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节
作者:开了      更新:2021-02-26 22:14      字数:4976
  吹氖焙颍约憾枷胄α恕?br />
  后宫不得干政啊,我都干了多少次了?而且,我与他一起,仿佛是永远离不了这样的话题。可是我并不觉得累赘,我反而很喜欢,因为我想,帮他分担。
  “蔡恒。”他的声音淡淡的。
  他不说,我亦是知道,那绝对是姚行年的人。
  “那,张陵夫妇呢?”
  他轻笑:“如你所愿,发配边疆了。”
  看来太后还是给了姚行年这个面子的。想了想,我开口道:“皇上,姚将军既然在那当口上还想保张陵,而不是一开始就将蔡恒推出来,或许,那蔡恒并没有如张陵般对他忠心。”
  他赞许地看我一眼,点头道:“此事朕早就想过了,所以,才将计就计,要顾卿恒暗中去帮朕拉拢他。”
  心头一震,随即浅笑道:“那么,皇上给卿恒的罪名,又是什么?”一切的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啊。
  他沉了脸色,一本正经地道:“玩忽职守,朕降了他的职,直接降为御林军侍卫。”
  如此不动声色的一招,却可以让顾卿恒最大限度地接近蔡恒。夏侯子衿,看来他真是盘算了好久了。
  而我,却又突然想起姚行年来,开口问道:“姚将军回沧州了么?”
  他却是摇头:“没有,南山刺客一事还未曾解决。他暂时不会回去。”
  我倒是奇怪了,虽然一开始姚行年主动要查,那是怀疑姚振元的死与那些刺客有关。可后来,应该知道,姚振元死于舒景程之手,他何以还对看事如此上心?我忽然又想起那一日,姚淑妃出手将我和韩王打落南山的情形。如果说姚行年真的与北齐有联系,想来姚淑妃也是不知情的。否则她害我也罢了,是不会动韩王的。
  微微一震,姚行年根本不是因为那刺客的事情,他只是借口留在皇都不回去也许是因为,对蔡恒他也还不放心,还想,再“教导教导”吧?
  我瞧着他,开口道:“皇上,他是故意请缨彻查此事的。”只要查不出来,他便可留在皇都的时间久一点。
  他冷了声音道:“朕何尝不知他是故意的?所以,朕一直在找人,看看谁能背了这个黑锅。”
  我吃了一惊,他说,背黑锅。
  那么,南山的刺客……与他有关?想到此,心不免疯狂乱跳起来。不,不,随即又否定我的想法,如果真的与他有关,又如何解释那些处处争对他的箭矢?如何解释他背上的伤?
  只是,如果与他毫无关系,又如何解释他方才的话?
  思忖了良久,才开口:“南山刺客一事,我也是想了许久,终是没个头绪。”那时候,该怀疑的人,都怀疑过了,原来以为是显王,可照晋王的话看,又不是。
  悄然看向面前的男子,他的嘴角微笑,朝我道:“你自然没有头绪,只因那当中,有朕的人。”
  终是错愕了,原来真的,与他有关。那么,为何……
  他瞧出了我的不解,又道:“朕原本只是想试探一个人,却不想,那日真的混入了刺客。所以,目标变成了朕,呵,想那姚行年再查,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此,姚行年定是查不出来了!想来当日他要晋王查的,确确实实是那些要刺杀他的刺客吧?
  我也是万万想不到,当日的刺客,居然有两队。呵,都是蒙面的黑衣人,又哪里真的分得清楚啊!想来,在那箭矢飞向他的时候,他也已经意识到了。可,他说,要试探一个人……
  吃惊地开口:“皇上要试探……韩王?”
  只因,他对韩王做的事情,太多了。先是上林苑狩猎场里,要我对韩王放出一箭,他明明知道我射不中,还要我射。那时候,他以为,我认识韩王。而在南山那一次……
  我知道了!
  慢慢地回想起当日的情景,突然遇刺,那混乱不堪的场面上,所有能动手的人,都动手了。现场却只两人不出手,一个是夏侯子衿,而另一个,是韩王!
  当日我就觉得奇怪,可我一直以为,是青阳功夫太好,用不着他出手。再者,他身上有伤,所以动不得武。却原来,根本不是。
  他不动手,或许只是因为,他根本不会武功!
  是啊,那臼他舍身救我,让我疏忽了。如果一个会功夫的人,在落崖的时候,他应该会有本能的反应。就算身上的伤再重,他也该作出本能的反应。可是,他没有,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他只是叫了——青阳。
  不知为何,如此想着,心下突然紧张起来,很紧张很紧张。
  谁能想到,骁勇善战的韩王,根本不会武?呵,这话说出去,怕是谁都不会相信。绕是我现在,还是不太相信。也许,是我们都弄错了,也许,是他身上的伤实在太重。
  可是,这样的也许,太牵强了。
  夏侯子衿迟疑了下,终是点头。隔了会儿,才听他道:“如果他不是韩王,朕又……无法解释。呵。”他兀自摇头,瞧着我道,“罢了,他都回北齐了。”
  我缄默,他不可能不是韩王,他带来的人,确实都是北齐的人,无论是侍卫,还是宫人。至于后面的,夏侯子衿都无法解释,我也是想不通。
  我才想起,晚凉说过的,等北齐的人回去,他们也会离开了,便问:“晋王回封地了么?”
  “嗯。”他轻轻应着,“北齐的人走的第二日,他和显王都请辞了。”
  这一次,若不是中选出现这样的差错,他们应该早回封地了才是。
  那么晚凉,也跟着晋王走了。呵,怕是她走的时候,还以为我被打入了冷宫,我不知道她该是怎样的伤心啊。只是此事,又不能告诉她。
  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却是都沉默了。
  此刻,外头的风声愈发地大了,却真的还不曾下雨。我也知,这样的雨,一旦下起来,定是雷电交加。只是,此刻有他在身边,我并不害怕。
  抬手,缓缓抚上他的脸颊,发现他清瘦了不少,心里难过,却是要笑着问:“皇上累么?”
  他似是走了神,听我问他,才蹙眉道:“累啊,朕很累。这次母后要朕将生辰办得隆重一些,自然也是为了趁机探听各方的势力。可是朕发觉,愈发地困难了。”
  他不说,我也知道。
  朝中各势力蠢蠢欲动,外头,还有别国虎视眈眈。什么友好邦交,稍一不慎,什么承诺都能顷刻间踏在马蹄之下。
  单是我遇见沅贞皇后那两次便可知,南诏非但与大宣扯上了关系,还与北齐有了交集。天朝虽然国力强盛,可,倘若他们联手起兵,你也是抵挡不住的。
  只要有借口,只缺一个借口。
  手,缓缓地往下,贴与他的胸膛。他也是睿智的人,他的胸膛需要容纳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所以,他才是一个好君王。这一点,我从来,不质疑。
  可是,我心疼他。
  所有人,都只瞧见了他的高高在上。可我瞧见了,他的脆弱。我喜欢,他的孩子气。
  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是夏侯子衿。所以我不能,让他失去他原来的样子,我想要尽我的努力,保护他。
  他的人。他的江山。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原来我进宫的目的,已经变得那样纯粹。
  低低地开口:“皇上,南诏与大宣和北齐都有接触。”我想,我知道的事情,他未必不知道。可是,我还是想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危险的消息。
  他似乎怔住了,半晌才笑言:“谁告诉你,南诏和大宣有关系?”
  我有些讶然,皱眉道:“我瞧见了,在上御宿苑前面的林子里,宣皇和沅贞皇后私下见过面。”
  他淡笑着:“此事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只是朕好奇,你既然瞧见了那么有趣的一幕,如何不说出来?”
  我倒是吃惊,不是我想的那样?我想的,是私情。不是么?
  那么,夏侯子衿又是如何知道的?
  摇摇头,这些不去想,不是就好。开口道:“因为当日宣皇瞧见了我与舒景程见面,我们互相约定,不对外透露。只是今非昔比,所以我才要告诉皇上。既然皇上说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么,是为何?”
  “宣皇要查一些事。”至于什么事,他却不再说。可直觉告诉我,他是知道的。只是,他不说,我亦不问。
  可,从他的话里,我不难听得出,南诏不可能与打大宣有关系。如此,我也便放心了。
  我不管大宣站在哪一边,只要不与他们联手与天朝为敌,便是我最大的欣慰隔了会儿,听他微微叹息一声,靠过来,下颚抵在我的头上。我早已经感觉出了他的疲惫,握住他的手,小声道:“皇上还撑得住么?”
  那时候,晋王说,我不在夏侯子衿的身边,他才是最辛苦的。可是如今,他还是要孤军奋战。我真的不忍心。
  他却不答,只道:“你可知朕为何如此对你?”
  微微怔住,为何如此对我?
  他从来,不碰我。
  现在,又将是打入冷宫。
  还隔了这么久才来看我,一直让我以为我的宫婢因为我的事情,被折磨致死握着他的手越来越紧,脑海里闪过那么多那么多,他的理由。喉头难过,哽咽着点头。
  我知,我知……
  我当然,知道。
  他做的这一切,无非是不想让我成为众矢之的。什么拂希,什么瑶妃,那都是假的,到头来,他最在乎的人,是我,是桑梓!
  将脸贴在他的胸口,紧紧地抱住他的身子,忍不住呜咽出声。我想,我这辈子最多的眼泪,便在今夜,全洒了。让我也,放/纵一次,只一次。
  他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释然地开口:“只要你知道,朕,永远撑得住。
  我忍不住哭道:“皇上为何要将我打入冷官,不过是私自出宫而已,您完全可以削了我的封号,随便将我丢在哪个角落里,那么我依然可以为皇上出谋划策。不是么?”总好过他现在一个人。
  一个人……
  我好像又仿佛,瞧见了当初的那个孤独的他。表面上,强悍得刀枪不入,可是内心那一片无边无际的孤独,总让我觉得疼……
  他却笑道:“不入冷宫,谁都不会放过你。当初朕封你为檀妃,是为了让你活下去。这一次,也是一样。阿梓。”他叹一声,看看我道,“一定要好好活着,朕无法再承受第二次……”
  他说第二次,可我依然清楚,那第一次,是拂希。五年前的那个拂希,他心里,美好的拂希。
  “皇上,瑶妃她……”
  “朕知道。”他示意我不必往下说,我瞧见,他的眸中一痛,而他已经,猝然闭了眼,浅声道,“她恨朕。”
  可她依然爱着。
  “当初的誓言太完美,只是现在,朕无法为她做到六宫无妃。这一点,你明白,她却不能。说到底,终是朕,愧对了她。”
  “皇上……”
  “朕难受……”他狠狠地蹙眉。
  我只觉得心头钝痛,他说的一切,我都懂。他的感觉,我也理解。
  他爱了她那么多年,不,现在都还爱着。在瞧见她活着回来的一刹那,他该是多么多么的高兴。因为他以为终于可以弥补以往亏欠她的一切。
  只是他却没想到,如今的拂希,已经不是那个单纯美好的拂希了……
  “朕想好好地对她,哪怕宠她一辈子。”他缓声说着,却让我听出了痛。
  紧紧地抱住他,我知道,在瑶妃面前,他永远狠不下心来。他现在,依然爱着,只是那份爱,是已经逝去的爱了。他心里明白,却不愿去承认。
  我亦不会,逼迫他去承认去看清。
  那时候是疼痛与无奈,只有他最清楚。能为了她放弃世子之位啊,那该是如何的惨痛?不是我如今三言两语便能深深理解的。
  而让他最痛的,是人虽在,情却逝了。
  只可惜了,瑶妃不理解。
  她仰仗着他对她的愧疚与怜悯归来,甚至肆无忌惮地做着她想做的事,却不知,如今是在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
  他叹息着:“可是她不明白,一直不明白。是啊,朕负了她。”
  “不。”伸手捂住他的嘴,我摇头,“皇上没有负了她,从来没有。”不管是五年前以世子之位相逼,还是如今忤逆了太后的意思,把原本要赐婚给晋王的王妃留下做了自己的妃子。他都从来没有,负过她。
  他抬手拂开我的手,低语着:“她与朕青梅竹马,从小朕就宠她爱她,她要什么,朕都可以给她。所有人都说,朕与她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朕甚至为了她,连世子之位都不要了。私奔,朕都愿意。”
  我一言不发地听着,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面前提及他与拂希的过往。一字一句,皆是他亲口说出来,我觉得疼,心疼。想起那次两位王爷刚回宫,家宴过后,他说起拂希,却只一句“不提她”。那时候,是无奈,而今日,却是掩面的痛了。
  世子之位,私奔。
  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