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淋雨      更新:2021-02-21 06:38      字数:4834
  艿玫礁玫慕峁?br />
  静静的坐着,你们每一个都试着放松自己,心中只有正念,或是大家决定想的事,别再想你还没付清的上星期杂货店帐单,也不要再想下一季服装流行的式样,而想如何提高你的振动以便接受感觉生命中的真、善、美。
  我们平常都说了太多的话,让我们的脑子暂时像一具不会思想的机器吧!如果我们放松,如果我们在一群人中间能多安静一下,少说几句话,那么我们现在所想象不出来的平静思想会充塞我们的心田、提高我们的灵魂。有些老乡下人,整日独处,他们心中的思想比任何城市的人要纯正。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牧羊人可能心思纯正得叫高僧都嫉妒呢!这实在是因为他们有独处、思想的时间,等他们想累了,心空了,彼岸的大智慧便进入心田。
  每天试半个钟头好吗?练习放松舒适的静坐或静躺一会儿,让你心里什么都不要想。记住'定静则天人合一'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定静才能生慧而认识自我'。用这种态度练习,使你自己心无杂念、烦恼及疑惑,一个月后你会发现你的身心均衡、精神高超,成为一个颇不相同的人。
  在结束这一章前,我还要再谈谈聚会及闲聊的事。有些学校标榜会说话的人,认为他们才能当个好主人或女主人。这种想法好像认定了客人不能静默独处一分钟,否则客人会觉得尴尬不安。我们认为恰好相反:静默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现代世界里,到处是汽车的噪音、飞机尖声飞过的噪音以及收音机、电视机的噪音,真正的安静已经无法获得了,这种情况能使人类再度面临堕落的危险。如果你肯给予自己及旁人安静平和的绿洲,对你自己及你的同胞皆有莫大的好处。请你找一天试试看你能做到多安静好吗?看看你最少能说多少话,只说必要的话,那些不相干的全部可以省略,尤其那些没有意义的闲聊更要避免。如果你刻意去做,你会惊讶的发现平常你说了太多没关系的话。
  我们都说了太多话,制造了过多的噪音,如果你肯练习安静一点,你会发现我们的话是对的。许多教规中有静默的规定,高僧、神父、修女不可喧哗,要尽量保持安静,这不是惩罚,而是他们了解只有静默下来才能听到'天父'的声音。
  第十三章 不再和你的怨侣相欠
  我们有些时候难免会问:'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目的?遭受这么多痛苦和困鸡真的是必要的吗?'事实上痛苦、困难和战争全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会认为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活下去更重要。可是专实上t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像站在舞台上的演员罢了!为了所要扮演的角色而换上适当的服装,每一幕戏演完,下场休息一会儿,下一幕也许再穿不同的戏服上来演。
  战争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战争,世界上的人口会过剩,而且战争提供了自我牺牲的机会,使人在为他人服务当中超越肉体的极限度。我们认为活下去是唯一重要的事,事实上这并不是最关紧要的事。
  我们在精神体时是不减的,对困难与疾病也都具有免疫力,所以精神体为了获取经验,驱使骨肉之身 不过是一群动物原生质罢了 去学习教训。在世界上的肉体就像是其傀儡,在超|我的控制之下,扭、跳,超我经过银带传递或接受消息。
  我们暂时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估量事物好吗?一个人也许在第一次打算来到这个世界时像婴儿一样无助,他没办法自己单独计划,所以需要有别人来帮他。我们现在谈论的不是那些精神没有进化的人,因为如果你在研究这本书的功课,就表示你已经进化到或多或少参与学习计划的阶段了。让我们来看看转世为人前是什么景象?
  一个人 一个存在体 死后回到星光层次的超我去,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犯的所有过错,那一生的错误,他自己或者和别人一起认为有些功课没有学好,必须再学一次,所以计划好那个存在体再回到肉身去一次。他(或他们)开始寻找能供给必须环境的父母,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要学习理财,他就挑选富有的父母;或者如果他将由'贫民窟'中崛起,他就生在非常穷苦的环境中;他也许生来就是残废或者眼瞎,这些完全要看他打算觉什么。
  人在世上就如同去上学的孩子。一个孩子和许多孩子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为了某种原故,这个孩子的功课不好,没能学会功课。所以在期末考试成绩很差,老师依据他在学期中的学习态度与成绩,以及期末考的分数决定他不适合升级,所以假期过后,这个孩子不高兴的发现他在下学期要回到原来的年级。
  学校又开学了,这个留级的孩子再回去重念相同的功课,再给他一次机会。那些用功升级的弦子,因为努力所以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功课学会了也进步了。这个留级的由于新同学的刺激,自己知觉到以前错了,打算努力用功,以表示他之所以没有升级是由于他没用心。但是如果到期末,他仍然没有进展的话,也许老师会举行一次会议,或者会决定这个孩子心态不够成熟,而建议他上另外不同性质的学校。
  如果在校的孩子学习得不错,功课进展得很好,以后他们到了相当的时间,会决定他们将来要做什么?苗土、律师、木匠还是司机?想做医生的和想当司机的学的东西不同,在和老师相商之后,他们各自安排了适合的课程。
  精神世界的情形也和这种样子相当。人出生前几个月,在精神世界的某处举行了一个会议,那个将要投胎的人和一些顾问相商,看看怎么样来学习功课,就像世界上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相商,选什么课程才能获得他想要的资格是一样的。精神的顾问告诉这个将要到世界上来的学生说他将成为某一对夫妻的子女,或甚至来做私生子!他们会讨论应该学习些什么以及将遭遇什么困难,因为很悲哀的是人在困苦中比在顺境中更容易学到教训。更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出身低下的人,它的精神境界就低,通常人出身低下是为了学习某种特别的功课,而这个人却可能是个精神高超的人。
  很不幸的,世界上的人以金钱多寡及家庭是否显赫来衡量他人,这真是颇为悲哀的误认方法,就像以父亲有多少钱来衡量一个学生,而不看他的学习表现一样。我要强调的是'人死无法带走一文钱,但是所有学习到的知识及经验却可以储存而带入另外一个世界'。如果你以为你有一百万或者更多的钱就可以在天堂中安稳坐在前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金钱、地位、种族、肤色都没什么重要。唯一重要的事是在精神程度上的进化!
  现在让我们回到即将进入另一次转世的那个精神体:他已经选定父母,然后在适当的时间,他会进入那个未出生婴儿正在形成的内体中,而在入体的那一剎那,以前的记忆便被擦除。如果这个婴儿记得他以前与父母的关系,也许曾是相当亲蜜的关系,那将是件多么可怕难堪的事啊!如果这个婴儿记得前世他是个国王,现在却是个穷困不堪的人,那又是一件多么令人痛苦的事啊!所以为了这种原故,一般情形下大多数人不记得他们的前生反是件慈悲的事,不过等他们回到精神世界,他们就记起所有的事情!
  很多人墨守'孝顺父母'的古训,当然这是值得称赞的美德,不过我们该说清楚的是许许多多世界上的人死后进入精神世界后,不会再与父母见面。古时候祭师为了得到父母的合作不使年轻男女离开部落,所以命令子女顺从父母,父母则顺从祭师,因为那个时代部落的前途在年轻人身上,人数多才能并吞其他的小部落。
  我们的确赞成应该尊敬父母,但是只在他们值得尊敬的情况下。如果父母太专横、不仁慈或者非常暴虐,则这种父母已经丧失了被尊敬的权利,我们不必像有些'子女'一样如奴才般的顺从他们。有些'孩子'已经成人结了婚,也许已经五十岁了,但是他们听到有人提起父母的名字还害怕得打抖,在这种情形下,这不是爱的表现,而是因长期恐惧及隐藏的恨所引起的神经过敏,但是这些'孩子' 也许五十多岁 还为他们与自小接受'孝顺父母'的古训相违背而内疚。
  对于这些如此痛苦的人,我们肯定而再三强调的告诉你们:如果你和父母在一起不快乐,你以后在精神世界中不会再见到他们。在精神世界中有一条和谐的定律,与你不和睦、不融洽的人,你不可能再遇到。所以如果你和你的配偶当初只是为了必须结婚而结婚,而你怕离婚、旁人会说闲话,那么在精神世界中你不可能再和你的配偶见面,除非他的振动率改变(或者你自己的振动率改变)而使你们能再度和谐,调和生存。
  我们再重复一次,免得你误解:如果你和你的父母无法融洽相处,如果你们在一起不快乐,那么你们在另外的生存层面不会相遇。同样的道理可以引伸到亲戚或夫妻关系上去,他们见面的必要条件是完全和谐融洽。这是为什么精神体需要肉体去学习教训的一个原因,因为只有在肉体的形态下,两个对立的存在体才能碰在一块儿,互相'磨掉棱角'而达到相互的了解。
  另外一章中,我们将会谈到'上帝'或'神'的问题,以及各种形式的宗教。人误认自己是生存中最伟大的,这点颇不正确,而这一点是由宗教观念培育而来。宗教告诉我们人由上帝的形象造成,所以如果人是依上帝之像而成,那么就没有东西比人高等了!事实上,其他世界中有更高级的生命形态,上帝并不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绅士,由书本后面和气地向我们注视,上帝是真有的实体,祂是一个领导大家的'高灵',但是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
  在这章最末我要求你想一想你自己与父母、伙伴、亲友间的关系,你和他们在一起快乐吗?真的吗?或者你们不住在一起?你心里想想看如果和这些人后一辈子永远生活在一起,你会感觉如何?记不记得你上学的时候,有许多同班同学,也有几位老师。你对老师必须尊敬,但是他们不是永久和你的生命有关系,他们只是暂时受指派督察你的教育而已。你的父母也是你自己选的当然受到精神世界的批准 供给及督导你的发展机会。人如果真正爱他们的父母,而不是因为宗教教条导致他们必须如此做,则他们将会很高兴的发现,他们死后一定会和父母在'彼岸'相见。彼岸的情况,全视你在此生如何做而定。
  第十四章 施比受有福
  我们大家都很希望事事安排好了等我们,可以不劳而获。大概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他们曾经向上天祈求过帮助,当然,希望别人帮助对人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人独自一个,觉得不安全,所以有'天父'或是'圣母'的形象出现,使他觉得受到保护,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但是在人能'受'之前,他必须先去'施'。无施则无受,因为'施'是打开心胸的一种态度,使你以后能够接受那些愿意帮助你的人的施予!
  当我们说到'施'时,并不一定全指金钱上的施舍,但是由于金钱是大部分人希望获得的东西,所以'施'常常牵涉到钱财。钱在目前代表了需求的满足、免于饥饿的恐惧、不受讨债的人上门干扰:我们能给予他人钱财,但是一定要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施'还可以包括自我牺牲与服务他人。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把金钱、东西、帮助或者精神之慰藉给予需要的人。我再提一次:'除非我们先﹃施舍﹄,否则我们无法﹃接受﹄。'
  我们对于'施舍'、'救济'、'请求'以及类似的事情统称为'慈善',实在是颇有所误解,人们似乎认为请求他人帮助这种事牵涉到可耻与不名誉,事实可不如此,钱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藉以运用的东西,它能带来快乐,也能由帮助他人中得到满足,不该像守财奴似的把钱埋在地下藏起来不去用它。
  不幸的,这个世界是个商业世界,人对人之估量由他在银行有多少钱,以及他能用钱装饰的外表而定。外表打扮得璀璨光洁、洋洋自得的男女只替自己造就了一个外在的假相,他们不是精神高超的人,也不是慷慨的人,他们在花钱时并无'施'的想法,只是为了满足自我而花钱。在西方世界,是由妻子的服饰来评定先生是否成功,由他住的房子或参加什么俱乐部来论他的高下,这个人可想而知是个物质化的人,因为只有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