危险不是。听说北边时不时地打仗,南边还有什么东洋倭寇的,哎呀,怪吓人的。”
  张桂芳按着柳氏的手,低声道:“别说我这个人心狠,我倒是觉得,有这样的机会,才有当兵的出路呢。要一直都是太平盛世,除非是读书,那没有第二条出路。哈哈,这也是我听他们说的。”
  柳氏点点头,她第一次见徐振宜,也觉得是个好青年,就是当兵这上面,还是觉得以后要是常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