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1-02-20 17:16      字数:4834
  了一半,因此峨嵋山称为大峨,还有一座小峨山,也叫三峨山,在中峨的东南,比中峨又低
  一半。三座山尾脊相连,统称三峨。
  徐雄出了盐泉乡,已是巳牌初了,浑身汗湿,真力不继,一面走,一面啃着在盐泉镇购
  卖的干粮。脚下比常人快不了多少,无法再赶啦!
  前面不远的松林前,一个青衣人正躺在近路处假寐。
  第四十三章 混进古洞穴
  徐雄赶了五十余里长途,早已经疲乏不堪,亟需歇息。本来他可以在盐泉镇歇息进食,但是重任在身,不敢逗留,怕被自己的弟兄发现,日后禀知沈二爷,他吃不消,因此买了干粮一面吃一面赶路。
  他看到前面松林下有人倚树假寐,是一个青衣人,似乎睡得正甜。走近后,看清这人是个脸貌英俊而身材雄伟的青年人,年约二十岁出头,挽发结而不带头巾,穿一袭青短袄灯笼裤,手中握住一具长布卷,腰部垫着一个小包裹,上身倚在树干上,好梦正酣,一眼便可看出是个武林人,长布包内如果不是剑,必定是刺钩一类直的兵刃,不会是弯的刀。
  疲乏这玩意有不可思议的传染性,看见别人打哈欠,自己也跟着办,看见别人歇脚,自己便会情不自禁想躺下来歇息歇息。他这时疲惫万分,看青年人睡得香甜,立即诱发了他歇息的欲望,脚下似乎沉重得迈不起步啦。
  他在青年人的右首另一株松树下一躺,地面的松针厚约寸余,在疲劳过度的人来说,躺在上面真是舒服极了,令人有飘然羽化的感觉。
  疲劳固然难捱,但饥渴更难抵受,他虽躺下了,但仍不放弃进食,一面啃着味道不佳的干粮,一面喝着水葫芦中的水,不然便难以下咽,干粮不是可口的食物。
  正进食中,身侧丈外的青年人突然醒了,双手左右伸张活动筋骨,打个哈欠扭头相望,突然在身旁取出一个荷叶包,扬了扬笑道:“老兄,我这儿有些卤菜。此地的干粮恶劣得紧,没有菜的确是难以下咽,接着啦!”
  声落手扬,荷叶包抛出,徐雄本能地伸手,赶忙接住说:“谢谢,兄台以食物相送,你自己……”
  “我已酒足饭饱,别客气,四海之内皆兄弟,区区一包菜食,不劳言谢。”
  徐雄不再客气,解开荷叶包,取出半只卤鸡,大口猛撕,一面吃一面说:“在下姓徐名雄,本城人氏,兄台贵姓大名,能见告吗?”
  “兄弟姓秦,河南人氏。”青年人信口答。
  “河南人,到敝地有何贵干?”
  “昨天在州城碰见一位朋友,承告敝下的一位前辈老朋友在中峨山有事,因此赶至中峨相寻。”
  “贵友是……”
  “说起来名号响亮,江湖人对他老人家并不陌生。”
  “他是……”
  “独臂翁施老前辈。”
  “哦!他……他与秦兄……”
  “忘年之交,有两年没通音讯,听说他到了中峨,兄弟很想见见他。”
  吃了别人的东西口软,徐雄一面撕咬着鸡腿,一面说:“偌大的中峨山,你到何处去找?”
  “听说他在仙穴附近,问问人不就行了?出门人路挂在口边,附近岂会没有知道仙穴的人?”
  “附近十里内没有人烟,到仙穴的小径早已湮没,你向谁问去?”
  “咦!徐兄是说……”
  “我是说,你找不到仙穴,当然也找不到施老前辈。同时,他目下有事,更不易找,肯不肯见你还大有疑问。”
  “笑话,他怎么不见我?在下与他情义深厚,只怕他听说在下顺道探望他,他会置任何大事于脑后,而与在下一叙契阔呢。”
  “可是他目下有事。”
  “这……”
  “这样吧,在下知道他的落脚处,我带你前往找他,怎样?”
  “有劳徐兄了,谢谢。”青年人无限感激地说。
  “不用谢,咱们立即动身。”
  青年人并无动身的迹象,笑道:“急也不在一时。徐兄,你太疲惫了,不必为了兄弟的
  事而着急,且歇歇再说。”
  青年人欲擒故纵,徐雄反而催促道:“不行,天色不早,在下必须尽少耽搁,事不宜
  迟,这就走。”
  说走便走,用衣袂拭净双手,站起来丢掉吃不完的剩粮残骨,挪正腰刀等青年人动身。
  青年人情不可却,起身挂上包裹笑道:“徐兄既然要急着走,兄弟敢不奉陪?有劳了。
  徐兄,施老前辈到仙穴究竟有何贵干?”
  两人踏上小径,一面走,徐雄一面说:“他要对付近来名震江湖的一个小辈四海游神,
  因此到仙穴附近等候四海游神前往送死。”
  青年人哼了一声,意似不悦地说:“徐兄,你小看兄弟的朋友吗?”
  徐雄一怔,扭头问:“什么?我小看了你的朋友?”
  青年人沉静地点点头,正色说:“正是此意。那施老前辈成名在三十年前,虽说只有一
  条胳膊,但一柄奇形鱼鳍枪宇内无双,曾经在落凤坡于一个时辰之内,搏杀四川十八煞,盛
  名至今不衰,在武林名号响亮,真才实学不逊于当今的武林五老,甚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
  四海游神仅是个江湖小辈,兄弟曾听人说过这号人物,凭什么……”
  “哈哈!秦兄且慢往下说。”徐雄大笑着打岔。
  “你……”
  “你见过四海游神吗?”徐雄问。
  “没有,你呢?”
  “我?交过手,却不认识……”
  “徐兄说话有点颠三倒四……”
  “在下说的话并不可怪,动手时是夜间,谁能看得清面貌?那小辈可怕极了,艺业深不
  可测。在下为人虽然有点自大,但并不讳言自己不行。施老前辈虽是成名的前辈,但与四海
  游神相较,仍然……恐怕要……自古道英雄出少年,他老了。”
  “我却不信。”
  “不信?你这次从何处来?”
  “下江。”青年人答。下江,意指大江山峡以下的地方。
  “哦!难怪你不知咱们四川近些日子所发生的事。”
  青年立即重拾话题,信口问:“依你说来,施老前辈既然对四海游神有所惮忌,为何义
  不自量力在中峨山等四海游神送死?”
  “你听说过一煞三残没有?”徐雄问。
  “听说过。一煞,是指早年一度与少林名宿作对,仇恨深结的红纱恶煞范天如。三残,
  是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天残圆明,地残圆兴,人残圆通三个恶僧。”
  “不错,正是他们,红纱恶煞被少林弟子赶得不能在江湖立足,潜隐仙穴,十载于兹,
  苦练绝学志切复仇。三残五年前被来自西海的五位喇嘛活佛所逐走,无处栖身,入峨意欲霸
  占金顶逐走峨嵋僧人。不想到了金顶设于山下的下院万行庄,恰好遇上峨嵋三老,一言不合
  大打出手,三残技差一筹,含恨退隐中峨,与红纱恶煞成了近邻。这四个艺业臻化境的高手
  名宿,与施老前辈皆有交情,施老前辈这次赶往仙穴安排,早有万全准备。”
  “哦!原来如此。怪了!施老前辈与四海游神有何过节,我怎么没听说过?”
  “据我所知,施老前辈并非与四海游神有怨,他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谁托他的?”
  “我也不知道,只知他突然手头有了无数金银珍宝,以大量金银敦请朋友助拳,金银的
  来路十分可疑。”
  谈谈说说间,中峨山已然在望。
  “这是说,施老前辈之所以出面,是受人指使的了。”青年不放松地问。
  “大概是吧,但在下不知内情,不敢乱说。”徐雄谨慎地说,脚下加快。
  “听徐兄话中之意,似乎也和四海游神……”
  “在下与他无仇无怨,只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参予其事。”
  “那就怪了,徐兄……”
  “这些事秦兄请勿多问,那是江湖大忌。”
  “哦!对不起,兄弟多问了,休怪。”
  徐雄用手向前一指,转过话锋说:“前面便是中峨山,在下带你前往仙穴找施老前
  辈。”
  “方便吗?如果徐兄有事。只须加以指引……”
  “在下也是前往仙穴,禀知消息的,秦兄既然是施老前辈的朋友,也许这次还得助他一
  臂之力呢。”
  “在下会的。”青年人怪笑着答。假使他脸上的表情被徐雄看到,准会把徐雄吓得发
  抖。
  “山路不好走,小心脚下,这座山也叫覆蓬山,又名绥山。以往附近住了不少蛮人,但
  已被赶到西面的深山峻岭中去了。”徐雄一面走,一面解说,用一根树枝开道,分枝拨草向
  上盘升。
  “施老前辈带来了多少人?”青年人紧抓住话题问。
  “不知道,反正有不少高手就是。”
  “他们为何不在别处截杀四海游神呢?”
  “施老前辈认为其他的人不足恃,不信任其他的人能截得住四海游神。他自己必须四出
  敦请朋友助拳,务必计划周详,希望一劳永逸,决不肯让四海游神有逃生的机会,因此无暇
  亲自出马,这得怪他太过小心,人老了顾忌太多,没有年轻时的冲劲,老成持重行事未免有
  点过于顾忌。听说他的朋友无意中擒获了四海游神的一位同伴,曾经留下信息,要四海游神
  前来投到。”
  “四海游神会来吗?”
  “大概会来的,他这人不是肯牺牲朋友的人。”
  “施老前辈的朋友中,有人认识四海游神吗?”
  “有,多着呢。四海游神大闹成都府,力服成都群雄,挫辱锦城馆主,最后如不是武林
  五老中的华山老人与伏龙尊者出面调节,成都的武林朋友恐怕都得认栽。因此,认识他的人
  多着呢。”
  青年人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目光不住凝注着巍峨的山岳,嘴角泛现一丝冷笑,不再追
  问。
  山径已经消失。徐雄在前急走,在参天古林中盘旋,脚下的野草荆棘十分难走,终于接
  近前面怪石如林的山坡,奇峰耸立在眼前。
  “快到仙穴了。”徐雄说。
  蓦地,前面的怪石后,踱出一个中年人的劲装身影,迎面挡住去路,冷冷地喝道:“站
  住!干什么的?”
  徐雄站住抱拳行礼,笑道:“在下徐雄,奉敝上沈二爷之命,前来禀报消息,尚请代为
  引见施老前辈。”
  中年人哦了一声,开心地问:“哦!原来是沈兄的弟兄。喂!石牛山的事怎样了?”
  徐雄长吁一口气,苦笑道:“一败涂地,敝上兄弟两位俱皆受伤,大爷伤势沉重,几乎
  全军尽没……”
  “真的?”
  “兄弟九死一生,怎么不真?”
  “那四海游神他……”
  “敝上已经依议告诉吴小辈,说人质在中峨仙穴,大概快赶来了,因此……”
  “请随我来。”中年人急急地说,扭头便在前领路,以为青年人是徐雄的伴当,大意地
  不再多问。也许是石牛山的消息令他震惊,忽略了青年人的存在,急急在前领路。
  三人在怪石和山崖石壁间急走,树林密布,藤萝遮天蔽日,暑气全消。
  青年人表面上在低头赶路,暗中已留心两旁的事物。他发觉附近有不少人潜伏着,不时
  可看到隐在偏僻角落的人影,而且他居然可看到那些人带了木弓和匣弩一类远程武器。
  徐雄一面走一面间:“施老前辈到了多久了?”
  “昨晚方到。”
  “此地的四位老前辈……”
  “他们答应帮忙。”
  “人质囚在何处?”青年人接口问。
  “人质?”中年人扭头反问,接着笑道:“见鬼!我不知道。”
  青年人本想再问,却又忍住了,深怕引起对方的疑心。
  转过一道山壁,前面是一段草坡,坡顶的崖壁下,出现一个约五尺高四尺宽的洞口。洞
  口右侧,有一座残破的小亭,亭额上书着“仙穴亭”三个斑驳大字。亭前的荒草中,站着两
  个人,一个年约半百,一个年纪已在花甲开外,穿着劲装,佩剑挂囊,脸色阴沉,目不转瞬
  地打量着向上走近的三个人。
  相距尚在十丈外,花甲老人喝道:“张老弟,来人是谁?”
  领路的张老弟抬头向前走,一面急急地说:“是沈家兄弟派来报信的人,石牛山事败,
  沈家兄弟几乎全军覆没,两人受重伤,吴小辈可能快到了,小心些。”
  “哦!咱们已久候多时了。”花甲老人说。
  “施老前辈呢?”张老弟问。
  “在洞内。”
  青年人始终低着头往上走,双方对话间,已接近至丈内。年约半百的大汉突然伸手虚
  拦,叫道:“且慢!施老前辈目下没空,要……咦!这位是……”
  他指着青年人,脸色一变,吃惊地问。
  青年人抬起头,呵呵一笑。
  “这位是秦兄,施老前辈的朋友。”徐雄抢着答。
  中年人突然戟指便点,急取青年人的鸠尾大穴。
  青年人伸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