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节
作者:辣椒王      更新:2021-05-04 18:35      字数:4819
  3年多。所以我希望能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年。
  除夕,晚膳我备的是火锅,特意让人制了一个鸳鸯锅给我,下面备上小炭盆,清汤用上好的鸡汤做汤底,放入枸杞,蜜枣,葱姜,辣汤呢,就用九爷醉仙楼里川菜厨子的秘制豆瓣酱炒香加入鸡汤。看着咕嘟咕嘟一个一个的冒出的泡泡,和热气腾腾的蒸汽,我觉得温暖极了。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锅底,新鲜极了,九爷直说要把这点子拿到他的醉仙楼去。我笑这打趣他“从我这里挖走了不知道多少新鲜点子,也没见给我个分红。”大家落座,推杯换盏,好不快乐。几个孩子更是疯成了一团。
  刚刚过完年,表哥罗延泰要赴任江苏,芷若过两年要选秀,想着寄养在我这里,也好多学一些规矩。我心下明白,他大概是想着,放在我十四贝子府,能攀个好亲事吧。不过芷若那孩子,也是极可人疼,算起来,也要叫我姑姑,便欣然答应了。弘明过了年就满13岁了,眼看着就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继承了胤祯的大个子,样貌,神态是越发的像胤祯。一样邪邪的笑容,一样墨黑的眸子。几年在老康身边的历练,让他比起同龄的孩子心智上更是成熟了几分。我暗叹,我十三岁的时候在干嘛?貌似还傻不拉唧的成天拉着小伙伴们跳皮筋,扔沙包呢。
  自从芷若进了府,我有意无意都会让他俩多多接触,可是弘明这孩子,好像是在这方面极其不开窍一样,该照顾的时候照顾,但是也不多看芷若一眼。胤祯看我成天上窜下跳的要撮合儿子和芷若,就笑道“我的小傻瓜,你难道不明白这缘分是不可强求的么?”
  我撅嘴“什么嘛,这不是天赐的机会嘛,我明明知道他俩以后会在一起,若是没有感情,我儿子不幸福,我这个做母亲的又怎么能开心的起来?”
  可是胤祯却一本正经的看着我“我也希望弘明幸福,但是,你不可以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哦。”
  我靠在他的怀里,闷闷的说“其实,他俩是近亲,实在不适合成婚。”
  胤祯有点奇怪我的理论,“为什么?”
  我想了想,尽量用他能懂的语言表达方式,“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血缘靠的太近,容易生出身体不健康的孩子,容易出现弱智,发育不全的小孩,所以也会容易夭折。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后期的皇帝身体普遍孱弱的原因之一。”
  听到我提到大清王朝的根基,胤祯显的有点紧张,“睿儿,你说的可是真的?这可是亲上加亲的事啊。”
  我笑着摇头“你知道吗?在我那里,要结婚登记,首先问的就是,是否是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以内的血亲 ?意思是说,你们所谓的表哥,表姐,堂姐,堂哥都不可以结婚。这是违法的。因为很容易生出痴呆儿童,或者带有其他疾病的孩子。只是,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我说的话,大家也不会相信,所以我只能奉行亲上加亲,希望他们能够互相真心喜欢。能够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胤祯扳过我的身子,眼睛紧紧的看着我“睿儿,答应我,以后不要再这样费神了。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而且,如果这是注定,那也都是弘明必须承受的。大不了,以后他自己娶一个喜欢的侧福晋。”
  我撇撇嘴“你看你看,你们的理论,女人嘛,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打紧的,不喜欢就养着,再娶个喜欢的。”
  胤祯使劲揉我脸上的肉“你看你这个额娘,我是在宽你的心啊。我对你的心可是没变过。”
  我吐吐舌头,对着他扮了个鬼脸。
  入了夏,知了没完没了的叫个不停,周平来信,杭州的别院已经整理完毕,也请了个老实可靠的管家去打理,而且这些年颇挣了些银子,看账本,也有小30万两银子的入账了。我看着信,想着,这周平果然是把做生意的好手。一开始时,我和洋人接触,谈货品的进口,看周平每月寄给我的账本,谁知这周平竟是个伶俐的,在我手下干了这么多年,竟摸出了其中的门道,另外他是实地操作者,更加知道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不好卖。我给他的例银又颇为丰厚,一直对我忠心耿耿。我想着,那宅院素日里也没有人去住,不如让周平去住,也省的引人耳目。
  最近胤祯颇为战事烦恼,j□j六世进了京,引起了葛尔丹部的不满。葛尔丹部的首领策妄阿喇布坦派了8000骑兵直奔拉萨杀了拉藏汗。胤祯踌躇满志,希望能够带兵出征策妄阿喇布坦。经常在书房看兵书看到深夜,研究西藏,青海的地形。我看着心疼,又不想自己独自去睡觉,错过了与他相伴的时间,便每晚做了宵夜陪他看书。胤祯几次阻止,我都以各种借口搪了过去。由于战事吃紧,一天胤祯回来兴奋的告诉我,康熙在挑人选征战策妄阿喇布坦。几个阿哥都跃跃欲试,这毕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胤祯兴奋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入夜,我给他煮了一碗鸡汤小馄饨进了书房,看见胤祯正在聚精会神的看地图,便又点了一盏灯给他。胤祯看到是我“睿儿,太晚了,你先去睡觉。”
  我摇头把手里的灯放下“累了吧,稍微歇歇,把宵夜吃了。”
  胤祯搓着手,嘿嘿的笑着,端起碗来吃。我笑着看着他“胤祯,你是不是很想去带兵打仗?”
  胤祯看着我,放下调羹“睿儿,我。。”
  我端起碗,舀了一个馄饨喂到他嘴边“胤祯,我知道。皇阿玛会派你去的。你会是威风八面的大将军王。”
  “睿儿,是真的?”胤祯的眼睛里泛起了期待的点点星光。
  我笑着掏出帕子帮他擦嘴,“我几时骗过你?”
  胤祯忽然把我抱起来,转了好几个圈,我直呼救命。“傻样,看你高兴的。”
  “睿儿,这是我多年的愿望,可是,我又不想跟你分开。我不放心你的身子。。”
  我在他怀里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胤祯,我身体那么好,怎么会有事?皇阿玛大概过两个月就会宣布这个消息。你最近不要得意忘形了。让一些多心的人给你扣上些某须有的帽子。”
  果然,十月,圣旨下来,任命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代天子出征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接到圣旨的那天,八爷,九爷,十爷都来了。说是要为十四弟好好庆贺庆贺,我看着他们一脸高兴的样子,仿佛胤祯是明日的皇帝一般。心脏一阵绞痛。
  我让人备了酒席,桌上我问胤祯“胤祯,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兵法,可知道什么东西杀敌最快?”
  这几个爷们沉思有说正确用兵的,有说剑,矛的。我笑着摇头“是火枪。”
  九爷惊讶“弟妹,你如何知道火枪?”
  我转头对着九爷“火枪是不是皇阿玛不许民间买卖的?”
  九爷点头,“是啊,这洋人的玩意儿,皇阿玛说我八旗子弟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需要这个。”
  我不置可否,“那九哥,可否弄来一批?”
  九爷仰头一笑“这有何难?”
  我点头,这九爷果然是手眼通天啊,“好,那就拜托九哥能弄多少弄多少吧。”
  “难道弟妹要出门打猎?”九爷拿我打趣儿。
  我咯咯笑道“你们可曾打过火枪?”
  八爷点头,我接着问,“那它威力如何?”
  八爷稍微思付一下,“确实很强,相比较我们的箭,更快,而且更容易操作。”
  我心下佩服,若是八爷当政,也许会更加开明也未可知,说不定晚清也不至于会有那么悲惨的历史了。“弟妹的意思是?”
  我看着八哥,点头“胤祯,我不懂兵法,但是我却能告诉你,若你能够有一支火枪队,大概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出奇致胜。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若你能比敌人出招更快,工具更新,更具有杀伤力,你的军队会所向披靡。”
  胤祯惊奇的看着我“睿儿,你一个女人家。。如何懂得这些?”
  八爷和九爷也是颇为赞许的点头,十爷则直接说了出来“不愧是十四弟的媳妇,看的书都跟平常的娘们不一样。”络菀和柔毓听闻拍桌子大笑,我也被这句话羞红了脸。
  胤祯回到军队,亲自挑选出来一千人做火枪队,九爷的办事效率极其的高,没有两天,就弄来了火枪和弹药,这种火枪一次可以连发28枪。据说这是康熙十几年的时候,一位叫做戴梓的人发明的,只不过,康熙听信了流言,流放了他。倒是洋人继承了起来。九爷,十爷亲自帮胤祯试枪,教导将士如何使用;还帮忙调试当时最厉害的大炮“冲天炮”,组成了一个类似于现代的炮营之类的队伍。我看着几个兄弟齐心合力的样子,觉得欣慰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  十四爷要出征了。。心情好沉重的说。。半天也写不出来一章。。。
  ☆、胤祯出征
  一天胤祯从军队回来,我边帮他更衣边试探性的问“胤祯,是不是可以把倚敏和晴嫣接回来住?”
  胤祯一顿,“为什么?”
  我小心看着胤祯的脸色变化,组织措辞“嗯。。我觉得,你也冷落她们这么多年了,而且。。你马上要出征。。她们不在,好像不是很好吧。。”
  胤祯一本正经,“睿儿,正因为我不在,我更不能让她们回府。难道,你要让我在前线不安生么?”
  我拉住他的衣襟“可是,弘春他们也都大了,这两年也都该娶妻了。她们都不在府里,该如何办理婚事?”
  胤祯的声音骤然提高,“那也不行!睿儿,你听话,我不允许你处在任何危险之中,你只需要乖乖的等我回来。我只去七八个月,你等我回来再行安排。”
  我低着头紧紧拽住他的衣角,委屈的落泪“胤祯,你不是去七八个月,你此去就是三年啊。”
  胤祯显然没想到,“睿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泪眼婆娑,点头。胤祯把我紧紧的搂在怀里,喃喃自语“睿儿,我以为就去七八个月,这下让我如何把你安心放在府里?”
  我不解他为何总是这样不安心,便开口安慰他道“胤祯,别担心,我们都会很好的,而且府里的下人也都对我很好。”
  他只摇头,紧紧的搂我在他怀里,直到我快上不来气。我推他“胤祯,胤祯,那。。倚敏她们。。”
  胤祯眼神一凛,仿佛眼中都结了冰,“不许回府。现下府里孩子多,本就让你费心,再让她们回来,若是再。。可如何了得?我会招呼下去,你也不许私自将他们接回府里。孩子们的婚事,我会请旨给皇阿玛,请皇阿玛做主。想来,我在外征战,皇阿玛必会尽心安排,不需要你来操心。你只乖乖的养好身子,等我回来。”
  我看他神色严肃,便点头答应了。忽然想起来“胤祯,你的火枪队,训练的如何了?”
  提到这个,胤祯马上兴奋起来“好极了!火枪果然是很方便,而且杀伤力极大!”
  我看着他兴奋的样子,也替他高兴,“你觉着好就好。西藏青海那边高寒,去了那边定要注意身子,注意保暖才是。你让士兵素日里多多跑步,到了高原多喝水,吃多糖分含量高的东西,多饮牛奶,这样上了高原可能高原反应会低一点。”
  “什么反应?”
  “高原反应,”我耐心给他解释“如果要确量一个城市的高度的话,一般来说,会以海平面作为地点标准。我们叫做海拔。”
  我在地图上演示给他看,“北京的平均海拔在40…50米的样子,当然了,我说的是城区的高度,而青海的海拔在2千多米。拉萨的海拔在三千多米。越往高处走,空气就会越稀薄,直接的反映就是胸闷憋气,口干,头疼,耳鸣等症状。而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地区的人呢,因为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所以他们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啦。让士兵跑步的原因是,让他们锻炼肺的呼吸能力,呼吸能力强了,自然这样的症状便能减轻一些,不至于贻误军机。至于吃的,是因为在高原,空气稀薄,干燥,消耗的也多,多吃些高糖的东西可以增强体质。”
  胤祯笑着揉揉我的头发“睿儿,我好想把你带在我身边,一刻也不分开。我的睿儿,懂的这样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