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节
作者:白寒      更新:2021-02-21 07:55      字数:4697
  さ檬窍缕芳琶鹑蹋染跗腥侵衅返募琶鹑蹋缋垂厣鲜巧掀芳琶鹑獭U飧雒拧肝薰讣拧故侨缋垂厣纤さ玫木辰纭?br />
  他教化众生是『妙音』,以音声为佛事。像我们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的重点是远离一切染著。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偏重在「放下」。弥勒菩萨所现的相,就是布袋和尚所现的相,偏重在放下。我们在典籍里面看到关於布袋和尚的记载。布袋和尚出现在中国南宋时代,南宋高宗的时代,跟岳飞同一个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不但他俗家姓什么叫什么没有人晓得,出家的名字也没有人晓得。大家都叫他做布袋和尚,因为他无论在哪里,你看到他身上背一个大布袋,别人供养他什么东西,他也统统放在布袋里头。居无定所,真的是游化在人间。没有一定的住所,所以也不知道他是住哪个庙里的。笑面迎人,很喜欢帮人做义工,欢喜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欢喜他,布袋和尚就出名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人,满面笑容,真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人家看他是出家人,当然问他: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他就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两手下垂。人家一看,懂得了,这叫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拾起来,背在身上就走了,一句话都不说。示相!让你去体会。放下之后,你要能提得起。那个提起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统统放下没有了,要把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一桩事情提起来。他教人很简单,千篇一律,几个人看懂?几个人学会了?他走的时候,也就是他圆寂的时候,我们一般人讲他死的时候,他告诉别人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说完了,他真的就走了。所以中国以后佛门里面塑造弥勒菩萨的像,统统造布袋和尚。他是自己说出他的身分,说了就走,这个在历史上有例子。说了不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是真人。身分一暴露,就不住在这个世间。住在世间是招摇生事,人家知道这是什么菩萨再来的,那就造成人潮,大家都来拜活佛,把佛法的形象就破坏了。所以身分一露,决定走,你再找,找不到。
  「无垢寂妙音」,我们要学,要学放下,要学远离一切烦恼,外面所有一切不善的缘要远离。「寂」是要把内里面烦恼习气要断掉,你才真正到清净寂灭。用什么方法?念佛第一殊胜,确实比什么都重要。再看第五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变化光,佛号清净空智慧月。】
  这个世界叫『变化光』,「光」是智慧、光明。「变化光」,我们就晓得这是权智,一般讲善巧方便。权智一定是依实智生起的,没有实智,哪里会有权智?实智起用,就是权智。实智不起作用的时候,《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不起作用的相是清净寂灭相,所以说无知;起作用,无所不知。《般若经》上常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真心、自性现前,这里头确确实实一念不生,《坛经》里面讲的「本来无一物」。这是自性、真心,清净心「本来无一物」。到它起作用的时候,那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万德万能。起作用绝对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的。起作用,还要为自己,那不是佛菩萨,还没觉悟,那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菩萨,相似位,不是真的。一真法界里面的法身菩萨,绝对不会起一个念头为自己,没这个道理,全是为众生。不但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实际上是「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那个「见」就是我们今天讲意思,念头都没有了,自受用。
  菩萨教化众生起后得智,妨不妨碍自己?我们凡夫常常想,「我要去帮助别人,对自己的清净心肯定有妨碍」。凡夫的想法,全想错了。实际上怎么样?完全没有妨碍,那叫真清净、真自在!应化在世间有没有妨碍?跟你说真的,没有妨碍,一丝毫都没妨碍。但是在表现的形相里面,好像有障碍,实际上没有。都是为利益众生,利益现前众生,就是眼前这种程度的众生。就像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示现在浙江天台山,法华宗的祖师。他老人家往生的时候,他是念佛往生的,做这个样子来给你看,最后念佛往生。他的学生、徒弟们问老师:老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您老人家生那个品位?他告诉学生:我因为领众,管理道场,操心,用心不专,所以五品位往生。天台家的五品位,就是净土宗里面讲的凡圣同居土,带业往生,品位不高。
  诸位同学要有慧眼,你细心观察,释迦牟尼佛在表演。他早就证得圆满菩提了,还要表演一个凡圣同居土往生,什么意思?你要懂得。我们如果是凡夫身,烦恼都没有断,这一生修行,你要管事、管人,我们常讲管钱财,常常为这个操心,恐怕不能往生!他老人家的表演就是告诉你,干这个事情肯定要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他愿意这么做,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品位来照顾大众,来帮助大众,这是大慈悲。他讲了,他如果要是不管这些人事,他的品位会很高。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看了之后觉悟!做住持、做当家、做这些执事是为常住大众服务的,绝对不是名闻利养。如果把这个看作名闻利养,看作地位,看作身分,看作自己一种荣耀,不能往生。来生到哪里去?来生堕落,人身都得不到。这个示现是教育,表演给我们看。种种表演,千变万化,但是这里面充满了真实智慧,叫「变化光」。
  佛示现是表演,菩萨示现也是表演,我们发心真正向佛菩萨学习,也是在表演。教学,课程没有一定的标准,课程标准怎么定?要看此时此地众生的根性,众生的需要。你仔细观察他,他的程度,观察他的根性,定课程的浅深,他程度要能接受。还要观察他的需要,为什么?帮助他解决眼前的苦难。你想想,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不要找了,印光法师已经给我们说出来,现在最需要的是「敦伦尽分」,最需要的是「闲邪存诚」,最需要的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印光大师已经给我们说出来了。世尊末法九千年,我们在这个地球上,帮助这个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这是方向、目标、教学的宗旨。你要离开这个宗旨,不契机了。敦伦是什么?伦理道德。现在伦理道德没有了,最需要的是伦理道德,最需要的是因果教育。把伦理道德跟因果教育揉合在一起,劝导大家念佛求生净土。劝导要做示范,往生的时候要表演给大家看,大家才相信。没有看到真正的表演,我们劝他,他半信半疑;亲自看到了,他相信了。我们要发愿表演,三宝会加持你。表演要真的表演,不是演戏,装模作样的,那个不行,那个没有用处。表演是真正取得往生的条件,像前面讲的放下万缘,修纯净纯善。
  佛号『清净』,清净心现前。『空』是空慧,心性里头没有丝毫夹杂,自性本具智慧现前。『智慧月』,「月」是清凉自在,这是一个比喻,形容词。佛用这个方法达到变化光明的效果,这我们应当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七一卷)  2002/10/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71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七段积集宝香藏海,它所持二十层佛刹,请看第六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众妙间错,佛号开示福德海密云相。】
  世界的名号很好,众宝间错,好像排列成几何的图案,『众妙间错』。「妙」,意思含得非常深广,这个世界妙,众宝间错。当然我们从依报上一定能够想到那个世界的正报,为什么?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要不妙,依报怎么会妙?正报是这个世界的居民,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都妙。
  佛的德号『开示福德海密云相』。「开示」,在佛门里面常常听到,但是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懂得的人并不多,在这个地方碰到了,我们就简单说一说。「开」是开启,像门户一样,我们把这个门打开,打开之后你就能进去了。房子里面陈设有许许多多的珍宝,像博物馆一样,门打开了请你进去。这些珍宝非常希有,从来没有见过,不认识,不知道欣赏。於是这个人再为你指示,你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从此以后你识货了。这是开示的一般意思。佛用这个名词。
  一切众生心性里面有无尽的宝藏,通常佛跟我们讲三大类,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现在讲技能)、圆满的相好(福德是属於相好)。实在讲这三种,一而三,三而一,福德里面,当然有智慧、有德能;智慧里面一定有德能、有相好,一个现前,三个统统都会现前。佛法里面称为大圆满。密宗有大圆满法,显宗也有大圆满,大圆满是性德现前。我说性德现前,不说性德圆满现前,性德圆满现前那是如来果地;性德现前,三个东西都现前,这是圆教初住菩萨。所以圆教初住菩萨,你看看经上常讲的「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通常我们讲,他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相,他有能力。
  所以大乘教里头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学佛,没有别的,不管你学哪个宗派,修哪个法门,目标总不外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我们修学的目标,跟世间法不一样。自性,一切众生各个皆有,现在变成凡夫,什么原因?迷失了自性,迷了,不是没有。所以佛很慈悲,给你开示,把你的心性的门打开。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为我们做种种示现,就是帮助我们打开心性这道门。这门打开了,打开了怎么样?利根的人,就是上上根的人,行!他立刻看到了,识货;中下根性的人不识货,还要再劳世尊为我们一样一样的指示,细说性德,听的人要悟入。佛对众生的帮助只能做到开示,学生一定要悟入,你就得受用。老师慈悲开示,从来没有间断,学生不是各个都能悟入,那是什么原因?业障太重了。佛常常劝导我们,要断烦恼,要消业障;断烦恼,消业障,你的障碍就没有了,你才能悟,悟了,你才能入;悟是明白了,入是直下承当,跟诸佛如来同一个境界了。古人比喻里面说,同一鼻孔出气。入,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通常讲入一真法界,这个开示效果真正达到,要入一真法界。
  如果只有悟,没有入,这个境界就难说了,高的在四圣法界,低的还在六道,还没有出轮回。也就是说,观行菩萨悟了,相似菩萨也悟了,相似悟得深,观行悟得浅,修行的功夫都算是得力了。在这个境界里面,如果是遇到净土法门,带业往生那没有问题,恭喜你一生圆满成就,希有的因缘;如果修学其他的法门,观行即没出六道,相似即没有出十法界,还要很长的时间。诸佛如来、菩萨摩诃萨们对於这些众生不断的在帮助你,开示决定不会中断,天天开示、时时开示,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契入。
  佛在此地,这是对「众妙间错」世界的众生来讲,特别侧重在福德,我们想这个世界的人大概喜爱修福。佛非常慈悲,应机说法,佛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点我们要看清楚,我们要学习,佛从来不勉强一个人,我们不能不佩服。绝对不会说,你那个不好,我这个法门好,你要修我的才成功,修那个不成功。你们在一切经里面,佛有没有这种态度说话的?有没有这种语气说话的?如果是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语气,那开一个法门就行了,为什么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是恒顺众生,不是随顺佛陀,不是随顺菩萨。佛恒顺众生,你喜欢什么,我就从这个方法来教导你,最后都是引导你回归自性。这种教学法才叫高明到极处,不会领你走岔路。喜欢修福德的,修这条路也能够明心见性。如果诸位看五十三参,里面有杀、盗、淫。甘露火王瞋恚心重,杀人不眨眼的,用这个方法也能修成无上道,这不可思议!胜热婆罗门愚痴,行,愚痴也是个法门,大乘圆教里头才有。顺逆都是无上道,善恶总是成佛之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华严经》上才看到这么圆满,这么究竟。无论是善法,无论是恶法,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圆人说教,无教不圆,全归无上道。只有在《华严经》里面才有,其他经里头没这个说法。
  所以众生喜欢修福,佛就教他修福的方法。修福,我们知道有极限,修福里面加上智慧,那个极限就突破了,就变成无上道。世间谚语里头也有所谓「福至心灵」,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