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1-04-30 17:15      字数:4965
  桔梗(二两) 甘草(一两) 桃仁(五钱) 冬瓜仁(五钱) 苡仁(一两) 鲜苇根(四两)
  水八碗,煮三碗,二煎再煎一碗,分四次服。
  堂伯兄 饮火酒,坐热炕,昼夜不寐,喜出汗。误服枇杷叶麻黄等利肺药,致伤津液,
  遂成肺痈,臭不可当,日吐脓二升许。用千金苇茎汤,合甘桔汤。
  芦根(八两) 苡仁(二两) 桃仁(两半) 冬瓜仁(两半) 桔梗(三两) 生甘草(一两)
  煎成两大菜碗,昼夜服过碗半,脓去十之七八,尽剂脓去八九,又服半剂,毫无臭气,
  调理脾胃收功。
  朱咏齐 五十余岁 以己卯年二月初受风,与桂枝汤一帖,风解,胆怯不敢去浓衣,
  因而汗
  多。初四五日又受风温,口渴思凉,脉洪数。先与辛凉轻剂不解,脉又大,汗更多,口更渴
  ,身更热。因与辛寒重剂石膏等一帖,身凉渴止脉静,仍胆怯不去浓衣。初十日当大差坐夜
  起五更,衣更浓,途间不敢去皮衣,以致重亡津液而成肺痈,与苇茎汤二三两一帖。服至五
  七日不应,脓成臭极,加苦苈葶子五钱,脓始退,未能十分净尽。后十日又发,脓又成,吐
  如绿豆汁浓臭,每吐一碗余。又于前方加葶苈三钱,服二帖方平复,以补胃逐痰饮收功。再
  其人色白体肥,夙有痰饮,未病之年前秋冬两季,以在上书房行走,早起恐寒,误服俗传药
  酒方,本不嗜酒,每早强饮数小杯,次年患此恙之由也。
  卷五
  喉痹
  属性:刘 三十二岁 脉弦而长,木气太旺,与君火结而成喉痹。
  荆芥穗(二钱) 薄荷(二钱) 元参(八钱) 银花(六钱) 牛蒡子(五钱) 连翘(五钱)
  马勃(二钱) 人中黄(二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每一包芦根汤煎,一时一服。
  酒客脉弦数,与苦药清酒中之湿,即于前方内加∶
  桔梗(四钱) 射干(四钱) 黄芩(四钱) 儿茶(三钱)
  煎法如前。
  灵 乙丑六月二十六日 舌苔边白中浊,喉肿而痛,头晕,身热,脉数,疠气所干。
  切戒谷食,急开关窍,用时时轻扬法。
  桔梗(八钱) 人中黄(三钱) 薄荷(三钱) 荆芥穗(三钱) 元参(一两) 牛蒡子(八钱)
  黄
  芩(三钱) 黄连(三钱) 马勃(二钱) 板蓝根(三钱) 僵蚕(三钱) 连翘(八钱) 银花(八
  钱) 鲜荷叶(半张去蒂)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
  二十七日 舌浊甚,邪之传化甚缓,于前方内,加∶
  黄芩(二钱成五钱) 黄连(二钱成五钱)
  二十八日 湿热厉气,相搏以成喉痹,舌苔重浊色暗,必得湿气宣化,而后热可以解。
  盖无形之邪热,每借有形之秽浊以为根据附故也,因前法而小变之。
  桔梗(八钱) 人中黄(二钱) 黄芩(五钱) 黄连(五钱) 马勃(五钱) 牛蒡子(五钱)
  僵蚕
  (三钱) 连翘(八钱) 银花(八钱) 通草(三钱) 荆芥(二钱) 杏仁(五钱) 薄荷(三钱)
  滑石(一两) 犀角(三钱)
  共为粗末,分十包,一时许服一包。每服鲜荷叶边二钱,芦根三钱,同煎,去渣服。
  二十九日 喉痛虽止,舌浊未除,脉仍微数,则其中之湿可知。按∶《灵枢经》五脏温
  病,以舌苔专属之肺,故药方一以宣通肺气为主,盖气化则湿化,而火亦无根据矣。
  桔梗(三钱) 人中黄(八分) 连翘(二钱) 银花(二钱) 黄连(钱半) 黄芩(二钱) 马
  勃(八分) 通草(一钱) 杏仁泥(一钱) 滑石(三钱) 芦根(一枝) 荷叶(半张)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王 二十岁 壬午四月十一日 湿毒身热喉痹,滴水不能下咽,已二日矣。与代赈普济
  散二
  十包,先煎一包,衔入口内,仰面浸渍喉疮,一刻许有稀涎满口,即控出吐之。再噙再浸如
  上法,噙至半日,喉即开,得下咽。于是每一包药,煎一碗,咽一半,浸吐一半,三日得快
  便,喉痹全消,身热亦退,育阴而愈。
  王氏 三十八岁 乙酉五月初二日 六脉沉弦而细,纯阴之象,喉痛足痹宜温。
  川椒炭(三钱) 防己(三钱) 桂枝(三钱) 肉桂(二钱) 茯苓皮(五钱) 姜黄(二钱)
  萆(五钱) 苡仁(五钱)
  四帖。
  初八日 喉痛止去肉桂,痰不活加半夏(五钱)。
  满氏 三十五岁 面色青黄,呼吸定息,脉再至而弦紧,食减,经不行,腹中有块二三
  枚,
  长三四寸,肝厥无五日不发,喉痛十数年不休。向来所服之方,非寒凉,即妇科地芍药等,
  以致历年沉困不休,病势日重,十二年不孕矣。与苦辛热法,急回真阳,或者可救。
  肉桂(钱半) 良姜(二钱) 川椒(二钱) 广皮(二钱) 吴萸(钱半) 半夏(三钱)
  前方服二帖,喉痛减其大半,厥未发,食少进,腹痛减,与前方加∶
  人参(钱半) 茯苓(三钱)
  前方服四帖,服三至,喉痛止,食大进,腹痛亦减,仍服前方,去良姜,并减刚药分量
  。
  前方服七帖,六脉将进至四至,服通补奇经丸一料,半年后受孕。
  卷五
  疟
  属性:吴 二十五岁 癸亥七月十六日 但寒不热,似乎牝疟,然渴甚脉数,皮肤扪之亦热,
  乃伏暑内发,新凉外加,热未透出之故。仍用苦辛寒法。加以升提。
  杏仁泥(三钱) 天花粉(二钱) 蔻仁 滑石 浓朴(二钱) 青蒿(一钱) 苡仁 藿香
  郁金(二钱) 黄芩(一钱) 知母
  三杯,分三次服,三帖。
  但寒不热之疟,昨用升提,已出阳分,渴甚,脉洪数甚,热反多。昨云热邪深伏,未曾
  透出,不得作真牝疟者,非虚语也。用苦辛寒重剂。
  杏仁粉(五钱) 滑石(三钱) 生石膏(八钱) 知母(一钱) 蔻仁(三钱) 藿梗(三钱)
  浓朴(三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三钱) 甘草(一钱)
  伊芳氏 二十二岁 正月初七日 妊娠七月,每日午后,先寒后热,热至戌时,微汗而解
  。已近十日,此上年伏暑成疟,由春初升发之气而发,病在少阳,与小柴胡法。
  柴胡(五钱) 黄芩(三钱,炒) 炙甘草(二钱) 半夏(四钱) 人参(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二枚)
  一帖,寒热减。二帖,减大半。第三日用前方三分之一,全愈。
  朱 三十三岁 八月二十五日 体浓本有小肠寒湿,粪后便血,舌苔灰白而浓,中黑,
  呕恶不食,但寒不热,此脾湿疟也,与劫法。
  生苍术(五钱) 生草果(三钱) 槟榔(三钱) 生苡仁(五钱) 杏仁(三钱) 茯苓(五钱)
  熟附子(一钱) 黄芩炭(二钱)
  二十八日 前方服三帖而病势渐减,舌苔化黄,减其制,又三帖而寒来甚微,一以理脾
  为主。
  于术(三钱,炒) 蔻仁(二钱) 益智仁(二钱) 广皮(三钱) 半夏(三钱) 黄芩炭(二
  钱) 苡仁(五钱)
  服七帖而胃开。
  佟氏 四十岁 少阴三疟,二年不愈,寒多热少。脉弦细,阳微,损及八脉,通补奇经
  丸四两,服完全愈。
  萧 三十三岁 少阴三疟,久而不愈,六脉弦紧,形寒嗜卧,发时口不知味,不渴,肾
  气上泛,面目黧黑,与扶阳汤法。
  鹿茸(三钱) 桂枝(三钱) 人参(一钱) 熟附子(二钱) 蜀漆(二钱) 当归(三钱)
  四帖愈,后调脾胃。
  郑 五十五岁 四月十九日 脉双弦,伏暑成疟,间二日一至,舌苔白滑,热多寒少,
  十月之久不止,邪入已深极,难速出,且与通宣三焦,使邪有出路,勿得骤补。
  杏仁泥(四钱) 茯苓皮(五钱) 藿梗(三钱) 蔻仁(二钱) 知母(三钱,炒) 半夏(三
  钱) 苡仁(五钱) 黄芩(二钱,炒) 青蒿(一钱)
  服四帖。
  二十六日 加青蒿(一钱)
  服四帖。
  初四日 脉紧汗多,加∶
  桂枝(三钱)
  服二帖。
  初六日 脉已活动,色已毕,寒大减,热亦少减,共计已减其半。汗至足底,时已早至
  八刻,议去青蒿,加黄芩一钱。舌苔虽减而仍白,余药如故,再服四帖。
  十四日 三疟与宣三焦,右脉稍大,热多汗多,舌苔之白滑虽薄,而未尽化,湿中生热
  ,不能骤补,与两清湿热。
  杏仁泥(三钱) 知母(二钱) 通草(钱半) 蔻仁(二钱) 黄芩(二钱) 苡仁(四钱) 黄
  连(一钱) 茯苓皮(三钱) 半夏(三钱)
  十九日 加广皮炭(三钱) 藿梗(三钱)
  服四帖。
  二十二日 病减者减其制,每日服前方半帖,六日服三帖。
  二十九日 病又减,去黄连,加益智仁三钱,以其脉大而尚紧也,仍系六日服三帖。
  六月初五日 余邪未尽,仍六日服三帖。
  十二日 三疟与宣化三焦,十退其九,白苔尚未尽退。今日诊脉,弦中兼缓,气来至缓
  ,是阳气未充。议于前方退苦寒,进辛温。
  杏仁(三钱) 益智仁(三钱) 桂枝(三钱) 蔻仁(三钱) 黄芩炭(三钱) 半夏(五钱)
  茯苓(五钱) 藿梗(三钱)
  四帖。
  二十二日 左脉弦紧,右大而缓,舌白未化,疟虽止而余湿未消,此方仍服。去∶
  蔻仁(一钱) 黄芩(一钱) 益智仁(一钱)
  服八帖。
  七月初二日 四疟已止,胃已开,脉已回阳,与平补中焦。
  半夏(三钱) 蔻仁(钱半) 炙甘草(二钱) 广皮炭(三钱) 生苡仁(三钱) 茯苓(五钱)
  生姜(三片) 于术(三钱,炒) 大枣(二个)
  服七帖后,可加人参二钱,服至收功。
  丸方 疟后六脉俱弦微数,与脾肾双补法。
  何首乌(四两) 茯苓(六两) 枸杞子(四两) 五味子(二两) 沙苑子(三两) 山药(四
  两) 于术(四两) 蔻仁(五钱) 莲实(六两,去心) 人参(四钱)
  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二钱,开水送下,逢节以人参五分,煎汤送。
  高 十六岁 乙酉六月十六日 间三疟,脉弦,暑邪深入矣。
  杏仁(三钱) 青蒿(三钱) 茯苓皮(三钱) 蔻仁(一钱) 半夏(三钱) 柴胡(一钱) 藿
  香叶
  (三钱) 黄芩(三钱) 知母(二钱) 苡仁(三钱) 炙甘草(一钱) 滑石(五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个)
  十八日 诊脉数热,重加∶
  知母(二钱)
  二十八日 疟止热退,去知母、柴胡、青蒿、姜枣,改藿梗(二钱) 减∶
  滑石(二钱)
  初五日 余邪已轻,再服数帖。
  朱 三十八岁 但寒不热,舌苔白滑而浓三四日,灰黑而滑五六日,黑滑可畏,脉沉弦
  而紧
  。太阴湿疟,与牝疟相参,但牝疟表寒重,此则偏于在里之寒湿重也。初起三日,用桂枝、
  草果、苍术、黄芩、茯苓、苡仁、广皮、猪苓、泽泻。三四日加附子,五六日又加草果、苍
  术分量。再加生姜,舌苔始微化黄,恶寒渐减。服至十二三日,舌苔恶寒始退。愈后峻补脾
  肾两阳,然后收功。
  姚 二十五岁 乙酉七月二十五日 久疟不愈,寒多,舌苔白滑,湿气重也,宜宣通三
  焦,微偏于温。
  杏仁(五钱) 青蒿(二钱) 广皮(二钱) 蔻仁(三钱) 半夏(五钱) 苡仁(五钱) 草果
  (钱半) 黄芩(钱半炒) 茯苓皮(五钱) 生姜(二片)
  八月初三日 前方服六帖,疟已止,照原方去∶草果 青蒿 加
  滑石(六钱) 益智仁(三钱)
  钱 二十岁 乙酉十一月初二日 三疟兼痹,舌苔白滑,终日一饮,热时不渴,胸痞,
  此偏
  于伏暑中之湿多者也。惟日已久,又加误补下行,邪已深入为难治。勉与宣通经络三焦,导
  邪外出,毋使久羁。
  桂枝(三钱) 防己(四钱) 杏仁(五钱) 青蒿(三钱) 半夏(三钱) 黄芩(三钱) 茯苓
  (五钱) 蔻仁(二钱) 广皮(三钱) 煨草果(八分) 片姜黄(二钱)
  十五日 阅来札知汗多而寒热减,舌白滑苔退,食后不饱闷,是伏邪已有活动之机。但
  阴疟
  发于戌亥时,不见日光,虽屡用升提,使邪外出法,毫不见早,大可虑也。勉与原方内加草
  果分量,去茯苓、蔻仁,再加急走之蜀漆,活血络之当归。
  桂枝(三钱) 柴胡(三钱) 半夏(三钱) 青蒿(一钱) 防己(三钱) 杏仁(四钱) 黄芩
  炭(
  三钱) 广皮炭(三钱) 草果(二钱) 姜黄(二钱) 蜀漆(三钱) 当归(三钱) 生苡仁(五钱
  )
  十二月 阅来札知寒热降序而未尽除,停饮痹痛太甚。议减治疟之品,加宣饮与痹之药
  。然大有病退正衰之虑,饮与痹皆喜通不喜守,大忌呆补,奈何。
  桂枝(五钱,三四帖后手背痛不减加至八钱或一两) 广皮(五钱) 防己(四钱) 青蒿(
  二钱)
  柴胡(三钱,寒热如再减二药亦须减) 山甲片(一钱,炒) 蜀漆(二钱,寒热微则去之)
  生苡仁(五钱) 人参(一钱) 生姜(三钱) 半夏(六钱) 茯苓皮(五钱) 煨草果(二钱) 片
  姜黄(三钱)
  煎四大茶杯,分四次服,七日必须来信。
  初十日 以后忽寒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