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保时捷      更新:2021-02-17 08:31      字数:4946
  渲辛饺嗽诔的凇饫铩!?br />
  “是我们的人,”金鲁说:“第三个呢?”
  “第三个就伤脑筋了。你们看,他好象站在街中心,相当白——也就是相当暖。我们分析他的体温大约是华氏九十五度,比正常体温要低。另一张。”
  第三张图片投射在银幕上。
  孟察皱起眉头:“他移动了。”
  “正是。这是‘大炮’第二次俯冲时拍的。光点大约移动了二十码。另一张。”
  “又移动了。”
  “是的,移动了五至十码。”
  “这样说,下面还有一个人活着?”
  亚豹说:“那是初步推论的结果。”
  “啊!死尸堆中有一个活人——”金鲁的眼睛瞪得很大。这时候,一名下土挟着三卷影片走进来。
  “报告,磷光弹照明拍摄的影片带来了。”
  “快放映。”孟察显得急不及待。
  影片立即装上了放映机。亚豹说:“我未看过这套片,叫驾驶员亲自解说吧。”
  孟察上将点头同意。
  “大炮”被传入放映室。他焦躁不安地在裤腰上擦了擦手汗,走到银幕前,尽可能地用平淡的声调说:“我在晚上十一点零八分至十一点零十三分飞过当地。第一次从东而西,第二次是折返回来,时速二百四十英里,平均高度是八百英尺。……”
  孟察挥了挥手:“说得随便一点。”
  “大炮”咽下了一口口水,示意开始放映。银幕上出现了比蒙镇,它在白得刺眼的磷光下逐渐变大。“这是我的第一次低飞。拍摄速度是每秒钟九十六格。我的高度急速下降,正对着目标大街。……”
  他顿了一顿。画面上的尸体看得一清二楚,搜索车停在街中心,车顶天线还在缓慢地转动。当飞机更接近搜索车时,看到司机伏在方向盘上。
  “很清晰。”亚豹禁不住赞叹起来。“那些微粒胶卷真没说的——”
  孟察上将打断他的话:“听韦尔逊的解说。”
  “是。”
  “大炮”清了清嗓子,双眼盯着银幕:“当时我正在目标上空,看到很多人卧倒街上,估计是六、七十人。”
  他说话的声调是平静的,但总掩饰不住紧张。第一卷影片完了。银幕上闪过一些数目宇后,又出现了影象,“现在我要作第二次俯冲了。照明已经较弱,但你们还能见到——”
  “停。”孟察上将急速地喊。
  影象不动了,看到的是一条大街和尸体。
  “倒回去!”
  影片往回卷,飞机现在象是从大街往上拉高似的。
  “好!停。”孟察上将走到银幕前,指着其中一个人:“看这个!”
  这人穿着罩及膝盖的白色长袍,站着,抬头盯紧飞机。这是个满面皱纹的老人,眼睛张得大大的。
  “你有什么看法?”孟察转头问亚豹。
  “将影片继续放映一段看看。”亚豹一边走近银幕。
  影片继续放映。他们清楚地看到那人跟着飞机转头,眼睛眨也不眨。
  “再来一次。”亚豹说。
  影片又倒回了一次。亚豹笑着说:“看来那人是活生生的。”
  “当然。”孟察上将说得清脆有力:“他当然活着!”
  接着,他走出放映室。在离开之前,他宣布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基地中每一个人都不准离开,一切对外联系暂时终止。刚才看到的影片要绝对保密!
  他急步走到控制中心,金鲁紧跟在他的后面。孟察说:“你跟威勒将军联络。说我已经越权宣布了进入紧急状态,请他立即赶来。”
  按规定,那是只有指挥官才有权力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
  金鲁问:“你不打算自己对他说吗?”
  孟察冷冷地回答:“我有其他的事要办!”
  《死城》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四章 警报
  孟察上将踏入有隔音设备的电话间,在电话机前坐下来。他心里很清楚要采取什么样的步骤,——但他还不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后果。
  一年前,他曾经听一个矮小的大学教授宣读过一个“野火”计划。详细内容有部分已经忘掉了,总之是在某处成立了一个实验室,由五个最优秀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主持,以应付太空船返回地球时可能带回危及人类的太空生物。
  他不知道那五个人是谁,只知道叫他们集中必须使用国防部的热线电话。电话号码是用二进制数字编成密码的。他从袋中取出钱包,摸出一张那个大学教授交给他的名片。
  “如遇火警,通知二二二分部。
  限于最紧急时应用。”
  他瞪着名片,不知道拨了这个二进制密码后会有什么后果。他想:谁会接电话呢?会有人复电话给他吗?会转达到更高层吗?
  他揉了揉眼睛,定一定神,从留言簿上撕下一张纸写道:
  2726252423222120
  这是二进制的单位,孟察上将跟着在下面一行写上十进制的数字,然后圈出加起来恰好等于222的那几个数字。
  2726252423222120
  1286432168421
  他跟着写下222的二进制数目11011110。
  他拿起电话,拨动键盘。
  时间刚好是子夜十二点正。
  《死城》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二日 比蒙镇 第五章 野火小组
  电信、密码、收报机闲置了两年,这一趟,孟察上将一个电话便立即自动操作起来。
  当他拨完最后一个号码,耳机里响起了一连串的“的得得”声,他知道电话已接上了。一会儿,传来声音说:“阁下的讲话将会录音,请留下姓名,工作地点和要报告的事项。讲完请接上电话。”
  “我是凡登堡空军基地‘北斗’计划控制中心的孟察上将。我们基地有肯定的资料认为必须马上实行‘野火’计划。资料已经全部保密。”
  孟察上将一边说,一边脑子里乱哄哄的,眼前的事情犹如在梦中。他明知道对方只是部录音机,却一直拿着听筒,期望对方会有个答复。
  只听得“咔”的一声对方收了线。他叹一口气,心中充满着失望。
  孟察以为华盛顿在几分钟内会给他复电,而在以后的几个钟头内会接到无数个询问电话。于是,他留在电话间。他不知道“野火”计划从他一接通线路开始便是自动化的,许多事情用不着他去操心。
  孟察打电话后不到十分钟,全国最机密的热线通信机都收到下面的电信:
  最高机密
  密码CBW 9/9234/435/6778/90
  电文内容:“野火”计划戒备开始,
  重复。“野火”计划戒备开始。
  指令时间:即日LL—59—07
  其他注意事项:按指示7—L2对报界保密。
  警报有效至另行通知为止。
  电文终结
  又五分钟后,自动发报机发出呼唤“野火”计划成员的第二个密电:
  最高机密
  密码 CBW 9/ 9/ 234/435/6778/900
  电文内容:下列人等归入 ZED KAPPA编制。
  保安调查证实无误
  姓名如下:
  史东·谢利  81
  李维·彼得  04
  波顿·查理士 151
  却加·奇利士 142
  荷路·马克  177
  上列人等归入 ZED KAPPA编制
  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电文终结
  史东太太累得要命。
  这个晚上,家里请客,十五对客人象是不明白她送客的暗示似的,赖着不愿走。一个钟头之前,她已经为客人送上第二杯咖啡了。
  凌晨一点钟刚过,门铃突然响起,史东太太心想:说不定又是那些迷途的醉汉!刚打开门,来人把她吓了一大跳。
  “对不起,打扰你了。请问这里是史东博士的寓所吗?”两位穿着军装的宪兵低声问。
  “嗯,……什么事?”她看到来人后面不远处停了一辆蓝色军用轿车,还有一个人站在车旁,手里拿着一根长家伙。
  “他身上是否有枪?”史东太太心里一惊。啊!草地上也有人。那人手上的步枪在月色下闪着光,没有看错。“你们要什么?”
  “太太,我们能不能立刻跟史东博士见面?”
  “究竟——好吧。你们在这里等着。”她后退了一步,随即想关上门。一个宪兵伸脚挡住,并闪身进了房。但是,他顶有礼貌的脱下帽站在门边,任由史东太太自己去找博士。“史东,外面……嗯……有几个士兵;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史东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唔,让我打发他们走吧,一会儿再给你解释。”怎么?史东好象早知道了似的,史东太太更加不是滋味了。
  史东走出客厅对宪兵说:“哪位找我?”
  “我是摩顿队长。‘火警’已经发生,请立即跟我们走。”
  “我可以换件衬衣吗?”
  “对不起,恐怕来不及了。”
  “那末,我们走吧。”他转过身来,对担心得要命的太太说:“我有些紧急事情要办,可能要一两个星期后才能回来。你替我向客人们道歉吧。”
  “他们逮捕你吗?那些枪——”
  “不。”史东笑了笑,“我现在成了大人物呢。”
  旁边的宪兵也答讪着说:“太太,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史东博士。从现在起,不让他损伤一根毫毛。”
  在车内,史东望着几张毫无表情的脸孔问:“有什么要给我吗?”
  “什么?”
  “别废话,他们一定有东西交给你们!”
  “噢——是这个。”摩顿队长递过薄薄的一个文件夹。面上印着:“北斗”计划撮要。
  “再没有了吗?”史东问。
  “没有了。”
  史东嘘一口气。他根本不知道“北斗”计划是什么捞什子。偏偏车内很黑,无法立即开始阅读。他不禁回想起五年前的事,那时是在长岛的讨论会上——
  所谓“野火”计划,是由英国权威生物物理学家麦历克在一九六二年的长岛会议上触发起的。他当时说:“与外太空生命接触的可能性,限这种生命的类别完全有关。地球上高等生命不多,但大家看,低等生命则如同恒河沙数;单就细菌便有千百万种了。
  “从进化学的观点看,生命必然是从简单到复杂,这点大概在宇宙间也是一样的。我计算过人类与各类外太空生命接触的可能性:
  外太空生命类别             机遇率(%)
  一、单细胞有机体            78.40
  二、简单多细胞有机体          19.40
  三、缺乏神经中枢的高级多细胞有机体    1.40
  四、具有神经中枢、复杂结构的多细胞有机体 0.78
  五、具有高等神经中枢,相等于人类智能的多
  细胞有机体              +)0。 02
  100.00
  所以,我相信,如果人类要接触到外太空生命,最大的可能便是接触到相似地球上细菌一类的生命。大家不要忘记;只要品种相当于全球细菌中的百分之几,已经够我们头痛了。”
  那时候,史东才三十六岁,刚好拿到诺贝尔奖金。虽然他的私生活不很检点,但他是公认的细菌学权威。在听了麦历克的演讲后,他顿时感到心惊:如果在外太空探险的太空船、飞行器带回外太空生命,地球受污染的机会岂不是很大吗?他与另外四个著名的生物学家联名上书总统,请求建立一座可以完全隔离的实验室来应付这种情况。不过,直到这个晚上坐上那蓝色的军用轿车,他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国防部领导这件工作,并且异常迅速地拨出二千二百万美元在内华达州建造一座高度隔离的地底实验室。
  “这是我们所能安排到的最快交通工具。”摩顿队长带领史东踏入一架波音七二七飞机,机内空无一人。
  “整架飞机就你一个乘客。到头等舱去坐吧。”一个绷紧脸孔的宪兵腰挂手枪,立在机门旁边守卫。
  当陪同的摩顿队长离开飞机之后,引擎发动的声音便已经隐约可闻。
  史东靠在高背椅上,以惊人的速度翻阅那份“北斗计划撮要”。原来,“北斗”计划并不是什么太空探索计划,而是为了配合“生化战”部门的发展,到大气层以外搜寻外太空生命以制造新的生物战争武器的!整个计划预计发射十七枚卫星。下面是一些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