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节
作者:车水马龙01      更新:2021-02-18 02:53      字数:4715
  开始活动了。这时候再去翻墙,万一被人看见岂不坏事!从前门走更会引起卢家人的议论,何况这正是卢运启在前院打太极拳的时间呢。这样一想他就决定先不回卢家,在大街上逛荡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把脚步放慢,整个身子也松弛下来了。身子一松弛肚子却紧张起来,昨天晚上他只吃了几块酥皮点心,喝了几杯葡萄酒和一碗醒酒汤,经过一夜的紧张劳动,三根肠子早已空起两根半,现在这一松弛肚子立刻就咕噜咕噜叫上了,连胃部都觉得难受起来。肠胃这一造反却使他想起了白露小吃铺,最近老何头的买卖越做越起色,还安上了一部电话,自己何不赶到他那里连解决肚子问题再给淑娟挂个电话,一举两得,岂不胜似大街散步。顺便还可以从老何头嘴里了解一下社会上的情况。想到这里他便甩开大步,向白露小吃铺奔去。
  这时候老何头刚打开铺面闸板,正在屋里擦抹那几张白漆方桌。今天不知是什么缘故,这老头儿显得特别高兴,把桌子擦了又擦,椅子掸了又掸,一边忙活着还一边唱起小调来:“正月十五庙门开,大鬼小鬼两边排,牛头那个马面哪……”
  正在他倒背着身子唱得高兴的时候,王一民进来了,这老头儿竟没有看见。王一民一看整个店铺还没有一个顾客,就老何头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唱着,不由得笑了。他一笑,老何头觉出来了,一转身,看见王一民,差点没乐得蹦起来。他不会握手,这时却也扑过去,一把拽住王一民的手,一边抖擞着一边说:“王老师!您简直像知道我的心事一样,知道我有喜事要告诉亲朋好友,就起大早赶来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王一民忙笑着问:“您有什么喜事?是要娶儿子媳妇?还是要扩大营业开饭店?”
  “哎,那算啥喜事。再说这年头能让我把这小吃铺长年经营下去就心满意足了。那‘小鼻子’都是暑伏天气猴子脸,说变就变,这会儿要把哈尔滨捧成国际都市给外国人看,一天到晚打肿脸充胖子,让咱们商铺赚两个钱,好给他们壮门面。过一阵子他腰杆子一硬,还不把手伸进咱们钱柜里乱抓挠,那苛捐杂税往上一加,我这小吃铺还不得关门大吉。”
  “高见,高见。”王一民一边对他点着头一边向电话走去。他见老何头还在后边跟着,怕他话匣子一打开收不住,一会儿再进来别的客人挂电话就不方便了,便回头对他说,“何大爷,您那喜事我一会儿听,您先给我预备早点,我得先挂个电话。”
  “好啦,我给您端到‘熬姆’(单间)里去,我还要敬你一杯葡萄酒呢。”说完他就转身上后屋去了。
  王一民忙挂通了卢家的电话,卢淑娟很快地来到了电话跟前,王一民忙问她道:“秋影回来没有?他办的事情怎么样?你不用说具体内容,详细情形等我回去再说,光告诉我结果就可以。”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淑娟应声道,“弟弟被碰了软钉子,对方往上推,看样子情形不好。”
  “我知道了。那位小姐还在不?精神怎么样?”
  “她一直在你屋里,一夜没睡,我真替她担心。”
  ‘你告诉她,我们正在想办法,让她一定要坚强,要……“
  这时,有两个商人打扮的顾客走进来,王一民忙改口说:“要让她好好休息,今天如果她那办公的地方没急事,最好能在家休息,不要出去,等晚上我回去再商量,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当卢淑娟答应明白以后,王一民就放下电话,向后屋那个被唤为“熬姆”的单间走去。
  在“熬姆”里,老何头已经给他摆好一杯牛奶,一盘面包,一小碟奶酪和果酱。看见王一民走进来,老何头一边喊他儿子到前面去照顾顾客,一边又端来一盘酱牛肉和一高脚杯葡萄酒。他把酒菜放在桌子上,回身放下门帘,走过来坐在王一民对面,带有神秘色彩地问道:“王老师,我才寻思过味来,您这么早就到小店里来,是不是也听到什么好消息了?”
  “没有。我等着听您的。”
  “那您喝了这一杯酒,喝完我告诉你。”
  “我清早从来不喝酒。”王一民推推酒杯说,“但是如果您告诉我的确实是值得庆贺的好消息,我一定干杯。”
  “值得,太值得了!”老何头把头探过来,压低声音,神采飞扬地说,“我有一个表弟,昨天晚间从下江来。他告诉我说:咱们中国的抗日大部队,在蛤蟆河子打了一个大胜仗!把日本鬼于最邪乎的关东军打死三千多人,有两千多伪军弃暗投明。”
  王一民听到这里不由得说了声:“有那么多?”
  老何头一瞪眼睛说:“这还是光算打死的和投降的数,那些受伤的、逃跑的还没算呢。”说到这,老头又把脑袋往前探了探,更加兴奋地说,“最让人听了解恨的是,咱们部队竞把那个罪大恶极,恶贯满盈的饭田大佐活抓了,他下边还有一串中不溜的,小不大点的鬼子军官,什么小泽中佐、松本大尉、山口军曹等等都活抓住了。咱们部队依照当地老百姓的恳求,把这帮恶鬼身上都缠上乱麻,浇上汽油,挂到黑松林外边的大树上,活活点了‘天灯’。那火势从‘天灯’扑向黑松林,直烧得浓烟滚滚,烈焰腾空,一霎时就变成了一片火海。咱们的部队这时候拉着胜利品,唱着胜利歌,转移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隔不大工夫,鬼子飞机来了,密密麻麻,好几十架,一顿狂轰滥炸,没炸着咱们一个人,倒把大火给炸灭了。接着又来了成千上万的鬼子兵,满山遍野地搜索寻找,找到的都是鬼子死尸,连我们一根毫毛他也没摸着。我们那是神兵天将,他小日本鬼子上哪找去!”老何头说到这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指着葡萄酒杯说,“怎么样?这么大的喜事,不该干一杯吗?”
  王一民忙说:“应该,应该!”说着,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了。
  王一民听了这段叙述,心里确实高兴。虽然他明知道这里边有许多演义不实之外,但是这表明人民的心愿和感情。这里充满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日游击队的赞誉。更使他兴奋的是:这消息竟然传播得如此之快,几乎和省委交通员带来的信息同时进入了哈尔滨,真像电波一样不翼而飞不胚而走了。
  老何头看着王一民干杯以后,又把脑袋探过去说:“今天晚上我找了几位热心于抗日的‘至交好友’,也有贵校的李贵和周一勺老师傅,给我这表弟接风洗尘。到时候让他多给讲讲,他知道好多抗日部队的事儿。您要是有空,能不能也赏光……”
  “谢谢你老!我今天晚上要给卢家少爷小姐上课,不能分身。”王一民知道他所说的“至交好友”是指反日会员,这活动当然是有意义的。但他想到派出所警察狗子对老头儿那横眉立目的样子,便提醒他说,“您这集会很好,可是要少喝酒,您这块紧临大街,要多加小心。”
  “好,好。我一定多加小心!”
  老何头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到前边照应客人去了。王一民吃完早点,留下饭钱,出了小吃铺,穿过马路,走进了一中的铁大门。这时候还没到七点钟,校园里只有零零星星的住宿学生在看书,散步,等着吃早饭。老李贵看他来了,忙迎出来。他俩一起走进了传达室的里屋。“二传达”吴素花正在吃早饭,看见王一民进来,赶紧扒拉几口,就把饭菜都端到外屋去了。
  王一民就把方才老何头当他讲的胜利消息都告诉李贵了。最后,他嘱告李贵,要在今天晚上老何头举行的“接风洗尘”聚会上,想法纠正一下那些传闻的不实之处,例如“点天灯”的说法等,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老李贵一边答应着一边打量着王一民,他见他眼球上有红丝,眼圈发暗,脸上也不像往日那样容光焕发,便问他是不是熬夜了?王一民也实党困倦,便笑着点点头。于是李贵便请王一民倒在床上睡上四十分钟,八点前十分再招呼他。
  王一民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这四十分钟睡得真香!如果不是李贵喊他,恐怕这一整天都不会起来。
  王一民睁开眼睛就问李贵看见玉旨一郎进学校没有?李贵说没有。王一民便急匆匆地离开传达室。今天第一堂就有他的课程。
  64
  王一民上完第一堂课,刚迈出教室,就见老李贵在门外等着他。这老头儿只轻轻说了一句话:“他来了,在校长室。”就转身走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王一民没回教员室,拿着教具直接向校长室走去。从在玉旨家赶走花脸特务秦得利以后,他俩还没单独会过面。他走到校长室前,敲敲门,听见里面喊了声“请进”,才推门走进去。只见老校长孔庆繁正和玉旨一郎坐在沙发上谈话,两人谈得大概很和谐,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孔庆繁知道王一民和玉旨一郎关系很近,和自己又是世交,所以就亲切地点点头说:“一民,有什么事吗?坐吧。”
  王一民向他微微鞠了一躬说:“不坐了,我找副校长有点事。”说完就转对玉旨一郎,“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哦想和您谈谈。”
  玉旨一郎脸上的笑容忽然不见了,像晴朗的天空突然飞来一块乌云,把太阳遮住一样。他翻着眼皮打量着王一民,然后反问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呢?”
  王一民觉出他的态度有些异常,但仍然不动声色地说:“我再上一节课上午就没事了。”
  “好吧。”玉旨一郎看看手表说,“十点钟我在正对着中央大街街口的江边上等你,你能来吧?”
  “我一定准时前往。”王一民对着两位校长点点头,退出来了。
  这是一个半阴半晴的多云天气,片片白云在蓝天上浮动着,一会儿给大地罩上一层阴影,一会儿又让万物披满阳光。十点,江边公园的游人逐渐多起来了,从松花江江桥一直到水上饭店这一段是中外游人最集中的地方,每条长条靠背椅k 几乎都坐着人,有年轻的情侣,有长髯的老人,有浓妆艳抹的日本妇人,有牵着叭儿狗的西方女人,也有讨人嫌的军人、警察和便衣……王一民一个人顺着索菲亚教堂向江边走来,一边走一边想:玉旨一郎为什么不和自己在学校谈?也不请自己到家里去?却找了这么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他快走到江边了,江边和江心都在白云的阴影里,自己的头上却充满了阳光。阴影迅速地扩大着,从江边往自己身边移来,很快,自己头上也黯然无光了。他在这阴影里仿佛突然看见王旨一郎方才那阴沉的脸色,正像现在这天空一样:自己没进校长室以前还“阳光灿烂”,和他一照面就阴霆四合了。这是怎么回事?从和玉旨一郎相交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一副寒森森的冷脸子。这决不是无意中的冷漠,好像是一场大雷雨前的预兆。那么这雷雨是被哪阵风吹来的?为什么要向自己袭来,难道是因为向他讲了淑娟给自己画了《白头双飞图》,从而使他想起那《双龟竞走图》……王一民刚想到这里,立即摇头否定了。是呀,他曾那样诚恳地让自己“抛开人世间一切偏见,勇敢地去追求……”现在怎么能又因此而……不,决不会的,他是一个正派人,不会那样狭隘和嫉妒,不会的。那么是因为什么呢?他苦思着。他站在江边上望着那罩上一层阴影的滔滔江水,猛然间,一个念头从那阴云一样的“冷脸子”上飞来,哎呀!莫非是说因为那件大事情?对,是那件大事……忽然,一条双桨小船在自己站的江边脚下停住了,一个人正坐在船上向自己仰望着,呀!正是那张“冷脸子”!王一民定睛看时,只见玉旨一郎已经脱下上衣,穿着一件白府绸衬衫,衬衫浆洗得洁白,熨烫得平整,穿在身上板板正正,连袖扣都扣得严严实实,胳臂上还箍着松紧带,一条黑领带随风摆动着。这副打扮显得严肃、庄重,甚至有点古板。他板着面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向王一民招着手。
  王一民心中的猜想已经越来越明确,他已经感觉到这股冷风的风源发自何处了。因此他对着那张冷冰冰的面孔仍然和往常一样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走下江边的水泥阶梯,还没等小船靠拢岸边,他就用一只手一提长衫,然后一点脚,腾身一跃,双脚稳稳当当地落在小船的正中心,船身只稍稍往下沉了一下,连晃都没晃,这使玉旨一郎不由得用惊奇的目光看了他一下。他却毫不在意地,仍然微笑着坐在玉旨一郎的对面。他没有开口,玉旨一郎也没有搭话,他好像只顾摆弄这条小船了。
  小船是租来的,当时松花江边这种出租的小船特别多,交付一块钱的押金,就可以任意划来划去,多半是划往对岸太阳岛去的。但是今天王旨一郎却没有往那个方向划,他顺流而下地往东北方向划去。他划得非常轻松自如,双桨打在水面上,几乎溅不起一滴水花,就像水面把木桨吞吸到水里去一样,出水的时候又像有一双轻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