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作者:九十八度      更新:2021-02-26 20:00      字数:4716
  察敌炮所在,内调炮梢方向,使城内大炮方向对准城外敌炮,才下令施放。
  若然稍稍偏出,则令城下拽炮人略为调整:若偏出太多,则令拽炮人抬转炮座;若打过头去,则令城下减少发射人手,缩短射程:若打不及,则令增添人手,提升射程。
  这一下委实厉害,城外北军突见城内飞出无数巨型炮石,声威浩大,与方才大不相同。开头他们也不在意,以为城内看不见城外的情况,那大炮如何打得准?不料那巨型炮石偏生准确无比,霹雳大炮损毁固然严重,士兵也死伤不少。他们有心反击,却又看不到城内情况,只好干跺脚。
  但战如风毕竟是一代名将,他想飞石大炮要摧毁目标,必须要和目标相对。换言之,炮石飞起处,便是飞石大炮所在地。所以他将霹雳大炮分两层排放,二排直对着头排。若头排的大炮被摧毁,则由二排大炮迅速还击。这样一来,倒也摧毁城内不少大炮。一时间,双方争持不下。
  那战如风又心生一计,他知晓汉阳城身呈四方,城角处较易攀登,守军也难防守。
  他立即移动数十座大炮,布置在城西方向,斜着方向,不断发炮。这样一来,大炮打得远,自然会伤着城角西边的守军,而打得近,也可伤着城角北边的守军,击中城墙的机会更是大增!一时间,汉阳守军伤亡剧增,城角沿西北两边均无法站人。
  方芷容见势不妙,急忙命令士兵靠近城垛蹲下。城外飞石若来,飞得高者则越城而过,飞得低则直击城垛,士兵可保无恙。那些士兵奉命而行,只是听着头顶那呼啸而过的大石,墙垛又不时剧烈震荡,都不禁面面相觑,汗如雨出。
  方芷容正指挥间,猛然听见空中一声巨响,直把芷容震倒在地。原来竟然是两颗巨石在空中相撞,两颗巨石都重逾百斤,霎时粉碎,四射的碎石击在城墙上,留下无数的弹孔。
  总算芷容身边的士兵机警,及时举起盾牌护住她。饶是如此,碎石击在盾牌,连那士兵也招架不住,瘫软在地。
  此情此景,方芷容拚命压住心中的惊恐,咬着嘴唇,继续指挥作战。众人见她如此,心中稍安。
  双方炮击固然激烈,可城墙却经常被巨石击中,早已伤痕累累,城头几乎没有完整的堞口。高出城墙的木楼、敌楼和角楼更是几乎尽毁,楼内的士兵死伤甚多。
  城内目标又大,纵然不中城墙,越城而过,落下也必定杀伤不少城内军民。渐渐地,双方就开始分出高下了。
  倘若说飞石大炮是人力拉动型抛石机,那么霹雳大炮就是杠杆作用型的抛石机。人力拉动发射时固然灵活,但对士兵的体力和协作均要求极高。时间一长,士兵就会容易疲劳。而且要发射重炮石需要大量的人手,众人拉动炮索时必须整齐划一,发力时机一致。
  这须极高的指挥能力,万一指挥不当,效果适得其反,人越多发射效果越打折扣;相比之下,杠杆作用型抛石机是利用其巨型铁块来发动杠杆,从而发射重炮石。铁块虽重,却有绞车相助将其升起,故能轻松发射较重的炮石。时间一长,飞石大炮由于协调方面的问题,加上士兵开始疲劳,威力渐减,不多时已有十几辆飞石大炮被摧毁。
  方芷容见此不妙,连忙让飞石大炮退下。她心想,这霹雳大炮威力虽强,但数量不多,所发的炮石力量再大,也无法一下子击毁城墙,毕竟汉阳城墙足有四丈高,两丈厚,坚固无比,要彻底破坏谈何容易。
  至于巨型炮石虽可伤城墙,但极难获得,和飞石大炮对射后,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一些普通石头而已。
  她让城头上的士兵架起木幔。那木幔是移动的屏障,以木板为幔,悬幔于桔槔上,桔槔下有四轮,能四周移动。士兵立于木幔下,可挡矢石。靠这些木幔保护,士兵的伤亡大为减低。
  她又命人在受创城垛内侧栽埋一排大木桩,并用大绳索编缠牢实,如编篱笆般,里面再用大木支撑。这样敌军炮石再多,也难以击坏。
  不料北国骑兵不再炮击,而是乘机冲锋。他们一冲到护城河前,立即下马,一边用圆形盾牌挡箭,一边把马背上的大包扔进河里,那包里尽是泥沙。由于大量的炮石已经落入护城河中,使沙包不易被水冲走,加上上万骑兵一起动手,不多时已经将护城河填满。
  见此情形,方芷容立即命令士兵尽数走上城头,准备迎接下面的大战。不料北国骑兵突然退下,再次使用霹雳大炮。而这次攻击,霹雳大炮发射的竟然不是炮石,而是各种硫磺火种。
  北国是在发射前才把硫磺火种点燃,到达汉阳城中已经是火球一个,顿时城中火光四起,浓烟滚滚。
  方芷容冷不防被对方来了这么一手,由于士兵都在城头上守卫,一旦火球落在城头上,杀伤士兵甚多,而城中百姓也因为失去士兵的指挥和压阵,面对落入城头的火球仓皇失措,无法有效应对。
  方芷容看着城中四起的火头,除了佩服敌将战如风果然善于进攻外,也不禁愤怒起来。
  她始终认为,作战只是士兵间的事情,绝对不应该把无辜的百姓也牵入其中。像这样使用火攻,也许能攻下汉阳。但这种作战方式必定会生灵涂炭,玉石俱焚。无数无辜的百姓更是会牵连其中。
  听着城中百姓的哭叫声和乞求声,方芷容心如刀割,战如风啊,战如风!你使用这种战法,即使获胜,也绝对不会获得城中百姓的民心。倘若像你这种人都能获取天下,那么世间哪有公理天理可言。
  这时,有一个火球落到方芷容身边不远处,顿时燃烧起来,熊熊的火光映照着方芷容那玉雪般的容颜,更觉艳丽逼人。可是此刻方芷容,心中的怒火也不亚身边的火光。
  她那美丽的大眼睛发出锋利的寒芒。她一边指挥士兵协助百姓救火,一边手持弓箭,准备给敌军来个下马威。
  眼见敌军果然乘着城中混乱前来攻城,方芷容朗声对众人道:“诸位请听我号令,待会我会先行射杀那皂袍敌将。待那敌将一倒,诸位请一同发箭,以建奇功。”
  众人见方芷容屹立在熊熊火光中,瀑布般的秀发在狂风中飞扬,风姿四溢,凛然不可侵犯,仿如仙子一般,不禁尽皆倾倒,异口同声道:“谨从女将军吩咐。”
  近了,近了,眼看那嚣张的敌将离城头不过一百五十步距离,方芷容深深吸了一口气,凝神端形,两肩、两肘、天庭,尽皆平正,翎花靠嘴,弓弦靠身,右耳听弦,双手如开门之状,缓缓开弓。猛然一松手,箭如流星,正中那敌将喉咙,那敌将顿时翻身落马,城中守军见此无不雀跃,纷纷发箭,直射得神武大军人仰马翻,连忙败退。
  然而敌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第一波刚退,第二波人马又到,其势比以前更猛。方芷容有心命令士兵以神臂弩迎敌。
  但考虑到神臂弩的威力虽强,但发箭缓慢,需要以大量人手轮流替换。在霹雳大炮和火球的袭击下,已有大批将士受伤,加上又要抽调一部分人员去救火,人手严重不足,神臂弩在数轮发射后,后排人员必然补充不上,箭雨稀松,反而会给神武大军以可乘之机。所以方芷容继续命令士兵以普通弓箭迎敌。
  这时,风向突变,由原来的东南风突然转为当地极为少见的北风,许多中途落在地上的火球燃起地上的鹿角和木排,发出浓烟,直扑城中守军。守军由于眼睛被烟所熏,无法看清敌军,也就无法开弓射箭了。而神武大军乘机冲过护城河,架起云梯,准备登上城池。
  方芷容不顾被浓烟所熏出的泪水,命令士兵以托杆撑住敌人的云梯,不让其靠近城墙。但神武大军其势如潮,挡得住这座云梯却挡不住另外那座云梯,让不少神武大军冲上城头。那些北国军虽然是骑兵出身,但地下步战也十分了得。
  而城中的守军尽管尽力死战,但毕竟人数太少,渐渐抵挡不住,涌上城头的神武大军越来越多,眼看汉阳就要失守了。
  倏地,神武大军纷纷后退,连冲上城里的士兵也通过云梯逃回去。只见远处的神武大军大营火光冲天,显然受到袭击。城中守军不明就里,以为是龙雪皇的军队回援,无不大喜过望,摩拳擦掌,要下城追杀。
  只有方芷容心里明白,那是文天籁所带本部兵马奇袭而致,并非真有援军来救,然而倘若自己不出城追杀,必然会引起敌将的疑心,觉得城中兵力不足,从而重整旗鼓,再次大举攻城,到时自己未必守得住。于是方芷容点起两千人马,出城追杀敌军。
  战如风果然不愧为名将,纵然在紧急时刻退兵,阵容也丝毫不乱。而他为了反败为胜,还特意留了两支精锐骑兵在两翼护卫,一旦城中守军出城,一路骑兵从侧翼袭击,以图将敌军拦腰切断,而另外一路骑兵则趁机偷袭汉阳城。
  城中守军果然出城追杀,战如风大喜,立即命令两支骑兵依计行事。那左路骑兵的将领立功心切,带领兵马如旋风般向方芷容军冲去,想一举将他们冲散。面对北国骑兵那惊涛骇浪般的进攻,城中守军果然害怕起来,竟然纷纷逃散。
  正当那北国将领耀武扬威之时,猛然间发现在守军中央竟然停着几十辆车子,车子上机关精巧,以轮轴带动的弓弩赫然可见。只见守军按动机钮,一弩发十,十弩发百,箭如连珠,直向神武大军射去。
  北国骑兵猝不及防,加上在高速冲刺中,一时无法躲避,纷纷中箭落马。前排倒下,后排骑兵仍然无法勒住战马,仍旧中箭,不到一刻,北国骑兵伤亡之重,竟然远超之前攻城的数目。
  而负责偷袭汉阳的另一路骑兵也没有讨好,他们遇到的是飞石大炮的攻击。由于骑兵在高速行进中,使用巨型炮石是很难击中他们,所以方芷容改用大量的小石子,由飞石大炮发射,小石子给抛到中空中,如雨点般落下。
  由于范围极广,北国骑兵无从躲闪。那石子虽小,打在身上也不会当场毙命。但毕竟是从半空落下的小石子,直打得神武大军头破血流,叫苦不迭。骑兵还好,他们还有骑兵专用的圆盾来挡石子,可马匹就无所遮挡,被石子打得悲鸣不已,四处乱窜,这一路骑兵也败退了。
  战如风见此,情知遇到强敌,只好命令两路骑兵迅速撤退,自己率领本军压阵,徐徐退向神武大军营寨。方芷容兵少,又见北国军容整齐,不敢轻易追击,只在远处摇旗呐喊,不断发箭骚扰而已。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收兵回城。
  却说战如风退回自军营寨,发觉营中大火犹自燃烧不已,但偷袭的敌军却已经不见影踪,而营门和寨栅仍完好无缺,心中已有计较。这时,忙得焦头烂额的营中守将霍全忠前来请罪,并满面羞愧地报告敌军这次来袭的奇怪之处。
  原来,战如风虽然善于进攻,但对防守也相当看重。由于他经常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去包抄敌人后路,袭击敌人的粮仓,所以比任何人都懂得退路的重要。
  他通常都是留将近一半兵力把守营寨,这样即使自己作战不利,也有后路可退,有足够的粮草补给。而作为守将的霍全忠年纪虽轻,但少年老成,大有战如风之风,比起同样是军中要将的辛奇、崔宇啸两人更受战如风赏识。
  今日当战如风出击之时,霍全忠一如既往地留守大寨。这座大寨本是飞虎军逃跑后所留下来,霍全忠在原来的基础又增加了许多东西。
  为避免敌军看出神武大军的实际兵数多少,他把大寨扎得又牢又广。寨中有寨,寨寨紧扣,疏而不散,多而不乱,寨内四通八达,首尾相辅,更有大量的铁蒺藜、拒马、鹿角木布置在各重要位置,以防敌军袭击。霍全忠还派出大量哨骑出外巡查,可谓万无一失。
  不料在战如风攻打汉阳正急时,大寨之中不知为何突然火起,当霍全忠赶去时,发现地上躺着十几具神武大军尸体,却不见敌军影踪。霍全忠不敢怠慢,连忙吩咐传令营中守军各自紧守岗位,不得妄动,如有敌军,不必询问,只管以弓弩射之,自己则率领亲兵巡视。
  不料大量营帐火起,帐中神武大军为了避火而四处走动,而敌军趁机化成神武大军的样子,在营寨中神出鬼没,恣意袭击。一些神武大军不明就里,奋力反击,却只是伤及自家人。
  霍全忠见势不妙,正烦恼间,幸有“莺兮”欣儿献计,让她扮成普通士兵的样子,在营中行走,果遭假神武大军的袭击。欣儿武艺不弱,袭击他的假神武大军虽有五人之多,还是不敌。她一连击毙三名假神武大军,余下两人仓皇逃跑,一下子混入营帐中,再也不见影踪。
  欣儿并不追赶,仔细察看假神武大军尸体,才发现那些假神武大军头上都有一根白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