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蒂帆      更新:2021-02-21 05:39      字数:4723
  豢颇坑靡桓鱿窭醋鞔怼N颐侵泄俗钍煜さ姆鹣窆凼酪羝腥9凼酪羝腥淼挠腥烤馊烤沤泊蟠却蟊颐且么蟠却蟊男拇κ馈⒋恕⒔游铮吹秸飧鱿瘢憔突嵯氲骄淅锼驳睦砺邸⑺驳姆椒ā⑺档木辰纾嵝盐颐亲约海颐怯Ω靡パ灰颜饷殴瓮袅耍б灾掠谩=裉毂渲柿耍压凼酪舻弊魃衩鳎孟褡约呵蟀莨凼酪艨梢韵帧⒚饽眩馐敲孕牛砦蟮摹K园阉矸ǖ囊庖逋袅恕?br />
  佛门里面讲建筑,建筑是艺术,建筑也是表法。佛的大殿,像我们现在的礼堂、讲堂,外面看宫殿是两层,里面是一层。两层代表佛家的术语‘真谛’、‘俗谛’,我们讲世间法、超越世间法。两层里面是一层,世间法跟出世法是一不是二,迷了就有二,悟了原来是一啊!你看它都有很深的用意在里面。
  大殿当中供的佛像一定是三尊,一尊佛两尊菩萨。佛代表本体,宇宙人生的本体;佛法讲真如本性,代表我们的真心。佛这个字是由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他的意思是觉,就是觉悟,彻底的觉悟。我们的心是觉悟的,心不是迷的,本来是觉悟的,佛像代表本觉。菩萨是代表觉心的起用,起作用是无量无边说不尽的。但是这一切的大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智’,一类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从佛经里得到的启示。一个是智,一个是行。我们看到净土宗,净土宗供养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无量觉,就是自己的本性;观世音菩萨代表行,行为要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行为要依理智,不能依感情,依感情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都要有理性,以理性为基础,他是表达这个意思,叫你一看就明了他的意义,你不能把他当神去看待,那错了。佛菩萨会不会保佑你?会的。你懂得这个意思他就保佑了。真正明白佛家建筑的艺术、建筑、绘画、音乐、雕塑,你懂得这些,你到佛寺参观,收获就非常丰富了,那是非常圆满的一堂教学。所以在几千年前,佛法教学已经走到艺术化的阶段。现代有些人不晓得此事,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这么多的菩萨,误以为它是泛神教、多神教,多神教就是低级的宗教。殊不知他不是神像,而是教具。所有一切诸佛菩萨代表我们性德和修德,我们本性里面有无量的德能,用一个名号没办法显示出来,所以要用许许多多的名号。像一个人在社会上多才多艺,名片一拿出来,几十个头衔。一个头衔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几十个呢?必须要几十个才能够真正显示出他的身份德能,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位要晓得,佛门中所有的诸佛菩萨,都是代表自己本人,菩萨代表修德,佛代表性德,性是本有的,是本性;所以凡是佛像代表性德,凡是菩萨像代表修德。你明白这个意义,你才会真正了解佛法之教学,的确是非常之高明,非常的圆满。
  我们今天略举一个比喻,台湾的寺院建筑不完整,这是受日本人统治的影响。在台湾,标准建筑的寺院很少见;大陆上很多。寺院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通常讲是护法,天王殿里当中供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依照布袋和尚的像造的,肚皮很大,笑咪咪的。他坐在当中面对著大门,他代表的意义是你想入佛门,第一个条件要笑脸迎人。现在政府提倡微笑运动,佛门几千年前就提倡微笑运动,佛弟子、学佛的人要欢欢喜喜。肚皮很大就是要能够包容,他代表的是‘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他是教我们这个科目,心能够平等、能够包容、能够欢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才有资格来接受佛陀的教育。旁边是四大天王,我们称为护法神,一点都没错。护谁呢?护我们自己,四大天王也是我们本人。
  第一位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我们在社会上,不论你在家庭、你在学校、你在社会、你在国家,你有你本分的责任,你要把本分的责任做好,这就是护持你自己,所以他教导我们要负责尽职。
  第二位南方增长天王,他代表日新又新。增长就是不断的要求进步,如果我事情做好了,我不求进步,这是错误的。所以佛教导我们要精进、要天天求进步。儒家教人日新又新,他就代表这个意义,不断地要研究改进,要日新又新;否则不进则退。所以他教人努力要求进步。
  第三位西方广目天王,第四位北方多闻天王。这两位天王是教导修学方法。怎样才能达到前面两个目的?你要多看、要多听,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增长学问,行万里路是考察、是观摩,我们才能够进步,才能够把本分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所以现在人到天王殿去烧香、叩头,供一些香花、水果,求保平安,你说冤枉不冤枉?他原来是这么美好的教学艺术,拿现代教育名词来说,佛教所有设施、佛菩萨形像都是教具,教学的工具。但是我们讲成教学的工具,恭敬心就没有了,所以不称他为教具,称为供养佛菩萨形像;实际上他的作用是教具,这点诸位一定要晓得。就是它每一个构想、每一个设施,都是启发我们心灵的,启发我们智慧的,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叫我们要觉而不迷、要正而不邪、要净而不染,佛法修学的总纲领就是‘觉、正、净’。离开这三大纲领就不是学佛了。我们处世、待人、接物,一定是觉而不迷。‘正’,思想、见解,纯正不邪。心地清净、不染污,这是他修行的总原则。
  ‘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道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只是方法手段不相同,修的什么?统统修觉、正、净。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修清净心,修正心、修正知正见,修觉心。由于大众根性不相同,也就是程度、环境不一样,在这三个原则,选修一个就行了。一个得到,另两个一定得到,所以是一而三、三而一,于是乎就要选择重点。禅宗选择‘觉’,它从觉门入,禅宗是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走觉门。禅宗以外叫教下,(教下,不属禅宗都是教下,)佛教有十个宗派,其余九个都是教下。教下走的是正门,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从正门入。净土宗专念阿弥陀佛,净土宗和密宗是从净门入,偏重在修清净心,心净则土净。所以不论那个法门,不论那一宗派,你修得的时候,绝对是通的。所以说一法通,一切法都通。心地清净,思想、见解那有不正确的道理。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他一定是正知正见、一定是心地清净。所以是一而三、三而一。佛法里所谓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你用持名念佛的方法就是修这个,参禅的方法也是修这个,读经、念咒的方法也是修这个。方法很多,都是修觉、正、净。如果念佛是求佛菩萨保佑升官发财,那就错了,那是宗教,那是迷信,与释迦牟尼佛讲的完全相违背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一些基本的概念。
  ‘佛教’我们肯定它,确确实实是教育。为什么呢?我们从它的称呼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佛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创办的,后人对他尊称为‘本师’,是佛教育的根本老师,正如同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为先师—‘至圣先师’。所以我们称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师、弟子,是师生的关系,所以不是宗教。宗教里面没有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有父子关系,有主仆关系,不是师生关系。在二十多年前,我在辅仁大学讲过不少次,也曾经在多玛斯修道院,教过一个学期。我告诉同学们,也劝勉过神父、修女要归依佛教,认真好好的学佛。为什么呢?因为佛教育和任何宗教都没有冲突,他跟上帝是父子关系,他来学佛,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所以没有冲突。如果说这些牧师神父要学佛,背弃他的宗教,我相信佛陀也不会收容他,为什么呢?他若是连父母也不要了而要老师,这是违背伦理的,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任何宗教徒都应该学佛。换句话说,你信仰宗教是一桩事,你要不要智慧?你要是没有智慧,说老实话天堂是什么状况你不清楚,你怎么能到上帝那儿去?那都是个问号。你学了佛,有了智慧,晓得天堂的情形,清清楚楚知道,我想什么时候去,用什么方法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法是师道、是智慧的教育。
  再看佛教以后的称呼,我们对出家人称‘和尚’,和尚实在讲不是随便称的。和尚是梵语,翻作‘亲教师’。像一个学校里,谁能称和尚?校长一个人称和尚,因为他是主持教育的。其余的老师称‘阿阇黎’,阿阇黎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称为‘轨范师’。和尚是校长,他指导教育政策,其余教员是执行教育政策的;所以一个寺院只有一个和尚。我们今天看见出家人称和尚,是太尊敬了,尊敬过了头了。和尚是‘亲教师’,一般来讲就是‘指导教授’,我受的教育是从他那里得到的,指导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是佛教里面很重要的常识,而为现代许多人所忽略。如果佛教是宗教,我绝对不会去学它。方先生告诉我它是教育,我才接受,才逐步在经典里面深入,去研究、去了解,果然没错。方老师跟我讲的两句话:‘佛教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一生感谢方东美先生,为什么呢?我确确实实做到了,确确实实得到了。所以人家问我,我说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妄想,身心清净,自在无碍,这是最快乐的。这一条净定安乐的康庄大道,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
  佛教跟我们中国固有文化,实实在在是融合成一体的。刚才讲了,儒跟佛教育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不能够比拟的。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后代实在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文字里面充满了智慧。中国的文字是个符号,这符号正如同佛法表法的意趣非常浓厚,这个‘孝’字可以说代表整个佛法,也代表了整个的教育。实在讲现代人,真正受到教育的不多了。教育是什么?生命、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这是教育的重点。我们今天把教学的重点丧失掉了,所教的仅是技术,那是皮毛的教育,不是根本。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源,根烂掉了,腐掉了,这不得了。所以我说教育的大根大本在‘小学’,不在中学、大学,中学、大学,那是花果、是枝叶,根是在小学。小学的教育重视在‘孝道’,从小把这个观念养成。这‘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现在外国人讲的是父子有代沟;在外国真的有‘代沟’。我们中国没有代沟,不但父子是一体,父亲父亲还有上面,追到无始;儿子儿子再往下,追到无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外国人没有这观念,所以外国人问中国人为什么祭祖先?几千年前的祖先,你认识?你知道?你们为什么要祭他?他永远无法理解。但是儒与佛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
  今天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和平要从那里做起?要从这基础上做起。离开这个基础,和平只是口号,绝对不能成为事实。儒、佛的教育都是致力于孝道的发扬光大。横的一面是兄弟、朋友、朋友的朋友,如是推展。所以佛法里面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确是一个整体。佛法讲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是条件,慈悲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没有条件?你懂得孝道,就没有条件。所以这个讲‘大爱’,超过了宗教,宗教还没有这么大的度量,这是完全无条件的。对于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这是讲时间。空间,讲十方,四方、四维、上下,无尽的时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自己。在佛法里,我们称‘如来’,如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称‘本性’,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体,在我们中国,就用‘孝’这个符号来代表。在净土宗里面,这一个‘本体’就以‘阿弥陀佛’来代表。名称尽管不相同,意思实在是一个。
  儒家的教育是五伦五常,‘伦’是‘伦理’。夫妇,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最小的一个圈。‘室’,指同住一个房间。室外面是家,家有父子,有兄弟。家外面是社会,社会有君臣,有朋友。所以现在我们讲‘团结’,从前‘团结’这两个字,在中国用不上的,因为五伦就是团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