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孤悟      更新:2024-03-05 17:17      字数:4752
  心中涌出。而这个喜悦之所以产生,却并不是因为修行人做了什么或了解了什么。相反地,反而是因为修行人不做什么(不贪着亦不厌离),那一种喜悦才油然而生。故我们若讲解脱道中道修行的较深处,就一定会讲到“无作”、“无相”、“无愿”等教法。
  一般人对这些修行法门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无作”及“无愿”意味着“不行动”或什么事都不想做,其实真正的解脱知见哪里是如此?一个人若什么事都不想做。这不但不是无愿,反而是最大的愿——即愿什么事都不做。以这种见解去了解佛教的解脱道,是必然会走上“懒人哲学”的道路的。
  佛法讲的“无作”,是针对修行人每一个心及身的行动上,皆可能存在的抓或推,贪或瞋等“二边”而讲的。修行人能见到这些,并能放下了,那一种喜悦是挡都挡不住的。也才会知道所谓的中道行,才是宽广平直的大道。自己过去所走的,都是一些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若人不能见到这一个人生中有所谓“二边”的事实,则所谓修行仍未能拿到要点,整个的修行人格仍“闲”不下来。仍是在“想怎么样”、“要怎么样”。以狂心制狂心,以妄想止妄想,终究是劳顿的。
  所谓“踏破铁鞋无笕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此义。我们因为习惯于“想怎么样”、“要怎么样”的行为模式,故一讲到“修行”,马上不自觉地就会问:“要怎么样?”但毕竟解脱道的重点却不是要一个人怎么样。它只是要人看看自己的“二边”——是不是在贪或瞋 ,取或舍了。如果是,放下!如此而已!否则这个活计是作不完的,用到许多人以为佛法也是世上许多的“真理游戏”之一,以为人只要悟得了一个“真理”,或得到了一个“真理”,然后就解脱自在了!事实上这一种想法及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执取,在二边之中。以这种心态修行,是会徒增劳顿的。
  故佛陀当初会以“筏”比喻佛法,就是要在这最根本的修行心态上令修行人照见己非,让修行人深刻地体认自己在“抓”一样东西。若看见了,那真是“狂心稍歇”,喜于当下,整个人自然就会逐渐清净明澈。故佛法中若要看一个修行人是不是已安住于正法而不退转,是决定于他的“慧”——也就是到底有没有看出自己生命中的事实。
  一般人所想象的真理,是一样有着“终极性”及“本质性”的东西,以为一旦发现,或了解这一样东西,就一切都解决了。人生之所以有问题,只是因为尚在未了解那一样东西。对许多人而言,他们眼中所谓“人的活动”,无论是宗教的、艺术的、文学的或思想的,都只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故我们可见到世上所谓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甚至科学家,许多都自命是“真理的追寻者”。
  这种思想以佛法看犯了一个先天上的错误,就是在未经求证前已假设了一个终极的究竟“真理”的存在了。多少人终其一生的心力在摸索、追寻,不外就是在找这样东西,许多人甚至不惜一切的代价要求得“真理”。他们中有的人有谦虚的品性,觉得自己仍离目标很远,仍努力不懈地在追寻。可是有些人就很执著,也很傲慢,自以为自己知道真理,可做世上一切价值观念的设定者,而不把其它一切“未解真理者”放在眼里。历史上许多为了传教而发动战争者,就是这种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的例子。另外如近代的种族主义以为自己是“强者”,而以消灭他族为目的,多少也是这一种心态的产物。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3)
  人是最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要消灭别人的宗教有理由,要消灭别人的种族也有理由。当初回教徒传教杀了多少异教徒?近代的希特勒又残杀了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而整个的纳粹哲学又是以近代狂哲尼采的“超人哲学”为理想模型的。面对这些活生生的人类历史,面对这人类这些自相残杀的疯狂行为,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所了知的一样东西或理论是“真理”,是人类幸福终极的依归,你能不心怀戒惧地至少对他所讲的东西存疑吗?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经历过这一切的20世纪现代人是格外冷漠。
  佛法智慧的哲学对人类这种“追求真理”行为模式的批评,是深刻而彻底的。佛陀根本就不和世人争论哪个才是真理,或哪个真理较好。佛陀所发现的缘起观根本就彻底指出人类会有这一种追求绝对“真理”的思想,本身就是愚昧的,有偏差的,不合乎事实的。佛陀发现世上一切的东西皆是因缘所生的,皆只是流转的一部分。在这不断流转的生灭相中,哪一样东西是“终极”的呢?哪一样东西又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呢?
  如果有,那也仅是人们希望有罢了。是“人”在以为有一个东西是终极的,是一切背后真正的本质。是人在用眼睛及其它感官接触现象时,才有了生灭的观念。若没有人在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去分别一切,为一切现象“命名”,一切现象也只是它们本来的那个样子。既不是青的,也不是白的。既不是美的,也不是丑的。既非终极,也非短暂。
  佛发现了这个道理,从此不再为这一切由心所生的名言(思想、概念)所迷惑,也就是彻底体认了现象是现象,名言是名言。能清楚地看清一切,接纳一切,而不在其中使自己如凡夫般地卷入,故我们尊称佛为“如来”。如来就是能真正接受一切的人,而且他的接受是现象的“本来面目”(如所从来),而不是如凡夫般地在意识层面被“处理”过了的结果。
  凡夫的问题,就在于虽然他的生活是彻头彻尾的在意识层面被处理过了的东西,但他自己却不知道。不知道却会“认真”、执著,就产生了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痛苦,但其迷于自己由心所生的东西,而执著于其中,却是相同的。有人苦于爱情的不如意;有人苦于生命的短促;有人苦于崇高的理想不能行于世;也有人苦于追求不到自己以为有的“真理”。
  以佛来看,世上的人有如此多的苦,实在皆是因为世人“贪心”而在“二边”挣扎,不能接受一切,也不能超越一切的缘故。只有把四念处修好,能看出自己的心态及行为模式了,所谓修行及超越才有一个落脚点。
  深深了解缘起法则的人,内心不会有追求一样宇宙中终极事物的渴望。一切皆是缘起的,“终极”也是一样。但若终极亦为缘生,实在就已不是终极了!佛教徒的喜悦,从来都不建立在任何假想的终极事物之存在上;也同样不建立在任何假想事物的不存在上。对能深入佛法修行的人而言,这个世界是有“真理”也好,没“真理”也好;人是有灵魂也好,没有灵魂也好;修行是有果位也好,没有果位也好;他的法喜道乐均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他的修行从来都不建立在任何假想或假设上,他只是如实地透过身、受、心、法去直观自己的执著。能见到了执著,放下了执著,他当下就是个喜悦的人了。能日日皆如此,他的生命自然“日日皆是好日”。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4)
  追求终极的东西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模式,其中主要的原动力仍是人本身对生命的不安。人老是觉得生命是不够真实的、危脆的、稍纵即逝的。但若把一些“观念”由世界中建立起来,如时间、空间、质量、灵魂及“终极真理”等等,这个世界就变得实在多了,有安全感多了,人的生命也就变得真实多了。这就好像房间里若空无一物,往往就令人感觉枯燥无味而“不安”;若放下一些家具、沙发及摆设,马上就让人觉得亲切舒适多了。
  这个比喻虽有程度上的距离,但在实质上的确是和人生真相颇接近的。佛法并不反对消除不安,但人类在解除人生的不安时,做的往往仅是一些“堆积”的工作,或是在更换其所堆积物。就好像虽然换了新家具了,暂时觉得很好。可是过了一阵子又觉得索然无味,此时就要添购一些新的东西,让那一个满足的程度维持下去。可是毕竟一个房间的空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能容纳新的东西,而不把旧的东西更换。于是当堆积到了一个饱和点时,人就会把房间来个大翻新,做个家具的总更换,于是又开始觉得“满足”了。
  这就是人生中不少人生活的真相,只是有人更换的是家具,有人更换的是人生中其他的东西。近代人越来越“开放”,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事实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人类不安的表现罢了。只是过去有较多外在的束缚,使得这个不安无以用更换配偶的方式纾解。而现在束缚较小了,人就会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去使自己得到像更换一次家具式的“满足”。
  如果这个方法真能使人的不安消除了,则佛法也不见得会反对。但问题就是并没有。借着外在因素的更换使自己得到满足的作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持久。因为当事人真正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刺激及新鲜感。人如果仅是在不断地创造刺激及新鲜感,以佛法来看,这不但是不安,不喜于人生的表现,同时也必然是苦恼的。
  当初和佛在一起修行的比丘们,过的生活真是极简单极纯粹的。哪里像现代人这样有如此多的刺激?他们一天只吃一餐饭,晚上只睡短短的几个钟头,其他的时间就是打坐、听讲,及修四念处了。他们对生命生命的要求很少,可是他们的人生却是满足而充实的。他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存在于自己的人生里。可是他们对生命中已经有的东西,却能善加品味而体会到无尽的喜悦。简单到像是一口呼吸,对他们而言都能是愉快的泉源!
  忙碌的现代人追求快乐的方法与心态,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是完全错误的!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以为有更多选择而能到更多不同的地方去度假,穿更多不同的衣服,吃更多不同的食物,甚至更换更多的性伴侣,才是人生中的快乐。以佛法看来,事实上却正是因为一个人老是要这么多的选择,才是真正令他不快乐的原因。现代人往往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累积许多压力及不愉快,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度假。好像若不够远,就丢不掉这些不愉快似的。但事实上这些不愉快却像是“讨债鬼”似地,任你跑得再远也躲不掉。人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努力,使情况改善,所谓烦恼真是如影随形一般,任你有更多的“选择”,皆是没有用的。因为烦恼有烦恼的因,不在因上下手,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只是逃避罢了!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5)
  当今整个世界所谓的经济繁荣,是建筑在不断消费的概念上的。我们存在的世界不断地鼓励人们购买东西,人们也习惯性地不断购买,不断地让“新东西”进入我们的世界。而我们真正所得到的是什么呢?是满足,还是繁荣呢?还是一次又一次不一样但也都一样的刺激呢?
  刺激有许多形式。新的家具、新的汽车、新的房子是刺激,新的朋友、情人或婚姻伴侣也是。新的书籍、电影是刺激,新的思想、哲学也是,对不对?
  让我们再仔细体味一下我们的人生吧!仔细地,诚实地,让我们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是个满足的,喜悦的人吗?”
  这就是佛法的开始了!当一个人彻底地发现自己并不存在在喜悦自在里,而仅是在不断地需要被刺激时,那一个深刻的觉醒,就是佛法中讲的苦谛(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之首)的觉醒了。他会开始更深刻地去思索人生,了解人生,而不再仅是一个不断地需要刺激的人了。
  事实上人生里这一个情形古今皆然,只是今日尤甚。故我以为若有人批评佛法及四念处的理论只适用于过去,而现代人已不再需要这一套老东西,正是不了解佛法的表现。现代人不但需要,而且需要得比古代人还厉害。因为现代人生活中所得到的刺激,要比古代人多十倍,乃至二十、三十倍的缘故!
  若以佛法中较深的理论而言,刺激本身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不清净的。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对不对?但话又说回来,今日的现代人处在这众多的刺激当中,能不迷,不执著,随时“放得下”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大多数的人不但迷,而且迷得厉害呢。
  迷得厉害,执著得厉害,当然就是“苦”的。故现代人比古代人更需要了解佛法,修四念处,该不是我“卖瓜说瓜甜”的一面之词罢!
  不断地借着“刺激”及“得到什么”来换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