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1-02-26 23:21      字数:4908
  常常有朋友对我说,我们喜欢你的心理散文,可是它们分散在报刊和杂志上,杂乱无章。你能不能编在一起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通常微笑,并不回答。因为能不能编成一本书,并不是作者说了算的。读者们以为作家在出书这件事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其实不然。作家是一个小手工业者,闷在小小作坊里,用麦秸和绒线,慢慢地编织着一些小玩意。完工了,就摆在那里,待积攒成一堆的时候,就会到商家那里去探探口风,看有没有人愿意收购它们。乐意把它们摆在橱窗里,让看上眼的人买了去欣赏。如果商家不愿理睬,那些小玩意就会积满了尘土窝在犄角旮旯,挂起蛛网……这当然都是后话了,手艺人编织玩意的时候,多半只是凭了乐趣,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的散文,基本上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心里一动,就好像钓鱼的鱼漂沉浮了一下,我就去探究自己因为什么而感动触动激动甚至是蠢蠢欲动了呢?这后面是一定有个结儿的,追索下去,这个结儿有时就摇身一变成了一篇文章的籽儿,渐渐膨胀起来抽出了芽叶。
  这本集子里收录的篇章,多半和心理学有点枝枝蔓蔓的关系。有些是我在北师大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所写,有些是我开设心理诊所的时候所写,有些是我和心理学界的朋友们谈论某些问题后所写。承蒙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曲建文先生将我几乎所有的散文读了一遍,然后把它们选了出来,成为一本和心理学有较大关联的集子。我对他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深深的感谢!
  其实,到底什么是心理散文,我也说不大清的。能够说清的是这其中的每一篇,我都曾倾注自己的情感。有多少学术的背景和意义,我不敢说,敢说的只有一句话——它们是我从心里发出的请柬——请读者朋友和我一道,走入心灵这座幽静繁茂的密林。林海深处,有香花也有猛禽。
  毕淑敏
  2005年6月30日
  第一部分爱情没有快译通
  我和朋友做过一个游戏,很有趣。
  你说你也想做。好啊,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别看我们都已是成人,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埋着一颗喜爱玩耍的种子。我先来讲一讲规则。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要想玩得好,就得守纪律,要不就乱了套了。
  那规则就是——找一张白纸,写上你的一个常常出现的情绪,比如说——愤怒、怀念、孤独、忧郁等等。哦,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说,都是让人懊丧的情绪啊?正面的可不可以写呢?当然可以啦,比方高兴、喜悦、慈爱、关切等等,都行。
  好了,现在你已写好了自己想法。把那张藏着你的秘密的纸条,对折,然后让它安安稳稳的平躺在桌上,一副大智若愚的模样,暂时谁也不让看。
  此刻它就像一个沉睡的蚕宝宝,一动不动地眠着,只有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分,才带着长长的思绪,飞出美丽的白蛾。
  然后你找一个人,最好是对你比较了解,你把他当做知心朋友的人。你对他或她说,此刻,我正被一种情绪缠绕着,满心念的都是它。现在,你猜猜看,那是一种什么思绪?
  他或她肯定会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虫,我怎么会知道?
  你说,别急啊,我会给你线索。这就是我的表情。平日当我被这种情绪笼罩的时候,我就作出这副模样,你猜猜看。
  说完以上的话以后,你就坐到他对面(为了叙述方便,我就不论男女,都用“他”字了)。最好找一个光线明媚的地方,让你的一颦一笑,都让他尽收眼底。好啦,现在你心里默念着刚才写在纸上的字,脸上做出你沉浸在这种思绪中时对应的表情,也可以辅助身体的语言。比如你平日愁苦的时候,蛾眉紧锁,杏眼低垂,再加上拄着腮帮子,耷拉着头……总之,不要刻意表演,越自然,越像生活中真实的你,越好。
  你保持如此的表情和姿势一分钟后,就可以恢复常态了。然后让你的朋友说出,刚才你在想什么?
  他或许会沉默,会思索,会疑惑……注意啊,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有克制力,不可提示,不可启发,不可诱导。否则咱们就前功尽弃啦。
  依我和朋友玩过多次的经验,此时绝大多数的人会沉思良久,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的大活人,而是恐龙什么的,然后久久的不吭声。最后在大家都等得你不耐烦的时候,才迟迟疑疑地吐出一个词,比如“苦闷……孤单……”等等,然后忙不迭地打开桌上的纸条。一看之下,半晌不语,那答案和猜测往往风马牛不相及。
  比如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做出眺望远方的模样。她的男友猜测——你是在想家!想父母!她呸了一声说,糊涂虫,我是在想你!男友说,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当你出现这种神态的时候,我总是吓得屏气息声,不敢打破沉默。我不知道自己哪点没有做好,惹得你不满意,你才如此凄楚地思念他人……女孩子说,你怎么会这么笨呢?你既然爱我,就该懂得我的心。男孩子说,爱,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该说的你还得说出来,沉默不是金,是土是空气。女孩子说,我像革命先烈一样,我就是不说。我非要你猜。猜得出来我就嫁你,猜不出来,我就离开你……男孩子就愁眉苦脸地说,如果今后的几十年,天天都在灯谜和哑语中生活,累不累啊?!
  另一个男子汉眼睛特别大。他做出第一个表情的时候,看着那铜铃一般圆睁的双眸,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噢,你在愤怒!
  他一脸失望地说,才不是呢。好了,这个不算,我再做一次。他做出的第二个表情,又是如法炮制,瞪起双眼。大家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口径一致地说,你在发火!
  他不甘心,又来了第三次。这一次的结果就更令人惆怅了。大家没精打采地说,你换个新内容让我们也好抖擞精神,干嘛又做出打架的样子?!
  男子汉后来沮丧地告知我们:他的纸条上,第一次写下的是“幸福”,第二次写下的是“喜爱”,第三次写下的是——“慈祥”!
  你肯定要说,差得这般十万八千里,我才不信呢!你一定是没选好对象,或者是围观的人太弱智,才如此指鹿为马。
  我一点也不生气你的这种指责,我很希望你能亲自试一试。找自己最亲爱的人,最好。假如能百发百中地猜对,那真是人间少有的幸福伴侣。
  我耐心地等待着你的试验……怎么样?做完了吧?你不仅仅做了一次,而是做了许多次。桌上的纸条叠起又打开,打开又写下,好像一只只归巢后又驱赶而出的信鸽。你很希望能打破我的预言。但你做完后,为什么长久地沉默不语?还透出淡淡的忧伤?你的手指把纸条扯成一缕缕,任它飘荡,好似破碎的思绪。
  是的,真正的现实就是这般冷静而无商榷。最厚重的隔膜,就在咫尺之遥。在你以为肌肤相亲的帷幔当中,横亘着无法穿越的海峡。
  科学技术是越来越发达了,但迄今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量出人类的情感进行状态,可以预计出人的情绪指数。当我们能够探知遥远星球的一次轻微地震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同床伴侣,是否辗转反侧。爱情没有快译通,心灵的交流如此细腻朦胧。当我们以为自己洞察他人心扉的时候,其实往往隔靴搔痒南辕北辙。
  不要怨天尤人,不是动不动就上纲到爱与不爱。爱不是万能钥匙,爱不能在每一个瞬间都摧枯拉朽。爱无法破译人间所有的符码,爱纵是金属,也会有局限和疲劳。增进了解可以加固爱,误会错怪可以动摇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验。
  隔膜往往是双层的。当我们无法正确地表达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失却了被人悟知的前提。所以训练我们明快简捷准确平和地表达能力,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不要以为说出自己的心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先是不敢说,继之是不肯说,然后是不屑说,最后就成了不会说。尤其是当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没有勇气说。当我们悲哀的时候,我们被文化的传统训导为不可说,说了就显懦弱,说了就是渺小。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以为不当说,说了就遭人耻笑。当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想不起说。
  其实,一个人的坚强与否,不在于他是否说出自己的苦难,而在于他如何战胜自己的苦难。说的本身,也是一种描述和正视,当我们能够直视那些令人痛楚的症结的时候,力量也就随之产生了。
  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言过其实,也不矫饰虚掩,直面惨淡的人生,逼视淋漓的鲜血,该是人生勇敢和智慧的大境界。
  其次我们要会听。有人说,听谁还不会啊,是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耳朵,想不听还办不到呢!
  了解和交流,在于两颗心的同一律动,在于你深深地明了对方向你描述的那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会听”,也许是人生另一番需要修炼的深远功夫。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即便艰难,好歹还有自我的内心世界可以参照,只需勇气和描述的技术,基本就可完成。但听的功力,除了有一双好耳朵,还需有一颗擦拭干净不畸形不变异的心。如果自心是哈哈镜,把人家的话听得变了形,那责任就不在说者,而在听者。
  会听的心,要有大的空间,除了容纳自身,还能接纳他人。会听的心,要有对人的真诚,因为听的那一刻,你将把心灵至尊的位置,让给你的朋友。会听的心,是柔软和温暖的,让人感到融融的温馨。会听的心,是坚强的,因为它有自己顽强的意志,不会在袭来的痛苦之中摇摆淹没……
  有一个可以救命的外科手术,叫作“心脏搭桥”。说的是在堵塞了血管的心脏上,再造一条新的流畅的脉路,让新鲜的充足的血液,流入衰弱的心脏。我很喜欢这个手术的名称,借来一用。我们除了在自己的心脏上搭桥,也需在不同的心脏之间搭桥,以传达我们彼此间的感觉和友谊。
  第一部分爱情刽子手
  心理治疗揭露日常困扰的深层理由,延展直通生存的岩床。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一类生存的痛苦,而不是经常有人宣称的个人惨痛经验的挥之不去的点点滴滴。我的假设是:根本的焦虑源于个人千方百计——也许是自觉的也许是不自觉的——要解决生活中难以接受的事实,要解决生存的既定事实。
  我发现有四个既定事实与心理治疗最为息息相关。
  1。我们命官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必然都会面临死亡
  2。我们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自由
  3。我们终归是孑然一身的孤独
  4。人生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不论这些既定事实看来如何冷酷无情,智慧之根与解脱之道尽藏其中。面对生存的真相,进而借力使力,化危机为个人脱胎换骨的契机。
  “责任”一词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我个人偏好萨特的定义。他说,承担责任就是“担任设计师”。因此微妙命官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每一位心理医生都知道,治疗之初最紧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使病人相信他得为自己面临的人生困境负起责任。一旦认为自己遭受的困难是外在环境引起的,治疗必定无效。
  自由的意思是,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行动、自己的生活处境负起责任。
  孤独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病人一心一意要逃脱孤独,可能会妨害他与别人的关系。许多人的友谊会破裂或婚姻会失败,就是因为他利用别人作为抵挡孤独的盾牌。
  人生的一大矛盾是——自知产生焦虑。融合能够泯除自知,化解焦虑彻底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焦虑是甩掉了,但也失去了自我。
  正是基于上述的理由,心理医生不喜欢接手恋爱中的病人。心理治疗与恋爱水火不相容。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有心从事探索的自知以及终将只是内心冲突所在的焦虑,两者不可或缺。
  此一存在困境——生命在一个既无意义又无确定的宇宙中寻求意义与确定性——与心理医生的工作最为息息相关。
  忍受不确定性的能力是从事心理治疗这个行业的必要条件。社会大众可能认为,心理医生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引导病人走向已知的目标。每一个步骤都可预期。这种情形其实少而又少。多数的情形是,心理医生迂回向导,随机应变,摸索前进。
  身兼旁观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有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