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节
作者:片片      更新:2021-02-19 00:26      字数:4946
  关氏看了看眼前把握十足的女儿,欣慰的笑了。
  “说到红姨娘,这次她并没有跟你父亲到江南,而是留下来服侍我了。每日素衣相伺、晨昏定省,尽心尽力的侍候着。”关氏说道。
  木惠向母亲轻轻一笑“您看,我没押错宝,那两母女,是个真正聪明的。她们都是为了彼此!红姨娘求的是一双儿女的前程,木兰想必求的是弟弟的前程与红姨娘有个幸福安足的晚年。所以,我这次与知义没选错人。这样吧,娘。你叫人请她们母女过来,当面锣对面鼓的讲个清楚明白才是。”
  关氏点点头,吩咐下去。
  一会儿,房外传来红姨娘带着喘意,恭敬温柔的声音“奴婢红玉求见夫人、世子夫人!”
  “红玉啊,进来吧!”关夫人也柔声说道。
  红姨娘与木兰一前一后的进了门,恭恭敬敬、一丝不苟地行了礼。
  “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坐下说话吧!”关夫人指了指下首的小杌子。
  “谢夫人,妾还是站着好了。”红姨娘低眉顺眼的答道,低着头小步走到关夫人身后,轻轻为她捶着双肩。
  木兰脸上并没有不满。笑着搬个小杌子坐到关氏脚下,很是熟练的为关氏按摩起小腿来。
  “母亲自从前年在天井摔了一跤后,这小腿一遇到天气突变,就会酸痛。我寻了个老大夫,求他教了些手法,每日为母亲按按。母亲说会舒服些!”她一边按着,一边对木惠解释道。
  木惠看了看外面乌云密布的天空,心中明白过来。怪不得母亲一会便抚一下小腿,原来如此。
  她打量着红姨娘,果真不像以前穿得那般浓艳。头上也不似以前戴的金灿灿的直晃人眼,脸上虽不着脂粉。但似乎人更清丽更好看了。
  “大姐今日过府是有事吗?小世子好不好?”木兰一边替关氏按着小腿,一边抬起头笑问道,额上有一层密密的汗珠。
  “是呀,是有一件喜事!”木惠笑着拉起她,又看向红姨娘“姨娘也坐下吧,今日有事跟你和妹妹商量。”
  “世子夫人太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便是。可不敢担您一句商量。”红姨娘笑眯眯的说,见关氏示意她坐下,便顺从的坐在小杌子上。
  “今天这事可与妹妹的终生幸福有关,我可不敢独断专行,特来讨姨娘与妹妹的话。”她笑着看了一眼瞬间红霞扑面的木兰。
  “这、这世子夫人能看上眼的,那必定是好人家,您全权作主便是。”红姨娘又惊又喜,站起来福了又福。
  木惠扑哧一声笑了,看向低着头,脖子都红了的木兰。
  又正色道“我说了,这婚嫁之事可是人生头等大事,妹妹一直是个聪明的,姐姐就跟你好好说说这家人的情况,你呢,也千万不要害羞。咱木家的女儿可不是那扭捏之人,你若是中意,我回头便递话过去,若是不中意,也没关系。回头咱们再慢慢找,千万不要勉强,知道吗?”她拉起木兰,让她坐到自己身边。
  木兰抬起头,感激的点点头,嗯了一声。
  她慢慢将文家的情况说了一遍。
  红姨娘在一旁又是激动又是紧张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听完后,她有些意外“这、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人家。这、这人家看得上我家木兰吗?那三少爷可是嫡子啊!”她有些担忧,又有些难过的说。
  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好像全是她的过错一般。
  木兰眼中有着一丝惊喜,她满是感激的看着木惠,恭敬的福了又福“谢大姐,这般为妹妹费心费力。妹妹以后绝不会辜负您的美意,也绝不会丢你的脸。”她哽咽的说着。
  木惠亲切的拍了拍她的手。
  “姐姐,不知道文夫人是个怎样的人?还有那文家大嫂与已出嫁的二姑娘好相处吗?三少爷房中是不是有、、、、、有通房了?平时可有什么嗜好?”木兰脸胀的通红,鼓足了勇气战战兢兢地问道,问完后看了一眼一直没作声的关夫人一眼,脸红的像块红布。
  关夫人笑了“还不好意思了?没关系,你这才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让我来回答你吧!”
  她喝了一口茶,看了一眼低着头,耳朵却竖的高高的木兰,慢条斯理的开了口“这文大人与他的夫人白氏,都出身农家。白氏的父亲是乡里的一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后,便作了教书先生。文大人便是白氏父亲的弟子。当年,文大人家境贫寒,父母早亡。无兄弟,无姐妹,孤身一人,甚是可怜。白老先生见他勤勉老实,便留他在家一边帮着做些粗活,一边教他读书习字。不成想文大人天份极高,又肯吃苦。二十来岁便中了举,从此后平步青云,慢慢成了京官。文大人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中举那年,便娶了白氏。一直夫妻恩爱,没有一个通房、姨娘。所以,文府只有嫡子,没有庶子庶女。文大人的大公子,文锋现年二十二岁,已于几年前成亲,娶了个小县令的女儿,如今带着夫人与刚出生的孩儿在广西任上,跟他岳父一样,也是个小县令,不过却是个有作为、有前途的县令。听说,三年任满后,便要作知府了。这可是很少见的事。二女儿文颂娴,今年十九岁,前年嫁到了江浙一家商家,却是皇商之家。此女从小便是温柔大度,嫁过去后甚得公婆夫君爱重。三子文章,肖其父,能吃苦、会读书,所以,年纪轻轻便已是翰林院最年少的编修。最喜诗书,却不是迂腐的书呆子。家中没有通房,也没听说有不良嗜好。”她看了一眼嘴角越翘越高的木兰,又轻声说道“文大人与白氏因为出身微寒,所以一向不在意所谓的门第。他们一向喜欢身自强不息、知书达理、身有傲骨之人。”声音虽小,却在最后几句加重了语气。
  木兰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谢母亲,谢大姐。木兰此生无以为报,只求以后不给母亲、姐姐丢脸、添堵。请母亲与姐姐作主!”说完,深深的拜了下去。
  关氏亲自扶起她“起来吧,一家人。既然叫我一声母亲,我便会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你放心,母亲定会让我扬眉吐气的到文家,在任何人面前都能抬头挺胸做人。但是,到了文家以后,这条路该如何走,你可要慎之又慎啊!”她语重心长的说。
  木兰郑重的点了点头“母亲放心,木兰心中有数,定不会辜负您与姐姐一片关爱之心。”
  红姨娘抹着喜泪,在一旁连连点头称是。
  木惠看了看外面越来越黑的天,向关氏说道“娘,好像要下雨了。我先回去了,明儿个我就递话过去,您也准备一下。”她又看向木兰“木兰,姐姐能做的,都做了,以后、、、、、、”她顿了一顿“红姨娘晚年的安逸幸福与木柏的前程便有一大半系在了你的身子,你,一定要好自为知,知道吗?”她加重了语气。
  木兰毫不迟疑的点点头“姐姐说的话妹妹懂,妹妹也会听进去,请您放心。”
  “如此便好!”木惠轻轻说道。
  由三人送出了木府。
  红姨娘母女感激涕零、脚步飘飘的回到自己屋子。
  “天啦,兰儿,你掐掐娘,我这不是在做梦吧?”红姨娘拍了拍自己的脸。
  木兰倒是恢复了从容,脸上挂着满满的笑意,整个人越发显得光彩照人。
  “娘,不是做梦,姐姐真的为我寻了门好亲事。”她扶着红姨娘坐下,娇羞的说。
  “夫人与大小姐真是个好人哪,心胸宽广。看来,娘这次的选择没有错。以后,你可要真心实意敬重大小姐,听从她的安排才是。”红姨娘语重心长的说。
  “放心吧,娘,女儿又不是那好赖不分、恩将仇报之人。”木兰安慰的拍了拍红姨娘的手。
  “而且,我相信,只要我进了文家,得了公婆欢心,是一定能帮上姐姐的。”木兰自信满满的说,光禄寺与翰林院编修是干什么的,她自然清楚“而我也一定是诚心诚意、尽心尽力的为她办事!”她想起二皇子,心中突然激情澎湃起来。若是自己能好好为姐姐办事,就是为林府办事,就是为二皇子办事。到那一天,自己不仅能得公婆、相公敬重,也能为生母与弟弟奔出一个好前程吧!她握了握拳头,暗自下定了决心。
  第二百五十五章猜
  林府林明德的书房内,罗平与罗安正在向林家父子汇报“国公爷、世子爷,那欢歌床下左侧便是通往囚禁小姐的地牢,是在荷塘之下。右侧也有一条地道,泥土尚新,看来应该是新挖的通往饭厅。”罗平说道。
  “怪不得每天监视他,他一直在睡觉,原来他不是通过右边的地道出去了,便是通过左侧的地道到地牢去了吧!”罗安摸了摸头,恍然大悟。
  “此人不但狡猾,而且大胆,手段又阴狠的不像一个孩子,到底是谁派来的呢?”林明德摸了摸胡子。
  “国公爷,奴婢雪雁求见。”外面忽然传来雪雁的声音。
  “进来吧!”
  “是你们小姐有什么事吗?”林明德看着走进来的雪雁问道,声音里有些紧张与担心。
  雪雁笑着行了礼“回国公爷小姐一切都好,饭也用得好。她叫奴婢来告诉国公爷与世子爷。请暂时不要处置欢歌,小姐还有问话他。”她向林家父子转告林知善的话。
  林家父子深感诧异的互看一眼“咦,她怎么知道是那欢歌做下的?”林明德问林知义。
  林知义摇摇头,看向一旁的罗家兄弟。
  罗平、罗安赶紧摇了摇头。
  林明德看向雪雁。
  雪雁有些骄傲的一笑,福了福“回国公爷,小姐自己猜出来的。她说通常被绑架的人最后见到的人便是绑匪。而且,她自己又是从清音居弟子的房间出来的,所以。她猜到必定是欢歌。哦,对了,她说,她要看欢歌所有的口供。有吗?”
  “口供?!唉呀,奴才没记呀。”罗平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那这样吧,罗平知道的最清楚,善儿若是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问罗平。”林知义说道。
  雪雁屈了屈膝“是的,世子爷。奴婢这就回去转告小姐,奴婢告退!”看着雪雁离去的背影,林明德笑着对林知义说“看到了吧,这就叫虎父无犬女。若是别家小女子。早就被吓呆、吓傻了。可我家善儿,仍然那么冷静睿智。哈哈哈!”他大手一挥“真正有乃父之风也!”
  林知义看着父亲得意的样子,也笑了“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妹妹。”
  父子俩朗声大笑起来。
  菡萏院里,林知善身着舒适的睡衣,一边翻看着这些日子宋砚送来的信。一边喝着牛乳。
  宋砚的信一向写得极为随意。比如说在路上曾看到了什么美丽的风景,吃到了什么好吃的,又或是什么精妙的小玩意。风景。他会绘成小画随书信一并送回来,若是能保存的吃的,他也会叫随从快马加鞭的送一份回京城给她,若是小玩意。也少不了送一份给她。虽然不值钱,却让她每每惊喜不已。
  “知善,昨晚又梦到你了。不过,这次在梦中的你却是不甚开心的样子。怎么了?是为我担心?还是你有别的烦心事?早晨起来,面对咆哮奔腾的河水与凄凉无助的百姓时,我一向冷静的心竟是那般的烦燥易怒、心神不宁。知善,你一定要好好的等我归来!”林知善看了看信的日期。居然是她被绑的那天,这就是心有灵犀吗?
  后面的几封,虽然他极力掩饰,说着治水的进展,以及叫二皇子来防治瘟疫的决定,却极看得出他的心情极为烦闷和无奈。
  林知善放下信,提笔写回信“砚,对不起啊!都怪我太大意,竟在满月宴中署了。夜晚发热时自己又没盖好被子,反而使病情加重了。本来一天天的好起来了,但东篱她们实在是太婆妈了,把我看得紧紧的,根本不让我起床。所以没顾得上给你回信,让你忧心了。原谅我呗,回来后你再与我算帐好不好?我现在已经完全好了,所以马上给你回信。每次涝灾过后总有瘟疫,请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我会安好的在京城等着你平安归来。”简单写上几句后,她叫雪雁招来信鸽,趁夜将信送了出去。
  看着外面仍是细雨绵绵的静夜,她决定早早上床歇息,让身子早日恢复元气,她还想着整理一下防治瘟疫的方子,希望能助宋砚与二皇子一臂之力。
  被雨水清洗过的天空干净蔚蓝的好似温柔神秘的海洋。绿的树、红的花清新鲜艳的让人移不开眼睛。
  一大早,精神饱满的林知善便好好将自己妆扮了一下,向太夫人的春晖堂走去。
  太夫人五月份有过一次大病,从此后精神气便大不如以前了。很少出春晖堂,更加爱上了礼佛,处于半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