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
作者:乐乐陶陶      更新:2021-02-26 22:50      字数:4680
  纳矸殖鱿衷谡飧錾缁崂锩妫颐欠卜蚩吹剿彩欠踩耍浪欠ㄉ泶笫浚克浪欠鹌腥倮矗渴雷鹞颐撬党觯媸Υ蟮挛颐侵傅愠隼矗颐钦獠呕腥淮笪颉K羌岬囊馑迹庖换崾欠鹨蹈镜姆郑簿褪撬得魇雷鹫庖淮苯蹋先思页鱿衷谑兰浣簿儆嗷幔捣ㄋ氖拍辏降姿档氖鞘裁捶ǎ俊痘稀肥歉痉ǎ痘稀肥歉鲈猜ǎ庖换峋头浅V匾?br />
  这些菩萨参与这些法会,第一是来「作影响众」,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道场要殊胜庄严才能帮助初学,初学的人看到道场盛况美好,他心里就有感动,能够生欢喜心,发愿来求学。如果这个道场很大,佛在这个地方讲经教学,听众只有三个、五个,外面初学的人一看这个样子,掉头就走了;大概没什么,你看没人听,引不起他尊重心。世间凡人也不知道佛有多大智慧、有多大的本事,不知道,谁来亲近他?所以十方这些大菩萨们他们有责任,他们到道场来凑数,使这个道场听众非常之多、非常的殊胜,用意在此地,所以是来作影响众。
  清凉大师跟我们讲,与会的大众一共有十大类,第一大类是影响众。通常我们一般讲经的时候,第一个就是当机众,此地把当机众摆在后面,影响众摆在前面。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这个经我念得很熟,他会讲,我也会讲,我讲得比他还好。可是他讲经,我要来听,我为什么来听?当影响众。让别人一看,这个人都会讲经,讲得不错,他也来听,这讲经的人大概是很行;他影响初学,这个功德就很大了。特别是我们发心要学讲经说法,以这个方式来接引大众。所以任何法师讲经,除非我们自己实实在在抽不出时间,如果能抽得出时间一定要去听,这里头还有因果报应。别的法师讲经你不听,你这个法师上台讲经也没人听,因缘果报。我们肯喜欢听别人讲经,不但是出家人,在家人讲经、初学人讲经,我们都热心来听,你的法缘才殊胜,这是我们首先要学的。
  第二个意思是「为作辅翼」,帮助、协助、表演做佛的好学生。佛是老师,老师教得好,一定有很多杰出的学生,他底下有很多好学生,显示老师教学的成就,教化有功。在这个法会里面常常看到,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参与这个道场,使初学的人见到这个盛况,信心、恭敬心、学习的心理自然就生起来。第三意思是「护法」,护持道场。我们到这个道场来参与道场的活动就是护持,所以一举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意思。在这段经文里面,我们看到有金刚神,金刚护法。第四类,譬如后面我们看到有道场神,这一类是「庄严道场」。此地所讲种种神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诸佛如来化身而来,来庄严道场。这些人的身分,到我们讲到经的时候,我一一为诸位同修介绍,这些人就在我们生活圈子里面,没离开我们。我们自己也是道场当中的一分子,然后才晓得《华严经》确确实实活活泼泼,显示我们的生活状况,对我们非常有利益。
  第五类教导我们「修供养」。如何修供养、修布施,才真正种福田,真正种了善因,善因将来一定得善果。世间人有不少人也很喜欢布施供养,但是没有智慧,往往这些布施供养找错地方,供养得不如法,所得的利益、效果就差很多,此地佛菩萨来教导我们。第六「发起这部经」,发起这个法会。这部经的发起不是一个人启请的,大众启请。大众并没有表白来启请,很有趣味,大众心里有这个意愿,佛有他心通,众生心里有念头,佛知道,所以大众念请。这也是教导我们,教我们念念当中要知道请转法轮,要懂得请佛住世,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要有广大的智慧,要有广大的心量,大慈大悲。众生不知道请,他们不晓得佛法的殊胜,不知道佛法的利益,所以不知道启请。我们知道的人,这是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世间人没有一个人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没人知道。如果没有人来启请,佛示现成佛之后,看看没人请,那就入般涅盘,就走了,就不住世,这个地方没有缘。好在净居天人他们慈悲,他们有智慧,他在第四禅五不还天,天眼看到了,看到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在我们这个地面上,菩提树下示现成佛,赶紧下来代我们大家启请。请佛住世,请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请转法轮,佛才开始讲经说法。这是发起这部经。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发起必须对佛法真正认识、真正明了。为谁发起?为一切众生发起,不是为自己。
  第七个意思这才讲「当机」,一切众生在这个机缘之中,听到佛说这样圆满殊胜的道理、方法,他懂了,他得受用,受用的利益无量无边。第八个意思,这些菩萨到这边来示现,暗中是「表法」。世尊师子座里面也流出许许多多的菩萨,显示法门的奇特,不可思议,也是通表像《无量寿经》上所讲「一切皆成佛」,表这个意思。第九个意思,佛说的种种道理、种种成就,如果没有人来作证明,初学的人听到总不免疑惑。这些法身大士到这个道场来为大家「作见证」,证明佛所讲都是真实的。最后一个意思,是「反过来显示」出心量小的人、迷惑障碍深重的人,他们不见不闻,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这个殊胜的法门他没有缘分。所以意思很多,有这么多的意义,他们当然要来参加这一会。
  意义明了了,还得要懂得因缘,不是说我们有这个意愿就能参加。有这个意愿,通常讲还得有条件,条件不具足你也不能参加。譬如我们今天在此地共同来研习这部大经,这也是一个法会,必须你是住在新加坡,你才有条件来参与这一会。如果你不是住在新加坡,你是别的国家地区的人要想来参加,那条件不具足了。纵然你能来,居住的时间很短,你只能听到少分,不能听到圆满。所以诸佛菩萨参加世尊这一次大会,也要因缘具足。他哪些条件?第一个要跟佛有缘,我们常说,我过去讲经跟大家多次的提到过,我们发心从事於传播佛教育的工作,也就是讲经说法的工作,缘就很重要,一定要懂得结法缘。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因缘到这个场所来,这个场所或者是有寺院,或者是有佛堂,我们进去了,依照规矩进去先要礼佛三拜。怎么拜法?我第一拜,愿我跟这个道场有缘,结法缘;第二拜,我跟这个道场常住结法缘;第三拜,跟这个道场信徒结法缘。以后就有机会到这里来讲经,大家就能欢喜相处,这个三拜不是白拜的。我不知道你们拜三拜是怎么拜法、是什么心愿,我拜佛这三拜是要结法缘。从前演培法师找过我,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的法缘很殊胜,你能不能教给我?要念念当中真有心结缘,这才行。你们大家三称释迦牟尼佛,向释迦牟尼佛拜三拜,我的意思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心愿。所以要懂得结法缘。
  这些人,这一会,《华严经》这一会,会主是谁?毗卢遮那如来。这些人过去生中如果跟毗卢遮那佛没有缘,想去也不行,你条件不具足。前面是有意思,我很想去作影响众,我很想去护持道场,我很想去供养道场,得有条件。第一个条件,与毗卢遮那佛有缘,过去生中曾经跟他结过法缘。第二,也必定蒙佛摄受过,佛曾经教你、教导过你。佛很慈悲,对一切有缘众生,只要你不排斥,你见到佛能生欢喜心,佛一定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一切众生。我们过去生中,也曾经蒙毗卢遮那如来摄受过。第三个条件,这个法门是圆教的法门,如果在阿赖耶识里头没有听过圆教,没有圆教的种子,你听这个法门,你很难接受。所谓是圆顿根性,不说顿,圆;一定是圆教的根性,听到这个法门生欢喜心。圆教法门,诸位同修要记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圆;要是有障碍,那就不圆。我们今天接触这个社会,一切人事物统统都有障碍。为什么有障碍?圆不过来!过去生中多多少少总是听过圆教的法门、听过圆教的经典,你才有机会参与这个法会。
  第四个条件,也必定曾经发了大心,护持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这个缘殊胜,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第五个条件,过去生中曾经发过大愿,愿意跟佛学。后面神众里面有一类叫身众神,身众神到后面跟诸位介绍,是什么意思?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侍从,用我们佛门的术语来讲,常随众。佛到哪里,这批人就跟到哪里,追逐不舍,常常在佛的身边,所以就叫做常随众。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佛的常随众,佛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凡是一个老师,好的老师,总有一些学生常常跟著他,老师到哪里,这些学生也跟到哪里,这批人就是身众神。第六,追随佛陀那个心愿永远没有满足,一心一意修菩提道、学菩萨行,不疲不厌,这就是下面有一类足行神,他来表法。第七个因缘是喜欢听闻正法,欢喜,闻法得快乐,法喜充满,在后面有干闼婆王,这是主乐神。「乐」是音乐,他主持道场法会里面演奏一切乐章,他们是乐队,来表这个意思。
  第八个因缘是真正能够接受佛的教诲,虚心向学,把贡高我慢的习气降伏住,这是后面神众里面有一类主风神。风是动的,主风神是哪一类的人?主持,就是主办一切活动这些人物,他们有经验、有专长,可以主办一切活动。办任何的活动都要谦虚、都要卑下,你是高姿态,贡高我慢,办什么活动也没有人来参加,也没人来捧场。第九是本身平常修福修慧,心量广大,佛经里面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们也有这个意思,这才与佛相应。末后,这是跟佛同一个善根,这一条可以说我们统统都具足,我们也有,前面这些条件我们未必有。但是我们今天能够参与此地华严法会,我们也可以说世尊当年华严法会这些法身大士们他们这些因缘统统具足。我们在末法时期,去佛将近三千年,我们也有少分,虽不是满分,也有少分因缘,才有机缘参加这次法会。这次法会能够自始至终一堂不缺,你的因缘就相当深,不是少分因缘。虽不是满分,也可以说多分的因缘,是多分,这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参与这个法会,我们一定要有真诚的心、要有恭敬心,要求三宝加持。这个法会的时间长,不是短时间,希望这个法会自始至终我们都能够参与。
  从上面这十个意思、十种因缘,我们也就能够想像到,法会的大众也有十类,这个说法要用现在话来说,十种不同的团体,「类」就是有团体的意思。像前面说影响众、常随众、守护众、庄严道场众、供养众、发起众、当机众;当机就是这次法会听众当中,听闻佛法真正得利益的这些人,也就是真正的学生,其他的是来表演,那些是已经有成就的,是来表演;还有表法众、还有作见证这一类众。由此可知,每个人到这个道场来用意不一样。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我有一个老校长,是在抗战期间我在中学念书那个时候,他是我的校长,周邦道居士。到台湾来之后,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非常虔诚,学问、道德可以说是普遍令大众敬佩。学问我们不说,单单讲他的做人、他的德行,大概在现在这个世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我没见到第二个,我听都没听到。他在台湾是考选部政务次长,考试院考选部的政务次长就是副部长,我们讲第一副部长。公家给他有汽车、有司机,配给他的有车、有司机,他除了办公事坐公家的车,私人出去办事坐巴士。你们想想这个世间还有第二个人吗?公私分得那么清楚,为公家节省汽油,私事不可以用公家的车,你就知道这位老先生的做人,没有话说。不是自己应该得的利,分文不取,我们这个世间还有这么一个好的官员,真正是难得。穿的衣服都是旧衣服,一件衣服穿十几、二十年,他也不怕人笑。法师讲经,他有时间的话一定来听,不但来听,还带著笔记本,一面听一面写笔记。讲经的人是什么人?初学的学生,李老师教的学生,在家学生,年岁很轻,二、三十岁,他差不多将近七十岁。听二、三十岁的人上台讲经,还在底下听经,还写笔记,聚精会神,好像是初学人一样。我有一次向他请教,我说:「老师,你怎么还写笔记?」影响众;他作影响众,我明了了,他是装样子给别人看。这个人讲经,政务次长都来听,还在写笔记,大概讲得不错,他影响别人。但是他真做笔记,不是假做,他不是装模作样。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这个叫庄严道场。庄严道场就是庄严佛法,这是代佛弘法,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