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9 节
作者:猫王      更新:2021-05-04 17:26      字数:4767
  捂与冻。
  为适应气候变化,古人有“春捂秋冻”之说。春季天气变化大,捂,才能抵御寒邪侵入机体,使阳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传染病。在春天气温上升时,仍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减衣物。
  静与动。
  人体在春季阳气舒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散泄。春日锻炼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以参加活动量小的运动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使阳气受损。晨练宜舒缓柔和,动静结合,老人宜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活动,以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之目的。
  阳与阴。
  冬季天气寒冷,阴气外逼阳气内敛,人体新陈代谢趋缓,万物蛰伏,是蓄养待发的时期。到了春季,阴气下沉,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趋于活跃,体内之阳与外界春之阳气相应滋长,因此春日是养阳的佳期。但是,天气变化不定,风邪易入,又值百病滋生之时,要特别注意阴阳之调,以防损伤到人体正气。
  甘与酸。
  春季人体处于肝旺之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亢升,损伤脾胃,故不宜过多食用;而甘辛之品利于养肝护脾,因此可适当进摄如葱、枣、花生、蜂蜜、新鲜黄绿色的蔬菜、水果及干果等。春季进补的原则,应以平补为主,忌大辛大热的滋补品。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有慢性疾病或是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总之,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吐故纳新,阳气舒展。因此,春季养生要与充满活力的季节特点相顺应,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使精神饱满,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瞧瞧中医专家们的私家养生法
  其他 中医养生 高手档案
  朱进龙
  1965年出生,甘肃庆阳人。北京百菌堂中医养生研究院的创始人,近十几年来潜心研究中医养生理论。
  养生心得:其实像经营事业、家庭一样,健康也需要经营;人不是因为美而健康,而是因为健康而美。
  …自家秘诀
  一周空腹清肠一次
  一个星期进行一天空腹对身体有益。提前一天多吃一些质量不高的食物,如各种蔬菜等,把胃撑大。第二天什么也不吃,或只吃一些少量的水果等,这样能够提高胃动力,起到清肠排毒的作用。
  一周大运动一次
  在每天的运动外,一周适度大运动一次,以起到排汗排毒之作用。不过过度频繁的大运动则会容易导致气血不足。
  在朱进龙看来,中医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博大精深,但在实行中要提倡化繁为简。朱进龙对自己的健康很有信心,他主张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睡眠养生四方面结合而行。
  上下班疾走健身
  谈到运动,朱进龙表示没有定式,看电视、上下班时都能运动。看电视久了,可站起来作跳绳状;上下班可多走几站路;工作累了,可以用鼻子贴着墙壁蹲下站起……
  “人体需要运动,但也不能乱运动。平缓的、有规律的、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以一次30…50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达不到效果,时间过长也不宜”,在朱进龙口中,连走路也有学问,别人要求“脚跟着地”,他讲的是“大步流星”。从十里堡华堂商场到东大桥的路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朱进龙健步如飞的身影,他一路匆匆,走完7公里多的上班路只需要40来分钟。朱进龙说,上下班疾走其实是在进行有氧运动,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养生之道。
  吃饭前后不喝茶
  “下班后,再大的事情也不想了,到点就吃饭”是朱进龙除了运动外坚守的另一点。“吃饭要细嚼慢咽,这并不难做到,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朱进龙不主张在吃饭前后喝茶或是饮料,因为“琼浆玉液”其实就在人的口中,唾液搅拌食物于牙齿之间,食物磨细后能被唾液中的酶转化为极易消化吸收的物质。一些人饭前先喝茶,或者边吃饭边喝饮料,这都将冲淡胃液,反而使食物不能被有效地吸收,造成人体营养不良。正确的方法是,吃饭前和吃饭后半个小时不喝水(包括汤、饮料),以保持消化液的足够浓度。
  …高手对话
  认认真真做事,没心没肺过日子
  记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人反而觉得自己越来越累,你认为呢?
  朱进龙:以前是体累心不累。现在是心累。人们“心累”的原因很多,比如事业压力、家庭压力、失业的危机、追求名利而不得等。自古有养生先养心之说,就是说要学会自我调剂。我的哲学是:认认真真地做事,没心没肺地活着。
  记者:在你眼中,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朱进龙:睡眠好,吃饭香,排泄畅,精力旺。从中医养生之道来说,即“四通一平”,血路通、气路通、经路通、食路通,五脏平衡。
  记者:你讲究的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在哪里?
  朱进龙:平衡。中医养生着重三大平衡,即人的心态平衡、人与天地自然的平衡、人的脏腑的平衡。平衡百病自愈,失衡杂病丛生。
  构成宇宙环境最基本的物质“金、木、水、火、土”之间要平衡才能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而人体堪称一个小宇宙,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之间也讲相对平衡,打破平衡便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中医养生不是刻意的,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绵绵细雨。
  …春季养生建议
  保暖很重要
  始入春天,乍暖还寒之季,大街上就有不少女孩穿上了短裙。其实,春天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小腿受凉,脾胃就容易出毛病,从而会导致气血生淤,引发痛经、例假不正常等病症。换季时,暖气停了,晚上睡觉也需留意。被子太薄,会从体内拔阳来抵御寒气。被子过厚也不行,热得把腿脚搁在外面,使寒气进入,会导致食路不畅,影响吸收、消化,易得肠胃病。
  宜食阳性食物
  少吃寒凉食物,虚寒生内热,胃阳不足易导致肾气不足,血气不足。有的人体内有湿寒气,需调脾脏,使正气充实,宜吃一些温阳食物,如滋补火锅等。
  选择适合的时间运动
  春天的运动对身体很好。对中老年人而言,上午九、十点钟为宜,那时为阳中之阳。对于年轻人而言,下午三、五点为宜,那时为阳中之阴,对人体气脉有调节作用。别拿生气赌健康导致多种疾病
  其他 中医养生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如果仅仅是白了头,那么还有染发剂可以应付,问题是发愁生气还会给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生气为何会致病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
  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造成心情不畅、精神抑郁时,会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液的功能,对月经的按时来潮有重要的意义。对妇女来说肝脏功能正常是保证月经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
  肝脏还能通过调节气机辅助脾胃消化运输饮食精微,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则不思饮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时,就会没有食欲,不想吃饭。
  肝脏还与精神活动有关,肝气不舒则急躁易怒,情绪激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生气引发这些病
  月经不调:有的妇女平素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解,减轻压力。长期的压抑导致肝气郁结、经脉气机不利,经前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头痛、失眠、情绪波动易激惹等,甚至出现闭经、崩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更有甚者可因肝气郁结,发生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后果。
  乳腺疾患:由于肝经循行布两肋,故肝气不舒、气滞血淤,经脉运行不畅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见,中年女性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经后缓解,伴有心烦急躁、胸肋胀痛、口苦、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血色暗红等症状。
  这些症状及疾病的发生都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关,当我们为一些生活中琐碎的事情生气,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时,要想到生气带来的损伤,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而且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我们就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以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脊柱保健四法 其他 中医养生
  在日常生活中,颈项和腰背酸痛的症状十分普遍。研究表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50%以上的患病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特别是久坐办公室的人和长年驾车的司机尤其需要注意脊柱的保健:
  1.枕头高度10厘米左右。有的人喜欢睡高枕,枕头低了就睡不着;有的怕得颈椎病,索性就不睡枕头。这二者都走向极端。因为颈椎有向前凸的生理曲度,枕头过高或不睡枕头,都不利于颈椎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正常的枕头高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
  2.摇头晃脑。有的人锻炼颈椎时喜欢大幅度旋转颈椎,殊不知这样做,有动脉硬化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人易发生脑缺血症。可以用中医传统的头项争力的方法,即屈曲颈椎,一手掌按住颈椎用力下压,同时抬头、颈项用力后仰与之争力,动作缓慢,左右手交替,重复数十次。
  3.圆转运动。左右手连肩,如划船状向前圆转一次,复向后圆转一次,前后交替回转数十次,可以防止颈项部酸痛,背部发紧。
  4.掌摩肾堂。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先搓热双手,后用双手掌摩揉腰骶部至温热感,数多更妙,对腰部保健有好处。养生正负极时间疗法保健脏腑 其他 中医养生
  肝脏及别的一些器官负责解毒排毒的工作,帮助身体清除废物,清理新陈代谢过后的毒素。生活作息其实对这些器官的影响最大。日积月累的结果,常常造成它们的功能紊乱、效率降低,最后引起负荷过重的现象,而产生各种病变。时间疗法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睡眠,调整生活作息,让身体在正确的时间内主动进行吸收与排毒。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若此时你仍处于焦虑状态,对健康不利。
  晚上11-凌晨3点:依照中医筋脉循行理论,此时是肝经运行时期,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时间。依照中医筋脉循行理论,此时正是肺经运行时期,排毒活动正好开始。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清晨5…7点:大肠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清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点或10点吃都比不吃好。房室养生学的“动而少泻”法 其他 中医养生
  中医房室养生学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其重要的守则之一是积精少泄。如果能做到合乎情理的动而不泄或动而少泄,久之可使精气充沛,神形明慧。故蓄积阴精,甚为关键。
  《医心方》曾转引我国古医籍云:“夫阴阳之道,精液为珍,即能爱之,性命可保。凡施泄之后,当取女气以补重建。”本句意即,因为保精可固气,固气可全神,故夫妇性事最重要的是珍摄精液,如能保养精液,则生命可保持长久,故主张即使是泄精之后,也当取精气以自补,使精液复生。
  又何以使精液复生呢?古人曾提出采取“九息压一”的办法以固精。所谓九息,就是内呼吸九次;所谓压一,就是男子感觉到将达到性高潮时,用左手指压阴囊后方,使欲泄之精还复于体液中,古人所谓:“取女气以自补”,指的就是九浅一深的方法:夫妇口吻对合,通气呼吸,并将此阴阳二气徐缓咽下,使气随着意愿而下移。直降移至下腹,可以助阴力及阴精的恢复。如此反复做三次即可,行九浅一深之法,待九九八十一次奇数之阳已尽满。趁阴茎尚硬实时即退出阴道,当其已竖但尚势弱时可插入阴道,这就是古人所称的“弱入强出”。
  有的人可能会问,一般人都认为,男女交合以能泄精为达到性高潮而享美乐的标志,现今提出交合时要动而不泄或少泄精,这又如何能尽情享受性欲的愉快呢?古人认为,泄精后则身体常感倦怠乏力,耳苦于嘈杂嗡响,眼苦于睑垂欲睡,喉干咽燥,全身骨节倦怠乏力、虽泄精时暂有快感,但终因精力耗损而感不畅。若交合时摇动而适时控制泄精,则气力经常充沛,身体方便灵活,耳目显得聪明。
  在上述有关理论的启示下,导致了古代“还精补脑”等气功导引的开展。古代房中家这一“还精补脑”的命题,对现代医学来说,似乎较难置信。现代性医学认为,精动则难还,即使能还,也未必能补脑,故要求惜精则可,还精较难,补脑更显得难以理解。近来有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