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1-02-20 17:16      字数:4852
  秋华站住了,冷冷地打量三人一眼,冷冷地反问:“你们要等什么人?”
  “住口!我们在问你。”中间那人叱喝。
  “在下也在问你们。”秋华傲然地说。
  “你好大的胆子。”那人狞笑着说。
  “在峨嵋山谁的胆子不大?既没有猛兽伤人,也没有强盗劫路,怕什么?我不信你们敢
  在此地行凶打劫。”
  左面那人似乎不愿争执扩大,出面打圆场说:“阁下,咱们在此等人,不相关的人,这
  两天内禁止登山。咱们奉命在此阻拦闲人向上走,阁下如果不想生事,最好听咱们的劝告,
  下山去吧,明后天再来并未为晚。阁下带了剑,定是峨嵋的俗家弟子,大概刚从远道回山,
  不曾与贵门下的人见过面,所以不知咱们的事,是吗?”
  秋华明白了九分,不承认也不否认,换了笑脸说:“哦!原来如此。但不知诸位等的是
  什么人?”
  “咱们等一个叫四海游神吴秋华的人。”
  “哦!你们认识他么?”
  “不认识。”
  秋华呵呵一笑,说:“这人在下认得。”
  “认得一个江湖小辈,并不光彩。”中间那人悻悻地说。
  “你们要等这个人,却不知道他的相貌,岂不是白等了?”
  “他如果来了,自会亮出身份,怎么会白等?”
  “如果他不亮身份……”
  “亮不亮无所谓,咱们并不认为他会来。”
  “如果他混上去……”
  “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只许和尚上下,其他的人一概挡驾。他来与不来,咱们不在
  乎。”
  “他如果来了,你们……”
  “咱们请他到归云寺。”
  “他已经来了。”
  “在哪儿?”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三人先是一怔,最后勃然大怒,中间那人吼道:”好小子,你敢戏弄太爷?”
  秋华大笑道:“你这人真难说话,既然不认识四海游神,在下承认身份,你又不相信,
  你到底相信什么?”
  “你真是四海游神?”左面那人接口讶然问。
  “正是区区在下,不信可看看在下的飞刀和凝霜剑。”秋华一面说,一面取开围在腰上
  的皮背心,露出插满飞刀的皮护腰,拔剑出鞘亮了亮。
  三人脸色一变,中间那人不再狂傲,问:“真是你?你来了?”
  “不错,我来了。”秋华微笑着答。
  “你的胆子不小。”
  “老实说,也并不太大,不然早该来了。”
  “咱们以为你不来了呢。”
  “事实是在下来了。贵长上是不是在归云寺等候?”
  “是的……”
  “请领路。”
  “解下兵刃暗器,在下替你携带。”
  “什么?要缴械?”
  “不错,这才可看出你的胆识。”
  “办不到。”秋华断然地说。
  “办不到也得办。”对方声色俱厉地说。
  “你想怎样?”秋华睥睨着对方问。
  “咱们三人擒你解往归云寺。”
  “凭什么?”
  “凭咱们胸中所学,手上的艺业。”
  “阁下贵姓?敢在吴某面前说这种大话,谅必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你听说过浙东三杰?”
  “哈哈哈哈……”秋华狂笑,笑完说:“原来是十年前出卖雁荡山樵,欺师灭祖的三个
  武林败类为避免浙东群豪起而攻,因而投靠官府护庇苟全的易家昆仲。你们的名号并不光
  彩,提出来难道不怕被人耻笑?你阁下定是易老大了。”
  易老大无名火起,一声怒吼,急步抢出,奋身下扑,伸出一双坚逾钢铁的手爪,恍若狂
  鹰下搏。他的鹰爪功十分可怕,在武林颇负盛名。
  秋华在下,坡度峻陡,已看出易老大要藉居高临下的优势,意图一击奏功。他向下急
  挫,手一伸上体急俯,便扣住了易老大的左脚踝,奋力向上扔,大喝道:“你给我下去!”
  易老大骤不及防,一声惊叫,身躯凌空飞越秋华的头顶,“蓬”一声掼倒在坡阶上,跌
  了个晕头转向,骨碌碌向下急滚,向坡下滚落,片刻间便滚下了二十余级。
  易老二大惊,大喝一声,拔刀向下抢。
  秋华手一抄,光华乍现,凝霜剑已经入手,伸剑狞笑,怪声怪气地说:“在未见到贵长
  上之前,你死不了,进招吧!老兄。”
  易老三刚在怀中掏出一只竹哨,凑到口边。银虹一闪,“嚓”一声飞刀刚好击中竹哨,
  竹哨中分,易老三的嘴唇亦被波及,吓得他一蹦而起,惊出一身冷汗。假使他不是侧向着秋
  华,这一飞刀那还了得呢?
  易老二眼看秋华扬手发射飞刀,以为是向他袭击,急急扭身侧闪,却未料到飞刀是对付
  乃弟的,等到发觉不对,己来不及向乃弟示警了。
  这瞬间,秋华抢到,光华已击到下盘。
  用兵刃交手,站在上方反而吃亏。易老二赶忙沉刀下截,想找机会抢得平行位置。
  可是,秋华已猜出他的心意,猛地剑锋一转,“嘎”一声怪响,腰刀不但被绞掉大半段
  刃口,而且飞出老远。
  易老二虎口震裂,心中一慌,脚下失闪,突然跌倒向下急滑,向秋华冲去。
  秋华左手下沉,“噗”一掌劈在易老二的右膝上,顺手抓起向后一带。易老二下滑的速
  度急剧在增加,先是脚下头上,滑了十余级便开始滚动,右脚失去作用,鬼叫连天向下滚
  去。
  秋华向上走,向惶然上退的易老三点手叫:“轮到你了,老兄。”
  易老三脸色灰败,突然扭头便跑。
  “小心飞刀!”秋华叫。
  “嚓”一声轻响,飞刀钉在易老三的右小腿肚上。
  “哎……”易老三狂叫一声,向前仆倒。
  秋华一跃而过,在越过上空的刹那间,右脚尖轻推易老三的右肩,易老三向下沿的滑势
  突然急剧加快。
  他平安渡过解脱坡,沿羊肠小径向上疾走。
  从解脱坡到已改名归云阁的华岩寺,约有四里左右,这一带的岩石,形态酷肖卷云,附
  近的云雾缭绕,景物时隐时现,所以当年福昌达道禅师兴建时,取名归云阁。
  走不到半里地,前面的杉林中青影突现,四名穿青色僧常服的中年和尚掠出路中,迎面
  拦住叫:“南无普贤菩萨!居士留步。”
  秋华冷哼一声,光火地叫:“你们要怎样?想死不成?”
  为首的和尚稽首道:“居士请留步,听贫僧一言……”
  “你们的废话太多,在下不听。”
  “居士是明白人……”
  “少废话,让路。”
  “居士……”
  “你们让不让?”
  “居士请息怒……”
  秋华用一声冷哼作为回答,然后拔剑叫:“谁挡路谁倒霉,让开!”
  叫声中,大踏步而上。
  为首的和尚方便铲一领,抢出叫道:“居士请勿过份,贫僧并无恶意……”
  秋华当然不信,一声低叱,一剑点出。
  和尚运铲急拍,硬接来招,方便铲沉重,以为足以克制凝霜剑,禁得起砍劈。
  学拳千招,不如一快。不论何种兵刃,不管各门派的招术,真正在交手中用得上的招
  式,为数并不多,全凭身手快捷和经验丰富而制胜。八仙剑八八六十四招,在交手时能用得
  上的几招,屈指可数,用来用去还是那几招,其余的很少有用得上的机会,这说明了迅捷和
  经验,是制胜的不二法门,别无奇迹了。
  秋华料定对方必定挥铲拍击,半途沉剑上挑,“铮”一声反而将扫来的铲头挑得向上扬
  起。快!快逾电光石火,他挫身切入,抢入和尚怀中,左手变诀为掌,“噗”一声登在和尚
  的小腹上,神力发如山洪。
  “哎……”和尚闷声叫,俯身暴退,五脏离位,无法站牢,“砰”一声仰面倒地,方便
  铲抛出三丈外,抱住小腹在地上打滚,痛得冷汗直流,爬不起来了。
  两名僧人同时抢到,两把方便铲左右夹攻,要抢救同伴,却慢了一步,刚抢到同伴便倒
  了。
  秋华一声低叱,狂风似的从两人中间冲过,但见人影如虚似幻,光华似电火流光左右分
  张,从铲影的空隙中锲入,人已在光华乍敛时,远出三丈外,从呆在原处的最后一名僧人身
  侧一闪而过,仅三两起落,便已远出十余丈外去了。
  两僧肩部中剑,身躯打旋,然后扔掉方便铲,砰然倒地狂叫出声。
  最后那位僧人“嗯”了一声,左颊裂了一条血缝,深抵牙床,上颚的一排臼齿全部折
  断,踉跄丢掉方便铲,以手掩住创口骇然飞退。
  秋华又进里余,劈面碰上了从上面奔下的六名僧人,相距七八丈,和尚们齐叫:“居士
  留步!”
  秋华仍向上急奔,怒叫道:“谁阻路他得肝脑涂地。”
  “居士……”
  “接飞刀!”秋华大喝。
  一面上冲,一面双手齐扬,飞刀接二连三脱手飞掷,势如狂风暴雨,但见银虹划空飞
  射,像虹网般向和尚们罩去。花雨满天中,和尚们纷纷向们仆倒闪避飞刀,倒地后仍然奋身
  急滚,找石头岩角藏身,阵势大乱。
  有一位和尚自命不凡,一掌向射到的一把飞刀斜拍,岂知认位不准,一掌落空,飞刀先
  掌而至“唰”一声从头左飞过,只感到耳朵一凉,伸手一摸,摸了一手血,左耳已不翼而
  飞,随飞刀搬家了,“噗”一声坠落在脚旁。和尚心胆俱裂,惊叫一声,火速仆倒急滚,情
  急逃命。
  秋华狂风似的超越而过,向上急奔。
  转过一座岩壁,崖下闪出一个高年僧人,迎面拦住稽首朗声道:“檀樾请留步,老衲有
  事请教。”
  岩壁下的小径窄小,只容一人行走,右是高崖,直上百十寻,左是下沉数十丈的小山
  溪,万一失足跌下,不死也得脱层皮。如想夺路,必须将老和尚击倒。
  秋华停下脚步,对方只有一个人,显然来者不善,人少反而令他生出戒心。
  老和尚头上光光,未戴僧帽,眉已泛灰,脸上皱纹密布,老态龙钟,只有一双老眼依然
  明亮。手中持有一根山藤杖,破青僧袍,脚踏多耳芒鞋,像一个苦行僧。
  秋华打量对方半晌,冷冷地说:“大师称在下为檀樾,似非峨嵋僧人。”
  峨嵋僧人与别处不同,他们的寺院不聘地方有钱有势的人任护法,因此没有固定的供奉
  施主,称前来进香或游山的人为居士,听来不刺耳不肉麻。
  老和尚沉静地点点头,徐徐地说:“老衲不是峨嵋僧人。但隐居峨嵋十余载。”
  “大师隐居何处?”
  “在洪椿坪下黑龙江畔,居石穴饮山泉,采野果荠菜充饥,与世隔绝久已忘却莽莽红
  尘。”
  “那么,大师已修至无生无灭四大皆空之境了。”
  “不见得。不然,老衲也不至于前来与檀樾会晤了。”
  “大师佛名上下如何称呼?”
  “老朽久别红尘,往事如烟,早已忘却了。”
  “大师有何见教?”
  “三天前,老衲无意中听到归云寺一位檀樾言及,说他们擒获一位姓秦名柏年的人,听
  说他们正等候一位姓吴的少年,前来用名单交换人质,不知可有此事,檀樾是不是他们要等
  候的人?”
  “正是区区,而且确有其事。”
  “听说这份名单,原来是一位叫西海怪客之物。”
  “不错。”
  “名单可否让老衲看看?”
  “不行。”
  “檀樾真欲与那些人交换人质?”
  “这与大师有何关连?”
  “有。”老和尚老眼生光,简要地答。
  “大师想先期夺取名单?”
  “有此可能。”
  “在下可以答复你。”
  “如何?”
  “万万不能。”
  “那么,恕老衲无礼了。”
  “你要硬夺?”
  “不错,请恕老衲事非得已。”
  秋华冷笑一声,冷冷地说:“为了人质的安全,在下也事非得已,只好一拼。”
  老和尚淡淡一笑,笑得有点凄然,缓缓地说:“老衲对人质的事,比你还关心,只是,
  为了名单,老衲已不能兼顾了。”
  “你也关心人质?”
  “是的,秦檀樾与老衲颇有交情。”
  “你……”
  “老衲必须毁去名单,带你远离峨嵋。请相信老衲,老衲办得到的。”
  秋华虎目放光,讶然叫:“大师的法号……”
  “老衲已经说过,久别……”
  “大师上法下慈……”
  “咦!你……”
  “小可是秦姑娘的知交好友,称秦老伯为伯父。”
  法慈长叹一声,苦笑道:“秦檀樾可能已知道老衲藏身峨嵋,因此前来找我的了。”
  “不但要找大师,也要找他的内弟龙骧。他听说龙大叔从六盘山返回中原,取道栈道入
  川,可能遁隐峨嵋,前来与大师会合,因此……”
  “他总算消息灵通。”
  “大师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