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冬儿      更新:2021-04-24 09:47      字数:4729
  ?br />
  婶婶说:
  “没关系的嘛,锅子烧黑就烧黑了,洗洗就那样用就行了,你们还要让我弟弟买一个,真是的,没必要嘛。”
  法刚连章悬着的心才结结实实落回到肚子里。
  3
  不久之后,钟自若首先帮连章在花园一个客家庄的小学找到一份教书工作,并且送他上了班。连章虽没有圆了大学梦,好歹算有了自己找饭吃的地方。
  法刚继续住在钟自若家里。自然,原来连章辅导钟家二公子功课的工作也转移到他头上。连章在时,两个年轻人经常插浑打科开玩笑苦中作乐,时间不经意间就打发过去了,现在只剩法刚一人,就仿佛翘翘板的另一边忽然没有了,感觉只有一种无奈的坠落。法刚别无选择,只有在坠落中继续自己的日子。他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对钟家两个公子的功课辅导外,还干一些诸如去排队打油买米等事。如果还有剩余时间,要么是看书,要么去外面会一些他偶然认识的朋友。
  说话间已进了深冬时节,不久之后就要过春节了。一日吃晚饭时,钟自若对法刚说:
  “法刚,你的工作也有了,具体职位在高雄,你可以在10日之内去报到上班,你有一定文化,这工作很适合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干得很好。”
  法刚听到给自己找到工作了,一时高兴得感觉头都有些大了,但又听工作地点在高雄,飞速飙升的高兴就戛然打住。他忽然想,天这么冷,自己又没有御寒的衣服和被褥,去了高雄怎么办?想完了去的问题,又想怎么去的问题:高雄台北分别在台湾的两头,相隔数百公里,肯定不可以步行去的,可是自己又没钱买车票,怎么办?后面,钟自若又对他讲了很多去高雄后的若干注意事项,以及先找谁后找谁怎么找等实际问题。法刚只嗯嗯地胡乱答应,耳朵里却一个字也没再听进去。
  法刚并没有往高雄去报到工作。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辅导钟家两个公子和外出排队买米打油。剩余时间,他还是要么看书,要么去会一些朋友。
  几天之后,钟自若见法刚没有任何动静,就问他何以不快些去高雄上班,难道还嫌工作不好?
  法刚低头半晌,然后不得不回钟自若说:
  “叔叔,我出来时原打算是去新加坡的,那里天热,所以就没带冬天御寒的衣服,被褥蚊帐也都没有,我还是不去的好。”
  法刚没有讲自己甚至还没有路费的问题,他想如果钟自若没有打算帮自己搞一点御寒的衣物的话,路费就更加不可能给他了。
  钟自若也没有再往深处询问法刚,只平淡地说:
  “那你怎么办啊?”
  钟自若的这一句话,法刚当然听得出,他是没有可能再帮自己找工作了。这让法刚仿佛是听到了一种类似逐客令般的话语,他的心不由一阵颤抖。他又一次停顿半晌,然后拼命酝酿出一点勇气来,说:
  “叔叔,我不想再麻烦您了,我的事我自己考虑吧。”
  在台北找不到工作,又怎样往下走呢?
  这一夜,法刚失眠了。
  法刚想,看来,跟连章来台湾的决策压根就是一步错棋。既然走不下去,那就折戟沉沙打道回府算了。法刚提笔给梅州石扇的三叔母和蕉岭的阿姆分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法刚陈述了自己的处境,希望亲人能寄一点旅费来台,以便让自己返回家乡。
  就在法刚等待家书打算返回故土的时候,在他的眼前,竟闪出一线希望之光。一天晚上,有一老乡朋友打死了一只狗,电话邀约法刚等几位朋友过去一起吃狗肉。在吃狗肉期间,大家知道了法刚的处境,有人就提出让法刚从钟自若家出来同大家一起住,有人还建议法刚去找台湾社会处的李一忠先生,请他出面在社会处谋一份职业。大家讲,李一忠先生是客家人,为人很讲义气,兴许能帮到你。
  根据朋友们的提议,法刚找到了社会处的处长李一忠先生。他向李一忠先生陈述了自己的处境,希望能帮自己在社会处里谋一职位,以便生存。李一忠果然很同情法刚的处境,但他说台湾实行的是孙中山国父的五权宪法,正式职位必须有各级考试合格证书,方能上任,你现在连高中文凭都没有,正式工作肯定是不行,你就做个临时工吧,临时工的工作级品是低点,但可以抽时间自学,然后去参加考试,一旦考试及格,颁发了证书,正式工作就会有的。
  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法刚在国民党台北市书记长那里没有找到出路,却在台湾省社会处有了落脚点。
  法刚离开钟自若家,从此走上自立之路。
  4
  法刚来到社会处,住在一个从未有人住过的形同狗窝的角落。他本是一个泡在浓郁美好的亲情中成长起来的人,这时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是住在这样一个地方,难免感到孤独忧伤,愁肠百结。冬天的夜晚很长,他常常一个人流连于都市霓虹,徜徉于洒满清冷银光的小径,在寒风细雨中怀想家乡故土。其时,偶有远处卖肉粽的吆喝声传来:“肉——粽——哩——”声音悠长,凄沥,慑人心魄,更令他莫名地想起一句古诗“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不久后,法刚真是收到了远方亲人的回信。家书抵万金,法刚激动万分,他用颤抖的手折开信封,泪眼模糊地读着亲人的字迹。那时,他一点也不知道这是台湾与大陆失去联络三十年之前的最后通信,同时,某种意义上说,这封信也是见证两岸分离历史的家书。
  三叔母的回信和阿姆的回信相差一天先后收到,内容却不同。三叔母在信中说,她很同情阿三的处境,但家中经济窘迫,根本无法为阿三筹到回程盘费,希望阿三另想办法。阿姆的回信是姐夫代写的,阿姆在信中痛陈母子别离之苦,希望阿三再等一些时,阿姆典卖所有土地田产也要为阿三筹集回程盘费。
  谁知这封信竟是阿姆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最后声音。此后,随着两岸关系决裂,法刚与母亲同所有分居于两岸的所有亲人一样,从此音讯杳然。
  诚如一个小孩离不开扶车学不会走路,一个大人摆脱不掉总是依赖别人的思想,一样也一事无成。法刚离开钟自若家来到社会处后,才真正看到人生舞台的广阔,才真正领会了“天无绝人之路”的不朽含义。因此,当他从家书中听到阿姆的呼唤之时,事实上他已经改变了想法,确立了不回家的信念。他想,当初自己离家来台,是因为家乡贫苦,希望通过来台湾改变人生境遇,而后回报家乡亲人,如果现在就回去,岂不是半途而废,或成为画虎不成惹人笑之事吗?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新想法重新写信告诉阿姆,就用日记方式向天隔一方的阿姆作了汇报。他在日记中写道:
  敬爱的阿姆,你的阿三后来想过,如果现在回去,等于是无功而返,而且也将愧对劳苦功高的阿姆,也愧对所有蕉岭的钟姓人和所有梅州的萧姓人,阿三不能这样,阿三应该是一个有骨气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阿三向阿姆泣血保证:未来不骑白马不还乡,决不给阿姆丢脸!
  台湾的任何务公人员、教育人员,都要经过考试。当时大陆来台的很多人都没有经过考试,于是为了照顾所有未经考试的人获得考试权,设立了很多级别的考试渠道,有简定,普考,高考等。简定是最基础的考试,简定及格,相当于高中毕业,之后才有权参加普考和高考。普考在每年的四月举行,及格后相当于大学毕业,高考在每年的九月举行,及格相当于硕士毕业。法刚深知,在台湾谋发展,唯一出路就是参加考试,而参加考试的及格之路,唯有学习。法刚的临时工的薪水虽不高,工作时间却不多,正好适合法刚学习。他把自己十分微薄的薪水全部用在买书上,他买的书都是教育学一类的,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他打算一旦考试成功,还是重操旧业当教师比较好。
  学习,对于法刚讲,是强项。他生性爱学,而且头脑聪明,自然不在话下。但一是他还要一边工作,以保证生存,二是他没有一个固定的相对安静的环境供他学习,这两点导致了他的学习是一场游击战。当时,恰好有个浙江人与法刚目标一致,志趣相投,两人便结成友好同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他们在节假日时,就在阅览室的阅读台学习,在书店的走廊过道学习。乘车时就在车上学习,工作时,就尽量地选择多蹲几次厕所,或在厕所时多蹲一点时间。他们认为在厕所学习效果最好,因为第一是安静,第二是很少有人干扰,第三也很干净。
  学习是法刚旅台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他旅台人生中的第一回合的重要拼搏。可喜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苦战中,法刚胜利了。第一年,法刚简定考试高分及格;第二年四月,普考及格,同年九月,科目为教育心理学的高考又以高分及格。
  法刚有了大学学位资格,有了硕士学位资格。
  法刚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初步目标,他被直接派往台北成功中学当任了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师。
  法刚高考及格被任命到台北成功中学当了教师的消息传到钟自若耳中后,他大为震惊,他专门约见了法刚,举起大拇指夸奖法刚为蕉岭钟姓人争了光,是钟家人的好后代。
  法刚心想,我岂止是钟家的好后代,我还是萧家的好后代呢。法刚在考试登记时,已将姓写回到本姓萧,但他没有把这一情况告诉钟自若。
  第47节:小屋缔结秦晋好油坊门前万国旗(1)
  第十一章
  小屋缔结秦晋好油坊门前万国旗
  ——法刚和月云的小小陋室,既演绎着他们两个人婚姻的烂漫和美好,又见证着他们两个人生活的琐碎和艰辛。或者更具体地说,这里作为他们两个人的家,伴演着作为家的多种功能。只有他们两个人时,竹床和所有空间就是他们的卧室;朋友来了时,竹床、两个竹凳以及办公桌便组成一个客厅;而床头安着锅灶放着碗筷,则可视为是厨房……
  1
  古代中国是一个号称重文轻商的国度,但历史上无论哪朝哪代从没有哪一个文人以很有钱著称,即使是到了当代,教育被极度重视的今天,一样没有哪个教师腰缠万贯。
  法刚由社会处的最下层的工友职位被直接派任到台北成功高中当任高中毕业班数学教师,应该说是实现了人生的一大飞跃;而且,由于他英俊端庄,风度翩翩,聪明敏捷,才华超群,成绩显著,在社会上名声渐起。但是若讲到钱,却总是囊中羞涩,一文不名,以至于虽已年届二十大几,却一直不敢谈婚论娶,甚至不敢交女朋友。当然,如果在蕉岭老家,即使阿姆再贫困,也还是可以用借贷或通过民间“谷会”等办法凑到一些钱结婚的。但现在是在台湾,法刚自己没有钱,又没有亲人相助,他只能被动等待。
  忽一日,有一位往日在社会处的同事向法刚伸出援助之手。同事称,他太太有一妹妹,家在屏东,人长得很不错,就是脾气稍大点,如法刚有意,可以去女方家里相看一番。法刚想,自己这个穷酸样,有人问津介绍女朋友,已属抬举;再者,脾气大点事实上也没关系,顶多是你不做我做,你不挑我挑,你不烧饭我烧饭,有什么要紧?遂对社会处的同事说:“脾气大的人有三个优点,一是正直,二是善良,三是大气,所以我认为其它方面好就行了,脾气大小无所谓。”两人便约好时间,一起去相亲。
  既是相亲,起码不能穿很不好的衣服,可是法刚却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都没有。买当然来得及,但法刚的所有积蓄只有300块台币,若买了衣服,恐怕买车票也不够了。怎么办?这时,社会处的同事又说:“不妨先借一件应付一下也行啊。”一语点醒梦中人,好,那就先借吧。于是,法刚就去借衣服。他在自己的朋友中一个一个筛选,看哪个朋友的衣服既好看又适合自己穿。最后,他选中了其中一位朋友的中古西装。这身中古西装的布料是香港进口的,质地很好,衣服款式及做工也很好。借过来一试穿,哇!真是马靠鞍人靠衣,法刚本来就是一个十分英俊的小伙,现在穿上了笔挺的中古西装,一下子比影视明星都俊俏了。法刚的朋友们以及社会处的同事都很高兴,大家说:“你这一次去相亲,百分之百没问题。”
  2
  法刚去相亲的人家,正是后来的太太李月云一家。
  李月云的父亲是一位小商人,在屏东开一家西装店,店里有二三十位员工。李月云生母已丧,家中以主人张罗接待客人的是她继母。李月云当时还有一老奶奶,是李月云的父亲从广东省的淞口带过去的。
  李月云一家对法刚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当时,李月云家的很多街坊邻居都来观赏这位台北来客。李月云的奶奶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善良老人,她眼睛已不太能看得见,她问周围的人来相亲的小伙子长得怎样,大家都说是唐伯虎再世,不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