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当当当当      更新:2021-03-27 20:54      字数:5033
  看到堆积在地面上的雪;孩子觉得很不可思议;会想:到底从天空的什么地方飘下这么多的雪?
  〃如果下雨;太冷的话;就会凝固成为雪。〃
  〃那么;为什么不像冰那么硬呢?〃
  〃如果更冷就会变成冰。〃
  实际上;也会出现冰雹的情形。因此;这时还要作详细的说明。〃天气较暖和时会下雨;可是较寒冷时;就变成
  雪。再冷就会变成冰;我们称之为冰雹。〃
  〃下雪就可以做雪人;也可以打雪仗;还可以滑雪。可以像这样做各种游戏;真好。〃这时;加上这一句话;会使
  气氛更愉快。这小女孩到滑雪场去;感到非常震惊;而有此疑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只是要把事实告诉他;
  同时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这是在前文中一再提到的。
  趁着孩子对于雪产生兴趣的机会;回家以后?再翻开图画等书籍;让她看看雪的结晶。这么做很可能会增加孩
  子的想象力。
  五岁的男孩看到有关宇宙的书;问道: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呢?〃
  〃因为地球形成的时候;就是圆的。〃
  不过;这样的回答孩子似乎无法理解。因为虽然在科学书。籍上;提及地球是圆的。但是;不论站着、坐着或
  走地在上时;一点也没有觉得地球是圆的。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位妈妈应该稍微仔细些;让孩子一边
  看书;一边用温和的语气来说明。例如:
  〃其实;地球是非常大、非常大的。站在上面的人;即使像妈妈;也不会觉得地球是圆的;更何况是你呢?例如:
  我们在做雪人的身体的雪球时;如果做得太小;那么那个要放在上面当作头的雪球放上去;马上就会滚下来。
  不过;爸爸做的雪球大;连你也可以站在上面。地球比爸爸的雪球还要大得多;所以有这么多人坐在上面;也
  不会掉下来。〃
  可能孩子还是无法了解。这时;可以告诉他:
  〃等你上学以后;你就会学到一些知识;那时你就会更加了解了。不过;你真是很不错…还注意到这问题呢!你
  真是很了不起。〃
  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希望和自信。
  以下是孩子问的关于日历的问题。
  “为什么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呢?”
  这时;母亲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因而感到十分头痛。
  〃也许是古人认为;二月比较冷;想要赶快到春天;所以二月只有二十八天。〃
  如果提出问题的是个五岁的小女孩;如此回答即可。像这么小的孩子;即使多作说明;也元法理解。但如果提
  出问题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让他一起看月历;并加以说明。
  月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大部分的小孩都不会发生任何疑问。但这女孩竟然会注意到这问题;父
  母
  亲应该对孩子充满了这样的好奇心而感到自豪。
  8 试着反问孩子
  反问孩子所提问题的意义
  诚实地回答孩子所问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过,孩子的这种想法令人担心:”凡事都问爸爸、妈妈,
  他们都会教我,这样就好了。”
  有疑问时,自己先想一想,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父母不要经常都进行单向的回答,有时
  候也要试着反问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
  “为什么神创造人呢?”
  几乎每个人对于这样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回答。
  “为什么呢?你认为呢?”
  “我知道。因为神一个人,觉得很寂寞。”
  “你真的非常了解,妈妈也这么认为。所以神也创造各种动物和花朵。”
  这孩子把自己摆在神的立场,而有这么好的答案。这孩子的答案受到母亲的肯定,想、必非常高兴吧!
  另一个要反问孩子的理由是,因为有时孩子提问题,只是为了撒娇。当然,撒娇并无大碍,但是为了避免
  小孩子的过分纠缠、经常想要得到父母亲的娇宠,有时候也要反问孩子。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亲有必要反省自己的育儿态度。这时,很可能是因为母亲过于照顾较年幼
  的孩子,而疏忽了年长的孩子;从而导致了大孩子的失落感。或是相反地,家中有长辈在的时候,会经常
  只注意哥哥;这时,弟弟就会觉得不满,像这样的情形很多。
  即使知道孩子在撒娇,也不能够指责孩子:”别这么烦!”还是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父母最好试着反问他:”你认为呢?”
  孩子在提问题时,因为表达能力不足,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说法。这是常会发生的事,没必要大惊小
  怪: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这种情况就会得到纠正。就好像刚开始学习英语会话的人,
  在和外国人交谈时,对方却无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意思,甚至回答得文不对题一样。
  妈妈骂过小孩以后,马上又忙着帮小孩擦眼泪。这时,孩子问道:
  “妈妈的手是不是相同的一双手呢?”
  “当然啦,妈妈的手一直都是一样的呀!”
  “可是,刚刚打我的手和现在的手,好像不一样呀!”
  “妈妈的手有魔法。这双手可以做饭、织毛衣,什么都可以做。”
  其实,这孩子的意思是,妈妈由可怕的母亲突然变成温柔的母亲,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因此,孩子就以”
  是相同的一双手吗?”来表示。其实,这是属于情绪性的问题。可是,这位妈妈却以手的功能来回答。因
  此,两人的会话并没有交集。
  当孩子的问题不明确时,父母可以问孩子:”刚才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么做会比较恰当。
  像刚才那种情况下,孩子的本意是,”妈妈在打我的时候,手就像棍棒那么硬;在擦眼泪时,却非常柔软。”
  正是因为对手的接触有不同的感觉,导致了孩子作了这样的表达。
  这时,妈妈应该告诉他:
  “当你不乖的时候,这双手会打你;当你悲伤的时候,这双手就会变成温柔的手,帮你擦眼泪。”
  从情绪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就恰当了。
  在问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确认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借此机会进行说明并加以适当的补充或删减,孩子会
  更加
  容易了解。
  不过,在此要注意到的是,反问孩子要适可而止。如果经常乱问孩子:”你认为呢?”会降低孩子发问的
  兴趣,甚至丧失发间的动机。例如:孩子问”这个字怎么念?”、”为什么磁铁不会吸木头呢?”、”为
  什么星期天要休息呢?”很明显,这些都是孩子不会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拿来问孩子,是很不合适的。
  经常反问孩子所不知道的事情,会使孩子对于发问产生厌恶的情绪,甚至怀有恐惧感。
  让孩子自己想
  一二月左右,当五岁的男孩想要到公园去玩时,母亲告诉他:”因为天黑得比较早,四点钟左右就更回来。”
  这时,孩子问道:
  “为什么一变冷,天黑得就早呢?”
  “为什么呢?你认为呢?”
  “因为太阳不喜欢寒冷,就提早上床睡觉。”
  孩子如此回答。这时,母亲又问道:
  “冬天早上天亮得也比较晚,又是为什么呢?”
  “一定是因为太阳怕怜,所以赖床,睡晚了。”
  “就是这样。不过,夏天时是相反的。”
  也许,母亲无法马上给予很好的答案,而反问孩子,便成为一个成功的好例子。一旦孩子能够回答得这么
  好时,就有如前述的一样,母亲要给予褒奖,告诉他:”你懂得很多,真是了不起。”
  父母亲在接触孩子的同时,也了解孩子的心理,甚至可以向孩子学习到很多的事情。这些孩子在生活的各
  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五岁的男孩在剪指甲时,问道:
  “为什么会有指甲?”
  “你想为什么呢?”
  “如果没有指甲就会滑,可能是为了要抓东西吧!”
  因为母亲的反间,使孩子有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母亲应该褒奖孩子,说:”你真了
  不起,
  就是这么回事。”
  然后,母亲再和孩子一起想一想,告诉孩子:”我们再来想一想,指甲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因为有了指甲的保护,我们的手指就不会受伤,我们还可以用指尖用力,把东西撕开、拿铅笔、做家务、
  缝衣服。还有,当身体虚的时候,指甲也可以发生作用。在孩子容易了解的情况下,举例说明来作答。
  接着,还可以追加说明:”当指甲长长时,很可能会因此而伤到自己的身体,或是伤到别人。所以当你的
  指甲长长了,就要让妈妈帮你剪短。”
  五岁的小女孩在公园中看到蝴蝶停在花朵上,而问道:
  “为什么虫子要飞到花上呢?”
  “你认为为什么呢?”
  “因为虫子飞得太累,而想要休息一下。”
  在孩子的眼中,蜜蜂和蝴蝶停在花上,是在休息。
  “是呀!很可能它们是在休息。还有,花有又香又甜的花蜜,它们是在吸取花蜜喔!”
  母亲的这种回答方式,大致上还可以。不过,还必须追加道:
  “它们不只是吸取花蜜,还可以让花结出好吃的果子。所以花儿拼命地开出漂亮的花,等待虫儿的光临。”
  如此说明虫和花的作用,会使孩子更加有兴趣。
  当孩子感到有兴趣时,可以再试着问孩子:”那么,蝉又如何呢?它们会不会跑到花这儿?”由于孩子知
  道蝉是停在树上叫,所以他会回答:”它会到树上。”
  接着,可以告诉孩子:”蝉是停在树木上,吸取树木的汁液;所以昆虫会因种类的不同,喜好也不一样。
  了解孩子的知识程度
  四岁的小龙收到圣诞礼物时,问道:
  “真的有圣诞老公公住在很远的国家吗?”
  “小龙,你认为呢?”
  “我认为有。'
  “妈妈也认为有,圣诞老公公住在很远的国家。”
  “他会从很远的国家送礼物来吗?”噩。。
  “一定是坐着雪撬,从天空飞过来。”
  现在的小孩子经常会问起关于圣诞老公公的问题,而父母亲都不知道小孩子到底相信到什么程度,所以大
  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l
  虽然不想破坏孩子的梦想,可是又怀疑孩子知道这可能是假的,知道把礼物放在枕头底下或袜子里的是爸
  爸、妈妈。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亲,就无法顺利地回答。
  这时候,可以反问孩子:”你认为呢?”如果孩子知道真相,而父母亲又按照一般的说法告诉孩子,孩子
  就会认为父母亲在说谎。所以为了确认孩子智力到发展程度,可以反问孩子。
  一般而言,四岁左右的孩子都会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在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就必须要重视其梦想。
  从孩子是否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可以知道他/她的智力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样也可以当作回答的参考。
  三四岁时: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
  五岁时:开始会认为圣诞老公公不是住在很远的北方,坐着麋鹿,拉着雪撬;而是住在普通人的家里。
  六岁时:开始对于圣诞老公公的传说感到矛盾,产生许多疑问。但是,他会消除自己的疑问,而且会发挥
  想像力,沉醉在自己的梦想中。
  七八岁时:这种疑问更加强烈,开始作具体性的否定。可能会想如果没有烟囱,圣诞老公公要从哪里来?
  还有,烟囱那么窄,又怎么进来?
  九岁时:认为圣诞老公公的故事是虚构的,而认为圣诞老公公是充满爱心的老公公。
  现代的孩子大都感情比较淡漠,尤其是他/她们在物质上的享受非常丰富,所以收到小小的礼物并不会存有
  感谢之心。因此,必须要给这样的小孩提供丰富的想象世界,让他们有所感动。
  确认孩子发问问题的真意
  五岁的男孩子看过电视以后,突然间道:
  “人为什么活着?”
  这时,母亲对于这富于哲学意味的问题感到非常惊讶。由于不了解孩子问题的真意,就慌慌张张地回答:
  “因为有饭和饼干可以吃呀!”
  其实,这孩子是因为自己的表现能力不够,才会提出这种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一个大学生提出这样的
  问题时,他的意思是:”为什么人类必须活着呢?”而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并没有这种深意。
  其实,这时候,父母亲可以反问孩子:”你认为呢?”或是:”你认为你为什么活着呢?”如此就可以了
  解孩子发间的真正意思。
  我的孩子在三岁左右时,问道:”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同呢?”
  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迟疑了一会儿。想要告诉孩子,男生比较理性,女生比较情绪化;可是,
  恐怕孩子并不容易理解这种说明。如果要告诉孩子,男生要出外工作,女生要在家中养育孩子,也同样不
  清楚孩子是否会理解;所以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