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2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8:02      字数:4690
  懊媪绞鬃钪匾囊馑际撬捣鸪鍪婪浅OS校庵只嵋欢ㄒ阉プ。虿荒芄皇У簟U庖皇撞荒讯按蠹夜劭矗捶鸬墓饷鳌!夯鹉阉家椤弧U飧觥富稹故恰腹庵谢鹞奘冢腥谝辔薇摺梗馑祷稹N颐乔懊嫠倒拖瘛镀彰牌贰防锩嫠驳模σ允裁瓷淼枚染拖质裁瓷恚鹈挥幸欢ǖ男蜗唷T谥泄肥槔锩婕窃氐囊膊簧伲唤鍪浅黾业谋惹鹕⒈惹鹉嵘⑸趁帧⑸趁帜幔诩业挠牌湃⒂牌乓模惺焙蚧瓜衷坠偕恚母骷豆僭保终庵稚恚蚕指餍懈饕瞪怼D阕邢溉ス鄄欤蘼鬯质裁瓷恚淖饔枚际墙袒谏际前镏谏沤狻N颐遣灰饲懊娲笸馑さ玫模淅锿返诰啪洌冈龀ば沤饬Υ笤浮梗颐谴诱飧龅胤较感娜ス鄄欤慊峥吹椒鹌腥谡飧鍪兰洌信仙俑餍懈饕道锩嫦稚怼K龅模氲模械模邢溉ス鄄焖嘉└滔嘤Γ皇腔稹⒉皇腔腥撬坑绕涫窃谡飧鑫遄嵌袷溃嵌竦郊φ飧鍪焙颍谡饫锩嫦稚砀裢獾拿飨浴K换崴嫠骋磺械娜疚郏换嵩熳饕磺械淖锕男恼⒀哉⑿姓飧龊芸赡芷腥砝吹模运凳恰富鹉阉家椤埂?br />
  『一切宫殿中,寂然而正受』,这个「一切宫殿」,宫是私人的住宅,居家所在;殿是大众聚会的场所,我们今天一般人讲的办公室,从前称之为殿;办公的地方、开会的地方、集会的地方称为殿。这一句话我们就明了,无论是他在家燕居,或者在大众当中,大众集会当中,他的态度都是「寂然正受」,这个我们要微细观察。「寂然」是讲身心清净,特别著重在心地上,因为它后头有「正受」,正受是讲身行,身体行为,都在戒定当中。他的身有威仪,心清净、身清净、语清净,我们用身语意三业清净跟这一句经文相应。一切时一切处就是儒家所说的,「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宫中,独善其身;殿堂,兼善天下。跟大众在一块的时候肯定是影响大众,帮助大众破迷开悟,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做这种表现。这些佛德,我们做佛的弟子应当要学。再看第四首:
  【汝观佛神通,毛孔出焰云,照耀於世间,光明无有尽。】
  这一首偈里头说佛的神通,说佛的照耀,他的神通、智慧、德能显现在世间不是自受用,他受用!『神通』,首先我们要把这个名词含义搞清楚,「通」是通达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通达没有障碍,我们对这桩事情上面再给它加一个「神通」,说明他那种通达的能力神奇莫测,超越我们凡夫的想像,超越我们凡夫的常识,我们没办法理解的。没有一样他不通达,没有一样他不明了,这是什么?这是圆满智慧的起用,这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神通是无障碍。清凉大师给我们总说这部经「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称这部经是四无碍的法界,这个法界是一真法界,这个法界就是法身如来,神通广大无量无边。这首偈威光太子给我们举一个例子,『毛孔出焰云』。「毛孔」是身上汗毛,汗毛孔里面出生「焰云」,焰是火焰,云是云彩,实际上就是彩云。但是不能用彩,彩云只有美,焰里面呢?焰里头有表法,火焰它是光,它代表智慧,它有热。你们想想看这个字里头热情智慧,热情是慈悲,焰云就是慈云,慈云里头还有智慧。
  『照耀於世间』,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从什么地方看?每一个毛细孔,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全身放光。你看这个佛的身相,无论从哪个地方看,就从极其微小的毛细孔里面去看,都能够觉察他的无尽的智慧跟慈悲。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他这几首偈总注,你看佛有德有慈,这个德里头包含著有智,威光劝大家皈依佛。『光明无有尽』,无尽的光明。第五首:
  【汝应观佛身。】
  你再细细的观察佛身。
  【光网极清净。】
  这个『光网』不好懂,我们中国人讲气氛,外国人讲磁场,就是这里讲的「光网」。它的气氛、它的磁场无比的清净,所以你接受之后,你会感觉到非常舒服,在他这个光网之下,身心清净,妄念不生,有这么大的威德。
  【现形等一切,遍满於十方。】
  这个『现形』,前面讲的化身,前面说「化佛难思议」,化佛、化菩萨这个现形没有一定的形相,《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是讲三十二类。《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五十三种不同的现形。既然『等一切』,那就是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有什么样的身形统统能现,遍满虚空界。我们看佛的身形,想想前面清凉大师引用《思益经》佛的开示,什么是佛身?知法即是佛。这个「佛」,法身佛。法身佛是体,报身就是一切诸佛如来现前的身相,依法身而现的;应化身的佛是依法报身而变现的。所以三身就是一身,一身就是三身,无不遍满虚空法界。
  『遍满於十方』。这桩事情要很细心去体会,佛三身明显,我们有没有三身?当然有,既然佛在这个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身是属於相,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皆有」当中有我一分,我在皆有之中,不是在皆有之外。那我们现在三身到哪里去了?迷失了,不是没有,有,迷失了,迷失不是真失。换句话说,有,就在现前,自己不知道,茫然无知。什么时候要觉悟了,你就晓得,原来久远劫以来一直到今天,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一念迷把我们搞成这个样子。迷的相是什么?迷的相是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迷!觉悟的相是看得破,放得下。佛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没有一丝毫差别。但是这一点差别受用悬殊,那真是天壤之别,不能比。佛有大智慧、大神通、大自在,我们什么都没有。这个道理事实真相应当明了。再看下面第六首:
  【妙音遍世间,闻者皆欣乐,随诸众生语,赞叹佛功德。】
  这是赞叹佛的语业;身语意,语业。我们学佛尤其要学,这首偈就是普贤菩萨十愿里面「称赞如来」。如来在哪里?《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来者,诸法如义」。你要懂得这几句经义,你就知道怎样学习。在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你看到他与清净相应,与平等相应,与正觉相应,与慈悲相应,要称赞,这就是『妙音』。如果与性德不相应的,佛教导我们礼敬,没有赞叹。礼敬是平等的,对九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不礼敬的,即使对自己的冤亲债主,对自己的仇敌,还是要礼敬。他要害我,甚至於要把我害死,我对他还是礼敬,为什么?我随顺性德,我是佛的弟子,我要依教奉行。我知道那个怨家、那个敌人他本性是善的,我知道他有佛性,他今天用这个态度来对我,我要反省,他为什么不用这个态度对别人?那么我跟他过去一定是有一个不善的业因。
  这些事情,我们看到钟茂森居士从美国带来的,美国一些学者专家,在这半个世纪研究前世今生这些报告里面,我们看到他们的报告跟佛经所说的相应,足以证明佛讲的是正确的。前世有过节,前世我曾经杀过他、害死他,这一生当中遇到了,没有什么缘故,他就是看你不顺眼,就是想整你害你,前世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既然了解事实真相,对於怨敌一切的加害我们承受,决定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我这个帐到这里结了消了,就是被害死了,心里也很快乐、很平静。为什么?下次再遇到了,好朋友!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化敌为友,重要!化怨为亲,千万不能够迷惑,不能颠倒,遇到这些冤家对头生瞋恚心,生报复的念头,这麻烦大了。将来的果报,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些误会的产生,都是由於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明了事实真相,从今而后再也不干这个傻事了。
  在我们一生当中会不会有冤亲债主?当然有,没有学佛之前有意无意造了许多的罪业,得罪许多众生,这些众生遇到缘了,哪有好脸色给我看?不可能的!我自己清楚明了,他以恶意待我,我以诚恳心对待他,这个样子他对我的报复自然会减轻,为什么?我没有抗拒。你要骂,我恭恭敬敬在听,一句话不回,他骂累了,他就不骂了,减轻;他要打,我就让他打,决定不还手,他打累了就不打了。化解怨怼的方法,我们求和平,我们求化解,我们不要继续再作对。这个道理、这种方式可以把它应用在化解社会的一切冲突,可以落实世界真正的和平,那是无量功德!
  所以,诸佛菩萨、世出世间圣贤,所有一切的教学都是「妙音」。虽然他们的妙音遍满虚空法界,我们众生业习深重,有耳不闻,有眼不见,必须要诸佛菩萨到我这个世间来,现跟我一样的同类身来教导我。如果我过去生中还有一点善根福德,那遇到这个缘分,我们现在讲他信佛了,他学佛了,就这么个道理。诸佛菩萨要不示现凡夫身,示现佛身、菩萨身或者是天神身,我们都没有办法接触,我们看不到,我们听不到。所以真是难得,他能现千百亿化身,他能现等众生身,这对我们帮助就大了。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跟我们的身一样,做种种示现让我们看、让我们听、让我们接触,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醒过来。
  『闻者皆欣乐』。我们今天读佛的经典,看古大德、祖师大德们的注疏,我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研究,能生欢喜心。「闻者皆欣乐」,乐是爱好、乐好,这句话我们证明了。我们对这个要不能够生欣喜爱好,怎么能在这个经典里面五十年不疲不厌?证明了这句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佛是如何为我们说法?『随诸众生语,赞叹佛功德』。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这一句「赞叹佛功德」,佛性的功德,佛法的功德,佛智的功德,佛能的功德,赞叹不尽!所说的一切经不论是大乘是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你在《大藏经》里面随便取一卷,随便看这个经里面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字字句句都是赞叹佛功德,一点都不错。赞叹佛功德,赞叹自性功德,赞叹诸法功德,记住《金刚经》上这句话「如来者,诸法如义」。所以知法就叫做佛,知离就叫做法,知无,无所有,知无就叫做僧。说佛功德,法身当然都包括在里面,三宝!自性三宝,不是别的三宝,自性三宝一切众生共有的,无论哪个众生,你也没有一丝毫欠缺,所以佛法才是真正的平等法,我们应当要学。诸位想想自己要不能契入这个境界,你从哪里学起?所以归根结柢首先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讲修行,毗卢遮那佛的修行修持就在这一卷经。修因当然就会现果报,果报就是前面十卷所讲的,前面十卷是佛的果德,果报。
  「世主妙严品」,那一品经长,五卷经文,「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给我们讲的依正庄严。这种依正庄严什么原因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毗卢遮那品」这一品经文告诉我们,这个地方诸位现在有没有看到一点消息?如果是聪明人,你一定会看到消息了。毗卢遮那如来、大威光太子因地,你看人家是怎么样悟入?怎么样修行?这个做样子给我们看的,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行门的落实,修因的落实。
  在这首偈子里面,我们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是想到对方的利益?如果确确实实是为了利益对方的,你这个言语就是「妙音」;如果你起心动念是想障碍别人,是想破坏别人,你所有一切的音声那就不是妙音。那是什么音?邪音、恶音,不是妙音。但是你说的话很好听,说得很有技巧,那是妄语、两舌、绮语。妙音肯定是令众生觉悟的,不觉悟不能叫妙,这是诸佛菩萨在九法界帮助一切众生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学。妙音也不见得完全是好听的声音,有的时候骂人都是妙音,你这一骂他,他开悟了;打人那个声音也是妙音,这一打他觉悟了。不在这个形上看,在心意上看、在效果上看,要明白这个道理。
  真正觉悟的人,给诸位说,世间所有一切音声全是妙音,不一样!真正修行人,我们常讲的少分契入境界的人,这不是多分,少分,听到别人恶意毁谤,恶意的侮辱陷害,加到我身上了,我听到这个声音,我明白了。明白什么?明白佛的教诲,依照佛法教诲修行,修正自己的毛病过失。我听到人家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接受。我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心,那个音对我是妙音,为什么?它消我的业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