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节
作者:一半儿      更新:2021-03-11 17:53      字数:5094
  贺伯卿心里头腾升一股怒意,手在袖子下微微攥了拳头。
  将姚倾挡在自己身后。
  虽然陶戬是值得重用的良将,可若以姚倾为代价策反他,倒也大可不必。
  贺伯卿将胸脯一挺,中气十足到,“以她换我,我倒宁可一死。”说着又摸了摸自己腰间挂着的那快姚倾的玉佩,神色温柔。握住了姚倾的手,“今生无缘,兴许来生还能再见呢。”
  他们真到了这么深情的地步吗?倒也不是。姚倾虽知道他是做戏,可不知为何却是胸中涟漪顿起,柔肠百转间已是眸中含泪,“你信来生,我不信。”
  她历经生死,辗转两世。前生夫妻,今生形同陌路。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若当真如此,贺紘之妻如何会变成顾绾,贺伯卿又为何没能娶了姚碧萝。
  她是真的不信贺伯卿这话。
  如此决绝,听在陶戬耳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妹妹显然已经敌友不分了。
  听说姚倾一直养在永宁侯府上,如今又被封了郡主,身份显贵。那大齐最是注重礼数之地,女子入军营如此伤风败俗且凶险万分的事情,姚倾敢来,必定是算准了自己见到她会心软。
  她竟是联合了外人在对付自己?
  陶戬心中冷笑,用嘲讽和冷漠掩藏了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姚倾被贺伯卿搂入怀中,整个人愣住。
  这未免有些过了。可当着陶戬的面,又不能挣扎,整个人身体紧绷。很不自然的僵直着。
  陶戬的意思很明确,用姚倾换贺伯卿。虽然太子贺紘还不知其中缘由,但见两人样貌再综合宫中多年来的些许谣传,也能隐约猜出一二来。
  一时间也踟蹰不知如何处理。
  倒是贺伯卿最先反应过来,“既然陶将军誓死效忠蒙古,多说无益。只是鱼死网破之前,容我夫妻二人温存一日。明日战鼓一响,生死难料。”
  当下局势陶戬心中再清楚不过,贺伯卿诡诈善战,贺紘有勇有谋。两人联手又有大齐三房军队支援,蒙古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之所以跟他打了这么多日子的太极是因为知道他的身份,爱惜他的才能。
  投诚是做好自保的办法。且能得一锦绣前程。
  可他不能忘记仇恨,认贼作父。
  仗要打,可妹妹呢?
  陶戬坚毅的目光忽而柔软下来,落在姚倾身上。
  分开那年她还是一个连跑步都会摔倒的小女孩,可如今却已经是亭亭玉立。
  他还记得那年火光里姚倾如何抵挡强贼救他。要他报仇的样子。
  火光映着那张稚嫩的小脸,目光那般坚毅。可她那股子发狠的劲儿,如今怎么全都没有了?
  站在贺伯卿身边温柔无害的样子,哪里还像一个陶家人?
  她被永宁侯教养坏了。
  陶戬心中百感交集,想拒绝又不忍心。
  姚倾忽然上前拉住他的袖子,柔声喊道。“哥哥!”
  陶戬一震,目光纠结的看着姚倾。继而开口大笑,“你还知道我是你的哥哥?”
  “其实不记得了。可又忘不干净。”姚倾苦笑,“也许这就是血缘的关系吧。”
  陶戬心酸,陶家仅仅剩下他们两个人。她却说记不得却忘不干净。自己这八年来却没有一日能够忘记家变那天的惨烈,没有一天不担心她的安危。
  冷笑一声,陶戬拂开姚倾抓着自己的手。“认贼作父的后果就是你忘了自己是谁!”
  由于惯例。姚倾往后退了两步,盯着自己被他拂开的手。嘴角微扬。“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认贼作父,但我知道我没有忘记我是大齐人,我是汉人。我没有帮助蛮夷侵略中原,屠杀族人。”
  这话诛心,陶戬只觉胸中气闷难当。面色涨红,双手抖得厉害。
  气氛一时空前紧张,帐内的蒙古将士很少有人能听明白他们咬文嚼字的再说什么。但见统帅如此,便知那与统帅样貌相仿的家伙在出言不逊。
  一彪形大汉上前,拔刀砍向姚倾肩膀。只一瞬间就被陶戬用剑撬开,用蒙语怒喝。
  说的什么姚倾听不懂,可看得出来他十分震怒。而那被训斥的将士一头雾水之后,涨红了脸粗声粗气的说着什么,显然是不服。
  陶戬不肯退让,怒吼了几句什么,便有人涌上来将那兀自挣扎的男人拖出了营帐。
  刀光闪现的一瞬间,说不怕是假的。姚倾紧握的手心里都是汗,便是贺伯卿在一旁紧搂着她的双肩也不能阻止她身体微微颤抖。
  陶戬眼里闪过一丝沉痛和惊恐,转瞬即逝。看着贺伯卿揽着姚倾肩膀的手,“你们走吧,我会撤兵。”
  贺伯卿一愣,随后道,“没有阿穆尔的命令你不能轻易撤兵,回去只有死路一条。”
  陶戬突然十分烦躁,挥手,“我的妻子也会向她一样为了丈夫求自己哥哥的。”
  姚倾忽然有些心酸。
  她太幼稚了,陶戬如今不仅是自己的哥哥,更是另一个女人的丈夫。自己的出现只能让他为难。
  愧疚万分,走到陶戬面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记响头。
  陶戬惊慌,伸手将姚倾拎了起来。喝道,“你干什么?”
  姚倾起身已经满眼是泪,“我只想着找到你,让你跟我回家。却忘了中原早已没有我们的家,而你早已经成了别人的依靠。是我不懂事、自私,让你处在这般尴尬危险的境地。”
  蒙古人与汉人不同,他们做事多凭着性子。且那阿穆尔性格暴虐骄傲,如今陶戬为了自己放走贺伯卿不予抵抗。回去之后必定遭阿穆尔诛杀。
  陶戬可以因为妹妹放了贺伯卿,是因为他流着汉人温和的血。而阿穆尔会因为妹妹放了陶戬吗?一个胸怀天下的男人,不会又任何软肋。
  陶戬见姚倾这样,方才的恨意已经消了大半。反而是十分心酸,却强自镇定勾唇笑道,“哈日娜有了身孕,阿穆尔不会让自己的外甥没有父亲。”
  可谁又能保证呢?陶戬这话明显说的有些心虚。
  沉默半晌的贺紘道,“你认妹妹,我们撤兵,两邦交好。”
  一瞬间众人脑中豁然开朗。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阿穆尔原想要和大齐联姻。却因为孝宁的举动而惹出这一场战乱。
  倘若蒙古驸马有一个大齐郡主出身的妹妹呢?
  岂不就是蒙古有一个大齐驸马?
  只要仁显皇帝给陶戬一个爵位,两军撤兵似乎就有了一个理由。虽然牵强,但是能保住两方的尊严。何乐不为呢。
  只是。如此一来陶戬和姚倾的身份便就不能再瞒下去。这样一来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就不可预料了。
  这是一个险中求胜的办法。
  陶戬却不乐意,简单扔出一句,“不妥!”
  贺紘急道,“可除了这。便就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我说不妥就是不妥!”陶戬暴虐咆哮。
  这法子真是糟糕透顶,陶家当年如何覆灭的,别人不知他却清楚。仁显老贼本想斩草除根,如今却偏多出了他和姚倾活着。永宁侯当年一念仁慈,放了他养了姚倾,如今暴露。恐是荣华不再。如此又不知要牵连多少人进来。这太子到底年轻不知当年恩怨。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
  姚倾与陶戬到底是双生子,心有灵犀。姚倾眸光一转,道。“你不是想报仇吗?如此岂不是正和了你的心意。”
  陶戬面露尴尬,转瞬又咬牙道,“冤有头债有主,何必牵连无辜。”微微露出的仁慈,让陶戬顿觉恼羞。丢下一句明日再议。便将人都撵了出去。
  贺伯卿和太子贺紘走在前面,商讨计策。而姚倾踟蹰半晌后。到底又回到了帐内。
  蹑手蹑脚进去时,陶戬正捧着腰间的玉佩发呆。
  听见脚步声下意识的松手摸向腰间长剑,抬头见是姚倾才松了力气。挑眉道,“你回来做什么?”
  姚倾嬉皮笑脸蹭到陶戬身边坐下,“七岁那年我被抱回永宁侯府生了重病,许多小时候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但我常做一个梦,就是你带我不停的跑,要逃过那些坏人的追捕。哥,你跟我说说小时候的事情吧。”
  陶戬怜惜的摸了摸她的脸,开始滔滔不绝。
  当贺伯卿和贺綫发现姚倾不见了的时候,兄妹两个人已经冰释前嫌,说笑嬉闹,扭做一团了。
  “想不到倾姐儿竟是这样活泼的性子。”贺紘似乎颇为讶异。
  贺伯卿抿唇笑道,“天下可没有卖后悔药的,如今她是我的未婚妻。”
  贺紘脸色一白,随即笑道,“绾儿似乎也要生了,二皇兄大抵明年也要做父亲了,你得抓紧啊!”
  语毕便扬长而去。
  贺伯卿看着他的背影,脸上涨红一片。姚倾的笑声猛的钻入耳中,竟叫他有些心猿意马。
  难缠的陶戬解决了,他似乎真该把姚倾娶进门了。
  PS:
  本来想每天双更的,但是我下班回来以后折腾到很晚才能写,时间段数量多质量保证不了。 于是乎我决定放缓速度,时间充裕的时候就多写多更。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
  第二卷 金风玉露一相逢  033章 整顿
  大齐三军围攻陶戬,却在贺伯卿有意安排之下,放走了负伤的陶戬。他回到蒙古,阿穆尔是什么反应并没有人知道。但三个月之后的五月初四,听说他做了父亲。
  阿穆尔吃了这一场败仗,也不得不偏居一隅,韬光养晦。贺伯卿在一日,他便一日不能进犯中原。但他依然是令大齐不可掉以轻心的劲敌。北方草原各个部落正在被他慢慢整合,力量一日比一日壮大。
  陶戬依然是他的得力干将,只是君臣之间是否有隔阂便不足外人道也。
  永宁侯凯旋而归,姚倾为父祈福的行程自然是要结束的。姚子瑜亲自将姚倾接回府上,见她人清瘦一圈,精神看着却是极好。
  大齐和蒙古这一仗,虽然折损了几位名将,可最后结果却是里子面子都赚足了。
  接到阿穆尔的进贡时,仁显帝笑的合不拢嘴。
  对于此次立了大功的贺伯卿自然是赏赐有加,而对于折了一个儿子的永宁侯也是好生安慰一番。
  此时的大齐国可谓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这样的太平盛世,永宁侯府里头却是永远太平不了。
  小殷氏禁足的日子到期,一经解禁便要闹出一些是非来。
  不知姚倾身边哪一个是叛徒,反正她私自去了蒙古的事情被扯了出来。老太太大怒不已,硬是要教育一番。
  但无凭无据,总不好以此为由,便揪着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来折辱姚倾。
  忍无可忍的姚倾决定要肃清家宅。
  这一日沉鱼阁关紧了大门,原因是姚倾因为早上给老太太请安迟到了一刻钟正被禁足。
  而其实屋子里则跪了一地的下人,从粗实婆子到才留头的小丫头,乌泱泱一屋子人。
  姚倾各个数过来,不清楚底细的却还真不多。
  “你们各个跪在这里倒是要做什么?”姚倾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神色平静。
  其实这问题问的多少有些多余。
  因为被无故告密,姚倾心头窝火,便要将屋子里老太太、四太太别有用心塞进来的人清理出去。
  于是便将素日里凭着自己资历老打猫骂狗,来自老太太处的两个年纪稍大老妈妈晾在一边,拨了自己身边两个小丫头亲自“照顾”。两人别说想打听姚倾屋子里的事情,就是想要多和外人说两句闲话都不能够。
  倚老卖老闹了一顿,无果之后,她们知难而退准备离开沉鱼阁。
  四太太赛来的小丫头,姚倾又以年纪太小业务不熟练而亲自交给流苏、流萤两个人亲自调教。礼数规矩、打扫端茶诸项事宜交办下来,每每将两个孩子累的找不到方向。休息时间用来睡觉都不够。哪里还有心思去打探姚倾的事情,更别说是去四太太处高密。两人沮丧,自请别处当差。
  与其留在姚倾这里两面不讨好。倒不如躲开的干净。横竖都是家生子,娘老子、兄长都有势力,一个丈夫没爵位、儿子不出息、女儿攀不上高枝儿的四太太倒也不足畏惧。
  顾妈妈是下人里头唯一一个没有跪下的,她在姚倾身边恭声道,“奴婢管束不周。致使沉鱼阁内下人乱嚼舌根换了小姐清誉、自请责罚。”
  姚倾眉头微挑,神色平静。“我责罚了你,难不成就能还自己公道了?做错事情的是乱嚼舌根的人,倒关妈妈什么事情?”
  顾妈妈神色羞愧,正欲说什么,却被姚倾打断。“我本不是斤斤计较之人。谣言是谁传出去的暂也不必计较追问。他日若再出流言蜚语于我不利,我也不管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