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漂亮格子      更新:2022-12-08 11:17      字数:4831
  踔量赡芑嵋郧空叩淖颂尤胗蜗罚阅闼担拔夷芨嫠吣阍趺窗欤愕锰业模 闭庵中碌牧α科胶狻笕讼诺檬治薏撸⒆臃炊ù笥形嵌院⒆拥娜粘L逖榈哪训玫牟钩ィ孀潘ι粽徘樾骰峤ソハ?br />
  六、 害怕黑夜
  许多孩子都有晚上难入睡或者天亮之前被吓醒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是在睡前安排一些活泼的游戏,要有欢笑,可以有打打闹闹(不要胳肢),但要让孩子占上风。这样的游戏能使你和孩子肌肤相触,这是孩子的安全感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游戏还能让孩子感到被人理解。当孩子与父母共同度过的时光以游戏和欢笑为主时,他们会感到与父母很亲近。到了睡觉时,孩子就会比较容易面对主齿感到不安全的问题和感觉。他可能会开始反对去睡觉,或不肯刷牙,或不停地要你讲故事。你要做的是保持好情绪、自信心,继续引导他去睡觉。
  七、 当恐惧导致攻击行为时
  孩子有时会掩饰自己的恐惧。他们因为感到孤独、被人冷淡而不愉快,但不知该怎么办。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尽量保持正常举止,然后可能会突然打别的孩子一下,揪妹妹的头发,或扑打你。这些是最让父母讨厌的事,很容易被认为是故意的粗野行为,使父母对孩子产生看法,心想,“怎么她这么大了还不能控制自己?”
  不管是什么年龄,人在害怕时都无法正常思维。当孩子由于害怕而无法正常思维时,他们就会因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去同样伤害别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操场上被人推了一下,在紧张或惧怕之中,他就可能去推别的什么人。受到辱骂或见到过别的孩子遭受辱骂的孩子,在情绪紧张或感到孤立时会脱口骂人,不论他是否懂得所用词的含义。使孩子感到恐惧的事件常常会原原本本地再现于孩子的行为之中。
  要帮助一个可能会由于恐惧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父亲或母亲应该预见到会发生的麻烦,在孩子做出攻击性行为之前及时制止,以免造成伤害。如果在孩子已经弄伤了别人之后你才赶到,孩子此时通常会沉浸在内疚之中,无法体验任何其他感受。他也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使自己能痛快哭泣或发抖以排除恐惧。
  八、 倾听感到恐惧的儿童 犹如走钢丝
  我们常看到成年人以严厉、羞辱或反感的态度对待恐惧中的孩子。“马上给我停止这一套!要不我就揍你屁股啦!”“行啦,别像个小孩子似的。现在赶快进教室,要不我就告诉老师说你想留在家里守在你妈身边!”“你再敢……我就把你锁在你的房间里,教训教训你!”人们需要时间和练习以及充分的支持,才能在孩子因恐惧而产生不当行为时,不按照老习惯去对待他们。我们正在尽力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排除恐惧,找出致使他们胆怯及有攻击性行为的根源。就像走钢丝的人,我们必须小心地保持平衡,不让自己倒向老习惯。在建立起全新的对孩子的复原能力的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循序渐进:当他们感到害怕,躺在我们怀里时,我们给予倾听;在他们害怕时,我们始终留在他们身边,轻轻搂着他们,直到他们重新获得安全感;于是,在最终走完钢丝后,我们将看到他们又能欣赏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勇敢,更坚强。
  提示与思考:
  1、 小时候你是否有感到胆怯的时候?是否惧怕过某种事物?
  2、 当你小时候感到胆怯或害怕时,是否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是什么样的帮助?周围的成年人当时是怎样对待你的?
  第五章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一、 一些全新的假设
  我们大多数做父母的常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当孩子显得愉快、听话、可爱、又有礼貌时,我们就为自己,也为孩子感到自豪;当孩子情绪低落、不讲道理时,我们或是责备自己,或是抱怨孩子。我们处理事情时往往受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所左右,即孩子有了麻烦是件“坏事”。我们会通过尽力劝说或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重新成为“好孩子”,因为我们不愿意觉得自己是“坏”孩子的“坏”父母。
  建议父母不必勉为其难地强使孩子们变“好”,而是尝试另一种方法。即倾听孩子的情绪宣泄。它是依据以下这些并非凭空的假定:
  1、 儿童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
  2、 儿童良好的天性会被不良情绪掩盖。当他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其良好天性可能被掩盖。不安情绪会使孩子的行为“出轨”,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热情的态度。
  3、 受伤害的感受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这类行为表明孩子在寻求帮助。
  4、 如果孩子正处于上述状况,情绪很糟又很倔,只要有位成年人来到他身边关怀地倾听他诉说烦恼,他就会从受伤害的感觉中解脱出来。
  特别要注意的一种情绪是沮丧,它是任何一个热切求知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们带着“我当然能做”和一定会成功的期待去学习。他们对于自己想干什么有自己的主意,这是件好事。然而他们的能力只有通过坎坷的、有失误的尝试过程才能得到增强。沮丧是学习过程中每天都有会发生的突然故障,是孩子所期望的与他们所能做到的二者之间的矛盾的自然产物。
  二、 沮丧会阻滞学习过程
  对于任何年龄的学习者来说,沮丧都是难以对付的敌人。我们都知道沮丧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孩子无法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愿望进展,然而为了自己的荣誉,他又不能放弃努力。最终他失去了采取新方法进行尝试的能力。他想成功,但不知如何做,他感到惶恐。此时,善意的成年人的建议对他不起作用,因为他的那种感觉或情绪已经压倒了他思考的能力。此时如果禁止他发脾气,他一定会放弃要学习的愿望。以后每当遇到相似的情况或相似的学习任务时,沮丧就会像豪猪毛一样竖起来挡住他的路。
  三、 孩子怎样才能摆脱沮丧
  当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会开始发脾气,即开始一个自然的康复过程。孩子大吵大闹时,会全身发热,也可能会哭泣和冒汗。这样的发脾气通常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他们不是坏脾气,也不是有恶意。这种情绪爆发会大量释放出致使他们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大多数父母从来没有机会观察发脾气如何使孩子们恢复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为当孩子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时,周围的人都会对孩子发火或吓唬他。尽管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曾一再地尝试用发脾气来驱除沮丧的感觉,我们却一直认为孩子不该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并不一定意昧着你作为父母有什么过错,或事情有什么不对头,或孩子有什么过错。当然,如果孩子在类似的情况下重复发脾气,也许说明你对孩子的行为的期望或限制是不恰当的。例如,在商店买东西时不许小孩子触摸任何东西,肯定会让他感到沮丧。儿童不会抑制自己与生俱来的学习愿望,他们常通过触摸来学习。他们自己的希望和想法常超出自己的能力所限。发脾气是感到沮丧的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途径。
  四、 倾听孩子发脾气
  一旦你能把握孩子发脾气的规律,倾听他发脾气并不比听他哭泣更困难(参阅“孩子哭泣的时候”一章)。发脾气就像是孩子情绪系统中的雷霆闪电。下面是关于倾听的几条一般性准则。
  1、 要靠近孩子,但别试图安慰他
  大发脾气意味着大量噪音和运动。这有助于他摆脱由于自己未能达到目的而感受到的羞辱!让他去撒泼吧。发脾气的过程大多不会很长。你也许得坚持听5至15分钟。一旦得到倾听,发脾气会很快过去。随后孩子可能会咯咯笑,与倾听人热烈地亲昵一番。孩子从几乎要崩溃的状态又恢复了平静和理智,这样一个奇妙的转变过程正是倾听的结果。你会在随后的几小时或几天里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耐性有了很大的增长。
  2、 如果你和孩子刚好处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你可以小心谨慎地把孩子带到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便安然度过“风暴” 。
  孩子们看来经常选择公开场合开始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周围有很多人时,发脾气对自己有利,也可能是由于置身在成年人的环境中,对他们造成的压力最终超过了他们的承受力。比较恰当的处理是设法把正在撒泼的孩子带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便你能控制局面。大多数旁观者会很乐意看到你处理问题很在行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大多也有过一两次同样的经历。所以不必太顾忌旁观者。
  我认识一位父亲遇到这样一个情况,他的商业街的一个拥挤的玩具店里大发脾气。他没什么地方好去,就抱着大吵大闹的孩子沿街走了十分钟之久。感觉尴尬的妻子则跟在后面,保持一定距离。事情过后,他们以为两岁的孩子会像每天中午过后那样疲乏无力。他们壮着胆子走进一家咖啡店吃午饭,没想到儿子在那里自始自终都表现得又乖又伶俐,让女服务员着了迷。
  五、 这种倾听会导致纵容孩子吗
  “如果我倾听孩子发脾气,孩子就会恢复正常举止吗?”这是人们常有的问题。人们觉得孩子那些令人头疼的吵闹太频繁了。如果我们每次都得听下去,生活不就变成了一片吵闹声了吗?我们不是更无法对孩子加以控制了吗?我们怎么能容忍他们的任性呢?
  允许孩子顺其自然的发脾气,开始的那几次对父母们确实很难忍受。一个好办法是在父母们(不一定得是夫妇)之间建立起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担当倾听者这个困难的角色。具体的办法是,两个有子女的人约定好时间,避开孩子们,专注于有关为人父母的话题。每人轮流谈一谈作为父母亲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困难。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探究一下由于有个沮丧的、爱发脾气的孩子而产生的种种感觉。例如,有机会能着重谈谈那些磨蚀我们的耐心的种种情景,我们就能够以较为冷静的头脑,目的明确的行为,振作精神地去倾听孩子。
  孩子们不会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所以,不要指望你的耐心倾听会造成一个完美的有礼貌的孩子。幼小的孩子只要需要就会发脾气。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不容易受挫折而信心崩溃。在儿童时期他们已得益于宣泄,从中增强了自己的韧性和自信心。
  运用倾听的办法,你可以期望孩子将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他遇到困难仍会坚持学习,面对不合理的事物,他会维护自己的正直。与严格的循规蹈矩相比,以上那些品质会使他更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消除了紧张情绪,他经常能够与人愉快地相处。烦躁时他能得到倾听,他就学会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他人,因为你正是这样对待他的。
  提示与思考:
  1、 请回忆孩子最近一次发脾气的情景。你当时的感觉如何?你是怎样对待他的?
  2、 你小时候发脾气时,父母或其他成年人是如何对待你的?
  第六章 孩子愤怒的时候
  一、挑战
  我们有时很难区分发脾气和愤怒,因为这两种情绪的外在行为表现都有大吵大闹,都使人失去了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好风度和良好的自我控制。愤怒有时源于恐惧和悲伤;有时则是对于不公正的情绪性反应。不论是保种情况,只要愤怒的发泄能为人理解并得到倾听,孩子和全家人都有会从中受益。
  孩子愤怒时,情绪激烈,我们也感到应该作出相应的反应。第一反应是想对孩子说理。不过由于他正陷在愤怒的情绪中,对他说理很少奏效。他根本听不进或无法理解我们的话。而我们自己也往往会由于孩子的“执迷不悟”而感到沮丧。所以当孩子生气时我们也常忍不住发火。
  那么怎样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呢?怎样可以消除气恼中的孩子与父母的隔阂呢?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方法使孩子重新能够与我们很好地交流。我们想让他们了解,即使不能样样满足他们,我们依然是很爱他们的。如果对愤怒的孩子给以关注和爱,他就有机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并最终摆脱它。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惩罚或孤立孩子,他的怒气就会被埋在内心深处,在那里不知不觉地增长、膨胀。
  面对愤怒的孩子,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发泄出内心的怒气,他就会恢复自信,重新感受到别人的爱。
  安排“专门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可以为我们能较好地处理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