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7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3      字数:4683
  鸬难劬锩嫖颐嵌汲煞鹆耍谖颐堑难劬锩妫湾饶材岱鹨彩欠卜颉V钗幌感娜ゴΑ⑷ス鄄欤锼嫘淖J湾饶材岱鸬男囊丫纱烤淮可频男模运匆磺兄谏橛胛耷椋煞鸬馈N颐墙裉斓男氖欠卜虻男模俏遄嵌袷赖男模嵌竦男模晕颐强粗罘鹑缋础⒖匆磺衅腥⒖匆徽娣ń纾惩呈俏遄嵌袷溃惩呈腔嗤粒惩呈欠卜颍魅丝吹牟灰谎D惆颜飧鲆馑疾瓮噶耍鹁险饩浠澳憔突腥淮笪颍憔兔靼琢恕H缓竽阕约翰胖佬扌兄匾扌惺亲约旱氖虑椋氡鹑瞬幌喔伞W罱导噬喜皇亲罱丫簧倌炅耍毡镜目蒲Ъ已芯克峋В沂亲罱趴吹降摹4蠹蚁梦移匠2豢幢ㄖ健⒉惶悴ィ膊豢吹缡樱硇矶喽嗟氖虑椋挥腥烁嫠呶遥叶疾恢溃宰约盒扪в泻么Γ3稚硇那寰弧N蚱绞Π颜飧鲅断⒏嫠呶遥乙惶投痘暇方驳恼庑┑览恚痪褪钦庋模∷俏镏世锿返囊恢郑嬷诵母杏Γ诵氖歉校怯ΑK哉飧龅胤剑星楦耷榉浅C飨缘那稹?br />
  九法界众生是有情众生,诸佛如来没有情了。诸佛如来把情转成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诸位要晓得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跟九法界众生的那个情是一桩事情,悟了,就叫做般若智慧;迷了,就叫做情识。情识起的作用,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妄想分别执著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迷的状态之下起的作用。它起作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头它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它是在一真,那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在我们眼前,一真随著一切有情众生,它起应;众生有感,众生起心动念,它就有应。所以从水的结晶里面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你看你的心地善,它的结晶就很美;你的心不善,它结晶就很难看、很丑陋。你要仔细观察,这个结晶是刹那的,刹那刹那在变化,它不是固定的。科学家证明,不可能看到有两个结晶完全相同的,随著你的心变化。我们这里这一杯水,我现在在看这个时候,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结晶都很美,但是你仔细观察它结晶不一样,它变化。
  到什么时候这个结晶不会变化?成佛。诸佛如来境界里面那是最美的,而且不会变。为什么?佛的妄想分别执著断尽了,等觉菩萨都不行,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所以等觉菩萨他的变化不大,但他有变化;虽有变化,他的变化都是非常美的。这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境随心转。《楞严经》上讲「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楞严经》上讲的这个如来是广义的。什么是广义的?圆教初住菩萨就叫做如来。为什么?他用真心。圆教初住菩萨到究竟果位,大乘经上讲还有四十一个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才到妙觉。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只要到了圆教初住菩萨,他依报环境的结晶(我们用科学家讲的名词),结晶都是最美的,九法界里头看不到的;因为他们的心可以说到纯净纯善。纯净纯善里头还是有差别的,没有差别他怎么会有四十一个位次?有四十一个位次,可见得他是有差别的。有差别,我们为什么称他纯净纯善?可以讲,可以这样称呼,因为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分别没有了,执著没有了。执著没有了、断尽了,纯净;分别没有了,纯善。但是他还有极其微细的念头,那个念头依旧叫妄想,但是那个妄想不碍事。为什么?没有善恶业报,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纯净纯善。
  我们学佛要向这个目标迈进,自己得受用。这个受用最明显的,你自己能够觉察得到的,烦恼天天轻,智慧天天长,能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这个受用不可思议。这个受用,你想想看,多么令人羡慕。多少人想得到,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方法,殊不知这些道理方法全在大乘经里头。世间所有一切科学的发现,都能够证明佛经某一部分、某几句的经文,让我们从科学家那个地方研究发现,对於佛经所说的能够更深入。不但能够深入,而且能够扩展,这些都是智慧的起用。所以我们在此地看到「恒河沙数小劫」,一个大劫里头这么多小劫,不思议的境界。再接著看底下一句:
  【人寿命二小劫。】
  这一句是讲一桩事情,也显示这个世界众生福德不可思议。我们娑婆世界,讲这个地区南赡部洲。我们总是以南赡部洲、以地球为中心,这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佛跟我们说,我们居住这个报土,人寿命最长八万四千岁,最短的时候十岁。当然这个讲法是讲居民平均的年龄。我们今天是处在减劫这个时代,减劫就是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这个阶段叫减劫。然后再从十岁,一百年加一岁,又加到八万四千岁,这个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这是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的。
  我们今天处在减劫。释迦牟尼佛出世,人的寿命平均是一百岁。佛灭度之后到今年,外国人一般讲二千五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上记载是三千零二十几年。由此可知,现在这个世间人的寿命大概平均是七十岁。有超过的、长寿的,那是他修得的;也有不足七十岁而离开这个世间的,所以我们看平均数字。现在有很多人他们依据科学的看法,说现在医学发达,医药发达,人类的寿命延长了。这个话我们听了也点头,为什么?不能不点头。这些人相信科学,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也点头。而实际上怎么样?实际上不然。
  人的寿命,不但中国人、古印度人、阿拉伯人,乃至於西方世界古老典籍记载里面几乎都相同,人命是有一定的。中国有算命看相的,外国也有。你这个人活多大年岁,你将来走是什么状况走的。法国诺查丹玛斯预言里面讲得很清楚,那就是说什么?命运真有。诺查丹玛斯他所见到的这些事情,看到人的寿命,一生的荣华富贵,业因果报,实在讲跟《了凡四训》里面那个孔先生差不多。《了凡四训》里孔先生有这个能力,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命运。孔先生不能改变,只有认命,诺查丹玛斯也只有认命,不能改变。你看看云谷禅师高明,他能改变。能改变跟不能改变,差别在哪里?不能改变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能改变是知其当然,又知其所以然,晓得你的命运的业因是什么。改,果上不能改,因上改。所以,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话,云谷就是中峰禅师,昨天你们做三时系念,三时系念的仪规是他做的。这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我们一般讲,他不是凡夫。他对於了凡先生不过是讲了一点小道理,不是大道理,了凡先生接受了,依教奉行,果然就改了。所以命是心造的。这个心造是你过去世造的业,这一生来受报,佛家常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这一生所受的,就是你前世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你来世的果报,你这一生起心动念、造作行为,就是的。
  因果通三世,人有没有生死?没有。这是我常常在经上讲,学佛的人真正契入到境界,人可以不老、不病、不死,真的不死。舍身受身就像换衣服一样,很自在!很快乐!这个身不要了,离开了,身不是我!神识离开这个身体,再换一个身体,愈换愈殊胜,愈换愈好,这是觉悟的人。迷惑颠倒的人用这个身体去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那就错了,那就冤枉了!你将来换身体,愈换愈差,把人身换成畜生身,畜生身换成饿鬼身,这很糟糕。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这种人真可怜,愚痴!不懂得事实真相,没有智慧。
  我们是凡夫,不是再来人,想学智慧,智慧从哪里学?从圣贤典籍里面去学。能学得成吗?跟诸位说,能,肯定能!只要你好学,你认真去学习,你就能学到。当然这里面最关键的地方还是个缘,这个缘最重要关键是老师、善知识。你这一生能够遇到善知识,那你的缘殊胜,哪有不成就的!遇不到善知识是自己没有福报,遇到善知识是自己有福。遇到善知识,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个最重要。我在过去写了一篇短文,《内典研究要领》,文字不多,好像只有几百个字。我在第一段里面就说明,学习成败百分之九十是在态度,一般人只讲求方法。方法实在讲,在成就里头顶多只占百分之十,态度重要。以后我们读到印光大师的《文钞》,印祖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个「诚敬」是态度。
  为什么在学习里头那么样讲求尊师重道?老师何必要学生尊敬他?他要那么样的好名,这个老师不是个好老师。老师的心应当是很清净的,应当是很平等的。真的,一点不错,尊师重道是自己,自己尊重老师是你学习良好的态度。因为你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诲你会百分之百的受持,你对老师没有尊重心,老师教的你不会去做,所谓是阳奉阴违,这么一回事情。哪里是老师一定要学生尊重,不是的。由此可知,尊师重道的利益是归自己。对别人,我们自己这样做,对别人造成影响。这个影响是什么?我们做个示范。我们是这样态度来学习,这样态度对老师、对同学。让别人看到,这个态度是对的,他学成功。如果对老师没有尊重心,对道业不重视,虽然跟著一个好老师,他一样不能成就。一个真正善知识,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他学生很多,其中几个有成就的?那就是印光大师讲的,你看那个学生对老师诚敬心的,真的,十分诚敬他有十分成就,两分诚敬他有两分成就,没有诚敬的,没有成就。
  在中国儒家,大家晓得孔老夫子的学生三千人,真正有成就的七十二个人。我们就知道了,这七十二个人何以有成就?尊师重道。三千人里头只有七十二个人,一百个人都不到。要是一百个人的话,三千人是三十分之一,三十个人里头有一个人还不到,大概差不多四十个人里头才有一个人,很了不起了。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更多,因为孔老夫子教学只有五年,时间不长。释迦牟尼佛教学五十年,从三十岁到八十岁。在我们想,跟他老人家学习的人,在那个时代,我们想像当中,二、三十万人是很可能的。他也是周游列国,到处教化。真正有成就的人有多少?经典上记载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就跟孔门的七十二贤一样。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看到,皆是大阿罗汉,这不就说明都有成就的。
  这个成就,佛法里面讲成就是有三层。最小的成就转恶为善;换句话说,不会堕三恶道,转恶为善,他觉悟了,但这根性并不是很利。中等根性的人转迷为悟。转恶为善的人,来生不堕三途;转迷为悟的人,来生不会堕欲界。他到哪里去了?到色界天去了,到无色界天去了。再上层的人转凡为圣,他超越六道轮回,最低限度证阿罗汉果,这讲成就。佛法里面讲的成就,就是释迦牟尼佛弟子的这些成就,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转凡成圣。小成就的不提了,大成就的才提一提。这两个都是老师,孔子在中国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老师。我们要知道,他教给我们的是些什么?我学到了些什么?确实转变了,对於宇宙人生真相道理搞清楚了,事实搞明白了,自己得自在。知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念念都在转变。这个转变有一个总方向、总目标,总方向、总目标是纯净纯善。
  我学习这么多年当中,我写了二十个字,做了一副对联。前面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纯净;「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纯善。起心动念一切作为,绝对不违背这二十个字。我学的就是这二十个字,我教的也是这二十个字;佛在经上常说「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统统都是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再总结为四个字,就是纯净纯善。方向目标正确,这人生法喜充满,大乘经上常讲的,常生欢喜心,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个境界是太平盛世,或者是动乱之世,对我都没有影响,你才得真自在。你还要会受影响,你就不自在了。你为什么会受影响?你没有看破,看破就是明了,你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你不明了。你没放下,没放下是什么?没有放下分别执著。妄想我们不说,因为妄想不容易,妄想要放下的时候,你已经到一真法界了。但是你能够把执著放下,一切都不执著,六道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六道不影响你,你在六道里头得自在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你就超越十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像天台大师讲的藏教佛、通教佛,这个四圣法界不影响,不受四圣法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