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1-02-21 16:56      字数:5281
  1961年4月12日,是载人飞船起飞的日子。航天员加加林站在火箭下,
  向全世界人民这样说:“亲爱的朋友们,熟识的和陌生的人们,同胞们,各
  国和五大洲的人们!几分钟后,强大的宇宙飞船将把我送入那遥远的太空
  中。……此时此刻,我觉得我的全部生命是美好的瞬间,我过去的经历和过
  去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时刻。……对一个人来说,参加一次新的发现是
  至高无上的幸福。……”加加林平静地走进飞船座舱。
  科罗廖夫伫立在发射场上,凝远天空,遥望草原,转视加加林,微笑着
  对他说:“从高空看我们的地球一定非常美。有福气的人啊!您将是第一个
  在空中那么高的地方看到地球的人。”然后话题一转:“无论是航天发射还
  是飞行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你既要经受超负载,又要经受失重和我们可
  能预料不到的种种情况……不过要记住一点,我们智慧的全部力量将毫不迟
  疑地献给你。”
  9时7分,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在科罗廖夫核定各方面情况准确无
  误后,发射指令长下达最后的命令:“升空!”一支有6个发动机的重型火
  箭起飞了。在末级火箭的顶端连着一个直径为2。3米的球形容器,这就是“东
  方1号”宇宙飞船。在球形容器中坐着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苏联空军少
  校尤里·加加林,当时他刚满27岁。
  起初,加加林不断地与科罗廖夫保持着对话,人们心情异常兴奋。突然,
  对话中断了,人们心情焦急不安。待加加林的声音再次从飞船中传到地面,
  人们都松了一口气。
  稍后,全世界都收听到莫斯科广播电台播音员播出的塔斯社消息:“1961
  年4月12日在苏联本土,世界上第一只载人‘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了围绕
  地球的轨道……”
  飞船在绕地球的轨道上总共飞行了108分钟,其中有89分钟加加林是在
  … Page 19…
  失重状态下度过的。他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经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验。
  加加林在宇宙飞船上报告说:“飞行正常,经受失重状况的情况良好。”
  在绕地球飞行一周后,加加林安全地降落在莫斯科东南805公里的萨拉
  托夫州的斯梅洛夫科村。
  科罗廖夫迎上前去,热烈地拥抱加加林,不断地说:“谢谢您!”“您
  为人们开辟了宇宙之路。”
  加加林成为人类共有的英雄。当时,在世界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登载了他
  的照片。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发来贺信,一致认为:星际飞行时代已经成
  为现实。
  科罗廖夫青年时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6月24日,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授与
  杰出的科学家、设计师和工程师科罗廖夫国家最高奖赏。命令说:“授与社
  会主义劳动英雄科罗廖夫·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第二枚镰刀与锤子金质奖章,
  以表彰其为发展火箭技术,建造并顺利发射 ‘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所作出
  的特殊功绩。”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紧紧握住科罗廖夫的手并说:“衷心
  祝贺您,谢尔盖·巴甫洛维奇!很高兴授与您第二枚金质奖章。”然后把金
  质奖章佩带在科罗廖夫胸前。
  科罗廖夫激动地对勃列日涅夫说:“我将尽一切努力不辜负祖国的崇高
  奖赏。尽我的一切力量,一切。”这“一切”两个字从科罗廖夫口中说出,
  包含了无比兴奋的激情和极其深刻的内涵。
  1961年8月6日,航天员季托夫乘“东方—2”号宇宙飞船升空,并顺
  利着陆,他曾在太空停留25个小时。
  1962年8月12日,航天员安德里扬·尼古拉耶夫和巴威尔·波波维奇
  分别乘“东方—3”号和“东方—4”号宇宙飞船完成了编队飞行。他们各自
  在太空中度过了94小时和71小时。
  1963年6月14日,“东方—5”号发射升空,航天员是瓦列里·贝科夫
  斯基。6月16日,“东方—6”号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航天员是苏
  联女性公民,她叫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是一名少尉,她是进入宇宙空间
  的第一位妇女。“东方—5”号和“东方—6”号宇宙飞船也采取编队飞行方
  式。捷列什科娃在离开地面233公里的高空,环绕地球飞行48圈以后,于6
  月19日8时16分平安地在卡拉干达东北620公里的地方着陆,总共在宇宙
  飞行了70小时46分钟。捷列什科娃的飞行任务不仅要考察飞船的操作系统,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宇宙飞行条件下妇女生理的变化。她返回地面以后各方面
  情况良好,后来还生育了一个女儿。
  … Page 20…
  六、人在太空漫步
  男性、女性公民都可以在宇宙飞行,但这并没有使科罗廖夫满足,他强
  烈地想自己亲自飞向宇宙。人们说他年纪已经太大了,他就提出设计师、工
  程师、科学家应当到太空中飞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各种试验和考察,
  推动对宇宙科学研究。
  1964年6月12日,“上升”号宇宙飞船升空,飞船由科学家和工程师
  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康斯坦丁·费奥克季斯托夫和鲍里斯·叶戈罗夫驾
  驶。
  6月13日,“上升”号在宇宙中飞行了一个昼夜,顺利地实现了软着陆。
  这是以前苏美的宇宙实践中所未有过的卓越新成就。
  科罗廖夫激动地说:“在费奥克季斯托夫飞行之后,宇宙之路为科学家
  们敞开了。现在他们不仅仅可以看数字和仪器记录、摄影及遥测底片、电报
  记录,不,今天的科学家可以对事物有自己新鲜的认识,有切身经历和亲眼
  所见的感受,从现在起他们极有可能去完成他们希望进行的研究以及当场分
  析获得的数据,并且继续向前发展。”
  为了表彰和纪念苏联人民征服宇宙空间作出的卓越功绩,苏联政府决议
  在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47周年之际,举行“宇宙”纪念碑隆重揭幕仪式。1964
  年11月4日揭幕式正式举行,一座“宇宙”丰碑矗立在离莫斯科苏联国民经
  济成就展览会不远的地方。
  科罗廖夫指示设计师们研制了舱闸系统和独特的密封航天服。人穿着这
  种航天服可以离开飞船直接在太空深处生活和工作。科罗廖夫要将青年时代
  的幻想变为现实——人在太空中漫步。
  1965年3月18日,列昂诺夫中校和别利亚耶夫一起,乘“上升—2”号
  宇宙飞船,在拜科努尔升空。格林威治时间8时30分,列昂诺夫离开坐椅,
  穿好航天服,身背氧气筒,经过连接在宇宙飞船一端的一个气闸室,走出飞
  船船舱外,进入宇宙空间。地面指挥里听到列昂诺夫从太空中传来的声音:
  “我正在脱离。”接着又传来两遍同样的声音:“人——外——出——到—
  —宇宙——空间啦!”人们从电视的萤光屏上看到,列昂诺夫的动作过程像
  是潜水员从潜水艇中进入海底,只不过潜水员通过的是水闸,宇宙中的危险
  性不知要比水中的危险性大多少倍。由于飞船和航天员都处于失重状态,空
  间漫步不是在走,而是在飘。动作稍有疏忽,航天员就会飘离飞船而永远回
  不来了。为了保证安全,一根长5米的缆索把航天员紧紧拴住。缆索中的电
  话线保证了舱内外两名航天员通话,电缆线还把舱外航天员在宇宙空间的一
  切生理感觉、生物功能测量数据传回坐舱并发回地球。列昂诺夫在空中停留
  了20分钟后,由原通道回到了舱内。在20分钟内,列昂诺夫飘了12分9
  秒。从发回的电视图像上看出,列昂诺夫的动作笨拙得可笑,但这是距地球
  500公里的高空,飞船和人均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飞行,同时这也证
  实了人是可以在宇宙空间中停留并活动的。这为以后的宇宙航行积累了经
  验。
  科罗廖夫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这一切。又看到舱内各项参数均在标准范围
  之内,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着话筒向飞船中两名航天员说:“祝贺
  你们顺利完成任务。谢谢!”
  “上升—2”号飞船还在宇宙中继续飞行,地面上的记者招待会已经在科
  … Page 21…
  罗廖夫的办公室举行了。
  科罗廖夫青年时代的幻想变为现实,使得憋在肚子的话像一下子拱破闸
  门,他讲了很多话,预计了未来宇宙飞船的发展,如当飞船长时间停留在宇
  宙中,靠简易宇宙飞行器供给补给,人可以到飞船外进行劳动操作,等等。
  3月19日,“上升—2”号飞船预计将在指定地区着陆。科罗廖夫赶赴
  现场观看、检验这次飞行的最后步骤的情况。
  原来预计,“上升—2”号应在飞行第18圈时着陆。但发给制动发动机
  装置的指令没有通过。于是,国家宇宙委员会作出决定:命令“上升—2”号
  飞船指令长别利亚耶夫用手操纵系统完成着陆。科罗廖夫通过无线电亲自向
  别利亚耶夫转达这个决定。
  飞船飞行到第19圈时,指令长别利亚耶夫用手操纵校正了飞船的方位,
  启动了制动装置。
  几小时后,塔斯社广播说:“3月19日莫斯科时间12时零2分,由指
  令长别利亚耶夫上校和第二驾驶员列昂诺夫驾驶的‘上升—2’号宇宙飞船顺
  利地在彼尔姆市区着陆。飞船着陆是别利亚耶夫上校利用手操纵系统完成
  的。”
  3月27日,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里,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和外交部举行记
  者招待会。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云集在这里,目睹了航天英雄的风采,聆听
  了人类第一个在飞船舱外漫步并看到太空的人——列昂诺夫的讲话。
  科罗廖夫为了看到这一天的景象付出太多的劳动和智慧,两鬓的白发增
  多了,眼角和嘴角的皱纹加深了。
  … Page 22…
  七、生命的最后日子
  人们对科罗廖夫为发展航天技术作出的贡献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有一
  点是大家公认的:科罗廖夫作为著名的科学家具有罕见的品质——出色的工
  程技术洞察力、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组织才能。
  加加林对自己的导师评价是:“很多人都十分了解科罗廖夫的巨大才能、
  坚强意志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他的一生是忘我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的典
  范。”
  季托夫这样写道:“科罗廖夫具有旺盛的精力,解决复杂问题时罕见的
  果敢,细致的工程技术洞察力和科学预见。科罗廖夫清楚地懂得,在科学预
  见中由专家们组成的集体发挥着主要作用。他在自己的探索中始终依靠集体
  的力量。……他是苏维埃新型的科学家和设计师、我们祖国的热情而积极的
  爱国者。”
  第一位科学家航天员费奥克季斯托夫博士这样称赞自己的导师:“他最
  大的特点是精力异常充沛。他用这种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他是个果敢的人,
  很多时候又十分严厉。科罗廖夫是一块冷漠、理性、压力和幻想的合金。”
  波波维奇这样回忆科罗廖夫:“科罗廖夫是个真诚感人、朴实、和霭可
  亲的人,但是如果他见到了疏忽、懒惰和轻率的现象,他又可能成为一个毫
  不留情的、甚至粗暴的人。他讨厌漠不关心的人。时时事事都要求作到准确
  无误。他赞赏勤劳精神,憎恨虚荣。”
  别列格沃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永远是三个名
  字:齐奥尔科夫斯基、科罗廖夫、加加林。”
  沃雷诺夫说:“科罗廖夫院士的功绩在于他善于把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团
  结在征服宇宙的思想周围,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工程师。”
  航天员们结束飞行返回后,都会向科罗廖夫赠送有题字的照片。科罗廖
  夫像父亲一样慷慨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传授给航天员。他爱他们,珍
  惜他们,因为他们对面临的危险毫不畏惧,他们要帮助人们去认识太空。
  科罗廖夫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他了解新事物的欲望旺盛,保
  持始终,并没有随岁月流失而消弱——他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