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9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3      字数:4681
  煤埽馄鹌鸱模懈叱钡氖焙颍械统钡氖焙颉J裁词歉叱钡氖焙颍糠鸱ㄐ送氖焙颍谏懈!7鸱ㄐ送褪侵谏不督邮芊鸱ǎ不缎扪Х鸱ǎ罘鹌腥褪鞠郑袒谏H绻谏幌不墩ǎ不堆Ч砉郑飧鍪焙蛟帜丫屠戳耍飧鍪涝司偷吐洹?杉檬赖佬怂ァ⒓谆龈#诤跻磺兄谏暮美郑不墩ǖ氖焙颍>拖智埃幌嘈耪ǎ不缎胺ǖ氖焙颍谆鼍拖智啊N颐嵌谜飧鲈恚朗率嫡嫦啵颐且谏鲈錾显担谏龊迷怠N颐亲约喝险媾π扪潜鹨担惨档敝杏斜鹨担晃颐前镏磺兄谏跷颍镏磺兄谏斫猓饩褪腔磺兄谏龊玫脑錾显怠?br />
  下面还有个小注,诸位看,「如作善业能得乐报,名为是处」,善因一定有善果,这叫是;「若以恶业望於乐报,则名非处」,非处,就是没有这个道理。你造作恶业,希望得吉、得福报,没这个道理。真正觉悟人,知道是处、非处;是处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这是是处。说你种善因会得恶报,造恶业会得福报,没这个道理。十力里头头一句,这就是《太上感应篇》开宗明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深信不疑,自求多福。对自己心地要清净平等,对别人要慈悲照顾,要能够舍己为人,必定得吉利,必定得福报,福是从这里来的。决定不是自私自利,决定不是贡高我慢,你能够得福,没这个道理。所以十恶一定要断。
  儒家说「傲不可长」,因为儒家教化众生的目标是在三善道,没有出六道轮回。所以傲、欲、志、乐,都没有教你断,只是教你节制,教你控制住。但是佛法教学的目标是超凡入圣,是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换句话说,烦恼一定要断,控制住不行,一定要断,这是佛比儒更进了一步。儒家讲的控制、节制,佛法教我们断欲、断烦恼,果报不一样。儒家的善果是人天福报,佛法的善果是成佛作祖,是作佛、作菩萨。但是佛菩萨是大福报,大福报一定圆满包含人天的福报,人天福报不能包括佛菩萨的福报,所以人天福报是诸佛菩萨大福报的根基。世尊在《观经》净业三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儒家讲的,人天福报根本的业因就在这四句。我们把它互相合起来参考,这个意思你逐渐就明白了,你就晓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应该怎么做法,自己就明白了。
  第二条「业智力」。下面注解是,「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我们从这一句里面就能够体会到,如来的智慧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所以能够知道在一切不同时空里面的众生,现在科学家讲不同维次里面的众生。我们这个世间凡夫生活在三维空间,也叫三度空间,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於无限度的空间,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如是,事实上没有得到证明。现在事实证明有十一度空间存在,我们看黄念祖居士在他《大经解》后面有一篇文章,讲到现在的科学。但是在佛法里,肯定空间维次是无限的,为什么佛法如此的肯定?因为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世间人讲理论上可能,但是事实上还没有观察到,也就是他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不晓得时空维次从哪里来的;佛知道。时空维次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妄想分别执著来的。你们诸位想想,世间这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所以这个维次就无量无边。你了解这事实真相,你才有办法突破。科学家现在研究用什么方法能够突破时空,能够回到过去,能够进入将来,这确实是可能。他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要用科学技术,让时光倒流,看到过去,也能够加速度看到未来,他们在动脑筋用这个方法,这就是不知道时空维次的来由。佛知道,这个东西是从妄想分别执著而来的;换句话说,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问题不就解决了?佛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的时空他都突破了,所以他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知三世是突破时间,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从无量劫到现前,生生世世所作所为,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看你就像看你的档案一样。
  真的是有档案,档案是什么?阿赖耶识。你起一个最微细的念头,阿赖耶识里已经有档案在,你自己还不晓得,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度众生能够契机,就是这个道理。他了解你,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接受,什么时候你还不能接受。在完全排斥,不能接受,佛菩萨不来度你,暂时不跟你往来,免得你造罪业。你稍稍能够接受,还能听得一句、两句,佛菩萨都不舍弃你,为你做增上缘,慈悲到了极处,真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真正想学,不怕遇不到善知识,就怕的是自己不好学,好学决定遇善知识。遇到善知识,还要自己真正好学,你这一生就有成就,就有结果,这个结果决定超越十法界。
  我们今天特别提倡净土法门,什么原因?这个法门容易。法门虽然是平等,可是众生根性不平等,业习烦恼不平等,因此修学就有难易的差别。在一切法门里,最容易成就的无过於念佛往生这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被一切诸佛如来赞叹、一切菩萨弘扬,它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法门的殊胜,就是能令五乘齐入报土。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五大类,五大类里的人乘其实包括三恶道,地狱众生也在其中。齐入报土,齐就是平等,统统都入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什么境界?法身大士。诸位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相当我们这个地方的六道三界,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相当於这个地方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实报庄严土超越十法界,一真法界。西方没有讲三界,没有讲六道,没有讲十法界,意思有。五乘齐入报土,这还得了?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没有的,诸位去看《大藏经》,哪个经上有这种说法?唯独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很特别。
  凡圣同居土,这是最低的,什么条件才能去?要伏烦恼,没有叫你断,断就难了。其他诸佛刹土要想往生,要断烦恼你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不要断,伏烦恼就行,这一点要记住,然后具足信愿行就决定得生。如果你有信愿行,你的烦恼伏不住,你还是不能往生。这就是李炳南老居士常讲,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也不过就一个、两个。一万个念佛人,这一万人都具足信愿行,为什么不能往生?烦恼没有伏住。带业往生是带旧的烦恼,不能带新的烦恼,这要懂得。如果新的烦恼都能够带,那我们不统统都往生?新的烦恼不能带,就是现行不能带,只能带过去的那些烦恼习气,这个烦恼习气控制住,现在不起作用。虽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被你念佛的功夫压住、伏住,确实有贪瞋痴慢,但是贪瞋痴慢确实不起作用。这个东西还起作用,还常常在生活当中发作,你要晓得念佛都不能往生,这就是古人讲,讲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念佛的标准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标准,要达到这样的功夫才能往生。由此可知,我们念佛求的是什么?求的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功夫深的叫理一心不乱,那是实报庄严土;事一心不乱,是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这是最轻的,能够把烦恼控制住,就叫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这些道理、这些事实,佛知道,这种能力叫「业智力」。诸位要晓得,前面这十条是从事上说的,统统属於真实智慧。这个「智」就是我们讲的根本智,「是处非处、业、定、根、欲」,那就是权智,权智叫后得智。你有根本智,根本智起作用就是前面讲的这些差别,这是说十种,十代表无尽,无量无边;这个智慧无量无边,是从后得智上说的、从权智上讲的。
  第三「定智力」,修定,定能开慧,「知一切诸禅三昧」。禅种类太多,在佛法里面,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宗门教下,无论是显教密教,诸位要知道,都是修禅。绝对不是说禅宗修禅,其他宗派都不是禅,那你就全都错了。佛法修学,用这个「禅」字就全部都包括了。换句话说,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方法,八万四千种门道,修的是什么?全是禅。我们用念佛的方法来修禅,念佛方法里面有很多,我们用持名念佛方法来修禅。我们如果是修成功了,得到禅的受用,叫念佛三昧。三昧是受用,你修学这个法门,你得到的受用,受用叫三昧,三昧是印度话。
  禅的定义是什么?《坛经》里面讲得好,《坛经》里面讲「禅定」这两个字的解释:外不著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定。其实能大师这个解释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有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他讲得更白一点,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就是不取於相,内不动心就是如如不动,这个解释得好!世间的禅定,佛说了八种,叫四禅八定。教下经论里面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理论、方法、修学的受用都给我们介绍出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事实真相,然后就晓得自己怎么修法。
  我们今天采取的是持名念佛这个方式、这种方法,用一句名号把我们著相的念头打掉。著相,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你会被外面境界所转。说「所转」还不好懂,你会被外面境界诱惑,这个大家好懂。被外界诱惑,禅就没有了,这一诱惑,你的心就动了。动个什么心?贪瞋痴慢,你会动这个心,你禅跟定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心才一动,外面境界来诱惑,你心才一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让你这个心恢复平静,这叫做念佛,这叫会念佛。绝对不是我口里念「阿弥陀佛」,念珠一颗一颗掐得没断,外面诱惑还是会被诱惑,贪瞋痴慢习气还是照起来,那有什么用处?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那个没有用处。李炳老从前说,「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还是随业流转,还是搞六道轮回,还是要堕三恶道。念佛怎么念法知道了,心里才一动,赶紧弥陀名号提起来把它压住,叫石头压草。我们在境界里面能维持著不被境界诱惑,自己心里面能做得了主宰,这个主宰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依靠它。
  要想真正能成就,我们是凡夫,凡夫说老实话不能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这才要选择修学环境。诸位也许听说过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选择居住的环境,搬三次家。为什么?小朋友受外面环境影响,必须要选择好的邻居、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这真正是爱护子女。我们修道也是如此,为什么从前祖师大德们遵循佛陀的教诲,要选阿兰若处。「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清净的环境;它的本义,「阿」翻作无,「兰若」翻作闹、热闹的地方,不是热闹的地方,不是热闹就是很清净的地方。而修行,佛教导我们一个最高的原则:少欲知足,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简单愈好,愈清净愈好。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切放下,不受环境的污染,不受环境的骚扰,要有个好的气氛、好的磁场。
  我们学教的人,尤其是智慧没有开,我们不能离开经本。像从前方东美先生常说,读书人、教书的人不能没有书,所以搜集的书就很多。到他家里去,哪个房间里摆的都是书架,这是读书人。如果我们不是学教,不是走弘法利生这个路子,就不需要这么多经典,真正修净土是一本《弥陀经》就够了。我们看看真正念佛人,他一个小佛堂,供养的西方三圣,甚至於有些人供养,只供养阿弥陀佛一尊,供具只是一个油灯、一杯清水、一个香炉,其他的都没有;他佛案上只有一部《阿弥陀经》,那个生活多简单、多单纯,什么都没有。他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外面境界确实不能再影响他,他心是定的,这叫得念佛三昧。可是学教的人必须有智慧,团体的生活最好,团体有个小道场,就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道场里面搜集世出世间的典籍,供给你做参考,就像图书馆一样,这个好。个人什么都没有,心才清净。诸位要知道,清净心生智慧,智慧心接触一切典籍,自然就能讲解,就开解。对於经教的理解,最重要还是清净心、慈悲心,你有清净心能理解,没有慈悲心,不愿意跟人说,那也是枉然!所以要有慈悲心,欢喜为一切众生讲解,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众生。我们心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