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作者:北方网      更新:2021-02-18 02:44      字数:4879
  砗敛还思傻夭仍谀嗤辽系慕叛咀樱鸦鸬卦境隽嗽白印?br />
  陈子雾在谢冉离开后,独自一人在石凳上默默地坐了好久,清凉的月光,露水渐重,她光着的脚觉得又冷又麻。既然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拉倒,还不如去睡觉。
  随着中秋的到来,村里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开始准备祭祀用品,用来请村里的守护神和祖先。车碑头村有个风俗,每到中秋就会请木偶戏班子过来演戏,就在村里的打谷场搭戏台,同时还会请村里的守护神还有祖先神位过来观看,因而这请神是极其隆重的,就算是邋遢懒惰的人家,在这一天也要准备妥当虔诚跪拜。
  除了春节,这中秋就是村里老人小孩最欢喜的日子,戏班子不但会在村里咿咿呀呀的唱上好几天,家里还会随时随刻备着零嘴,给老人小孩带去戏场边看戏,边打牙祭。乡亲们这个时候农活都忙完了,傍晚时分也会三三两两的来到戏场看看戏、唠唠嗑,都是难得的消遣。
  甚至外村的村民,就算是隔着十几里路,也会走来观看,看完了大半夜还要走着回去,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毕竟不是每个村都有这个能力,请得起木偶戏班子的。
  车碑头村依山伴水,自然条件好,咱不说,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村民们憨厚朴实、勤勤恳恳,日出月落的劳作,才有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气象。若能长久这样,拿点小钱出来孝敬神灵又有何不可呢?
  赵氏和郑奕露一早就在灶上忙里忙外的,一个个白白嫩嫩的糍粑早就叠成了两座小山锥,分别放在两个碟子上,每一个糍粑上都盖着红印,所谓鸿福当头,就是这个样的。另外还杀了一个大阉鸡,整只刚煮好出锅,赵氏把它端端正正的摆在大盘子上,鸡头上还插了一朵吉祥花。其他的蜡烛、金元宝都准备妥当了,这些都是请神的时候要用的。
  糍粑可是陈子雾最喜欢吃的,咬上一口,里面的芝麻糖浆就会流出来,甜甜软软的满口米香,让人忍不住把舌头都想一并吞进肚子里。如果放上一夜,软绵绵的糍粑和糖浆凝结了,那就更诱人了,嚼劲十足,吃着带劲极了。
  不过,陈子雾现在只能在灶台边上闻闻味解馋,因为还没拜神,这些东西还不能随便吃。村民们对神是相当敬畏的,这些东西都是拜过神才能拿回家吃。能吃到拜过神的东西,那都是福气,会保佑乡亲们平平安安、无病无痛的。
  “雾儿,下晌带了请过神的糍粑去看你罗姨妈,我都算好了,盖上福印的刚好每人一个,剩下的在锅里就留着这几天,给你们姐妹磨磨牙。还别忘了,请你罗姨妈一块过来看戏,咱村这戏呀,今年听说请的可是有名的师傅咧。”赵氏满脸喜庆,在灶火的衬托下,更显精神闪铄。
  陈子雾刚塞一把柴禾进灶口,这会子正托着腮出神,听到赵氏的话,只是心不在焉的回答了一个“嗯”字。眼看就中秋了,张掌柜那边还没消息来,不知道他儿子何时回来?她想早些打起交道来。
  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着赵氏道:“阿嬷,咱中秋的礼品都准备好了吗?”
  “要准备啥礼品呀,咱村里人都是随便串串门,最多你二宝舅舅拿些东西去看看你罗姨妈。唉……往年你娘还在,你小舅也会去看看你们,现在你们都在我身边了,老婆子我还有啥不满足的?”虽然痛失闺女,一直是她的心结,但是两个外甥在身,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那就够了。
  “不对啊,娘,今年咱得给尚大叔那边送些礼品。往年不走动,不送就不送了,但是今年人家可帮了咱家不少。”郑奕露正翻着锅里的菜,擦了把汗,才说道。
  “是的,我姨说得对。不单尚爷爷,梁大夫那边还救了我一命,还有顾家那边的。以后咱们家的礼节都要理出个规矩来。不能失了礼数。”陈子雾坚定的说道。
  赵氏虽说只是一个农村妇人,但是她不愚蒙,加上她尊重和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况且今年龙眼作坊开得这么红火,上门送礼的人肯定不少,不提前备下,那可不就要失礼了吗?笑道:“还是雾儿想得周到啊,是要送,都要准备着,咱们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其实不单是赵氏,就算是陈家那边的王氏,她也很注重礼节。不过王氏是那种可以饿死自己的子孙,也不让自己没了礼数的人,对外人都是很舍得的,要说真心实意却不及赵氏丝毫。赵氏这些年过得虽艰辛,但是邻里邻舍之间的人情往来,却从未少缺过,哪家办红白喜事都愿意帮衬着。因而虽是寡妇带两个幼儿,却也未曾有人和她红过脸。
  祖孙几个正说着话,外面就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猜想应该是请神仪式就要开始了。
  第四十三章 请神仪式
  锣鼓声刚响起,听到二春婶在门外扯着嗓门喊了起来:“我的嫂子哟,都要开始了。老多家的东西都摆好了,就差您啦。快,奕枫不在家,您就不用搬桌子了,我家那口子给都留着位置了。”说着就风风火火的进来帮忙扛东西出去。
  “哎呀,我也没想到今年这么早,露儿,你快先别炒菜了,请神要紧。”赵氏一听也开始紧张起来,赶紧收拾完跟着二春的脚步出去。
  郑奕露连忙两下的就把锅里的菜捞起来,端起身下的一盘糍粑,让陈子雾拿好纸宝蜡烛香,急匆匆的对着要上来帮忙的陈子霜说:“霜儿,你去看看二宝舅舅那边好了没有,都是大老爷们,不知道搞不搞得了?”
  陈子霜抬腿就往罗家跑去了,她也担心两个舅舅加上罗大爷都弄不来这娘们儿的东西,指不定手忙脚乱成什么样了。
  反观陈子雾,对这个请神心怀期待,不知道是不是像以前电视看的祭天、占卦之类的仪式一样。陈子雾垫后,锁好了门,才赶上去。路上也有几户是刚准备齐全的,匆匆忙忙的从子雾身边走过,还不忘提醒她赶紧跟上。
  到了打谷场,早已人山人海,平常觉得很大一块地,今天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谷场中央摆着一排排大木桌子,新旧不一,可都擦得干干净净。有几户早已迫不及待得将自己家的装着大肥鸡的碟子摆在桌子中央,前面清一色放着两盘小圆锥的糍粑,也有些人家来不及抬桌子的,和平常要好的共享一桌。就如陈子雾他们家。
  赵氏和二春早已忙得团团转,两个大黄肥鸡就占了大半个桌面了,剩下的四盘圆锥糍粑自然也不甘落后,赶紧的占好了位置。赵氏又放好了三碗尖尖的白米饭和三双筷子,才开始倒出三杯酒摆上去。
  陈子雾一上来就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个个大肥鸡,翘着屁股高仰着头,嘴巴上含着吉祥花,像一排站着队列的士兵,时刻准备着给将要到来的神仙敬礼。这个视觉冲击来得实在是猛烈,如果现在有手机,陈子雾真想拍下来发微博,相信不出半天,转发就过万了。真的是太壮观了。
  “雾儿,快过来站我身边。人多,小心被挤着了。”二春婶看到陈子雾,赶紧把她拉到了身后。实在没想到,车碑头村民平日极少聚集在一起参加什么活动,这一下子全部出动,竟然有一两千人,真的是热闹得很。
  郑奕露拉长脖子在人群中找罗二宝的身影,却还是半天都没看到,听着越来越近的锣鼓声,眼神就越发有些着急了。陈子雾也担心子霜这小丫头会不小心被碰到,就提议说道:“小姨,我们去路口迎一下吧。”
  赵氏拿着一把香,点了起来,但是也不忘了叮嘱道:“快去吧,你大姐公灶上的活,手脚慢。你们快去路口迎一下,旁边还有位置,正好够放一张桌子。小心点,别给碰着了。”后面一句是朝着她俩背影喊的。
  陈子雾两人刚走到谷场入口,就看到陈子霜领头走过来,手上拿着簸箕上装满了金元宝,后面跟着抬木桌的罗二宝,罗老爷子挑着扁担,走的气喘吁吁。郑奕露赶紧迎上去,要接过扁担,却别罗老爷子摆手赶开了。
  陈子雾接过子霜手上的簸箕,瞅着路口问道:“三宝舅舅呢?”
  “他忘记拿红蜡烛了,走到半路又跑回去了。手忙脚乱。”陈子霜好不容易喘过气来,无奈的回答道。
  陈子雾笑了笑道:“等咱们小姨嫁过去,就好了。快走吧,来不及了。拉着姐……”一阵锣鼓声传来,就像在耳边响起一般,清脆响亮,震的陈子雾耳膜嗡嗡的响。
  罗三宝终于在神轿子到来的前一刻,拿着两支大红蜡烛赶到,他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黝黑的脸添了一股红晕,像拷过的地瓜,可爱极了。二春婶的女儿,愣愣的看着他,手上的帕子被揉成了一团。
  她长得不像二春婶,一张黝黑的圆脸,她像她老爸,白皙细腻,还有些腼腆,但是却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姑娘,不管是性情还是模样都很好。
  陈子雾嘻嘻的笑道:“景美姐,借你帕子我用用,我三宝舅舅汗流满脸都是啦,得擦擦。”说着就把车景美的帕子抢了过来,塞到罗三宝的手上。
  车景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脸了烧了起来,呆呆的不知如何是好。倒是罗三宝拿起就往脸上擦,完了才傻乎乎的笑了。苦恼起来,手上的帕子不知是该现在还回去,还是洗干净再还。
  这时,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响起来了,锣鼓喇叭笛子队伍步伐整齐的走进打谷场,后面是八个壮汉,分别抬着两座轿子跟着,轿子上自然是村民们极其敬畏的神明雕像了。一个是车碑头村的先祖车康公,面像清秀温和;一个是村里的守护神景子公,面像狰狞恐怖。至于他们两个何曾勾搭在一起的,这个陈子雾无法探究,村民们也无从知道,只知道不管什么活动,两人,不对,两神都会同时出现就是了。
  八个壮汉放下轿子,个个累得像大热天的小狗一样,伸长舌头在大口喘气。村民们早已排好队列,按顺序去点蜡烛和上香,每个人的脸色都是极为严肃和虔诚的,嘴巴里还碎碎念,保佑享福安康之类的话。
  “二宝舅舅,你抬过神轿子吗?很重吗?”陈子雾好奇的问道。
  “当然啦,村里的规矩每年换一次,能被选上都是有出息有威望的年轻人,而且还有身体强壮,有力气。你说你二宝舅舅我能没抬过吗?”罗二宝自豪的说道,他早几年就被选过了。
  郑奕露啐了他一口,抿着嘴调侃道:“去去,又在吹牛,别带坏了我们雾儿。看着挺老实的人,啥时候嘴巴这么滑溜了。就一身蛮力儿。”
  第四十四章 生机勃勃
  罗二宝看着嘟起嘴教训他的郑奕露,脸刷一下红了起来,浓黑的眉毛跳了跳,转头委屈的嘟囔一声:“我哪有啊!”
  复又对着子雾说:“雾儿,那个雕像是很沉的,听说很久前我们村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去深山里找的上好的千年沉香木头雕刻的。你看那八个汉子后面,还跟着一排呢,这一路走来,起码要换三次人。”
  “千年沉香?额……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啊!”陈子雾心中暗暗诅咒,这么好的沉香用来雕神像,对于历来不迷信的她来说,只能暗锤心口。
  有道是古玩玉器木头不分家,虽然她专攻玉器,可她老爸却很喜欢玩木头,什么沉香、小叶紫檀、金丝楠、黄花梨……这些名贵的木材玩意儿在他们家是可以用箩筐来计算的。自然陈子雾耳濡目染,知道的也不少。
  加上她老妈不知道去哪里算命,说她命中属木,要戴一串上好的木头,才能平平安安,所以家里最好的小叶紫檀珠子永远是她的专属。
  罗二宝以为陈子雾并不知道沉香的价值,又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当然厉害啦,这种沉香的香味千年不散,你一走近就能问到那股清醒的幽香。而且只需一小块,丢进水里,马上就沉下去了。不信,你走近去瞧瞧!”
  “那二宝舅舅,当年老前辈找到的沉香木,全部都用完了吗?应该还有剩下的原料,木屑什么的吧。”这种东西都是宝贝,能进入自己的兜里,那就最好了。
  罗二宝伤感的叹口气,说道:“这位老前辈,可是一个能人呐,咱们族谱上都记载着他的功德。至于剩下的木料,时间太久了,没人知道,也没人探究,这些都是祖先的恩赐,能保佑我们幸福安康,这就够了。”车碑头村民就是淳朴,不贪婪,容易满足,这可是难得可贵的好风气。
  陈子雾也不强求,毕竟她懂得,不管是好的玉石还是好的木头,都得看缘分的。属于你的,不管你走到哪里,它都会跟着到你的身边,给你带来运气财气、替你消灾解难;不属于你的,强抢所得,那只会带来怨气晦气。
  这时,赵氏和罗老爷子他们已经上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