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节
作者:莫莫言      更新:2021-02-20 11:47      字数:4731
  黄大人把箫清和的话原封不动转给林大爷,他跟林家关系很一般,跟罗家关系也就是点头之交,不然他坐不了这个兵部尚书。当官的学问太深,关健是抓准自己的定位。做不到贺子章和箫清和那样近臣宠臣,他凭着资历熬出来,现在也是二品了。
  “箫探花真的如此说的?”林大老爷反问着,神情有几分不敢相信,箫清和说了那样的话,然后黄大人这样转述给他们听,这不是明摆着让林家去压制罗家吗。
  黄大人笑着道:“箫探花确实如此说的。”
  林大老爷脸上有几分喜色,林大爷却是有几分若有所思的模样,看向黄大人问:“箫探花说了让我随行?”
  黄大人立时笑了起来,道:“箫探花事务繁多,如何还会理这些琐事。”
  林大爷仍然不死心,继续问:“那黄大人觉得我跟着过去合适?”
  黄大人又笑了,道:“这趟去沿边去的肯定是兵部官员,若是旁人我肯定直接选了,但贤侄是阁老的孙儿,我也不敢莽撞,只凭贤侄心意。”
  做为一个老油条,只说该说的话,不做多余的事。他只是估摸着天熙皇帝是这个意思,到底是不是他也拿不准,所以他现在也是转述,林家爱去不去。万一猜错了,或者出啥事了,也别来找他。
  林大爷听黄大人如此说当即不再问,这种老滑头,让他做个决断难着呢。心中正思量着,还想再探点口风,黄大人却是端起茶碗来。
  都端茶送客了,林大老爷和林大爷只得起身告辞,父子俩回到家中,先进书房跟林阁老商议。林大老爷则觉得此事不用考量,让林大爷去就好了。
  “一定要跟着去。”林阁老说着,就是没有跟罗家的恩怨,林大爷这趟也要去。这是多好的升职表现机会,文官去前线没啥危险的,跟着走一圈,这就是一个功劳,以后升迁时肯定有用。
  林大爷也晓得这趟得这趟是该去,问:“以祖父之意,皇上突然说要派监军过去和谈,到底是何意?”
  不管是和谈也好,监军也好,这都是文官提出来的老方案,以前没执行,突然间皇帝自打嘴巴说要这么干,让他觉得这中间还有点其他意思。
  林四爷是他亲弟弟,瘫了这些年,他虽然也心疼,但他十几年寒窗苦读,并不只是为了这件事,他更多的要为将来的仕途打算。让他现在说,罗林两家的恩怨当初就不该闹那么大,现在闹的上下皆知,其实与林家也是十分不利。
  “罗慕白当了这些年的主帅,虽然没有收复琉球,却是建立了海军,打跑了扶桑浪人,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和谈也好,继续打也好,搬师回朝后皇上肯定要赏赐。但以皇上的性子,就是现在国库空虚要和谈,只怕将来肯定要报这个仇。若是此时大赏了罗家,那以后再启用时又要如何封赏,所以此时才有监军。”林阁老说着。
  天熙皇帝突然说要和谈,他就开始想其中的可能性,现在箫清和又直接说监军里不能有罗家人,其实箫清和也是罗家的大亲友,只是一直没有来往,再加上天熙皇帝信他,但箫清和这话里有没有帮着罗家的意思,他也拿不准。
  林大爷觉得有理,文官也好武官也罢,都是皇帝的臣子,哪个地位高了,皇帝看着都不会爽。但若是以后天熙皇帝还要用罗家,那就不能把人家得罪狠了,就目前来说,林家想报仇不太可能,两家实力对比在这里,总不能为了弟弟的仇,把一家老小都赔上,便道:“那明天就上报上司,我跟着随行去。”
  “嗯。”林阁老点点头,却是叮嘱着林大爷,道:“虽然跟着监军过去,战事不是玩的,你也要多加小心才是。”
  “是,请祖父放心。”林大爷说着。
  祖父孙三人商议完,林大老爷和林大爷回后院,林大爷回屋脱了衣服就去林大太太屋里请安,林大奶奶,林氏和齐太太都在,林氏正在屋里抹泪。林大爷看到林氏掉泪就有几分心烦,道:“大妹妹这是怎么了?”
  林氏看兄长来了,连忙擦擦泪,刚想说没什么事,林大太太就在旁边一脸怒气冲冲的道:“还不是那个李侧妃,她算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看看自己娘家都成什么样了,不过生个儿子就对你妹妹甩脸子。”
  林氏却是道:“母亲快别这么说,李侧妃跟我一样是侧妃,她有儿子了地位自然比我高。都是我自己没造化,没有子嗣傍身,怪不得谁。”
  齐太太听得也不禁叹口气,却是看向林氏道:“姐姐也是,前头那个丫头怀孕,怎么五六个月还掉了,若是能生下来,姐姐此时抱在手上,哪里还会怕李侧妃。”
  当时她就跟林氏说过,要好好看中丫头那一胎,生下来就是她的依靠,结果林氏自己不太上心,五六个月的哥儿掉了。自己没了依靠不说,荣太妃得知之后也是生了一场气,把林氏叫过去狠说了一顿,好好一个男孙没有了,祖母如何不生气。
  林氏听得低头不吭声。
  齐太太忍不住又道:“姐姐,这后院的事可不是想不理就不理的,现在李侧妃都有两个儿子了,她年轻气盛,要给姐姐脸子瞧,姐姐也别跟分辩生气,大家各自走开就好了。”
  要是几年前她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抚养着几个孩子,她的心态也变化了许多。女人再怎么要强,最后靠的还是男人,她虽然没有亲生儿子,但总有两个庶出在身边。林氏这个年龄了,儿女皆无,李侧妃己经生下两个儿子,如何跟人家比。
  将来李侧妃的儿子封了郡王,她跟着分府出去,荣光还在后头呢。林氏这样只怕一辈子要呆在成王府里,有四品诰命在身上,虽说日子也不会凄凉,只是哪里比的过人家分出去自己当家作主呢。
  “我晓得,我也没跟她吵。我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理会她们做什么。”林氏说着,她确实没因为李侧妃而生气,都是侧妃,自然有儿子的地位更高些,她刚才会哭只是自家人面前,有几分收不住,感叹自己命苦。其实丫头的那个孩子掉了,她也有几分后悔,只是现在后悔太晚了,荣太妃不可能再给她机会让她养孩子。
  她现在天天在屋里就是抄抄经书,等以后世子继承了爵位,她就是想到佛堂里去,以后就是念经打坐,凡事不管不问。
  林大爷听两个妹妹如此说,心中多少松了口气,有时候他也是怕了她们了,人家的姑娘嫁出去是联姻,她们嫁出去就是结仇。现在能说出这些话来,不再惹出麻烦来,他也就求神拜佛了。
  林大太太却还是一脸不服气的模样,道:“王府里还有几个婢妾生的儿子,让你父亲跟成王爷说说,记在你名下就是了。到时候你也有儿子,还怕那李侧妃不成。”
  “这种后宅之事,旁人如何能插手,上头还有太妃呢。”林大爷说着,虽然是大不孝,但有时候他真觉得林大太太好像活在梦里,什么事只要想一想就能有了。不想跟母亲争辩,便岔开话题说了他打算报名去沿边的事,大概这几天就要动身走。
  林大太太听林大爷这么一说就急了,再顾不得林氏的事,她现在就这么一个好儿子,又要去战场,万一有个好歹来,她还要怎么活。便道:“那些海盗强人要如何和谈,家里有你祖父,哪个敢拦你的升官,你好歹在家里,我看着你也放心些。”
  林大爷也不分辩,实在这些年了,有些事情他真不知道要跟林大太太解释。拼爹拼爷爷只能靠一会,他想升职快,以后有前程,肯定得自己努力。只是道:“这是朝廷的意思,兵部的官员都要去,不独我一个,我如何能说不去。”
  “那让你祖父……”林大太太着急的说着,其实要不是公公近些年对她意见比较大,她真想自己跟林老太爷说,让他托托关系把林大爷的名字划掉。
  “这如何使得。”林大爷说着,起身道:“这几天就要动身,还有许多东西要收拾,就先过去了。”
  林大爷说要回屋收拾,林大奶奶自然也跟着起身,向林大太太行礼告退。
  夫妻俩回到屋里,林大爷不禁长吁口气,林大奶奶上前侍侯着林大爷更衣,她虽然不像林大太太那样直接说出来,但也是满脸的担忧,但也晓得劝说他不去的话肯定不能说,只是问林大爷大概什么时候动身,然后要准备什么东西。
  “这些年你也实在辛苦了。”林大爷说着,不说其他的,就林大太太这样婆婆就足够儿媳妇喝一壶,再摊上这样两个小姑,就是没有特意找过嫂子的麻烦,惹的麻烦却是不少。
  林大奶奶听得怔了一下,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好像有块石头压着。她与林大爷说不上郎情妾意,只是天下间最普通的夫妻,林大爷也有两个姨娘,后院也算和睦。只是这些年来夫妻从未分开过,突然间林大爷要去战场,她只觉得揪心的很,想哭又不敢哭,只是低头不语。
  林大爷继续道:“祖父身体硬郎,父亲也康健,两个妹妹也算是懂事,没什么好挂心的。倒是母亲那里,你还要多劳累,常常与她说说话,让她少担些心。”
  林大奶奶听得心中更是难受,却是不敢说其他,只是含糊着应了一声。
  ☆、221
  黄大人拟好官员跟随名单;林大爷和齐瞬武都在当中;除了几个混日子的世家子弟;兵部的小官对这趟去沿边都很积极。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出这种大事时跟着出差,回来后十之□能升职;就是出事了,还有上司顶着,他们这些小虾米也担不起这么大的事。
  钦定监择定了日子;天熙皇帝便让官员们先不用衙门上班,回家打点行装,然后按点起程就是。箫清和却是没有回来,只是有小太监回来说准备一包贴身衣物就好,能多简单就多简单。乔氏整理了一个下午;打点了一大包让小太监带走了。
  眼看着起程之期一天天近了,乔氏心里就跟火烧着似的,虽然以前箫清和也是常不在家里,但他在宫里伴驾肯定是安全的,现在突然间要到战场去,这万一碰到伤着了要如何是好。想让派人去问问,只是皇宫里内闱,如何能派的进去人。
  “姑娘也不要太担心,姑爷是去挣前程。”奶妈宽慰着乔氏,以乔家的家世,以及乔氏的人品样貌能嫁给箫清和那是上辈子积德,箫清和又不是要纳妾养外室,他是忙正经事。
  乔氏擦着眼泪道:“现在是上战场,我如何能不担心。唉……”
  正说着梢间里爱姐儿哭了起来,年前乔氏生下一女,因为箫家一直闭门谢客,洗三满月酒都没办,就连箫云灵都不晓得添了这么一个堂妹,其他人更是无从得知。
  箫清和是日日忙碌,许多时候都是在歇在宫里,有时候回来也是在书房呆在半夜。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儿,乔氏是挺失望的,不曾想箫清和却是十分喜欢,起了小名叫爱儿,大名还没起来。箫清和再忙,只要回来肯定会过来逗逗女儿。
  只是乔氏心中不安,箫清和都三十几岁了,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倒是有心给箫清和纳个妾室,但想想箫清和在家的时间,只怕就是纳了,儿子也不知道在哪里。
  因箫清和常不在家中,乔氏所有心血都有女儿身上,听到女儿哭了,便连忙过去看,爱姐儿睡醒饿了,奶妈正哄着喂奶,爱姐儿也就不哭了。乔氏旁边看着心中多少有几分宽慰,奶妈还担心她生下女儿会被箫清和不喜,没想到箫清和比她还喜欢。
  “姑爷那么喜欢姐儿,走之前肯定会回来看看。”奶妈说着,嫁给箫清和这种男人,也是一种揪心,但嫁了别人,谁能保证就能郎情妾意,万事无忧。女人嫁人就是苦,哪有这么多的遂心发愿。
  正说着,丫头匆匆进门传话:“老爷回来了,正让管事收拾东西呢。”
  乔氏听得心头一喜,却又有几分惊讶,箫清和要带走的东西她己经收拾好送过去了,怎么还要收拾。刚想过去看看,丫头又道:“老爷正在书房里呢。”
  乔氏不由的停住脚步,晚上箫清和在书房读书时她可以送宵夜,平常时候箫清和并不想她过去,现在又有事情吩咐,她就是更不好去了。
  箫清和回到家里就先把管事的叫过去,箫府里打理日常生活的管事全是乔氏带过来的人,乔家好歹还是地主乡坤,家里有些世仆,箫家一穷二白起家,实在无可用之人,再者这也是为乔氏料理家事方便。
  “家俱之类的笨重东西就不用了,书房里的东西也不用,后院里太太用的东西,能带上的就全部带上,这两天就起程回直隶。”箫清和吩咐着。
  管事却多少愣了一下,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意思是要送乔氏回直隶?好好的,却把媳妇往娘家送,这是什么意思……
  箫清和不欲多说,只是挥手让管事出去开始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