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2      字数:4673
  法界,这个法界是一真法界,我们通常讲成佛了、证果了,到最后证果成佛的门,这三个门。如果我们将中国佛教这些宗派,就他们修学来说,禅宗跟法性宗他们走的是觉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些人走这个门。一般教下,贤首华严宗、天台法华宗、法相唯识以及三论宗,这些教下宗派他们走正门;正知正见,所谓大开圆解。大开圆解跟宗门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样的层次,用的方法不一样,方向目标结果是相同,这叫佛法。在大乘法里面,净土宗跟密宗这两宗走的是净门,从清净心契入,心净则佛土净。这两宗虽然都是修清净心,净土宗的修学最为方便,比密宗还要方便。密宗的清净,给诸位说,是真清净,他是在尘不染;净宗的清净是离尘不染,说老实话我们能做到;密宗是即尘不染,我们凡夫做不到,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净土宗的清净标准很低,是普通初级的清净,密宗是高级的清净,所以我们对密宗很尊敬,有没有本事学?没有本事。密宗里面常说「不修密法,不能成佛」,这话说得对不对?对,一点都没错,你要想成佛最后一定要修密法。但是不是现在修,你现在修准成不了佛,为什么?刚才跟你讲,密宗是高级的清净法,好像我们念书一样是研究所,你不念研究所,你拿不到博士学位,这话说得没错。但是现在是什么程度?幼稚园,幼稚园的程度想去念研究所,你们说可不可能?不可能的。净土宗是幼稚园的清净心,也能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真能成就。如果是密宗的清净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诸位说,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是实报庄严土,那个境界高。
  我们不贪财,为什么?没有钱,口袋空空,贪也贪不到,我们是这个清净。密宗,摆在你的身边七宝庄严,七宝围绕著你不起贪心,那叫真清净。我们现在这个境界没有现前,境界一现前贪心就起来;没有钱的时候不贪,给你一点钱,愈给你多,贪心愈重,把你的贪心勾起来了,所以你没有经过考验。密宗是禁得起考验,最乐的顺境里决定没有贪心,最恶劣的逆境里决定没有瞋恚心,他的心是平静的;我们要懂得,决定不能学。而现在学密的人很多,为什么?密宗方便。显教念佛要吃素,密宗是大鱼大肉、海鲜天天照吃,太方便了,又可以即身成佛,诱惑力量多大!即身能不能成佛?能;成什么佛?糊涂佛,三恶道里不是个个都是糊涂佛吗?堕三恶道去。太难太难了!密宗是不离五欲六尘的享受,在五欲六尘享受里面修清净心,你说这个东西多难,所以他的成就比我们高。我们走的是爬楼梯,稳稳当当,逐步逐步把自己向上提升;他那是一步登天,登上去好,比我们高得太多;登不上去,掉下来摔死了,比我们差远了,不如我们。诸位细细想想这个比喻,我们哪有这个根性去学密?我学佛第一个老师,而且这个老师非常爱护我,密宗的大德章嘉大师。他没有教我学密法,他教我学显教,他只传一个咒子叫我念,跟我结个缘,六字大明咒,这是密宗大家常念的。我对於密宗的常识相当丰富,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他给我讲得很多,告诉我密是显教完成之后再学密,密是属於加行。刚才说过,修学大乘不学密不能成佛,什么时候你到密教班里面去上课?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不动地的菩萨是密宗根性成熟,所以菩萨果位八地以上都是学密。我们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八地菩萨?别人怎么学法,我们不管,也许他是菩萨再来的,我们比不上人家。我们自己想想,自己决定是凡夫,还有烦恼、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那这个法门决定不契机。
  黄念祖老居士,这是一个善知识,是个老实人,不欺骗人,他是密宗的金刚阿闍梨。他告诉我,现代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密宗的根性;这个话不容易说出来,所以他劝导一切人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对一般热衷於密教的那些人,他劝他加持《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加持这三样,念佛求生净土。他这个说法、这个用意,跟古时候永明延寿大师没有两样,永明大师劝那些参禅的人,劝他们加净土,禅净双修;黄老居士对这些学密的人,也是这个慈悲心,劝他密净双修。意思在哪里?明明知道你学禅学不成,还有净这一面能成就;黄老居士也是这个意思,明知道你学密决定不能成就,这边拉住阿弥陀佛,还有人救你,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祖师教我们「禅净双修」,那还得修一点禅;又有人教「密净双修」,还得修一点密。他是对什么人说的?不是对我们讲的;我们选择净土一门深入,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没话说的。禅净双修、密净双修未必能往生,那真的是看你临终运气;实际上这个运气,是你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这一生当中的缘分。临命终时,你参禅不得力,到临终的时候,就像苏东坡所讲「此处用不得力」。这时候如果有善知识提醒你,赶紧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还来得及;你听了之后,回光返照,完全接受,一点怀疑都没有,一心称念,就能得佛来接引。如果临终没有这个缘分,你还是随你的妄想习气流转,又搞轮回去了,想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可怕。所以我们讲到清净心,从净门入有这两宗,两宗都善,一定要契合自己的根性。净宗的路稳当,这是一切诸佛如来都称赞,快速稳当。密宗这个路,如果你不是法身大士,我们凡夫来学这个不稳当、靠不住,这里面稍微夹杂一点妄想烦恼,魔境就现前。净土宗很少著魔,禅宗跟密宗很容易著魔,要有真正的善知识、大德在你旁边照顾你,魔境一现前他有办法降伏,否则的话你也证果了,证什么果?神经分裂果,到神经病院去了。
  请接著看第二尊菩萨,『最胜见天王』。遍净天心清净,心清净之后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六根聪利,一定的道理,所以以清净眼来看世间就得「最胜见」。最近天文学家藉著地球上发射出去的行星,不是卫星,也可以算是探险的这些科学工具,我们将这些小卫星发射出去,可以在太阳系里面运行,上面装著有望远镜,在外太空里面观察宇宙,将照片送回地球上;我们看到它传来的照片,发现几百亿光年那么远的星系,被发现了,这就说明空间之大不可思议。将来科学仪器更进步,我们能够将制造这些观察宇宙的小行星送得更远,超越太阳系,我想观察一定更精确,距离一定更远了。实在讲观察得再远,范围还是很小,怎么知道很小?佛在这个经上讲,将来讲到「华藏世界品」就讲到。佛说华藏是大世界,一共有二十重,好像大楼一样二十层,我们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科技再发达,就在第十三层里面,都没有办法突破。这第十三层是个大宇宙,第十三层这一层当中是个大宇宙,大宇宙里面有不同的时空,我们今天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无限度的空间,在哪里?在这一层里面。
  所以科学仪器去探测,它所能探测到的六道里头的人道而已,天道、鬼道、地狱道,跟我们的时空不一样,科学仪器也见不到。现在我们还没办法,用一种光波能够看到饿鬼道,没有办法,如果有这种方法的话,饿鬼道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也没有办法看到地狱道,天道也看不到。今天所有一切科技这些技术,还只能看到一个人道,六道里头其他道都没办法,这才晓得科技的功能的确是相当有限。我们今天科学技术,要跟极乐世界相比是幼稚园,科技刚刚起步,非常幼稚。华藏讲这么大的世界,佛说在太空当中无尽的空间、虚空法界,像这样二十重的华藏世界无量无边;这是讲世界之大没有法子想像,唯有佛能说得出来,要不是佛,你说一个大世界,你说给我听听看,你能说多大?没有办法说得像佛那样,说不出来的。佛何以能说得出来?佛是亲眼所见,如来果地大家晓得五眼圆明,在《华严经》上称十眼,十眼圆见,十耳圆听,《华严》样样都是讲十。所以虚空法界的真实相,唯有佛能说得出、说得圆满,这才叫最胜见。
  「最胜见」不是一个赞叹的话,也暗示我们这些天王是诸佛菩萨的应化身,他们不是凡夫。说大能见虚空法界,小能见一微尘、一毛孔里面,诸佛如来在其中转大法轮。我们科技没法子做到,今天科技观测小到原子、电子、基本粒子,还没有看到基本粒子里头,有如来在那里讲经说法,没看见他们不相信。这是说明,不是肉眼藉著科学仪器能够看到事实真相。要怎样才能看见?一定要修清净心。《楞严经》上所讲的「净极光通」,你就见到了,你也就能听到了。佛说「见闻觉知」,一一都周遍法界,这是我们的本能,是性德。周遍法界是自性,是自性的体相;自性的德能,哪有不随体相周遍的道理?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所以我们见闻觉知的能力受了重大障碍,隔一张纸头就看不见,哪里像诸佛如来他们见的能力,什么障碍都没有。这个在理上亦是讲得通,不是讲不通。现在科学家也能够证明,确确实实是没有障碍,像现在X光、紫外光,就能够透过许多障碍,能够看得见;光波不一样,这在外缘。还有内境,内境是我们自己的眼波不一样,一切众生之内,眼能够见,耳能够听,这个功能的现象全属於波动,波动的现象不相同,我们今天讲频率不一样。我们讲一切众生之类,一切众生之类频率大致相同,细分还是不一样,细分到极处每一个众生能力都不一样。我们同样见一棵树、见一朵花,为什么每个人感受不一样?这就是细说我们眼的波动状况不相同;由此可知,非常的精细微密。谁能照见?得清净心的人能照见。像《般若心经》里面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见到事实真相,这就叫「最胜见」,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了。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照见万法皆空,万法是五阴变现出来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
  第三尊天王,『寂静德天王』。「德」是一般讲的功德,德能、德行都可以讲。这个德殊胜,是寂静之德。寂静之德谁有?在六道凡夫里面是三禅天,六道之中他们的心得清净,身心清净,境界清净,所以得「寂静」。克实而论,寂静的范围很广,在修行人里面来说小乘圣者也得到,他们以寂静为乐,以无为为安,安住在无为寂静之中。这种受用,欲界人可以说无法想像,为什么?不是我们境界。色界天人能懂,为什么?他们也享受少许成就的受用,他们确实得禅定,但是比二乘人的禅定功夫浅。《楞严经》上讲到九次第定,把定的浅深分为九个等级,这才是第三禅;好像念书一样,九年级他才是三年级的学生。九年级是谁?是阿罗汉跟辟支佛。当然他不了解九定的境界,可是他能够体会到一些,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是完全不能体会,不知道寂静是乐。
  凡夫之乐总是在动作当中,现在电影、电视都是动作片,这些动作与法性完全违背,暴力的动作,不是一种安和平静的动作,它属於暴力的动作。在中国古代戏剧里面也有动作的部分,但是那个动作诸位细细观察,它是艺术的舞蹈,昆曲、平剧里面武打都是艺术的舞蹈。不像现在我们看到是暴力的动作,这个动作很不好,他以这个为乐,心是浮动的,他永远不晓得寂静乐的味道,你给他讲也没用处,他也体会不到。你给他讲动的乐趣,他马上就能体会,愈是激烈的运动,他愈容易体会到,静的乐趣他不知道。三禅天人已经尝到寂静之乐,真的做到心清净、身清净,外面境界也清净,为什么?境随心转。这是「寂静德」,从寂静当中他得到,「德」也可以跟得失的得同样的讲法。
  第四尊菩萨的德号是『须弥音天王』。一般经上讲到须弥都说须弥山,须弥山代表妙高。在此地我们要是用「妙高音」不好讲,显示不出「遍净」的意思;所以讲东西你要看它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我们不能讲得太离谱,妙高跟遍净就有很大的出入。那怎么讲法?须弥是四宝所成,我们从这个意思上去会,与遍净就相应;宝是清净无染,这个有意思。《华严经》里面自古以来注解不多,因为经太大,现在我们能够读到,最常见到是清凉大师的《疏钞》,李长者的《合论》。清凉对於这些经文,往往只有一句教导我们,这些名号「可以意得」,可以随你的意思你去体会得到,他就这么一句解释就完了。我们读诵这个经文,为人演说,就看你自己体会到哪一个阶层。经义,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