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7      字数:4721
  管事却多少愣了一下,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意思是要送乔氏回直隶?好好的,却把媳妇往娘家送,这是什么意思……
  箫清和不欲多说,只是挥手让管事出去开始打点,能多早走就多早走。管事心中担忧,却不敢多说,赶紧退了出去。管事的走了,箫清和神情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似乎在想着什么,但稍稍一停他却是轻轻叹了口气,吩咐小厮研墨。
  小厮上前来,研墨铺纸,收拾妥当之后立时退开,这也是箫清和的规矩,读书或者写字的时候小厮立时退开,平常书房侍侯的,也全都是不识字的。
  箫清和稍稍犹豫一下,却是提笔写下休书二字,三两笔写完。等到笔墨干了,箫清和把休书折好,又在书架的暗格里拿出一个匣子,便起身去了后院。
  管事正在乔氏屋里说话,实在是箫清和的吩咐奇怪,他忍不住过来跟乔氏说一声,乔氏也正迷惑着,她倒是没有多想。箫清和虽然常不在家,但待她一直很不错,夫妻之间也是你敬我,我敬你。
  小丫头传话说箫清和来了,乔氏连忙起身相迎,管事的也赶紧退了下去。乔氏上前给箫清和脱了外衣,又命丫头倒茶,箫清和却是挥挥手让丫头婆子下去,又命乔氏的奶妈在外头守门。
  “老爷……”乔氏看着箫清和,她就是再贤良淑德此时也不禁要问:“管事说,老爷让他收拾我的东西,要回直隶去……”箫清和就是出差,她也不用回娘家,家里管事婆子都在,平常箫清和不在家,她也一样过的好好。
  箫清和看着乔氏,心中不禁有几分愧疚,男人总是要成家的,尤其是他中探花之后,提亲的这么多,他若是不成亲,总是不妥当。他选了乔氏,小家碧玉,没有任何家世,性情温和,对他也是十分爱慕。他没什么男女情爱之心,辜负了乔氏的一片心意不说,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连累到乔氏。
  “老爷可有什么烦心事?”乔氏被箫清和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外头的事她一概不懂,娘家也没有任何助力。有时候她也在想,箫清和明明能娶到比她好上十倍百倍的,为何会娶了她。要说是对她有什么爱意,她也实在感觉不出来。
  箫清和把匣子放到桌子上推到乔氏面前,乔氏心中疑惑,却是顺手打开了,不曾想里头竟然是大额银票。乔氏看得惊讶,不禁看向箫清和,一直以来箫清和的俸银都是交给她的,怎么又有这么多钱。
  “这是这些年来皇上赏赐,你拿着回到直隶之后,请岳父大人置办田产,也不要记在我名下,记在岳父名下即可。”箫清和说着,天熙皇帝赏赐自然不会那么俗气的给银子,这些是他把赏赐之物便卖了得来的。乔氏性格温柔,但实际并没有持家之能,有些事情她也是料理不了。
  乔氏听得心中更是惊诧,道:“老爷事务繁忙,请父亲代为置办倒也常理,但如何不记在老爷名下?”她是独生女儿,父母自小疼爱她,暂记在父亲名下也没什么,但何故绕这个路,直接写在箫清和名下不就完了。
  “这回去沿边前程未卜,有些事情早做安排的好,为了你,也是为爱姐儿。”箫清和说着,便把袖中的休书拿出来递给乔氏。
  乔氏识字,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看到休书不禁放声大哭,对着箫清和跪下了,道:“老爷,可是我做错了什么事……”
  箫清和连忙扶她起来,却是道:“不是你的错,是我怕万一沿边出事连累到你,所以才提前写下休书。若是我真出事要问罪家人,你便把休书拿出来,尚能保得性命。”
  乔氏哭的昏天黑地,哪里肯听,她是真心爱慕着箫清和,不关权势地位,道:“我愿意跟着老爷,受苦受罪,我都愿意。哪怕将来午门问斩时,我也跟随地下去侍奉老爷。”
  “傻话,你倒是省事跟着我去了,那爱姐儿要如何办好,谁来照顾她。再者我这也是以备不时之需,若是我平安回来,这封休书自是没用的。”箫清和轻声劝慰着她,这趟去沿边他是九死一生,就是有命回来,只怕问罪责罚也要跟着来了。就是天家典恩不责罚,从长远来说,他未必能得好死。乔氏拿了休书去直隶,多少还能撇清些。
  乔氏虽然不懂外头的事,却是明白事理,箫清和如此一说她倒是有几分明白,却不禁道:“我虽然不懂外头的事,但老爷既己高中探花,现在又有官职在身,何必非得去……”
  乔氏没有接着说下去,她就是再不懂事也晓得箫清和这个官当的与人不同,其他人也就算了,箫凌云和箫云灵跟他相依为命这些年,结果箫凌云科举,箫清和不但不管,还让箫凌云搬出别居,娶亲生子也全然不管不问。就是箫云灵这个出嫁女,他也不与罗家来往,更不让她去罗家。爱姐儿出生,除了家里下人外,京城根本就无人得知。
  “十年寒窗,我有自己想做的事。”箫清和说着,读书科举为得什么,只怕每个书生都有自己的答应,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财,他也一样,人活一世,不过是心想事成,他也一样。看向乔氏又道:“总是我对不起你,你把休书收好,带上爱姐儿回直隶去,请岳父置下了田产,总有依靠可生活。我若是平安归来,朝廷也不降罪,我就再接你们母女回来。”
  乔氏实在不想走,箫清和却只是让她照看爱姐儿,乔氏也只能点头同意。
  收拾乔氏的东西,还有乔氏带过来的人,此时也一并跟着走,乔氏哭哭泣泣,心中极为不舍,但也无可奈何。里里外外收拾了两天,箫清和送乔氏出门,乔氏依然十分不舍,只是跟箫清和说,让他早日过来接她。箫清和嘴上答应,却是晓的,自己远离了她们母女,会对她们更好些。
  等到乔氏的车驾走远了,箫清和才转身回去,却是进了书房,倒不是收拾东西,而是让小厮端了火盘来。他这才开始慢慢收拾书房的东西,为了沿海战事,他花了无数心力,资料部分就算了,但凡他自己归宗整理的东西,全部扔火盆里烧个干净。
  该记下来的东西他全部记在脑子里,剩下这些留着无用,若是被人翻了去只怕会节外生枝,还如一把火烧个干净,倒也省心了。
  箫清和收拾整理足足烧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唤人进来收拾。小厮进来收拾,又回答:“宫里公公来了,在外头等了一会了。”
  本来管事也说去传通的,结果小太监听说箫清和在书房里,便自己说要在外头等着。直到箫清和唤人进来了,才顺道来通传。
  “噢,把里间的干净衣服拿一套来,我换了就去。”箫清和说着。
  小厮侍侯着换衣服,洗了手脸,小太监就在旁边厢房等着,看到箫清和出来了,连忙迎了上去。不等小太监开口说什么事,箫清和就道:“劳烦公公了,我这就进宫。”
  小太监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只是陪笑脸请箫清和上车,怪不得师傅一直盯嘱,好好侍侯箫清和,现在箫清和比贺子章更得圣心,哪怕是箫清和从来不打赏他们,也定要好好侍奉,这位才最知皇帝心意,凡事都能合圣心的。
  两日后监军大队出发,黄大人任监军,箫清和是副手,另有林大爷,齐瞬武在内五名小官员跟着,天熙皇帝又派了御林军中的一个小队护送。随行的官员都是文官,虽然不至于带上丫头侍侯,却也都带着随身小厮侍侯照料。
  黄大人年过五十,又是一直养尊处优,此时却是不敢拿大,只带了四个小厮随身侍侯。像林大爷和齐瞬武这种年轻的,都是只带了两个,简简单单一个包袱。不曾想箫清和却是带上十二个小厮,另外还有两个大箱笼,不像是出公差倒像是郊游了。因为他是皇帝近臣,倒没人敢说他,一路相安无事。
  ☆、222
  监军大队走了;京城权贵勋贵的抱怨之声并没有因此结束;本来是武官勋贵在打仗;好好的却派了个监军过去;这以后功劳要怎么算。大珠海军建立,打跑扶桑浪人,就是没有收复琉球,那也是文官没有本事拿不出钱来,要是还有钱打;再过几年肯定能收复琉球,这些都是武官的功劳。
  相比其他勋贵的叫屈鸣不平;罗家则要淡定许多,不淡定不行;罗慕白现在是三军主帅;罗家若是大喊不公平,也就显得私心太重。当然从罗大老爷起一直到最小的罗六爷,也没有一个闲着的。
  “和谈也好,继续用兵也罢,功劳总是少不了罗家的。”顾惜风说着,三年父孝满了之后,他的起复之路十分平顺,直接就是正三品户部侍郎。要是以前他肯定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直到顾大老爷去世,他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的责任,他才晓的,许多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大长公主的儿子又怎么样,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王亲贵族。
  罗慕远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道:“文官吵嚷也不是一天了,皇上突然说要和谈,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其他原由。”
  罗家并不是天熙皇帝的近臣,但当臣子的揣摩天家的心思是必修课,天熙皇帝二十几岁登基,现在也不过三十几岁,执政以来手段相当强势,对于收复琉球一直是势在必行之势,突然间说要和谈,他总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是在自己家里,顾惜风却不由的把声音压低了,道:“我也觉得奇怪,不过国库确实没钱了,想打也没得打。”他是户部侍郎,有钱没有钱心里最清楚,这倒不怪文官吵嚷,每年国库收入其实都是有定数的,就是突然加税收,也不可能成倍的翻,再加上领土大了旱涝灾荒也是常事,实在没什么钱。
  “你给我说句实话,要是非打不可,国库能撑多久?”罗慕远悄声问着。
  顾惜风想了想道:“若是大军不动,大概还能撑上一年左右。”这还是把来年税收算在内,国家没有其他支出的情况下,只是定期发晌,这个花销相对小些,一旦战争开始了,死伤官兵的伤赔,再加上东西损坏,造价就更高了。
  罗慕远默然,心里似乎盘算着什么,一年时间,能做什么呢?
  顾惜风却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我们是打小一起长大,虽然这些年是各人有各人的一摊事,来往不如以前勤了,我心里却是拿你当亲兄弟的,该说不该说的我都会跟你说。我父亲生前与我说过的,像我们这样的世袭人家,子弟不能太能干了,也不能太无能了。也不说别人,你看贺侯爷,皇上的心腹,有拥立之功,结果这回监军就没他什么事,固然是因为他女儿嫁到你们家了要避嫌,但监军前脚走了,他就告了病假,只怕接下来就要把兵部的职务辞掉了。”
  罗慕远听得不由的叹口气,有几分感慨道:“你说的是,太能干了,比……还能干,这样的大臣不好使。太无能了,糟蹋粮食,看着也碍眼。”
  “不过皇上是明君,也晓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罗家的功劳有眼睛的都能看的到,就是去了监军,难道还能把罗家的功劳全消了不成。皇上也不傻,他才三十几岁,以后战事多着呢。不说其他的,就是这个琉球,难道天熙皇帝真不想收回来,要是嫌慕白无能,那将来派谁去打。”顾惜风说着。
  “我就是觉得此时派监军,好像总有点别的事。”罗慕远说着,但到底会是什么事,他实在想不出来。
  “那你就跟慕白写封信,凡事小心些就好了。”顾惜风说着,罗家现在对与天熙皇帝有大用处,只要罗家自己谦虚谨慎,不张扬跋扈,肯定不会有事。却不禁看向罗慕远道:“说来前几年在沿边你也是出了大力的,结果到现在你也不过是四品,亏了哟。”
  罗慕远不禁笑了起来,道:“我都是世子了,何苦去争这些,再者说了,功劳算成慕白的,也没给别人,我哪里亏的。”要是便宜了旁人,他可能会有点小纠结,给了亲弟弟,还纠结那就太小气了。
  “也是,要是慕白真能封侯拜相了,都是值得的。”顾惜风说着,随即又有几分感慨的道:“外人都说我们这样的世袭人家好,子孙们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官可做,那些书香门第还要子孙出息了,才能后继有人。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辛苦,你我都是嫡长子,从小到大,念书读史,弓马骑射,吃的苦受的累,一点不比那些高中的书生少。”
  别说是世袭人家,就是皇帝当的也不容易,不然哪里有句,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当皇帝当干掉兄弟的太多了,连老子也不放过的也是大有人在,等当了皇帝,要防兄弟,防儿子,最后还未必能得善终。
  世袭人家虽然不用像皇帝这样苦逼,但想爵位一直传承下去,子孙肯定得过段时间都要向皇帝表现一下存在感。争位夺嫡这种大事,站错队了自然是全家抄斩,但要是想着我们家啥都不做,只吃祖荫,那真不好意思了,皇帝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