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换裁判      更新:2024-03-18 14:45      字数:4739
  般若属於菩萨,为什麽不属於佛?约般若唯一而贯彻始终说,如来当然也有般若。不过,佛说般若,重在实相慧离言发悟,策导万行。般若‘以行为宗’,所以与侧重境相而严密分析,侧重果德而拟议圆融者不同。
  三、波罗蜜:梵语波罗蜜,译为到彼岸,简译为度。到彼岸,是说修学而能从此到彼,不是说已经到了。所以,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称为波罗蜜。经中或说六波罗蜜,或说十波罗蜜,但真实的波罗蜜,唯是般若,其他都是假名波罗蜜。因为,没有空慧策导,布施等即不成为波罗蜜了。声闻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岸,为什麽不名波罗蜜?因为,波罗蜜又有‘事究竟’的意义,所以要能究尽诸法实相,圆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名为波罗蜜。声闻的三无漏学,不能究竟,所以不名为波罗蜜。
  四、经:梵语修多罗,译为经。本义是瞃,瞃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来随机说法,後由结集者把他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现在;如瞃的贯华不散一样,所以名为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两系解说不同:一、玄奘等传说: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的微细分,到成佛方能断?,深细难断,如金刚的难於破坏一样。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一、罗什下的传说:金刚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坏一切戏论妄执,不为妄执所坏;他的坚、明、利,如金刚一样。然金刚本有两类:一是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的,一是虽坚强难破而还是可以坏的,已如前面所说。所以,或以金刚喻般若,或以金刚喻烦恼,此两说都是可通的。不过,切实的说,应该以金刚喻般若。考无著的金刚经论说:一、如金刚杵的‘初後阔,中则狭’;这是以金刚喻信行地、?心地、及如来地的智体的。二、金刚有遮邪显正二义,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细牢’的〓〓‘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比喻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无著?没有金刚必喻烦恼的意义,所以法相学者译为‘能断金刚般若’,值得怀疑!至少,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义。
  般若有二类:一、拙慧:这是偏於事相的分析,这是杂染的,这是清?的;这是应灭除的,这是应证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证得真?。这如冶金的,要炼去渣滓,方能得纯?的黄金。二、巧慧:这是从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观一切,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直显诸法实相,实无少法可破,也别无少法可得,一切‘不坏不失’。如有神通的,点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凿开冰层,从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经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观,法法都性空本?,法法不生不灭如涅?,法法即实相,从没有减什麽增什麽。这不增不减、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
  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然而,般若也需要众行的庄严,如没有众行助成,般若也即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罗蜜。所以,般若为菩萨行的宗主,而又离不了万行。龙树因此说:说般若波罗蜜,即等於说六波罗蜜。
  发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菩萨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无上菩提,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文句安布,诠表这甚深法门,所以又称之为经。
      二 示宗要
  全经大义,再扼要的提示二点:金刚般若即无上摪q融情G本经以金刚般若为名,而内容多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为须菩提说如此发心,直至究竟菩提,彻始彻终的归宗於离相无住。说无上摪q融?陛u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於是法中无实无虚’:都是从般若无住以开示无上摪q融情C般若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生实相,即名为佛。须知般若无住的现觉,即离相菩提的分证。依此观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观初心,初心也还如此。所以,处处说无上摪q融情A实在即是处处说金刚般若。不过,约修行趋果说,名之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之为离相菩提心而已!
  二道即五种菩提:本经初由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何应住?何降伏其心’?经佛解说後,须菩提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经明显的分为两段。大般若经有两番嘱累,智论说:‘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蜜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嘉祥即曾依此义,判本经的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後问後答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极好!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後,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馀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发心以後,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烦恼後,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後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本来涅?,名得真菩提心。四、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後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的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五、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如上所说:二道各有三阶,综合凡五种菩提,总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须菩提与佛的二问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经脉络了!
     〓(1)发心菩提〓〓〓〓〓〓〓〓〓〓
  般若道〓(2)伏心菩提〓        〓发心
     〓(3)明心菩提〓(证悟)〓〓〓〓〓
             〓〓〓〓〓〓〓〓〓〓修行
     〓(3)明心菩提〓(发胜义菩提心)〓
  方便道〓(4)出到菩提〓        〓证果
     〓(5)究竟菩提 〓〓〓〓〓〓〓〓〓
      三 叙传译
   本经的译者,是姚秦时来华的鸠摩罗什三藏。我国朝代称秦的,不止一国一代,以帝王的姓氏去分别,即有嬴秦、苻秦、姚秦、乞伏秦等。姚秦,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三藏,即经、律、论,能通达三藏自利利人,所以尊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为童寿。父亲是印度人,後移居龟皍国;母亲是龟皍国的公主。母亲生他不久,即出家做了比丘尼,什公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的迦眔弥罗,修学声闻三藏。回龟皍时,经过莎车国,遇到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於是回小向大。到得龟皍,已是英俊饱学的法师了。苻秦王苻坚,派吕光攻略龟皍,迎什公来华。吕光攻破龟皍,护送什公回国,在半路上,听说苻坚在淝水战败,吕光即宣告独立,国号西凉,在今甘肃西部。等到姚秦兴起,国王姚兴,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凉,这才迎什公到了长安。当时,佛教的优秀学者,都集中到长安,从什公禀受大乘佛法。什公一面翻译,一面讲学。所翻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可说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什公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撟娼ベ嫉麮
  本经,什公第一次译出。除这,还有五种译本,就是: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译,陈真谛的第三译,隋达磨笈多的第四译,唐玄奘的第五译,唐义?的第六译。在六译中通常流通的,即是什公的初译。其後的五译,实是同一法相学系的诵本;如菩提留支译,达摩笈多译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而译出。唯有什公所译,是中观家的诵本,所以彼此间,每有不同之处。要知道印度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译本也有与无著、世亲所依本不同处。这点,读者不可不知!
      正 释
      甲一 序分
    乙一 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笆鞲露涝埃氪蟊惹鹬谇Ф傥迨司恪!?br />
    本经略分序、正、流通三分。叙述一期法会的因由,名序分。正式开显当经的宗要,名正宗分。硈睵或嘱累流通到未来,名流通分。序分又分证信及发起二序,今先讲证信序。
  如是,指这部经。我,是结集者自称。闻,是从佛陀亲闻,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结集者说:佛如此说,我如此听;现在就我所听来的又如此诵出,真实不虚,一一契合於佛说。依智论说:如是,表信:信得过的就说如是,信不过的就说不如是。佛法甚深,‘信为能入’,如没有真诚善意的信心,即不能虚心领会。如是又表智慧:有智者能如佛所说,不违真义,即可止息戏论与诤竞。修学佛法,以信智为根本:无信如无手,不能探取佛法宝藏;无智如无目,不能明达佛法深义。经文首举如是,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一时,泛指某一时候,即那一次说法时。因各地的时间不一,法不同,不能定说,所以泛称为一时。
  佛,译义为觉者,是无上正撶⒓赂5C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又从自证中,大悲等流,为众生开示宣说,以觉悟在迷的众生。所以,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究竟圆满者。
  舍卫,本是城名,应称为賅萨罗国舍卫城。但古代城邦国家的遗习,每以城名为国名,賅萨罗国的首都在舍卫,所以也称为舍卫国。舍卫,是闻物的意思,以此城的政治、文化、物产等都很发达,为全印度所闻名的,所以立名为舍卫。
  笆鞲露涝埃浅峭馊缋淳幼∮胨捣ǖ牡胤健H缋闯W∷捣ǎね油跎岢峭獾闹裨岸猓阍诎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最久了。园是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发心修盖供养的;树是波斯匿王王子巴臃钍┑摹0陀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所以总名为笆鞲露涝啊I诘淖〈Γだ叮瓷啊T埃坏橇衷埃诘闹堑拢棵蟮卤渤觯孟裨傲值幕痉泵曳家谎K裕さ淖〈Τ莆啊?br />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是听法的常随众。佛在鹿苑,初度賅陈如等五比丘;接著又有耶舍等五十多人,随佛出家:三迦叶率领他的徒众,从佛出家,就有一千多众了;王舍城的舍利弗、目犍连,又带了二百五十弟子来出家;於是佛的初期出家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了。这千二百五十人,不一定在佛前,像舍利弗等大弟子,常时分化一方。经中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不过约最初从佛出家者而说。其实,未必全都来会,而新进的比丘极多,又何止千二百五十人?佛的出家弟子,本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五众。但因佛现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为主。本经的听众,除比丘而外,也应该还有比丘尼等,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护法的天龙等,如流通分所说可知。不过在这证信序中,没有一一序列出来罢了。比丘,译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此千二百比丘,都是大阿罗汉,所以说大比丘众。众,即僧伽的义译。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同住霸埃越芯恪Q细竦乃担汉秃仙诘男纬桑凼乱弑噶秃希劾硪靡唤馔眩獠懦莆恪?br />
  佛是化主,笆鞲露涝笆腔Γ蟊惹鸬仁腔凇>弑刚庵种忠蛟担揪欠鹚档模梢匀沸盼抟闪耍哉獬莆ば判颉?br />
      乙二 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斳稟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斳稢洗足已,敷座而坐。】
    尔时,指将启金刚法会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号之一,即梵语薄伽梵。佛的功德智慧,究竟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