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谁知道呢      更新:2021-02-19 21:43      字数:4703
  当我们观修悲心住三摩地时,如果因为时间,及坐姿觉得有点累,可以出定。出定后,可以靠念咒的力量,让悲心保持住,自己和他人都想离苦得乐,我们有权力,也有能力离苦得乐,以这样思维,观想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
  次,唯平等观诸有情无差别,思维一切有情,唯是我亲人,周遍思已,次当于诸中庸者修习。其时,如于亲友般,平等人彼悲心。彼时,当于十方一切有情修习。其时,犹如爱儿受苦之母般,自感极苦,欲拔出苦之行相,悲心自然流露。于彼一切有情,平等而住,彼时,即称圆满矣,亦得大悲心之名。
  大悲心的修持次第如前说。无论见到、听到、想到任何人,不必刻意,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希求他人离苦之心,「犹如爱儿受苦之母般」,自然流露的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心。
  修习慈爱,最初由亲友作起,欲彼过乐之行相。渐次,当于中庸以及怨敌修习。如是,串习彼悲心,逐渐,希欲现前披济所有有情,将自然涌现。
  修习利益众生的慈心及悲心。慈心是让他人得到快乐的心,悲心是帮他人拔除痛苦的心。有了慈心及悲心,为众生离苦得乐,想负起一切责任的心,称为「清净意乐」。「七因果」的修持,先修平等舍,接著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清净意乐。「自他换」的修持,也是先修平等舍,观想自他平等,次观取舍,再观慈悲。所谓的「自他换」,不是自己与他人交换,而是每「众生都想离苦得乐,这点是一致的、平等的。所以不能贪某人、嗔某人,因为大家是平等的。一个很卑贱、很贫穷的人,也想早日脱离贫苦困境同样有离苦得乐的心,为什麽明知他也想离苦得乐,还要嗔他们呢?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要思维爱他人的功德,和爱自己的过思。世界上任何的不安定或战争,都是由爱自己而产生,世界上的一切和平安乐,都是爱他人的心态而产生。可见真正对社会有益的是爱他心,对社会没有贡献的是爱己心,一切过患的根源是爱自己,一切功德的根源是爱他人。从凡夫到成佛,所有的过程,都是由爱他心、利益他人,而圆满这一切。无始以来,一直都是爱自己,听自己的使唤做事,结果至今还在凡夫地。假使好几劫前,努力观修爱他心,也许已经成佛了。所以思维爱他心,好比自己生命一样,去爱护珍惜它。
  修持爱他心,可以圆满一切功德,因此自他换,就是把爱心摆在别人身上,为了使爱自己的心降到最低,修取舍。呼气时,把自己一切福德善行,舍给他人,吸气时,把他人的烦恼过患吸过来。取舍法门是对治「爱我执」的法门。透过自他换修持,使慈悲心圆满。如何修学他利之心,而生起菩提心?想要圆满利益他人事业,必须成佛,因此以希求他利之心为因,与希求菩提之心相应的发心,叫菩提心。
  次,串习根本悲心已,当修菩提心。彼菩提心,行相分二:世俗及胜义。其中世俗,谓许誓以悲心,现前拔济所有有情,为饶益众生故,思维愿证成佛。以欲求无上正等圆满菩提之行相,初发起心。彼复,如《戒品》所示之仪轨,当由安住菩萨戒之余智者处发心。
  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希求他利之心及希求菩提之心,所产生的心,是未通达境之心,叫世俗菩提心。以观察事物、思考对立性质,观察胜义之心,叫胜义菩提心。使初发心坚固,必须受愿心仪轨,为了能行六度万行,依戒品所示受菩萨戒。
  如是,既发世俗菩提心,为发胜义菩提心故当励力。彼胜义菩提心,谓出世间尽离诸戏论,极其光明、胜义所行境、无垢、不动、宛如无风之灯明,持续不动摇。彼由恒时恭敬,长时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瑜伽而成办。
  胜义所行境,指胜义识所执境,无垢、不动、清净无为。胜义菩提心,是由方便世俗菩提心摄持,而得的空证现量、所以是出世间的,即缘空三摩地、在证空三摩地当下,无任何世俗相,此时意识和境,好比水溶于水,无二相之差别。此证量可以直接对治实执--轮回之根本无明。虽然方便品的慈心与悲心,也可以对治烦恼,使烦恼减低,但是无法正对治。唯有胜义菩提心(空证现量),可以把烦恼连根拔除。倘若只有菩提心,缺乏空正见,无法完全断烦恼,反之,若只有空正见,无法去除所知障,因此是需要双修的。
  长期串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即止观双运。胜义菩提心,是以止观双运三摩地证得的。需要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先听闻空性义理,再以三摩地之力专注于空,依修行次第,慢慢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乃奢摩他。于奢摩他专注缘空性当下,会再次生起另一种的身心轻安,于此中观察空性的智慧,谓之毗钵舍那。以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双运,才能证得胜义菩提心。双运的功德不是稍作修持,短时所能成办。如同西藏祖师密勒日巴大师,虽能即身成佛,亦是经长时苦行,努力串习而成就。当初释迦佛虽已成佛,为令众生了解,示现苦行相,最后方得成就正等正觉。我曾看过,珍藏于博物馆的释迦佛苦行相,有位仁波切正好带回印度,我因追念而礼拜三次,感受极深。如果大家能恒时瞻仰思维,释迦佛的苦行相,对我们有很大的策励作用。许多人认为佛陀行六年苦行,我们只要六星期即可成佛,或以密教闭关三年一月半就可成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其实世尊示现六年苦行,有很大的用意。把目标放远,修行成佛,快者三大阿僧祗劫,也许更长久。密教的即身成佛虽然可能,但本身必须具足条件,长时的净罪积资,非是一蹴可几的。因此胜义菩提心,也是需要长期串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才能成办。
  如《圣解深密经》云:「慈氏!当知几诸声闻众、菩萨众、如来众之善法,所有世间、出世间,皆是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之果」。彼二能摄一切三摩地故。所有瑜伽师,一切时中,定当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如被《圣解深密经》云:「佛告曰,如我所示,任何声闻众、菩萨众、如来众之三摩地诸行相,当知一切皆为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所摄。」
  奢摩他即「止」、毗钵舍那即「观」。何谓「止」?专注一境,心不外散,断除内外一切幻想,内心安住于善所缘境。藏文直译:「安住」。远离内外一切幻想,称为「安」,心专注一处,称为「住」。「观」亦曰「胜观」,以奢摩他专注于所缘境之后,再以智慧观察所缘境之究竟性质,此时观察心极其细微,所得也是深奥殊胜,故曰「胜观」。此观察方式比原先殊胜,所以称为「胜观」。亦即由九住心,慢慢改善内心,令心于境能任运安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此三摩地即为奢摩他。再以智慧观察所缘境上之究竟性质,而得不共身心轻安,此智慧称为「毗钵舍那」。
  唯有串习奢摩他,诸瑜伽师无法断障,仅暂时驾驭烦恼耳。无智慧光明,不能善灭随眠故,无法善灭随眠。是故,彼《圣解深密经》云:「静虑驾驭诸烦恼,智慧能善灭随眠。」《三摩地王经》亦云:「纵然修彼三摩地,彼不能坏计我想,彼烦恼故极错乱,如此胜行修禅定,设若妙观法无我,分别观被若修习,彼乃涅槃果之因,以彼余因无寂静。」
  恒常修习奢摩他,仅能暂伏烦恼,使之暂不现行而已。无空证智慧,无法断烦恼习气种子--随眠。随眠分习气及种子二种。如果现在有蚊子叮你,嗔的随眠种子将会现起,觉得蚊子是障碍,为何会如此?因为有嗔心的随眠,遇到外缘就会现起。种子与种子之间有随眠,但没有外缘不会现起。阿罗汉有过去所留之善恶随眠习气,但恶随眠没有外缘可生起烦恼。外道宗义师修禅定,亦可达到非想非非想天,但无法减除烦恼根本,此无明是极错乱识。有一外道师人定好几年,出定后发觉长发已被鼠辈筑巢,而起了极大嗔心,顿时禅定功夫全退失,是故禅定力量,不能完全对治烦恼。因此必须先认识无我,安立无我之后,以奢摩他为助伴,再以善择诸法之智慧去辨别,方是涅槃果之因。除此,无其他寂静之因,也就是妙观慧之外,别无他途。长期串习空正见,使之日渐增强,无明自然减弱,甚至彻底断除。虽然慈悲心与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但烦恼之正对治,除空正见别无其他。
  《菩萨藏》亦云:「凡未闻此菩萨藏法数,未闻圣法毗奈耶,仅执三摩地以为足,随我慢势力,将堕我慢中,不能脱离生、老、病、死、哀伤、呻号、痛苦、忧愁、诤斗,、六道众生,不脱轮回,不能尽脱苦蕴。了知彼已,如来告曰,随顺由他闻,将由老死脱。」
  轮回的痛苦,包括生老病死等苦蕴之因,皆由无明而产生,为业和烦恼所控制。六道众生,若不能脱离烦恼,就不能脱离轮回,应听闻善巧上师的空性教授,依此脱离轮回生死城。
  以是故,欲断诸障碍,出生遍净慧,当住奢摩他,当修智慧。如《圣宝积经》亦告云:「住戒证得三摩地,得三摩地修智慧,以智获得清净慧,以清净慧戒圆满。」
  以奢摩他为基础,再以证空毗钵舍那,断除诸障碍烦恼。由持清净戒而得定。由定产生慧。空证现量是真正的道谛。在家居士以五戒为基础,出家众以沙弥戒、比丘戒为基础。有了戒体就会遵守学处。接著以正念、正知判断有无违背学处,以正念警惕自己,以正知辨别善恶。如:伤害别人时,因为具正念而起警惕心。因为具正知而中止加行意乐。
  及知即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之能力。正念是由随顺听闻正理、如理思维,忆念意识正确、不违背学处。譬如讲话或背诵时,靠先前意识之亿念,此乃正念的作用;另有一意识,辨别忆念有无错误,此意识是正知。正念正知随时存在,持守学处时,若有正念正知,能避免违背学处,因此很重要。有正念正知的警惕心,不至于放逸、懈怠,甚至梦中亦如是。长时串习正念正知,意识容易安住于所缘境。以正念持戒,再以正知辨别,意识有无持境,有无散乱。正知应当灵活,反应要快。学定时,虽然能安住于所缘境,但内心不专注、无力、空洞,此时仅有住分,缺乏明分与专分,专注力量不强,所缘境看不清楚。修禅定需具足三要件:(一)住分、(二)明分、(三)专分。透过戒体,不断串习正念正知,再以意识缘念,就容易专注于一境。
  不遵守戒律很难学习禅定。因为无法得到标准的正念正知,放逸的人无法专注一境,内心会马上往外散乱,即使坚持坐下去也会很累,因此持戒是得定的基础。总之戒能远离向外散乱,定能远离内心散乱。证得奢摩他的殊胜功德,是身心相续能随意任运。证得著摩他及毗钵舍那时,想缘一境,马上可以任运安住所缘境;安住之后,也可以任运观察究竟性质,此乃止观双修之殊胜。如:水往地面散开流,力量不大,如果集中在一个水桶里,再往下倒,力量就大了。同理,目前我们的心是散乱的,若以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的力量,收摄内心并安住于一处,再以智慧辨别所缘境的性质,将会更清晰明了。是故,依戒生定、依定生慧,欲证胜义菩提心,需要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双修。
  《圣大乘修信经》亦告云:「善男子!若未近主智,我不说诸菩萨信大乘,如何出生大乘。善男子!以此法数,如是,菩萨信于大乘,成为大乘,皆可也。当知彼一切,皆以无散心,正思义及法而出生。」唯以离奢摩他之毗钵舍那,瑜伽师之心境,将成涣散,如处风中灯,将
  不坚稳。
  倘若不了解空性,菩萨们无法对大乘产生坚固的信心。因此修学大乘的菩萨,不能散乱。若无止观双运的空正见,无法得到解脱,因为无法专注于所缘(空性),好比风中灯,不稳定、不坚固。
  以是,不生极明智慧光。故当依似此二。彼故,《圣大涅槃经》亦告云:「诸声闻众,不见如来种,三摩地强烈故,智慧微劣故。诸菩萨众,虽见然不明。智慧强烈故,三摩地微劣故。如来遍照一切,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相应故。」以奢摩他势力,如灯不为风动,心不为妄分别心风所动摇。以毗钵舍那,尽断恶见垢,不为诸余所乖离。如《月楼经》所云:「以奢摩他势力无动摇,以毗钵舍那将如山般。」故当住彼二而行瑜伽。
  必须依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产生的空正见,才能正对治,轮回的根本无明。「如来种」,即如来佛性或佛的法身,如来遍照一切,即究竟法身。佛的智慧法身(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