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保时捷      更新:2021-02-17 08:31      字数:4862
  第一日 接触 第一章 无边地
  整个事件是这样开始的。
  二月的一个晚上,很冷。已经是十点钟过后,尚中尉瑟缩在盘旋到小山顶的大路旁,僵硬的手指几乎拿不住手中的望远镜。他的旁边停着一辆搜索车。
  他揩去呼出的热气在镜面上造成的薄雾,举起望远镜往下看。下面是一个小镇,很是荒凉。他从左到右缓慢而系统地逐一扫瞄——
  那里有一条大街,两边是梳疏落落的六、七间木屋。简直静得伯人,只有微风吹响起的碎叶声和轻嘶声。镇那边的山丘上,只见皑皑白雪中横伸着枯枝,再远便是沙漠地带了。印第安人把那里叫做“无边地”。
  二月通常是亚里桑那州最冷的一个月,就算强壮如尚中尉的也禁不住冷得发抖。“妈的,这个时候搞回收……”他自言自语地嘟哝着,一面爬回车厢。进入车厢之前,他向车顶慢慢转动着的碟形无线狠狠瞪上一眼。
  那是昨天接到的命令,说是要回收“北斗卫星”。哼!管它“北斗”的什么,尚中尉和助手根本不懂得,也懒得去打听。印象里象是研究大气层成分的秘密仪器吧。要不是天气恶劣,追踪应当不是个大问题。卫星上安装了自动信号发射器。当它掉到高度不足五英里时,发射器便会自动操作起来。中尉的搜索车内配备有接收仪,每走二十英里探测一次,很容易便能计算出卫星的降落地点。当然,用两辆搜索车效果会更好;可是军部说要保密,两部车容易惹人注意……
  已经过去六个钟头了,尚中尉和助手都有点疲倦。卫星的信号愈来愈强,看来是接近了。
  助手奇里用铅笔敲打着地图上小镇的位置:亚里桑那州比蒙镇,人口四十八。
  尚中尉微微一笑。“什么?在镇内?电脑这次可要气炸了。”
  根据凡登堡控制中心的估计,着陆点是比蒙镇以北十二英里。在一般情况下,控制中心估计的误差应该不出几百码。
  无线电追踪器表示卫星落在镇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奇事。不过,尚中尉跟着解释说。大概是居民见到它落下时跟大气层摩擦所起的火光,感到奇怪而运回镇里。“电脑没那么丢脸的。”说着,他带领助手再走到外边。
  寒风中,两人不停地颤抖着。尚中尉自己点起一根香烟,再递一根给奇里,然后一块儿向下望。
  镇里依然很静,黑漆漆的,一派宁谧的景象。汽油站和汽车酒店的霓虹灯象是暗淡下来。
  就在这时候,尚中尉发觉月色下飞舞着几头大鸟:“咦——那是什么?”
  “兀鹫吧!”奇里开玩笑般地回答。
  “慢着!说起来它们真象兀鹫。”尚中尉的表情是严肃的。
  奇里不自然地笑道:“不会吧,兀鹫也爱上我们的卫星?据说它们爱的只是死尸!”
  尚中尉没有回答,继续凝视着黑暗中的小镇。
  没有动静!
  “来吧,我们下去看看。”他挥手招呼奇里。
  《死城》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二章 凡登堡
  三百英里外,金鲁中尉坐镇大本营,注视着搜索过程的进展。这个胖子好象有着铁铸的神经,今天晚上,他老是在打呵欠。心里想:派部车去回收卫星还会出什么差错?不会的。“呵——呵”他翻开一本杂志,希望能提提神,扬声器里却播送起尚中尉的“现场报告”。
  “我是‘雀跃一号’。凡登堡,听到吗?我们正准备进入比蒙镇。现在到了。”
  “好吧,听到了。不要把无线电挂断。”
  “好的。”
  这是“北斗计划”守则内清楚地写明了的:任何通信必须录音,以供日后参考。
  “我们已经驶入镇内,刚经过一个油站和汽车酒店。这里绝对平静,没有可疑的影迹。卫星的信号愈来愈强。前面街口有一间教堂,里面没有灯光,也没有任何动静。”尚中尉继续说,扬声器里还隐约听到汽车引擎的闷哼声。
  “这里真象一座鬼市。”
  静默了片刻——
  奇里叫道:“看!”
  “什么?”
  “看看那边。”
  “有什么好看的?”
  “右后边行人道上,好象躺着一个人。”
  “不会吧。你一定是紧张得胡思乱想了。”
  又静了片刻,搜索车突然“嘎”的一声刹住了。
  “天啊!这次你讲对了。”
  “看!又有一个。”
  “啊!那边……他们好象已经死去……”
  “让我下车看看。”
  “不!留在车内。”接着他提高嗓子向无线电通话机叫道:“凡登堡基地,凡登堡基地,听到呼叫吗?”
  金鲁拿起话筒:“讲吧,‘雀跃一号’,发生了什么事?”
  尚中尉紧张得绷紧了喉咙:“我们见到很多人卧倒地上,好象都是死去了的。”
  “‘雀跃一号’,请再说一遍——有没有看错?”
  “绝对确定。”
  “好吧。不要理会那些尸体,再说一遍——不要理会那些尸体。立即继续搜索卫星。”金鲁说着,眼睛扫了室内的十二张脸孔,他们都带着有点不知所措的神情瞧着他。他伸手在控制板上按下红色的“保安制”。保安制按下之后,整个控制室便与外界隔离,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都不能自由进出。之后,他抓起电话筒说:“给我接孟察上将,这是紧急通话。”
  这个月里,孟察上将是基地的主管,负责一切有关“北斗计划”的事务。
  当接线生忙着找孟察上将时,尚中尉的声音又通过扬声器传来了:“奇里,你看他们是否真的死了?”
  “是的。很安详的样子,但都死了。”
  “我意识到好象有点不对,少了点什么似的。这里有几十人。”
  “整条街,行人道上都……”
  然后有一阵沉默,奇里突然惊喊:“呢!你看到吗?有一个穿着白色睡袍的人走过那边马路——”
  “我看到。”
  “他跨过那些尸体,好象——”
  “向我们走来。”
  “我——我以为我们……我们应该赶快离开这里。如果不介意……。”
  跟着是一声尖叫,通信中断了,只剩下一片“嗡嗡”声。
  《死城》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三章 危机
  孟察上将睡眼惺松地坐在金鲁中尉的桌旁,反复听了两遍尚中尉的现场报告录音。他说:“怪事,简直是前所未闻的怪事!好——再来一次。”
  他是个大胖子,高血压,原隶属于军部工作,就是因为健康的缘故才转到研究中心,负贡设计一种在水陆都可以降落的飞行器。他的成绩不算坏,提出过三种款式,上级认为他有前途,一下子便把他升为凡登堡的主管。他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持冷静。
  “这不会是联络系统上的技术故障吧?”他问。
  金鲁使劲地摇头:“我们在这边检查过,现在依然收得到他们发出的频率。我们对传过来的声音进行分析,发现是单纯的汽车发动机声音。”
  孟察上将沉默了一会。“好罢——”他用一种几乎是自言自语的声调说:“我们需要证据。”他心中翻腾着各式各样的可能性,但是脸上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变化。
  金鲁问:“什么证据?”
  孟察没有作答,只是说:“我们基地有‘清道夫’型侦察机吗?我要它直接到那里拍一点现场照片。还要全息扫描!实验室已经发出警报了吗?”他一想到为此要挂的一连串电话,便皱起了眉头。
  晚上十一点零七分,外号“大炮”的韦尔逊驾驶着“清道夫”型侦察机,以六百四十五英里的时速飞越“无边地”上空。月色底下,前面两架领航的喷气机喷发着怒火,大肚子下面挂着两个磷光照明弹。
  韦尔逊的“清道夫”跟普通飞机完全两样,修长,漆黑,这种飞机全世界只有七架。它是间谍侦察用的最优良机种,两侧装有两部十六毫米摄影机,其中之一还是感应红外线辐射的。它拥有拍摄幻灯片的设备,而且,全部胶卷拍摄后即自行冲洗,回到基地便可以放映。它的性能,包括能在八千英尺高空追踪地面上行走的车辆,在漆黑的夜空绘制出城市的轮廓,探测潜伏在水深二百英尺的潜艇,利用水波纹的变化测出港海布雷的方位,以及在一间工厂停工四小时后利用它开工时的余热拍摄它的活动照片。
  “清道夫”确实是侦察比蒙镇的最理想的飞机。
  “大炮”小心地检查机上的仪器,双手在控制板上熟练地检查起来,直到全部都亮起绿灯,表示一切运行妥当。这时,他的耳筒“嗡”的一声响起领航机长懒洋洋的声音:
  “‘大炮’,到镇上空了,看见没有?”
  “大炮”俯身向前,从狭窄的驾驶舱望出去,高度只有五百英尺,迎面是沙堆和积雪,还有一些矮林。再往前望,是月光下的建筑物的影子。
  “看见了。”
  “好。‘大炮’,你退后些。”
  “大炮”减低了速度,跟前面两架飞机保持半英里的距离,成为V字式的队形。前面的飞机投下了照明弹,整块地面骤然间光如白昼。其实,“清道夫”不用照明也能进行探测,这次使用磷光弹,完全是因为凡登堡坚持要取得最佳效果的缘故。
  “‘大炮’,预备俯冲!”
  “大炮”随即把手指放在摄影机的按钮上,四只手指就象弹钢琴似的。
  “谁备好了!”
  “我们去了。”前面的飞机移到街道的两侧,倾斜地从镇上掠过,在磷光的映照下,恍如两只愤怒的恶魔。“大炮”全神贯注在镇内,按低机头“呼”的一声,象投石般向地下俯冲。他按着摄影机制,感觉到胶卷卷动时的微微震动。
  他任由飞机俯冲够了,然后才拉动控制杆。飞机剧烈地跳动了一下,转向茫茫的星空,在那一瞬间,他看见街上躺满了人。
  “我的天!”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飞机爬升了一段,在半空打个回旋,作好再来一次俯冲的准备。他心中默念:不要想!不要想刚才的场面!“分析和评价不是我的职责,那是专家们的事;再想就会栽下去的!”可是,当他再次俯冲下去时,又禁不住多看了一眼。磷光已逐渐减弱,但尸体都在那里——千真万确,不是幻象!“妈呀!这样多……”他吓得呆了。
  门上有一行红字写着:“只准持特许证者入内。”
  里面,是一间狭小而舒适的汇报室。一面墙壁上装了银幕,对着一列椅子,椅后放了一部放映机。当孟察和金鲁进来时,身材短小的侦察情报员“亚豹”已经等在那里。他挂着双手说:“我们立即便开始吧,今晚有点东西叫大家开开眼界。”他向放映员点点头:“第一张。”
  房里的灯霎时关掉。一阵机械声响起,银幕上出现了一幅高空拍摄的沙漠小镇的照片。
  “这是很偶然拍摄得来的存档照片,它是‘珍罗十二号’间谍卫星的杰作。”亚豹说:“拍摄高度是一百八十七英里,幻灯片的质素很好,虽然,它还不能读出车牌号码,不过,我们正在钻研这方面的技术,相信明年大约可以了。”
  孟察在椅里不耐烦地扭动着身体。他没有吱声。
  亚豹继续说:“这便是比蒙镇,人口四十八。没什么好看的,这边是商店,油站——看,这里‘高富’两个字很清楚,还有邮政局、汽车酒店……其余的都是私人住宅。那边是教堂。好了,另一张。”
  这张相当暗,有层红色的底色,但还依然可以辨出是比蒙镇。
  “我们现在从‘清道夫’的红外线照片开始放映,正如大家所知,这些胶卷是对热辐射敏感的。任何发热的东西在图片上会有个白色的影象,冷的则是深红色。你们可以看到那些建筑物是较深色的——比地面温度低。天黑后,建筑物散热比地面要快。”
  金鲁指着照片上四、五十个白点问:“那些是什么?”
  “那些,”亚豹说,“是人体;一些在屋里,一些在街上,数目大约五十个。其中有的较清楚,可以分辨出四肢和头部,例如这个横摆在街头——”
  他点着一支香烟,指着图中一个白色长方形;“我们估计这是一辆汽车。留意它前面有一个光点,显示出机器还在动,依然散发出热力。”
  金鲁说:“呀,这便是搜索车。”孟察上将同意地点点头。
  “问题现在出现了。这些人是否全部死去呢?我们不敢肯定。尸体的温度不一样!有四十六个比较低,显示出已经死去一段时间;另外三个则较高,其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