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作者:插翅难飞      更新:2023-02-27 21:56      字数:4859
  明组邑居海中①。
  【注释】①明组邑:可能是生活在海岛上的一个部落。邑即邑落,指人所聚居的部落、村落。【译文】明组邑生活在海岛上。
  蓬莱山在海中①。
  【注释】①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上面有神仙居住的宫室,都是用黄金玉石建造成的,飞鸟走兽纯白色,远望如白云一般。
  【译文】蓬莱山屹立在海中。
  大人之市在海中。
  【译文】大人贸易的集市在海里。
  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
  海内东北陬(z#u)以南者。
  【译文】海内由东北角向南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鉅燕在东北陬(z#u)。
  【译文】大燕国在海内的东北角。
  国在流沙中者埻(d&n)端、玺(x!)■(hu4n),在昆仑虚(q&)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
  【译文】在流沙中的国家有埻端国、玺■国,都在昆仑山的东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埻端国和玺■国是在海内建置的郡,不把它们称为郡县,是因为处在流沙中的缘故。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y2o)、月支之国。
  【译文】在流沙以外的国家,有大夏国、竖沙国、居繇国、月支国。
  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q&)
  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译文】西方胡人的白玉山国在大夏国的东面,苍梧国在白玉山国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昆仑山的东南面。昆仑山位于西方胡人所在地的西面。总的位置都在西北方。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①。在吴西。
  【注释】①鼓:这里是动词,即鼓动,振作。据传这位雷神只要鼓动他的肚子就会响起雷声。【译文】雷泽中有一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他一鼓起肚子就响
  雷。雷泽在吴地的西面。
  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
  【译文】都州在海里。一种说法认为都州叫做郁州。
  琅(l2ng)邪(y2)台在渤海间①,琅邪之东②。其北有山。一曰在海间。
  【注释】①琅邪台:据古人讲,琅邪台本来是一座山,高耸突起,形状如同高台,所以被称为琅邪台。②琅邪:指春秋时越王勾践修筑的琅邪台,周长七里,用来观望东海。【译文】琅邪山位于渤海与海岸之间,在琅邪台的东面。琅邪台的北面有座山。另一种说法认为琅邪山在海中。
  韩雁在海中①,都州南。
  【注释】①韩雁:难以断定是国名,或鸟名。如果是国名,则应在海中的岛屿上。
  【译文】韩雁在海中,又在都州的南面。
  始鸠在海中①,(辕厉)'韩雁'南。
  【注释】①始鸠:也难以断定是国名,或鸟名。
  【译文】始鸠在海中,又在韩雁的南面。
  会(gu@)稽(j@)山在大(楚)'越'南。
  【译文】会稽山在大越的南面。
  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成'都西。入海,在长州南。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蛮'东,在闽西北,入海,馀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濛水出汉阳西,入江,聂阳西。温水出崆峒,'峒崆'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一曰缑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南,入淮极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北)入渭,戏北。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沅水(山)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赣水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泗水出鲁东北,而南,西南过湖陵西,而东南注东海,入淮阴北。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肄水出临晋'武'西南,而东南注海,入番禺西。潢水出桂阳西北山,东南注肄水,入敦浦西。洛水出'上'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鉅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虖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①。
  【注释】①从“岷三江”至“入章武南”这一大段文字,据学者的研究,认为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水经》一书中的文字。但因这段文字为底本所原有,故仍保留它并作今译,唯不做注。
  【译文】从岷山中流出三条江水,首先是长江从汶山流出,再者北江从曼山流出,还有南江从高山流出。高山座落在成都的西面。三条江水最终注入大海,入海处在长州的南面。浙江从三天子都山发源,三天子都山在蛮地的东面,闽地的西北面,浙江最终注入大海,入海处在馀暨的南边。庐江也从三天子都山发源,却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一种说法认为在天子鄣。淮水从馀山发源,馀山座落在朝阳的东面,义乡的西面。淮水最终注
  入大海,入海处在淮浦的北面。湘水从帝舜葬地的东南角发源,然后向西环绕流去。湘水最终注入洞庭湖下游。一种说法认为注入东南方的西泽。汉水从鲋鱼山发源,帝颛顼葬在鲋鱼山的南面,帝颛顼的九个嫔妃葬在鲋鱼山的北面,有四条巨蛇卫护着它。濛水从汉阳西面发源,最终注入长江,入江处在聂阳的西面。温水从崆峒山发源,崆峒山座落在临汾南面,温水最终注入黄河,入河处在华阳的北面。颍水从少室山发源,少室山座落在雍氏的南面,颍水最终在西鄢的北边注入淮水。一种说法认为在缑氏注入淮水。汝水从天息山发源,天息山座落在梁勉乡的西南,汝水最终在淮极的西北注入淮水。一种说法认为入淮处在期思的北面。泾水从长城的北山发源,北山座落在郁郅长垣的北面,泾水最后流入渭水,入渭处在戏的北面。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入河处在华阴的北面。白水从蜀地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江州城下。沅水从象郡镡城的西面发源,向东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下隽的西面,最后汇入洞庭湖中。赣水从聂都东面的山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泗水从鲁地的东北方流出,然后向南流,再往西南流经湖陵的西面,然后转向东南而流入东海,入海处在淮阴的北面。郁水从象郡发源,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南海,入海处在须陵的东南面。肄水从临晋武的西南方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而注入大海,入海处在番禺的西面。潢水从桂阳西北的山中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肄水,入肄处在敦浦的西面。洛水从上洛西边的山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成皋的西边。汾水从上窳的北面流出,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皮氏的南面。沁水从井陉山的东面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黄河,入河处在怀的东南面。济水从共山南面的东丘发源,流过鉅鹿泽,最终注入渤海,入海处在齐地琅槐的东北面。潦水从卫皋的东面流出,向东南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潦阳。虖沱水从晋阳城南发源,然后向西流到阳曲的北面,再向东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北面。漳水从山阳的东面流出,向东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南面。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译文】建平元年四月丙戌日,待诏太常属臣丁望校对整理,侍中光禄勋臣王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刘秀领衔主持。
  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有'大壑(h6)①,少昊(h4o)之国②。少昊孺(r))帝颛(zhu1n)顼(x&)于此③,弃其琴瑟(s6)④。
  【注释】①壑:坑谷,深沟。②少昊: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叫挚,以金德王,所以号称金天氏。③孺:通“乳”。用乳奶喂养。这里是抚育、养育的意思。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号称高阳氏,是黄帝的后代。④琴瑟:古时两种拨弦乐器。
  【译文】东海以外有一深得不知底的沟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在这里抚养帝颛顼成长,帝颛顼幼年玩耍过的琴瑟还丢在沟壑里。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①。
  【注释】①渊:水流汇积就成为深渊。
  【译文】有一座甘山,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汇成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译文】大荒的东南角有座高山,名称是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译文】东海以外,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大言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①。有一大人踆(c&n)其上②,张其两(耳)'臂'。
  【注释】①大人之堂:本是一座山,因为山的形状就像是一座堂屋,所以称作大人堂。②踆:通“蹲”。
  【译文】有座波谷山,有个大人国就在这山里。有大人做买卖的集市,就在叫做大人堂的山上。有一个大人正蹲在上面,张开他的两只手臂。
  有小人国,名靖人①。
  【注释】①:靖人:传说东北极有一种人,身高只有九寸,这就是靖人。靖的意思是细小的样子。靖人即指小人。
  【译文】有个小人国,那里的人被称作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梨■(l0ng)之尸。
  【译文】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野兽的身子,叫做梨■尸。
  有潏(ju6)山,杨水出焉。
  【译文】有座潏山,杨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的。
  有■(w7i)国,黍(sh()食①,使四鸟②:虎、豹、熊、罴(p0)。
  【注释】①黍:一种黏性谷米,可供食用和酿酒,古时主要在北方种植,脱去糠皮就称作黄米子。②鸟:古时鸟兽通名,这里即指野兽。以下同此。
  【译文】有一个■国,那里的人以黄米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合虚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①,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P0)。
  【注释】①帝俊:本书屡屡出现叫帝俊的上古帝王,具体所指,各有不同,而神话传说,分歧已大,历时既久,更相矛盾,实难确指,只可疑似而已。以下同此。这里似指颛顼。中容:传说颛顼生有才子八人,其中就有中容。
  【译文】有一个国家叫中容国。帝俊生了中容,中容国的人吃野兽的肉、树木的果实,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豹子、老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译文】有座东口山。有个君子国就在东口山,那里的人穿衣戴帽而且腰间佩带宝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①。食黍(sh(),食兽,是使四鸟。
  【注释】①思土不妻,思女不夫:神话传说他们虽然不娶亲,不嫁人,但因精气感应、魂魄相合而生育孩子,延续后代。
  【译文】有个国家叫司幽国。帝俊生了晏龙,晏龙生了司幽,司幽生了思土,而思土不娶妻子;司幽还生了思女,而思女不嫁丈夫。司幽国的人吃黄米饭,也吃野兽肉,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大阿之山者。
  【译文】有一座山叫做大阿山。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译文】大荒当中有一座高山,叫做明星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
  地方。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①,帝鸿生白民②,白民销姓,黍(sh()食,使四鸟:虎、豹、熊、罴(p0)。
  【注释】①帝俊:似指少典,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二子。帝鸿:即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所以号称轩辕氏。有土德之瑞,所以又号称黄帝。取代神农氏为天子。
  ②生:在本书中,“生”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