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节
作者:辣椒王      更新:2021-05-04 18:35      字数:4833
  “睿儿!我见过。。可是!”
  我轻轻环住他的腰身“胤祯,只因为他是你的亲哥哥,去陷害你另外一个颇为尊敬的哥哥,让你看到了人性如此丑陋的一面,对不对?”
  “睿儿,你最知我心。”
  “此时此刻,对于八哥来讲,你,九哥,十哥能够如常的去看看他,便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旁的,我相信他不在乎。”
  自此一病,康熙这一光辉伟大的形象便在八哥心中死绝了。八哥病好没多久,康熙便把俸禄,银米都照常支给了八哥,还把之前扣的都补上了。对于这些,络菀只冷笑一声,再无其他。
  不知是康熙内疚了,还是想做做样子,还写了个折子问八哥想吃什么,宫里什么都有,但是不知道他爱哪一口儿,故而不敢送。八哥看到这个奏折,恭恭敬敬的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去宫里请皇父收回不敢二字。生怕今日的领受,成为日后恃宠而骄的罪名。我想,也许康熙是觉得自己太过绝情了,想缓和一下关系,所以,尽管可以有更委婉的拒绝方式,八哥还是选择了客气如斯的态度,结果呢,必然又是不欢而散。康熙觉得八哥太过于谨慎,心思不用在正道上,而八哥觉得,还是少给自己留小辫子好些。俩人所谓鸡同鸭讲,再无父子之情可言。
  我不知道康熙是真的天生如此冷酷绝情,还是后天练就的。他看到此情此景的八哥,内心是否会有一点点的歉意和心疼?他对于八哥母子二人的辱骂,讽刺,不理,打压。我想,大概是上辈子,这母子二人欠了康熙一大把笔钱,今世要用此种方式来还罢。不过我想,这些对于八哥都已不重要了,因为他此后的生命中,只会在意真正在意他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好可怜的八哥~~亲爱的亲们~~我都很费解啊。。为虾米没有评论捏~~?是不好看呢?还是好看呢?好看不好看都留留言呗。。。伦家每天都更文很希望你们喜欢呢!
  ☆、康熙五十六年
  二月里,春节刚过,外面滴滴答答的开始化雪了。莲蕊和墨玉有了孩子之后,我越发的少让她们干活了,胤祯担心我身边人手不够,指了他旗下的一个包衣的女儿过来做我的侍女。我看那孩子干干净净,不过15岁的样子,见到我还有点一点害怕。我笑着招手让她过来,“我平日里没什么可忙的,你只得空的时候帮帮你莲蕊和墨玉姐姐便好。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看我一脸的和善,也放开了些“回福晋,奴婢叫青梅。”
  “以后不用奴婢长,奴婢短的,我啊,听不惯这个。”
  青梅一脸的诧异,莲蕊在旁边掩嘴笑道“咱们福晋就是这样的性子,你呀,是跟对了主子!好好当你的差,福晋是亏待不了你的。”
  青梅跪下“福晋。。青梅不敢。。”
  我拉她起来“傻孩子,这有什么不敢的,咱们又不是老虎,还能生吃了你?我只是不喜欢别人说自己是奴婢。青梅,别人可以轻贱于你,但是你不能自我轻贱,你明白了?”
  青梅点点头,跟着莲蕊下去了。我吩咐莲蕊,墨玉,毕竟是刚来的,我需要看看是否妥帖,近身的事儿,还是由她俩完成,尤其是煎药什么的。吩咐完了,我叹了一声,终究,我变成了我最不想看到的样子。
  一日,络菀过来串门子看泓睿和曦晴两个小家伙,“八哥呢?怎么没来?”
  “唉,别提了,胤禩得了腿疾,已经有点溃烂了,但是他还是坚持去上朝,也不递假条。”
  我摇摇头“八哥哥怕是心里埋下了一根刺。”
  络菀冷笑一声,“哼,何止他埋下一根刺?”
  “那八哥怎么没看大夫?”
  “看了,可是好像不是很管用。”
  我想起来,这样的脓疤需要动手术才行的啊。我拉起络菀直奔九爷府。“柔毓,九哥呢?”
  “爷在书房呢?”说完,柔毓带着我和络菀到了九哥的书房。九哥一看是我们“哎?你们怎么来了?”
  “九哥,你给找个洋人大夫回来,八哥的腿疾,他们能治得好。”
  “睿溪,你说的可是真的?”九哥有点半信半疑。
  “睿溪说的,我相信!表哥拜托你了。”络菀很坚定,转头看向九哥
  “行,没问题,这两天我来联络。”
  没过两天,我和胤祯正用膳,小李子过来,“十四爷,八福晋请您二位过府一趟。”
  到了贝勒府,就看到两个传教士模样的人。由于语言不是很通,已经干坐了半天。络菀一看到我来了,像是见到救星一样。我赶紧上前跟两位洋人打招呼,问他们是否会医术,是否能够帮忙动手术切除溃烂的地方?洋人惊异的同时回答我他们其中一个是医生,可以进行手术。只是需要一些手术时必备的东西。我一一记录下来,让人准备。我问八哥,即便喝了麻沸散,可能还是会很疼,是否他能够忍得住?八哥坚定的看我,可以。
  第二天,一切准备就绪,清理好床铺,消毒完毕,准备手术。八哥喝下了麻沸散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那洋医生果然手脚利落,不到两个时辰便将腿部溃烂的部位做了切除手术,用纱布裹好,配了药方,才算完成。八哥又睡了两个时辰才醒了过来,我让络菀给那洋医生准备了些吃食,那医生拉着我的手激动的问“一般的中国人都认为做手术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我会同意让他做手术?”
  我笑道,“因为我相信西医会有一些更为直接的方法来治病啊。”难道我还告诉他,在我的时代,做个手术就是个平常事么?那洋人医生听到我的回答激动不已,因为这个时候,中国人还是不太相信西医的。
  胤祯一看那洋人拉我手立马冲过来,把我拦在身后,我笑着咯吱他的腰,悄悄的说,这是人家的礼节,你不要紧张过度好不好?
  络菀听闻手术很成功,封了一大笔银子给洋人,说是资助他们在华传教,翻修教堂。那洋人感激涕零的拿着银子走了。临走,冲到我面前要跟我来一个贴面吻,我虽然知道这是他们的礼节,但是知道胤祯若是看到了,估计肺得气炸三回,便用英文告诉洋人,若是这样,我的先生会不高兴的,所以用握手来代替了。即便这样,胤祯的脸还是黑的像是要下雨,那洋人临走,他还冲人家挥了挥拳头。我无语,这斯什么时候能够长大?
  八哥醒了,麻药的劲渐渐过去,腿上的疼痛感慢慢增强,但是我告诉他,手术很成功,但是要好好保护腿部,以后应该问题就不会很大。八哥笑道“睿溪,你是不是上天专门派来解救我和络菀的?”
  我哈哈大笑,“八哥,若是我真有那能耐,我干脆让你们都有金刚不坏之身多好?何必这样麻烦想办法呢?”
  柔毓也说“睿溪,我总是觉得你很奇特,你仿佛知道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
  胤祯看着我,“九嫂,所以才是我的睿溪嘛。”
  我偷笑,这个是不是叫做“死傲娇”?
  从八哥府上回家,胤祯问我“睿溪,洋人是不是能治好一些,我们治不好的病?”
  我点点头,“西医比较直接,病灶在哪里,比如,你溃烂了,他们就直接切除,而中医讲究从内里调养。所以西药相对会快很多。不能说哪个更好,所以在我那个时代,讲究中西结合。用西医的仪器,手术来直接解决病灶,而用中医的方式从内理调养。”
  “那他们怎么解决缺血的问题?”
  我一愣,“输血啊。就比如从我体内抽出血,供给你。只是,不同人的血,不能随便相互输送,经过研究,是有4种血型的,血型不对的人,是不能够乱输血的,乱输血反而会害了受血者的性命。”
  “那怎么才能知道血型?”
  我想了想,“嗯~需要化验。我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西医是否已经有了这个技术了。”
  “哦。”我看着胤祯的眼睛里的光彩渐渐消失,
  “你怎么会问起这个?”
  “没什么,我只是随便问问,觉得他们的东西也很新鲜。”
  我笑道“是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些转变,我们叫做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说,从农业转变成工业的国家。你知道,我那个时代管现在这个时代叫什么么?”
  “叫什么?”
  “是封建王朝。而西方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渐渐会演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换句话来说,商人更多,农民更少。因为可以制造一些机器来代替人工。”
  “哦?可是民以食为天,自然应该是以农为主的。”
  我笑道“是的,所以现在皇阿玛的政策是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对不对?但是胤祯,时代是会进步的,若是一味的固步自封,是会落后的。”
  “睿儿,我一直都没问过你,我大清王朝,能传承多少代?听你的意思,你那个时代必不是我大清的天下了,是谁在统治?”
  我一愣,“胤祯,你可知道,我在现代的时候,最怕学哪一段历史?”
  胤祯摇摇头,“清末的历史。那是一段让我觉得不忍直面的历史,你确定你想听?”
  胤祯点点头“清朝一共有13位皇帝。清朝出现过一个盛世,史称康乾盛世。这个盛世,维持了一百多年。很厉害。只是后期,就像我刚才说的,西方工业崛起,而我大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来的皇帝也不像是皇阿玛一样爱好西洋学术,所以我们很多技术都落后于他人,导致在最后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我所处的时代,没有皇帝,只有政党。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而且也不是世袭制的,而是由人民选出来的。做最高的领导人的任期最长不超过十年。即便做的再好,也要下台换另外一个人。”
  我看着胤祯越来越紧张的表情,宽慰他道“这是历史的车轮要前进,要进步。胤祯,那是后辈的事了。你操不了那个心,但是你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清朝最发达昌盛的时代的开端。”
  胤祯点点头,“睿儿,你知道的真多。我要是有机会能去你那个时代看看就好了。我觉得新鲜的很呐。”
  我咯咯笑道“傻瓜,你若是真能去了,那我是真的要开心的晕过去了。”
  自进入五十六年,准格尔部的首领,策旺阿拉布坦遣一直蠢蠢欲动,朝廷派出去的6万大军在青海遭遇葛尔丹部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胤祯每每在书房看兵书之时都说“若真能有一日能够亲自征战葛尔丹就好了。”
  我看着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几次欲张口告诉他,明年他就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话到嘴边,总是说不出来。私心想着,能够照夕相处的时光就这么一年多了。还是让我自私一点吧。
  十二月,皇太后病重,不久,薨于宁寿宫。这位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生无子,与顺治更谈不上有情爱可言。可是老康跟她的感情却是十分深厚的。皇太后薨逝不久,康熙坚行割辫之礼以尽哀思,(满人极为看重自己的头发,所以割辫礼仅用于皇帝崩逝。)之后不久,老康也病重,而且来势汹汹。几位阿哥轮流前去侍疾。这次的病,整整持续了2个多月,才算是完全好利落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康熙如此病重都没有再提立储一事?反而将两位主张把太子放出来的大臣,拉出去砍了头。我不信他一点都没有思考过,但是帝王心,海底针,我等小民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也就不想再费那个心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很不开心,勾搭编辑未果,所以提前更文,想尽快把这一篇小说结束了。
  ☆、出征之前
  由于皇太后的薨逝,还有康熙的大病初愈,五十七年的除夕夜宴取消了。我私心想着,这样也好。每年的宫中夜宴,吃也吃不好,光是磕头就磕的我头昏眼花,还要应付那些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奉承。
  处在国丧,不敢大张旗鼓的过大年,关上府门,叫上八爷,九爷,十爷,一起带着孩子们,怀着简单的心过大年。我特意去街上买了几串糖葫芦,发给大家,这样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冬日里会显得格外幸福。我明白五十七年年底,胤祯会带着军队出征。这一征就是3年多。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