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作者:换裁判      更新:2023-06-28 13:57      字数:4762
  屑淙匀皇俏衣韪┦滋墓远印?br />
  警察平端大号柯尔特手枪,
  让我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别动
  与老友告别后单人独骑驱车南行,在印第安遗迹博物馆小憩片刻掉头向东,从海拔7438英尺的沙漠观景塔居高临下眺望烈日下的沙海,仿佛又回到梦系魂牵的中东……死的沙漠、活的朋友令我黯然神伤,一人独自呆坐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分的多愁善感挺没意思。转过身一头扎回汽车里,开足马力撞出大峡谷,一路大下坡冲下山去,体会人生一落千丈的复杂滋味。
  出大峡谷东口沿64号公路转向东北,在卡梅伦左转北上89号公路,山回路转进入一望无际的棕红色戈壁。远山已经开始下雪,向红土戈壁探出蓝白相间的“冰河的脚”。高山上的冷风吹走都市污浊的空气,显现出中国北方冬季才有的独特气息。我不再看表,而是根据大地呼吸的节拍,信马由缰地向前开去。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我想象自己驾驶着装有“DC-3 ”冻土地轮胎的滑翔机在北美大陆翱翔。目力所及,砾石遍地,公路笔直,大地时而血红,时而银灰,路边天际隔一段就有一根瑟瑟发抖的电线杆子。我摇下车窗自言自语,发现自己嗓音凄厉、声震四野,冷风让我精神焕发,随心所欲的冒险使我兴高采烈。山风把这里的红土地雕刻得伤痕累累,又清扫得干干净净,就像路边印第安人因饱经风霜而失去表情的面孔。一个半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从土著印第安手中攫取到大片沃土,把印第安人一步步挤到贫瘠偏远的西部。当年世代居住在美国东部富饶的弗吉尼亚、南北卡罗来纳一带的切诺基(Cherokee)部落,如今就流落到亚利桑那山区。昔日挺枪跃马的印第安酋长和夕阳瘦马的牛仔早已不是中西部的象征。戴宽檐帽、着紧身衣、穿牛仔裤、登长筒靴的孤胆英雄,只有在耐寒耐旱的西部片中才能见到。取代印第安和西部牛仔在原野上驰骋的是浪迹天涯的卡车司机,他们驾驶5 轴、18轮、载重40吨、长度超过20米的巨型卡车,以车为家四海飘零。我喜欢牛仔时代的各种人物,包括杀手和妓女,他们从来不用伪装自己,天生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
  公路运输在美国十分重要,每条公路都修建得完美无缺,路两边除了连绵不断的森林、田野、牧场和巨型广告牌外没有别的东西。卡车运量高达6000多亿吨英里/年,远远超过铁路运输雄踞首位。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统计,1997年美国每天的汽车行驶总里程超过117亿公里,每天汽车燃油超过sic万桶,占世界人口5 %的美国人占有全世界25%的能源消耗。怪不得美国人总盯着中东油田,生怕有什么闪失。巨型卡车借助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把美国各地生产的物品迅速集中,再输送到每座小城的市场上。佐治亚州的桃子、佛罗里达北部的葡萄、南北卡罗来纳州的甘薯、加利福尼亚的蔬菜和柑橘……借助巨型卡车一年四季源源不断流人每一家超级市场。美国一些著名的连锁店如西尔斯(Seals )、普尔斯马特(Pricesmart)、
  华尔(Wall)等都备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轰轰隆隆地在大地上驰骋。美国许多州的交通法都明文规定,由于卡车巨大、笨重、驾驶死角大,在国计民生中十分重要,各种汽车应该注意避让卡车。随着长途货运飞速发展,高速公路上成千上万的卡车货栈应运而生,向过往司机提供车辆检修、货物交易、食品供应、邮电通讯、音乐舞会和赌博、健身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司机在长途紧张驾驶之后,钻进卡车货栈把卡车交给技术人员去检修,自己则抽空吃些可口的饭菜,寻欢作乐一番,倒头睡个好觉再匆匆上路。
  驾驶火车头般庞然大物的卡车司机往往是小说、影视中富于伤感情调的悲剧英雄,我看过一部名日《车队》的电影,讲的就是一帮驾驶庞然大物的卡车司机和警察兵戎相见的故事。这些卡车司机就像昔日的牛仔一样以坐骑为生,孤身只影既能旅行又能赚钱,过着简单快乐的漂泊生活。他们独往独来、放荡不羁,驾着高大的铁马在高速公路上一天又一天地往来飞驰,显示出动物高贵的野性,使所有家禽相形见细。
  倒退半个世纪,只有真正男人才敢驾驶巨型卡车,因为它比马车还难以操纵,简直无法驾驭。而现在即使一个体重不满80斤的小妞也能把一辆小山般的卡车玩得滴溜溜转,因为一切都实现了自动化。只要你正常保养,就这么一直开到刀岁退休绝对没有问题。除非碰上坏运气、天灾人祸。报纸上讲一位名叫拉基的卡车司机运气一直很好,但偏偏在弗吉尼亚州的301号公路上栽了,汽车在一座桥上轮胎爆裂,翻进了峡谷。
  我在亚利桑那盖勒普(CalUP )附近一处汽车旅馆,心怀敬意地爬上一辆大卡车的驾驶室,发现驾驶室里设备齐全:冰箱、彩电、移动电话、各种电炊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间密封的小卧室。我冒昧探身进去,不料“嗷”地一声怪叫,钻出一个金毛狗似的大白妞,睡眼惺松伸着懒腰,窝腰劈叉地直打挺,长腿踢得比车顶还高。想不到这位司机老兄居然还有金屋藏娇的雅兴,带着这么一个玛丽莲。梦露般的金丝猫沿途解闷。
  女人、烈酒、冒险、战争、像熊一样暴躁的性格,使我倾向加人这群远离都市的人们。只可惜这些司机并不个个都是谦谦君子,他们有些人故意在高速公路上轰鸣着蛇行,把其他车辆挤上路肩,靠把其他小车卷进湍流取乐。
  1996年11月9 日晚10点左右,我在得克萨斯一俄克拉何马的40号公路上就碰上这么一位,这小子故意紧紧尾随在我屁股后面,打亮车头的所有远光灯,拉响汽笛像一座小山那样朝我压下来,看着我狼狈地躲上路肩而哈哈大笑。就在我被这个庞然大物追得走投无路之际,一辆蓝灯闪烁的警车灯突然出现在后视镜内,与此同时,那辆准备对我继续施暴的巨兽则迅速逃遁。
  我在警车注视下减速、靠边,缓缓停住,那辆警车则怪叫一声在我身后优雅地停稳。一位警官平端大号的柯尔特手枪让我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别动,故作幽默地问:“老兄,今天喝了几杯?我看你的车直跳舞!”说着把藏獒鼻子凑上来在我的脏脸上嗅了嗅。我说美国的酒太贵,我只喝得起可乐,我的车打晃是因为大卡车故意逼迫所致。警察将信将疑敲着我的引擎盖问:“这是你的车吗?”我说这是我伯伯的车,我伯伯是加州的农场主,他赞助我做一次环美旅行,我正在写一本环游美国的书。这老兄听罢迅速做了个NBA篮球赛暂停的手势,又指了指自己的藏獒鼻子:“跟着我!”
  我莫名其妙地跟在这辆警车后面重新冲上高速公路,飞驰两英里后拐向一个出口,每到路口,这位警察老兄都特意减速,并让警灯闪烁一番,我估计这是怕我跟错了车。沿着一片黑松林穿过一块墓地,我突然感到一阵无名的恐怖。我甚至怀疑这位警察是个三K党……一直开到一条僻静的小街,这位警察老兄才悄然把警车停下,径直走到我的面前和我握手:“欢迎你来俄克拉何马州的麦克莱恩。”说着用大毛手指点着一座小屋:“进去,冲个澡,看电视,睡觉,天亮再走。”我做梦也想不到穷乡僻壤的美国南方警察,竟然有特丽莎教母才有的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男人以世界为家,女人以家为世界
  西方人生来喜欢扩张生存空间,老美军事演习也要到万里之外的地中海,与西方相比,传统的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保守的生活方式使海外华人生活稳定,惟一可能的“意外”便是车祸。从这一角度讲,二大妈和她的台湾邻居断定我孤身驾车环美旅行“危险之至”。1997年美国人口2。6亿,其中有1。8亿持有驾照,全国登记车辆2。14亿辆。当年共有导致伤亡的车祸188万起,其中43万人死于车祸、230万人受伤,平均每天就有*人死亡、633人受伤。我崇拜的犹太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就是驾车自墨西哥返回洛杉矾时,在埃尔森特罗唐氏农场附近遭遇车祸当场死亡的。当时这位惊世骇俗的老兄穷困潦倒的生活刚有转机,准备前往洛杉矾为好莱坞撰写剧本。想不到就在他轻车熟路返回“天使之城”(洛杉矾意为天使之城)的路上,这位主张男人可随心所欲、女人应墨守成规的作家老兄,竟然在车祸中死于非命。
  现在我孤身一人长途驾驶,把整个美国踩在脚下,就必须更加严于律己,杜绝任何哪怕轻微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我还得全神贯注尽量降低行人、车辆与我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此外我还得绅士般地文明驾驶,避免因超车、并线得罪了前后左右。美国人好管闲事,碰见看不惯的,动辄摆出纳税人的谱儿拨电话举报,满街的警车呼之即来,立刻就会跟在后面穷追不舍。美国的任何纠纷都得依法解决,而我不仅对美国法律不甚了了,而且既无打官司的金钱更没有等待开庭的时间,我仅有的武器只有一贯的运气和良好的驾驶习惯。中国人的脸很美,有自己的长处,可也有别人没有的缺点。美国人的群体意识较差,喜欢发挥个性,不讲组织纪律性,可对法律的严肃性十分尊重。美国的高速或非高速公路并不很宽,但大都是单行线,路上的所有车辆都能各行其道,保持极高的车速全速驰骋。
  与此相反,在我国公路上有数不清的司机有充足理由闯红灯、强行猛拐、原地掉头……平时我在中国通过路口时,即使是绿灯也得半踩着刹车,因为吃不准会有个什么车半路撞出来。无数北京司机像我一样提心吊胆地缓慢前进,本应通畅的路口亮起首尾相连的刹车尾灯,极大地降低公路的使用效率。在美国,公路上的惟一准则是依法设置的交通标志,司机只需遵守交通标志,就可以无所顾忌地飞速行驶。在统一的交通法规面前,所有人都放心大胆地在绿灯下狠踏油门奋勇前进,使整个城市有秩序地流动起来。
  美国人的自我约束力历来让我尊敬,即使在没有任何人和车辆通行的偏僻路段,所有驾车者也能自觉做到遵纪守法,这是一种巨大的国家资源。我在穿越洛杉矾、辛辛那提等大都市时发现,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鼓励多人共用一车,市政管理部门在一些主要干线画上标线,在上下班高峰时间限制只乘一人的车辆行驶;在画有标志的路段,只有乘坐两人以上的轿车才准通过;在画有标志的路段,只有乘坐三人以上的轿车才准行驶,违者罚款270 美元。令我惊奇的是所有市民都能无一例外地遵守这一规定,不像我的家乡北京,竟然会有那么多自视享有特权的司机,熙熙攘攘地挤在公共汽车专用车道里。
  诗人惠特曼说:“小孩子出行,他看到第一个物体什么样,他就变成什么样。”我眼中看到的美利坚是一个现实的民族,美国男人的做人标准是:勤奋工作、忠于家庭、依法纳税、投票选举。与现实的美国佬相比,我属于理想主义者,在通行的公众利益和个人私利面前,我经常处在白日约束与黑夜诱惑的互相抵触之中。有警察时我是守规矩的好司机,没警察时我是超速抢行的车匪。
  男人以世界为家,女人以家为世界。人在旅途,谁知道我下面还会碰到什么呢?
  血泪切诺基
  有个印第安部落名叫切诺基
  仅从题目上看,本文属于忆苦思甜范畴,让人想起《收租院》、《三条石血泪史》、《一块银圆》的阶级斗争年代,与今天社会主义中国追求的“富康”生活相差甚远。今天中国人眼中“切诺基”是一款家喻户晓的吉普车,是改革开放北京和华盛顿政治联手的经济硕果,方头方脑代表了以钱为本的美式生活。在我开过的所有汽车中,还没有哪款汽车拥有北京切诺基这么高的故障率。最后连艰苦奋斗的解放军都忍无可忍,最终以其他合资产品取代了北京切诺基的军队订货。
  在动笔写本文之前,我特地在互联网上浏览了很久,我想知道“切诺基”一词在当今社会中的确切含义。经过半天的苦干,我查到的“切诺基”网页共有505 个,讲的都是这种翻山越岭的美国车,或是与该车有关的销售状况,这绝对是重商社会的伟大胜利。在这505 个网页中的惟一例外,是一本名日《神秘的水晶头骨》的怪异小说,它在介绍水晶骷髅头的灵异现象时提到北美曾经有个印第安部落名叫“切诺基”。该书说切诺基人认为宇宙有十二颗行星,共有十三个骷髅头骨管理整个宇宙。
  假如1996年冬我没有孤身驾车沿40号公路横穿美国,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