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垃圾王      更新:2021-04-26 12:49      字数:4741
  K缘玫阶杂傻奈氖庀壬招叱膳勺约旱乃净崃怂慕剑绶ㄅ谥疲飧龉跞泳镎辏菜闶潜ㄓΣ凰?br />
  不过总算文殊菩萨的心肠还算不错,毕竟给了国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笑的是,真正的菩萨,乌鸡国王看不出,而妖怪前来,倒待以上宾,不得不说,这绝非无意而为的闲笔。
  整个乌鸡国,从上到下,都大量充斥着象国王这样有眼无珠的“叶公”,譬如宝林寺群僧。唐僧好言好语前来投宿,被一顿奚落,孙悟空不忿,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马上得到贵宾的待遇,实在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我一直觉得青狮精其实挺冤:他统治乌鸡国期间,安分守己,治理得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臣武将心悦诚服。而且没有对储君国王的太子下狠手,全国的百姓都知道,现国王归天后,太子将接替王位;再说这青狮精是个割掉小DD的妖怪,三年期间,后宫佳丽分毫未动,这简直就是一个比累死在办公室的雍正皇帝还敬业的“有道明君”啊!百姓摊到这样的皇帝,我觉得比原国王好。
  然而事实铁一般的存在,由于国王是名正言顺的正版,青狮是“盗版”,即便盗版兢兢业业,当取经四人团前来扫黄打非的时候,盗版必须要被取缔。这个逻辑合理么?!
  我认为不好说。
  《无极》是一部宣传地神乎其神的武侠大片,然而在我看来,陈凯歌导演的这部片子实在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烂”!绚烂的声光电效果不能代替故事的情节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不过是引用了一点《无极》的片段,又没有宣称《无极》是他胡戈拍的,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是陈大导演的作品,只不过是使用了一下,结果呢?被陈凯歌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甚至留下“我觉得做人不能这么无耻”这样的网络新名言,甚至还要对簿公堂,至于么陈导?如果不是《馒头》,《无极》会不会象现在一样回光返照?我看恐怕不会。
  吴承恩毕竟是一个思想守旧的文化人,在他的小说里,哪怕青狮精有再大的贡献,只是由于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在三年的任期满了以后,必须要沦为在野党。而且吴承恩继承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念,哪怕青狮精对乌鸡国的贡献再大,他不能碰原国王的任意一个女人!而正是这个情节,导致了王后和太子迅速看清了事实的真相,坚定地站在取经团这一边,从而顺利地将夺位之变扭转乾坤。
  这样的例子后文还有,譬如朱紫国的金毛犼,霸占了国王的原配夫人,但就是得不了手,因为紫YANG真人给王后一件类似于软猬甲的外套,任何人不能靠近,包括国王在内。这个故事颇为有趣,《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黄蓉,整天披了软猬甲四处游荡,色狼欧阳克摸一下就被刺得满手冒血,情郎靖哥哥见面又抱又亲,一点事也没有。可见经过数百年的技术改进,这种防卫性质的服装已经进化到产生一种自动识别系统,黄药师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才智之人,小生佩服佩服!
  同样,金庸也是一个传统文人。他的小说里面,反面角色要是和主人公抢女人,往往得不到好下场:林平之自宫了;游坦之瞎了;宋青书头部粉碎性骨折。以上种种,都说明了,金庸相当看重女性的贞操问题。扯远了,我们继续原话题。
  有趣的是,青狮精是一个深深将仇恨埋藏在心底的人。西游记中,青狮精是唯一的一个两次下凡作祟的妖精!后文的狮驼岭三个巨星级的妖精,老大狮子大王就是昔日乌鸡国的青狮!
  为什么同样的狮子,前后差别就这么大呢?我排除文殊菩萨拥有两只甚至数只狮子座骑的可能。乌贼大胆歪批一段:在乌鸡国出场的狮子,由于是被阉割的,失去了男性的雄风,所以他只想好好处理国家大事,一来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二来体现人生价值。但是当三年执政期满后,文殊菩萨将他捉拿归案,竟然将他此前的功劳折得一干二净!这青狮精当然不服啊!于是模仿东方不败,卧薪尝胆,偷偷修炼《葵花宝典》,终于在一个静寂的月夜,内功融会贯通,一举打通任督二脉,从一个小脚色跃然成为一流的高手。而后,青狮精知道自己独木难成林,象乌鸡国一样是难以成就大业的,于是干脆联系了自己的同事兼好朋友,普贤菩萨的司机白象精,伙同如来佛的舅舅云程万里鹏,终于扬眉吐气,在下界成立了狮驼国,一吐当年的胸中恶气!只是这次,他再也不勤政爱民,将整整一个国家的百姓吃了个一干二净。
  狮驼岭的故事我后文再详细说明,可叹的是,不管是勤政爱民的乌鸡国狮子公仆,还是暴虐残忍的狮驼国狮子公仆,最后的待遇竟然一模一样:无罪释放,继续充当领导的司机。可见当时的天界,也是管理相当混乱,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狮子精看透了这一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化成“鱼肉百姓”,竟然转换得这么快,也实在值得感叹!
  青狮精的故事告诉我们:
  1, 一个好汉需要三个帮,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2, 摔跤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赖在地上不起来,只要抱着必胜的信心,机会总能存在。
  (青狮精的前期故事我就简单表述到此,他的故事没有结束,在《狮驼岭》篇还有后文。)
  须菩提老祖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神仙,正是他的有效素质教育,方能使孙悟空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徒弟尚且如此,师傅可想而知。
  须菩提老祖居住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小区的构造和土耳其国的国旗设计倒颇有几分相似。名字也起的很有意思,寓意:方寸之间大有天地、星月交辉闪耀光华,比喻了这是个出人才产人才的好地方。
  须菩提老祖门下弟子众多,已经毕业的职场精英加上硕士在读的研究生,不计其数。孙悟空作为他的得意弟子,同班同学尚且有三四十人之多,可见须菩提教授的社会影响力。但须菩提老师没有把教育当作产业化来进行运作,按照他的影响力和办学条件,一个学生一年收他一百两银子学费,想必考他研究生的学生还是会排成长队。但是我们看见,须菩提老祖并没有这么做,且看孙悟空上门求学,学杂费一毛都没有,只是由于态度诚恳,“志心朝礼”,于是就顺利成为毕业班的插班生。孙悟空无疑是幸运的,他遇见了一个爱才如命的好老师,对于“求贤若渴”的猴子来讲,这种一拍即合的遭遇是可遇不可求了。要是换到现在,估计孙悟空为了筹集学费,恐怕要不得不拿把吉它去北京地铁卖唱为生了,当然,他还不能被城管人员看见。
  当孙悟空面对须菩提老祖的初试的时候,对于个人简历上父母栏、姓名一片空白的猴王,须教授没有惊诧万分,而是在内心大声喝彩,且看原文:
  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的,却是石头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须教授慧眼识英雄,知道英雄不论出身,虽然猴王没有身份证,而且是偷渡来的黑户口,但他怀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楞是收下了这个颇有潜质的学生,事实证明,须教授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正是这个无父无母无名的三无人员!可见须教授的目光是何等的敏锐。不得不说,须教授帮学生取名排辈,这种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在太能打动流浪少年孙悟空的心了。孙悟空拜师前,四处奔波,颠沛流离十数个年头,谁来同情和照顾他?只有须教授,举手投足间,就以一件简单的行为牢牢捕获了孙悟空的心,奠定了孙悟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同样,孙悟空的第二个师傅唐僧,也只是简单地为他做了一身虎皮裙,但孙悟空对他的感激之情铭记在心,即便在以后的取经道路中唐三藏不停地呵斥和冤枉他,孙悟空还是能忍则忍,可见须教授对孙悟空潜移默化作用之重要。
  孙悟空渡过两重大海、踏遍三座大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对于这种结局,他很喜欢。然而须教授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则,没有象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一样收徒后马上开课学习,而是先让孙悟空“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忙时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每日如此。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在洞中不觉六七年”。
  须教授这么做,颇有点类似当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讲究素质教育,知道他还刚刚从猿到人迈出第一步,生活习性还停留在猴性难驯的阶段,因此象小学教育一样对孙悟空进行扫盲的初级培训,进行启蒙教育。这一段时间维持了六七年光阴,按照如今的小学课程,五年制义务教育,由于孙悟空是半人半猴,因此多出一两年,这个时间掌控地相当有分寸。《神雕侠侣》中黄蓉教导少年杨过先读《论语》而不是直接传授武艺也是这个道理。
  孙悟空在须教授门下过了六七年后,从小学顺利地进入初中。要学习的东西就多了,计有“术”、“流”、“静”、“动”等四大基础学科。“术”类似算命,和唯心主义哲学沾边;“流”是纵横家的必修课,靠近政治;“静”则专心老庄研究,有汉语言文学的影子;“动”则主要讲究炼丹制药,颇有原始的化学课程雏形。然而孙悟空的目标很明确:不能长生不老,我坚决不学!
  孙悟空当年不顾关山重隔,就是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才和须教授走到一起来。但是须教授的初中课程竟然教一些哲学、政治、文学和化学课程,这实在让他很失望。他心目中的理想,象肥皂泡一样,顿时破灭了。可以想象,如果须教授因此动怒,进而呵斥他,孙悟空会不会主动退学?可能性相当大。
  但是,当孙悟空的同班同学纷纷对孙悟空表示愤慨的时候,须教授得意地笑了,因为他知道:孺子可教!其他的学生,学到初中阶段就认为足够了,用他们自己的理想来说就是“给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可谓鼠目寸光。但是孙悟空不是,他的终级目标是解答哥德巴赫猜想,而不是普通的“a的四次方求导”!
  当须教授暗示孙悟空三更时分后门来找他的时候,师徒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友谊拴在了一起!如果孙悟空徒有理想,缺少领会精神,须教授同样不能全盘托出。当孙悟空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一个正确的地点,和一个正确的对手展开一场正确的培训的时候,注定了他,从此拥有大闹天宫的本钱!
  当孙悟空学会长生不老术的总口诀的时候,等于高中毕业,顺利考上大学;当孙悟空又用整整三年的时间消化和吸收口诀以后,顺利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等于是本科毕业论文通过了。而当孙悟空又学会了翻筋斗云的时候,他的功力此时已经达到了研究生水平。此时此刻的孙悟空已经远远地把他的师兄们抛在后面,所剩下的,大约就是社会实践这一课了。
  须教授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学校教育培养,孙悟空此时已经具备了一个高等人才的种种条件,但社会阅历严重不足,没有工作经验,将来在社会上一定会被欺骗和利用。于是当孙悟空变松树和同学们开玩笑的时候,须教授一反常态,对于这么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大做文章,甚至剥夺了孙悟空的学籍,勒令其退学。
  这份惩罚怎么看都是相当严厉的,但我认为,这正是须教授苦心经营的所在!他知道,孙悟空已经可以顺利毕业了,但是残酷的社会将会逐渐磨平他的棱角,这个社会实践课,斜月三星洞是万万不能帮助他的,孙悟空必须要亲自去实践,去体验。为了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须教授不惜破坏自己的形象,不惜用自污的方式来告诫孙悟空:
  这个(变化)功夫,可好在人面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自然害你,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须教授将社会的残酷冷血揭露地淋漓尽致,苦口婆心提醒孙悟空当心社会不比学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读书至此,浑身一震。
  当孙悟空含泪告辞的时候,须教授又不尽人情地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回回看到这里,热泪盈眶。须教授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