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孤悟      更新:2024-03-05 17:17      字数:4769
  鸱ǖ哪康氖欠浅!叭胧赖摹保蛭毓鼗橙耸兰涞目嗤础M币彩亲岳肜模蛭鸱ü鼗车亩韵笫恰翱嗤础保次懵勰歉隹嗤闯鲇谧约夯蛩恕>」茉诜鸱ㄊ敌械某绦蛏希岳肜邢群蟮拇涡颍幢叵茸岳蠓接心芰鸱ㄕ宓哪康氖且谎模捶衬盏闹瓜ⅰ?br />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后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是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明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都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更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有这个缺点。但“度众生”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么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是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人说是“涅槃”,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没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佛教徒与其两难大多数的人耐心及好奇心不够,还不如两难自己没有对一个问题给予一个“方便”且直接而有力的回答来得实际。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么 (2)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及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次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误,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且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真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部分。人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故为生死现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死了”、“真的生了”,在“生死”中哭哭啼啼,苦痛不已。佛看出了这一个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故在生死中得自在,不再为生死现象所迷惑,故谓之“了生死”。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我再三地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态度上一点点的偏差或缺点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非常重要。“态度”有问题就意味着“见解”的问题、“修行”的问题乃至整个“文化”的问题,而整个文化的内涵及精神就表现在存在于此文化中人的态度上。人的见解可以学来、听来,但态度就牵涉到一个人整个的生命。无论是知性或感性层面的东西,都会表现在一个人各种的态度上。我们几乎可以说态度就代表了一个人,它是一个活生生且无所遁形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很深的思想及人生观。故我一开始就提出现代学佛法者两个基本的障碍,一个是佛理上的“玄学化”,一个是态度上的“神秘主义”,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一切处随时思考我们在基本态度上的缺失。
  当有人问我们什么是佛法的目的时,我们在回答的同时,不妨自我检讨一下,我们所给的答案有没有“玄学化”及“神秘主义”的倾向。如果我们的回答很平实,令人更了解了一些事实,至少我们可放心没有犯下态度上的错或制造了更多的问题。但如别人听了我们的回答或和我们讨论之后,变得更迷惑或问题更多了,则很有可能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在思想上有玄学化的倾向,或态度上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这是很值得现代学佛人深思的。
  尤其在修行的时候,修行人的每一个心念事实上皆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人们在许多事上的努力,往往皆只是当初一个念头的深化和扩大。怀抱着神秘的目的而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秘的现象。故我以为在最起始处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实在是极端重要的;而且是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的修行上表现出来而构成问题。
  事实上欲解决这一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四念处”。简而言之,四念处是一套佛所发明的方法体系,能使修行人对自己及自己存在的环境更为了解。一个四念处修得好的人,会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态度了解知道得很清楚。那一个念头,那一句话背后到底有没有“玄学化”的思想或“神秘主义”的心态作推动力,会在“心念处”及“法念处”的觉照中了解得清清楚楚。
  二、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吗?
  既然我们已知道了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接下来我们自然会问:“四念处可让烦恼止息吗?”“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一样地使烦恼止息,而不一定要用四念处呢?”
  在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佛经中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佛在《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的一开始就说:
  比丘们!如修行人欲洁净众生,超越忧悲苦恼,行正道而证涅槃,这是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四念处。
  接下来佛就开始详细陈述什么是四念处。
  但此处佛对此法一开始的说明已回答了我们两个问题:(一)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二)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如果说佛说的一个法门可使烦恼止息,这并不念人吃惊,佛法的目的本来就是如此。但如说此法门是“唯一”超越忧悲苦恼的方法,就十分教人吃惊了。因为佛在世说法45年,所说的法门非常之多。难道其它的法门并不能达到涅槃,超越忧悲苦恼?如果是,那佛又何必要说那些法门呢?
  我无意在此引起任何佛法中宗派或学派间的论争,但我以为“求真”是佛法的基本精神。把事情弄清楚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佛真的是如此说的,就算他说错了,我们仍必须站在“忠于原著”的研究立场上,忠实地表达他的思想。如果这句话不是佛说的,就算这句话的确是真理,我们也不该硬给它戴上“佛所说”的帽子,混淆视听。佛法虽不仅是“考据”之学,但考据可提供非常有力的资料给学习者作为参考。如果这句话的确是佛所说,是由最早的佛经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那我们就该进一步研究及实验佛为何会如此说。我们并不一定要无条件接受佛经中的一切,但弄清楚佛到底是如何说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谓的“闻慧”),显然是研究的第一步;因它至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思索(也就是“思慧”)的方向,及再进一步自我实验(即“修慧”)的基础。
  闻、思、修三个阶段,是佛陀提出令一个人智慧增长的方法,在佛教中称为“三慧学”。佛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有智慧,光是一天到晚在家打坐或玄想是没有用的。人应该敞开心灵倾听智者的言语,然后再用心地思维,最后必须透过修行及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儒家也有类似的想法,像论语中讲的“吾尝终日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明显的例子。
  我并非佛学的学者,仅能提供学者研究的资料给读者作参考。《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是在“佛教界”及“佛学界”普遍被公认是佛所说,而且是最早被记载在贝叶上的原始巴利经文之一。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其它文化相融合,故许多学者曾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批评某些佛经并非佛所说。
  但《念处经》的“原始性”是从未被任何教界或学界的学者所怀疑过的。如果有人怀疑经中讲的“四念处是止息忧悲苦恼的唯一方法”,认为有可能是代代相传时产生的舛误,这个怀疑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如有人怀疑整个人《念处经》的真实性,就很难理解了。因为根据整个佛教文化二千多年来无数学者及修行人的研究,大家皆同意此经是佛所说,并为最原始的经文之一。
  至于“四念处”是否是“唯一”的方法,当然有可能是代代相传的舛误。但我曾参考过不同的翻译版本,皆是直接由巴利文翻成英文或日文的,也有再间接翻成中文的。所有的翻译皆肯定四念处的“唯一性”。我可以肯定地说,若在考据可能的范围之内,所能找到最早的巴利经文的佐证,的确是支持如此说法的。至于这句话是否真正的如此,则有待修行人去实验,在“证德”上亲证一番,然后可知真假。我的工作只是把所知的事实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研究。
  事实上站在修行者的立场,四念处是不是“唯一”的方法并不是极端重要。重要的是四念处的确是佛所说的方法,但普遍地被修行人所忽略。佛不只在《念处经》中提到四念处,几乎一切主要的大乘经中皆提到“念处”。因为“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一部分,而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修行的主要品目之一,所不同的只是在原始巴利文的经中,四念处自己是一个体系,而把其它许多佛所说的法门纳入其范围内(详情可参考《念处经》的法念处部分)。而后来发展出来的体系(如三十七道品),仍然用旧的内容,只是把四念处归为其中一部分罢了。但无论有何不同,四念处是大小乘各宗派皆公认为佛所说的重要法门,应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为什么四念处会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被“重新定位”或在今天被普遍忽略,这是一个复杂的“佛教史”的问题。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研读“佛教史”或“佛教思想史”去找答案。它无疑地和部派佛教的发展及大乘佛教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历史研究并非我的主题,我想做的是由佛理的研究及实际的修行上为此法门作重新的整理及介绍,使读者能在此古老的人类文化遗产中找到修行的精髓,并看出为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它仍能解决许多人类的问题。
  我自身曾用此法门作自我实验,切身地发现了此法门的价值及其光彩。从修此法门以来,我的人生变得开朗愉快多了,也比过去较不容易发脾气。洞察力尤其变得敏锐,能比过去更快地了解状况而把握事情的要点。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依旧能感受到一种心中的自在轻松,而且会很自然地愿意参与群体,关心周遭的人。我虽不敢以修行的成就者自居,但我愿毫不迟疑地为此法门作见证:“四念处的确是佛法修行的精髓,其体包含极广,但其实行处却非常实在而精微。它的确能减轻及消除人世间的忧悲苦恼,使一个人的人生更光明、幸福及快乐。我已成功地修行四念处到一个程度,能看出此法门为何是佛法理论具体的实践,并知道此法门是佛法解脱道(即止息忧悲苦恼的方法)中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修行人如未能掌握念处法门中的中道修行法,最多只能使烦恼暂时压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在彻底了悟佛所说的缘起法后,并实际地用四念处在生活中修行,才可彻底解决人生中的苦恼。
  读者毋须在此接受我的看法或佛经中的陈述。我希望读者做的是用心地读完此《念处今论》,然后用它去自己实验看看。只有经过修行者的实行及验证,佛法的精髓才能显露。但在实行之前,必需在“闻慧”上下足功夫,得到足够的资料并加以了解、消化。
  有些人也许会站在“纯大乘”的立场,认为四念处是“小乘”的东西,不是佛法的核心,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研究。不可否认的,《念处经》是南传经典之一,而且至今仍是南传佛法的主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