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节
作者:打倒一切      更新:2021-04-30 17:06      字数:5478
  见;殊为不晓此中因也。 盖独男独女之胎; 可以日数论。 骈胎; 品胎
  ;或男; 或女; 亦可以日数论乎? 稽之史载; 一产三子; 四子; 有半
  男半女; 或男多女少; 男少女多者; 则一; 三; 五日为男; 二; 四;
  六日为女之说; 不可凭矣! 抑岂有一日受男; 而二日复受女之理乎?
  丹田; 命门也; 在男子曰精室; 在女子曰子宫; 形如合钵; 并无两岐
  可分; 曰左右; 则是有两子宫矣。 此说尤属不经。 然则何以定之? 亦
  惟以会合天人; 阳盛干道成男; 阴盛坤道成女; 斯足为确论耳。
  卷四嗣育门
  双胎品胎
  属性:5。古以双胎精气盛; 不成男女或兼形; 阴阳变常驳气盛; 事之所有
  理难明。
  【注】古以双胎; 乃精气有余; 岐而分之; 血因分而摄之故也。 若男
  同孕者; 刚日阳时也; 女同孕者; 柔日阴时也; 男女同孕者; 刚日阴
  时;或柔日阳时也。 其他或有不成男女; 男不可为父; 女不可为母;
  与男女之兼形者; 又皆阴阳变常; 驳气所感; 事之所有; 理之所无;
  莫可稽考者也。
  卷四嗣育门
  脉见有子
  属性:6。少阴动甚知有子; 阴搏阳别尺寸凭; 但搏不滑胎三月; 搏而滑石
  五月形。
  【注】少阴肾脉动甚者; 有子脉也。 但当凭其两尺阴脉搏指有力; 两
  寸阳脉不搏指而别于两尺; 斯为有子脉无疑也。 其但搏不滑者; 主三
  月之胎; 搏而滑者; 主五月之胎也。
  卷四嗣育门
  胎男女辨
  属性:7。上小下大女腹箕; 中正圆高男腹釜; 右疾为女左疾男; 胎气钟于
  阴阳主。
  【注】上小下大; 如箕之形; 盖以女胎面向母腹; 其足膝抵腹; 故有
  是形也。 中正圆高; 如釜之形; 盖以男胎面向母背; 则背脊抵腹; 故
  有是形也。 右手属阴; 脉疾为女。 左手属阳; 脉疾为男。 是胎气钟于
  阴;则右盛主女; 钟于阳; 则左盛主男也。
  卷四嗣育门
  辨别孕病
  属性:8。孕病不分须诊乳; 五月之后乳房升; 何以知其母子吉; 身虽有病
  脉和平。
  【注】妇人经水不至; 不分是孕是病者; 五个月之后; 以孕妇乳房辨
  之。若乳房升大有乳者; 是孕; 若乳房不大无乳者; 是病也。 凡孕妇
  有病; 其险可知; 亦何以知其母子俱吉; 惟诊其脉象和平; 则虽有病
  ;知均吉无虑也。
  卷四嗣育门
  分经养胎
  属性:9。分经养胎不足凭; 无所专养论不经; 形始未分无不具; 阴阳之道
  渐分形。
  【注】巢元方曰: 妊娠一月名胚胎; 足厥阴脉养之; 二月名始膏; 足
  少阳脉养之; 三月名始胎; 手心主脉养之; 当此时血不流行; 形象始
  化; 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 手少阳脉养之; 五月始受火精以成气;
  足太阴脉养之; 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 足阳明脉养之; 七月始受木精
  以成骨; 手太阴脉养之; 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 手阳明脉养之; 九
  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 足少阴脉养之; 十月五脏; 六腑; 关节; 人神
  皆备。 又有推巢元方养胎之说; 谓四时之令必始于春; 所以一月; 二
  月间; 是足厥阴; 少阳木也; 三月; 四月间; 手厥阴; 少阳火也; 五
  月六月间; 足太阴; 阳明土也; 七月; 八月间; 手太阴; 阳明金也;
  九月; 十月间; 足少阴; 太阳水也。 惟手少阴; 太阳二经; 无所专养
  者;以君子之官无为而已。 此说更为不经。 夫男女交接; 精血聚而成
  胚;此孕形之始也; 虽未分身躯脏腑; 而其理无不具也。 犹太极浑然
  ;包罗万象; 而阴阳之一气氤氲; 浸渐化生而成; 子母分形; 自然而
  然如草木成熟; 壳脱蒂落也。
  卷四嗣育门
  受孕分房静养
  属性:10。受孕分房宜静养; 谨戒食味使脾安; 调其喜怒防惊恐; 慎厥起居
  避风寒。
  【注】受孕之后; 分房静养; 恐动相火; 致生胎毒。 谨戒饮食五味;
  使其脾胃调和; 母之气血易生; 子之形成必育。 内调七情; 外避风寒
  ;起居安顺; 不持重用力; 不安逸多睡; 不登高涉险; 则母无病; 子
  亦安矣。
  卷四嗣育门
  定胎母子二法
  属性:11。安胎之道有二法; 母病胎病要详分; 母病动胎当治母; 子病致母
  审胎因。
  【注】安胎之道有二法; 母病; 胎病当详分而施治也。 凡因母病以致
  胎动者; 但疗其母; 母安则胎自安; 或因胎病有所触动; 以致母病者
  ;但宜安胎; 胎安则母自愈矣。
  卷四嗣育门
  胎前用药三禁
  属性:12。胎前清热养血主; 理脾疏气是为兼; 三禁汗下利小便; 随证虚实
  寒热看。
  【注】丹溪曰: 胎前当清热养血为主; 恐伤阴血也。 理脾脾健; 则气
  血易生; 疏气气顺; 则气血调和; 理脾疏气; 兼以清热养血; 则胎自
  安矣。 三禁者; 汗; 下; 利小便也; 盖恐过汗亡阳伤气; 过下亡阴伤
  血;利小便伤津液也。 然又当随证详审表里; 虚实; 寒热; 以施其治
  ;不可过峻也。
  卷四嗣育门
  安胎审宜调治
  属性:13。形瘦不宜过热品; 体盛补气恐动痰; 安胎芩术为要药; 佐以他药
  任抽添。 火盛倍芩痰倍术; 血虚四物气四君; 杜续胶艾胎不稳; 气盛
  苏腹枳砂陈。
  【注】形瘦之人多火; 过用温热则伤阴血。 肥盛之人多痰; 过于补气
  ;恐壅气动痰。 白术消痰健脾; 条芩清热养阴; 二味为安胎要药。 若
  有他证; 则以药佐之; 或减白术加条芩; 或加白术减条芩; 任其抽添
  。如火盛; 则当位芩以清火; 痰盛; 则当倍术以消痰; 血虚; 则合四
  物汤以补血; 气虚; 则合四君汤以补气; 胎不安稳; 更佐以杜仲; 续
  断;阿胶; 艾叶以安之; 若气盛胎高; 则加紫苏; 大腹皮; 枳壳; 砂
  仁; 陈皮以舒之。
  四物汤 四君子汤 方俱见首卷汇方内
  卷四嗣育门
  嗣育门汇方
  属性:1。加味地黄丸 治妇人经水不调; 必不能受孕; 即使受之; 亦不全
  美;宜常服此方。
  熟地四两 山萸肉 山药各二两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两五钱 泽泻
  香附 ( 童便浸三次 ) 各一两
  上为末; 炼蜜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 白沸汤送下。
  2。涤痰汤 治妇人肥盛者; 多不受孕。 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也;
  以此汤送后丸药。
  当归一两 茯苓四两 川芎七钱五分 白芍药 白术 ( 土炒 )  半
  夏( 制 )  香附米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上作十贴; 每贴姜三片; 水煎吞后丸子。
  3。涤痰丸 白术 ( 土炒 ) 二两 半夏麴 川芎 香附米各一两
  神麴 ( 炒 )  茯苓各五钱 橘红四钱 甘草二钱
  上为末; 粥丸。 每服八十丸。 如热者; 加黄连; 枳实各一两。
  4。大补丸 治妇人瘦弱; 多由血少不能受孕。 宜常服此方。
  天冬 ( 去心 )  麦冬 ( 去心 )  菖蒲 茯苓 人参 益智仁 枸
  杞子 地骨皮 远志肉
  上为细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空心酒下三十丸。
  5。苁蓉菟丝子丸 此方不寒不热; 助阴生子。
  肉苁蓉一两三钱 复盆子 蛇床子 川芎 当归 菟丝子各一两二钱
  白芍药一两 牡蛎 ( 盐泥固?? )  乌贼鱼骨各八钱 五味子 防
  风各六钱 条芩五钱 艾叶三钱
  上为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 四十丸。 盐汤下; 早晚皆可服
  。
  6。调经丸 理气养血; 调经种子。
  香附 川杜仲 ( 姜汁炒 ) 八两 大川芎 白芍药 当归 ( 去尾 )
  怀生地 陈皮 小茴香 ( 酒炒 )  延胡索 ( 略炒 )  肉苁蓉 (
  酒炒 )  旧青皮 ( 麸炒 )  台乌药 ( 炒 ) 枯黄芩 ( 酒炒 ) 乌
  贼鱼骨 ( 酥炙 ) 以上各四两
  上十四味称足; 真正好醋; 和面打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
  空心好酒送下。 一方无陈皮; 地黄; 有人参; 黄耆各二两
  。
  卷四胎前诸证门
  胎前总括
  属性:1。妊娠胎前病恶阻; 胞阻肿满气烦悬; 痫嗽转胞与子淋; 激经胎漏
  胎不安。 小产死胎胎不长; 子瘖脏燥鬼胎连; 余病当参杂证治; 须知
  刻刻顾胎原。
  【注】此言妊娠胎前; 有恶阻; 胞阻; 子肿; 子满; 子烦; 子悬; 子
  痫;子嗽; 转胞; 子淋; 激经; 胎漏; 胎动不安; 小产堕胎; 子死腹
  中;胎萎不长; 子瘖; 脏燥; 鬼胎等证; 皆当一一详辨熟记。 其余胎
  前伤寒; 伤食; 疟痢; 霍乱; 泄泻; 当于杂证门中参考治之。 但须时
  刻保护胎原; 不致误犯为要也。
  卷四胎前诸证门
  恶阻总括
  属性:2。恶心呕吐名恶阻; 择食任意过期安; 重者须药主胃弱; 更分胎逆
  痰热寒。
  【注】妇人受孕月余之后; 时时呕吐者; 名曰恶阻。 若无他病择食者
  ;须随其意而与之。 轻者过期自然勿药而愈; 重者须以药治之。 当以
  胃弱为主; 更审其或因胎气阻逆; 或痰饮阻逆; 与夫兼热; 兼寒; 而
  分治之。
  卷四胎前诸证门
  恶阻证治
  属性:保生汤
  3。胎气阻逆惟呕吐; 无他兼证保生汤; 砂术香附乌陈草; 量加参枳
  引生姜。
  【注】恶阻; 有因胎气阻逆者; 乃受胎后胞门闭塞; 脏气内阻; 挟胎
  气上逆于胃; 故令恶心呕吐也。 若平素胃虚所致; 虽无痰饮; 寒热相
  兼而亦有恶阻证者; 宜用保生汤; 即砂仁; 白术; 香附; 乌药; 陈皮
  ;甘草也。 引用生姜者; 以止其呕也。 若气弱者; 量加人参; 气实者
  ;量加枳壳。
  加味六君汤
  4。痰饮恶阻吐痰水; 烦眩加味六君汤; 枇杷藿香旋缩枳; 热秘芩军
  寒桂姜。
  【注】恶阻因于痰饮者; 其吐必多痰水; 且心烦头目眩晕; 必其人平
  素胃虚; 中停痰饮也。 宜用加味六君汤; 于六君汤内; 加枇杷叶; 藿
  香;旋覆花; 缩砂; 枳壳。 若胃热便秘; 加黄芩; 大黄以利之; 胃寒
  喜热; 加肉桂; 干姜以温之。
  六君汤方见首卷
  加味温胆汤
  5。热阻恶食喜凉浆; 心烦愦闷温胆汤; 橘半茯甘与枳竹; 更加芩连
  芦麦姜。
  【注】恶阻因于胃热者; 必呕吐; 心中热烦; 愦闷喜饮凉浆也。 宜用
  加味温胆汤; 其方即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名温胆
  汤。更加黄芩; 黄连; 芦根; 麦门冬; 引生姜也。
  卷四胎前诸证门
  胞阻总括
  属性:6。妊娠腹痛名胞阻; 须审心腹少腹间。 伤食心胃胎腰腹; 少腹胞寒
  水尿难。
  【注】孕妇腹痛; 名为胞阻。 须审其痛; 或上在心腹之间者; 多属食
  滞作痛; 或下在腰腹之间者; 多属胎气不安作痛; 若在少腹之间者;
  则必因胞血受寒; 或停水尿难作痛也。
  卷四胎前诸证门
  胞阻证治
  属性:加味平胃散 延胡四物汤
  7。心胃痛多伤食滞; 苍朴陈甘果枳麴; 便秘加军倍甘草; 胎动延胡
  四物宜。
  【注】孕妇心胃作痛者; 多因伤食停滞; 宜平胃散; 即陈皮; 厚朴;
  苍术; 甘草也。 加草果; 枳壳; 神麴以消之。 若更大便秘结; 日久则
  加硝; 黄以攻之; 然必倍甘草以缓其峻性; 庶不伤胎。 若腰腹作痛;
  胎动下血; 则当用四物汤; 君以延胡; 以定痛而保胎也。
  四物汤 方见首卷
  加味胶艾四物汤 蜜消汤
  8。腹腰痛甚防胎堕; 胶艾四物杜酒葱; 外邪宜加羌独活; 内热便秘
  蜜硝攻。
  【注】胞蒂系于腰。 凡腹腰痛者; 须防堕胎。 宜用胶艾四物汤; 加杜
  仲;大豆; 淋酒; 葱白以定痛而保胎。 若因外感风寒之邪; 则加羌活
  ;独活以散之; 若内热大; 小便闭者; 则用蜂蜜; 芒硝煎汤以攻之。
  经曰: 有故无陨是也。
  胶艾四物汤 方见首卷
  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
  9。胞血受寒少腹疼; 参吴胶艾草归芎。 尿涩热甚导赤散; 木通生地
  甘草灵。 水盛阳虚五苓效; 术泽肉桂茯猪苓。
  【注】少腹作痛者; 乃胞中之血受寒也; 宜加味芎归饮温之。 其方即
  人参; 吴茱萸; 阿胶; 蕲艾; 炙甘草; 当归; 川芎也。 若因尿涩而痛
  ;则是膀胱水病热甚; 则以导赤散清利之; 其方即生地; 木通; 甘草
  也。若水盛阳虚不化; 则以五苓散渗利之; 其方即茯苓; 白术; 泽泻
  ;猪苓; 肉桂也。
  卷四胎前诸证门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
  属性:10。头面四肢肿子肿; 自膝至足子气名; 肿胀喘满曰子满; 但脚肿者
  脆皱称。
  【注】头面遍身浮肿; 小水短少者; 属水气为病; 故名曰子肿。 自膝
  至足肿; 小水长者; 属湿气为病; 故名曰子气。 遍身俱肿; 腹胀而喘
  ;在六; 七个月时者; 名曰子满。 但两脚肿而肤厚者; 属湿; 名曰皱
  脚。皮薄者; 属水; 名曰脆脚。 大凡水之为病多喘促; 气之为病多胀
  满。喘促属肺; 胀满属脾也。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