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作者:标点      更新:2023-02-27 21:58      字数:4911
  有些什么东西。
  这位女巫师本人已经不做前世追溯的治疗了,而是训练一批助手来做。先是一位犹太籍的女助手来帮我做,我对她的感觉不好,于是换了一位印度籍和女助手。“光疗中心”的宣传上说是用针扎轮脉,结果她们并没有用针扎,而是用指压加上一些心理暗示,想要引导我慢慢进入深层意识状态。我这个人通常都保持很清醒的状态,不容易接受暗示,眼见这个印度女人费了好大的力气,花了好多时间,我却什么反映都没有,心里觉得有些不忍,就编了两个故事来满足她。于是她就用我编的故事一条条地分析我的个性。我从纽约赶过来,花800美金来做前世回溯,他们却没有按照宣传上说的来做,我就发了一顿火,结果那位印度女人引咎辞职,犹太女人也被解雇了。
  这个经验使我了解到前世追溯并不是那么容量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那种状态,这次实验可说是完全失败,毫无收获。
  但是,曾经有位密宗的喇嘛用神通来看我的前世。我觉得我知道前世以后,对我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我知道以后,它就变成一种概念,变成一个心理暗示,这个概念与心理暗示会局限我很多的自由。譬如说,我说我的前世做过法师,也有很多世是贵族,法师和贵族这个概念一旦进入我的意识,我可能会自我膨胀,也许生出权威感,也许有了先入为主的结论。这些都会阻碍我用开放的态度,即所谓的“空性”,来面对自己或他人。因此追溯前世对我来说并没有帮助,反而生出障碍。
  我以前对前世很有兴趣,在美国找过很多的psyche;想要透过他们来了解我的前世、过去。但是经历了种种意识扩张的体验后,我还是回到佛家正统的修练这条路。
  佛家不强调前世或后世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佛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无意识里的全部记录,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全都存在我们每一刻当下的意念里面;也就是说,我每一刻的起心动念已经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录——未来没有发生的事现在正种因,而过去种下的所有因现在都在出现。所以佛家不去强调轮回,甚至不强调过去心、未来心,而是训练永远维持一种清醒的状态。这种清醒状态就是在每一个当下、现在,都能够观察到意识里的活动。譬如说,我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我的知觉感受是什么、我内在的情绪是什么、我的情感状态是什么……这些我全部都要觉察到。这个觉察(awareness)就是佛家强调的佛性。在纯然的觉察里头是没有意志力的,不是刻意在做这件事情,而是在放松的状态,维持头脑清醒与机警。透过这种清醒与机警的觉察,我们才能深刻地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意识活动。一个人如果能随时随地维持这样的觉察,就不需要藉催眠,或进入前世、后世来了解自己了。
  我们维持头脑清醒,透过不断的觉察,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后,就有能力一目了然自己在搞什么把戏,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可以安住在每一个状态里面了,不形成抵抗力,不形成任何逃避,久而久之,就会有“开悟”的经验——“悟”就是这样产生的。
  基本上我不排斥也不否定意识扩张的经验。我认为研究“前世今生”有治疗的功效。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有病,很严重的心病。现代多元化的发展下,人的内在愈来愈复杂,知识的障碍愈来愈多,所有这些东西都会纠结成我们的内心的烦恼与幻想。我们研究“前世今生”,主要是站在治疗的角度,而不是追逐外在的现象;凡是能达到治疗效果的东西,我想都有它的价值。
  人会对前世有兴趣,基本上都是因为对自己有兴趣。人在这个世上,研究命相也好,灵魂学也好,修行也好,对真理的兴趣也好,都是因为对自己感兴趣。我一开始是对哲学有兴趣,然后对超心理学有兴趣,后来才进入传统佛法。进入传统佛法以后,我觉得它里面语言工具不好用,不适用于20世纪了,必须要找更新的工具。然后我进入了“新时代”(New Age)的领域。深入“新时代”领域之后,我发现原始的佛家精神和“新时代”所宣扬的完全吻合,因此我现在走的是正统的佛家修练之路。
  (整理/余丽娜)
  以前世戒今生·用今生修来生
  黄大受
  前世轮回这一事是确实存在的,根据我50年来研究历史学、超心理学的经验,以及多年耳闻目睹许多轮回转世的故事,我相信前世,也相信鬼神等灵异现象。
  超心理学会成立以来,不断从各方收集到关于前世轮回、灵异现象的资料,也常有民众打电话来谈这方面的事情;我个人长年往返于台湾、大陆、美国三地,亦见闻了不少奇人异事,相关的事例非常多。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记载:明朝王阳明先生一日出巡时路过一座寺庙,举目一看,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走到后院一个封闭的房间,更加熟悉,问住持,得知此屋是于50年前住持过世后才封闭的;王阳明非常好奇,坚持要开门一探,进屋后发现住持留下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说50年后,开门入内者就是住持投胎转世之人,王阳明先生这才发现自己的前世原来是一位出家和尚。
  在台湾有一对夫妻,先生很年轻就去世了,太太在先生死后每年生日都煮面祭他。多年以后,一位年轻军官每年生日都梦到有人煮面给他吃,一天路过此地,仿如梦中吃面的地方,进屋拜访之后,赫然发现自己与墙上年轻先生的照片长得一模一样,年老的太太也认识他,说:“你终于回来了。”他才知道眼前的老太太原来是自己前世的妻子。也恍然大悟常常梦见别人煮面给他吃的原因。
  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不迷信的态度来看待前世轮回。目前社会上有两种迷信现象,一种是宗教迷信、一种是科学迷信。前者是因于对某种宗教的狂热信仰而产生的盲目信从;后者则指过度信奉科学实证,认为无法用科学方法实验证明的事都是无稽之谈、都是不存在的,这种观念千万不可以。我认为前世轮回不是宗教迷信的产物,它确实存在,虽然目前未能以科学的方法来开发它、研究它。
  曾经有人问我:地球上人口愈来愈多,若死后真有灵魂、投胎转世,那死后世界上的灵魂是否也愈来愈多?这么多的灵魂如何轮回?我的看法也许比较接近佛教,我认为灵魂并不会愈来愈多。因为人死后,灵魂有49天的中阴身状态,苦生前行善则能升天堂,行恶则下地狱;若此人没有善心亦无恶心,久而久之就会在中阴身的状态中慢慢地淡化,逐渐消失,所以灵魂是不会愈来愈多的。
  我们之所以会对前世轮回有兴趣,是因为每个人都想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即有前世轮回则人必有来生,所以我们若想从前世轮回上获得一些益处,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今生后世上,人若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后世,今生就应该多发善心、许善愿、做善事、结善缘、收善果,使得今生祥合和圆满,后世当然就会更美满了。
  (整理/郑维莉)
  藉“前世”重新认识自己
  余德慧
  我们不断透过文学、艺术或两性运动等奥秘性活动,重建自身的意义。基本上,“前世今生”就是属于个人探索奥秘的主题。
  从小我就听过轮回转世的现象,投胎再生的故事也一直不停地被报道,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不容易抓到的东西,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太远。我觉得话归到源头,“前世今生”其实是个人潜意识的问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有许多无可名之的东西,我们无法为它说明——就象《前世今生》一书里的凯瑟琳,在她说到前世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精神分析谈了很多潜意识的功能,用科学的方式去考察潜意识,但科学是一个有限的视框。如果潜意识能很清楚地被表达,就等于把潜意识概念化,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潜意识”。所以我并不相信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我从法国有名的哲学家马赛尔的经验,得到了相当多的启示。马赛尔常在意识状态下做即兴式的小提琴演奏。他形容自己就好像是在水流之中,突然从瀑布之上“啪”一声地扬坠下来——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个领域——一个没有“问题”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你不能以“问题”来解释这个世界,你不能透过“问题”来揭开这个领域。在这世界中,问题是没有地位的,更别谈到“有用”了。在这世界里,真正有地位是什么?马赛尔说:“……就是生命的奥秘。”我相信这就是潜意识。
  马赛尔所发现的奥秘是“无用的”、“空”的世界,这是与“前世今生”的概念有关联的。我认为“前世今生”并不能视为实在论,以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前世”,因为“实”是有力量在作用,但是今生的力量来源不是在“前世”,而是今生的的我才是它的制造者;所有前世的力量是出于那个说出自己“前世”的人。比如说凯瑟琳说她自己的前世曾经是个女奴、飞行员等,当她在想的那一刻,力量便油然而生。如果我们把投影出来的“前世”当做力量,那就完全搞错了方向,当凯瑟琳描述自己溺水很痛苦,那个痛苦即从她今生的自身上发生,它使今生的生活者给了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契机。
  人能将自己投射出去,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坐着空想,但它来去如风;另外一种是你必须挣扎地去想。两种形式都有点像做梦。大部分的梦你毫无记忆或没有任何感受;可是有些梦会弄得你心惊胆颤,这种梦会使做梦的人产生巨大的反应,有强憾的感受,而不是纯粹用语文存记在脑细胞里。
  有些身体记忆是属于悲惨的记忆,这般记忆就如同把你的身体“烙印”了。像凯瑟琳的前世经验一样,事实上它是直接烧烙在自己的身上,使我们的身、心、灵一起体验。
  烙印记忆一旦涉及到死亡时刻,就会显得特别强烈——这也就是《前世今生》这本书的重点;凯瑟琳有很多记忆都是属于这类记忆。
  前世是很空洞的东西,它必须是要依附在说话者身上,并存于一个关键的时间体验里,就好比做梦,说出前世时的心跳与挣扎。事实上,它是你整个人、整个身体就在这个状态上,你才能觉察到这种感受。这基本上涉及到潜意识中,当你见到一道光,知道光对你有益;同时你也知道把事情说出来,把你身上的痛楚化为观念时,它已经脱了皮,死了。
  其实,前世今生不是要我们去观想它的有无,而是它所引发的更多思维。换句话说, 我们把前世轮回当做对自己意识的认识。
  若以整体来讲,前世追溯治疗对传统的心理治疗是一种负面意识的扩张,就马赛尔个人来说却是正面的意识扩张。基本上,两者都是人对自己意识发现的过程。从知识领域上来说,它不必视为一实在存在的东西,而视为人对自己人的再发现。在再发现的过程里,前世并不代表自己,而是自己发出力量的一个观点。
  在这样的观点之下,我们去观看这种意识的扩张,不再着眼于前世的真假与切实性,我们是用更广的奥秘心情去看待前世今生所带来的生命意义。
  (整理/刘筱燕)
  前世与今生的交会
  ——神秘主义与科学的对话
  黄荣村(主持人,以下简称黄):《前世今生》这本书在台湾书籍市场上已突破10万本,让许多作者又羡又妒——为什么自己的著作不能名列畅销书排行榜。因作者魏斯(Brian L。Weiss)既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又是美国享负盛名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头衔既高,名声又大,纵然有些人不太相信,但却相信作者应无假话。我们希望能听听两位专家对这本书的看法。一开始,先请他们自已就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及为何有极大的研究兴趣,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王溢嘉(以下简称王):我今天扮演的是不相信的角色,是反驳的角色,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对各种怪力乱神及神秘现象极感兴趣。但因为本身是学科学出身的,所以,一直想理解科学对这问题的看法,但对于各种神秘现象的文献,我愈深入地去探索、阅读、却发觉我愈不相信。老实说,我其实是随时准备相信这些神秘现象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尚未发现任何研究的报告或起初事迹足以说服我的理性去相信它。
  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