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沸点123      更新:2022-11-05 09:56      字数:5100
  采着鼾声这朵越开越大的花
  还有那长在嘴角像叶的梦
  麦子在田里翻腾阳光的波浪
  秋苗在一场雨里发亮
  厨房里传出女人和碗碟碰撞的声响
  而一把锄倚着寂静的正午
  像爱情倚着幸福的肩头
  陷入深深的怀想
  黄  昏
  张晓燕
  黄昏
  一个人
  在一棵树中
  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影子是一棵刚嫁接的嫩枝
  正伺机发芽
  她边做八宝粥  边
  欣赏
  自己的影子
  调着火候
  她的心随着锅内的八宝粥
  上下翻滚
  她知道
  要成为可口的八宝粥
  还要熬一段时间
  蝴蝶兰
  王巨涛
  我惊讶一株植物的想象力
  美丽的花朵如张开的翅膀
  希望它飞起来
  永不凋谢
  在人们寄托的蓓蕾
  我宁愿相信它凯旋而归
  疲惫得停了停
  梳理幸福的羽毛
  鲸
  韩宗宝
  大海的王者
  鲸,广大的蔚蓝色使你孤独
  鲸呵,你内心的风暴
  无人知晓。
  鲸,和人类在海上遭遇过七次
  其中六次躲了过去
  第七次让我眼里充满了泪水
  植树(外一首)
  齐宗弟
  女人用双手轻轻地扶着树苗
  男人一锨一锨培土
  三岁的儿子  肚子腆得老高
  往树坑里撒尿
  男人踩一踩土  提一提苗儿
  孩子  这就是你呀
  女人撩起衣襟儿
  擦一擦眼角
  温室大棚
  白雪花儿在外边
  黄瓜花儿在里边
  日子就像嫩嫩的芹菜叶儿
  滴答水儿
  太白生平
  张常信
  纵一支笔出川,
  长江流如
  后来醉倒长安的
  那酒。
  在他乡,
  曾照床前之月,
  一夜抽出
  三千丈白发。
  母 亲
  张泽雄
  削去一截锈掉的日子,母亲
  背着昨晚的落日,踩着露水下地了
  庄稼收了又种,种了又收
  您恨不得所有的泥巴都长出粮食
  可我们的身体里只长牙齿
  忙碌中,水稻又回到泥土里
  怀想。凝望。感激。我找到的词句
  都长成了母亲手上的老茧
  都市鸣布谷
  高炯浩
  工厂  近乎瘫痪的老人
  噙着烟斗
  喷吐着死亡的气息
  钢铁和水泥
  架起的森林
  挤压得天空几近窒息
  城市现代病
  传染给每个人
  整个城市都在打喷嚏
  突然  一只翠鸟
  掠过城市上空
  撒下碧绿的鸣啼
  “布谷  布谷
  播谷——”
  我站在童年的岁月
  听知了的歌声疯长
  青蛙的鼓乐奏鸣
  “布谷  布谷
  播谷——”
  我荒芜的心田
  飘弋着绿的氲氤
  布谷用音乐疗法
  医治城市的衰老
  他走上新楼屋顶
  李苏卿
  走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走过泥泞  饥饿  贫困才走到屋顶
  这是个平台也是晒场  他站在
  这块没有碎片破洞的阳光里
  用身躯测出今日阳光的暖度
  他站在屋顶  拥有一块完整的阳光
  他的视线  由于摘除了眼膜上的野草
  望得很远  越过昨天的泥墙
  穿过历史的茅棚望过去  透过
  许多天线铁塔楼层望过去
  他看见天是那么大那么蓝  和
  天边正在射来的五彩光芒
  鱼与水
  孙  映
  一开始
  水想呛鱼一下
  没想到,鱼有鳃
  后来
  鱼想咬水一口
  没想到,水从鳃里溜了
  再后来
  鱼把水当作自己的血液
  水把鱼当作自己的心脏
  夜来香
  杨建营
  夜来香,咀嚼着庭院的夜色。
  她面向我吐露着芬芳。
  月亮从南山的深处爬上来,
  惊起了枝头的三两声鸟鸣。
  夜来香,就在我的窗前,
  我看见她就像看见了你的面庞。
  夜来香在我的耳旁喃喃细语,
  她告诉我夜晚的秘密。
  在我的心头仍残留着冰雪,
  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名字。
  夜晚赠给我许多珍宝,
  因为夜来香与我生活在一起。
  大海不相信眼泪
  吴春玲
  不要悲伤
  因为大海不相信眼泪
  不要发火
  因为好事总要多磨
  这么一点挫折
  算得了什么
  征途千山万水
  跋涉者从不怕坎坷
  没有趟不过的河
  没有爬不过的坡
  前路一波三折
  身后是彩虹一座
  周口店
  匡文留
  这三个字
  从小学历史课本起步
  近半个世纪走到我脚下
  太行山脉起伏有如母乳
  华北平原袒露就像父亲身躯
  缠绵的绿  婆娑的绿
  一望无际染透心脾的绿啊
  落叶林阔叶林招展肢体
  草原丰腴着腰臀
  闪闪的河流
  血液或奶汁样恣意妙曼
  五十万年前的空山新雨后
  北京猿人  和大角鹿  双角犀
  驼鸟与欧石鸡菱齿象们
  在龙骨山攀援欢跃  篝火袅袅
  做爱的鸣唱
  常常惊落了月亮
  石灰岩低垂的洞穴
  哪条缝隙掠过鸽子的哨音
  我触摸一块石片的暗纹
  把一根石针别进头发
  不知有没有哪个北京猿人
  乃至后辈的山顶洞人
  汗或者泪流在上面
  渗入其间  千秋万代地呼吸舞蹈
  让我感觉到
  今天的温暖与体香
  我将身体深陷进泥土
  重又听见河流闪闪的呢喃
  绸缎般在我的内外久久徘徊
  想象先祖那样嚼着果实
  让腰间的树叶花朵飘起
  用石斧石剑追逐沙狐或锡嘴雀
  只有爱情没有烦恼
  我甜蜜缝缀的裘氅
  该有哪个甜蜜壮士来披上
  早晨下雾
  宋海泉
  夜鸟  一抖翅膀
  抖落一层薄纱
  朦胧了所有的眼睛
  向往的脚步
  于虚幻中徘徊
  一只会吟诗的喜鹊
  把人带进远方的梦境
  走过太阳的目光
  才发现  在薄纱的那边
  朵朵美丽的鲜花
  仍在真实地开着
  光与影
  杨铁光
  为了让别人看清你
  你必须走出阴影
  站在光明里
  为了使你看清别人
  你必须走出光明
  站在阴影里
  为什么你动辄就感谢光明
  为什么你从来想不到阴影
  只有光  没有影
  你甚至成为不了你自己
  旅欧印象(二首)
  董培伦
  瑞士印象
  中立于欧洲的屋脊
  怀抱高高的雪山
  欧洲有名的江河
  都从这儿发源
  绿草地漫上山坡
  墨松林点缀其间
  大乳房的奶牛们
  悠闲在幽静的田园
  主人都为时间忙碌
  到处开设钟表商店
  把和平分割成分秒
  让世界掌握住机缘
  奥地利的蓝天
  身披霞光的白云
  多像穿婚纱的新娘
  怀抱一束火红的玫瑰
  在蓝天的莽原上来往
  唱着迷人的歌曲
  挥洒漫天芳香
  悠哉悠哉地远去
  只剩蓝蓝的惆怅
  晾衣服的女孩
  凌 迪
  她总是和亮晃晃的初阳一起
  升上对面的阳台
  她从那只红塑料桶内
  取出湿漉漉的衣服,一件件地
  拧干,抖开,晾上衣架
  她将衣服一件件,挂在了阳台外侧的铁丝上
  随后,拎起红塑料桶
  转身离开。只留下
  五颜六色的衣服
  日里梦里
  晃来晃去
  无  题
  赵南成
  就那么轻轻地一捋秀发
  右手优美地徐徐向后
  梳理着不经意的妩媚和休闲
  五指在黑色的光泽中流动
  那是绝难忘记的一刻
  从此我与你分道扬镳
  定格的是穿透岩层的柔情
  还有纷纷扬扬的凄美
  承饮着蓬勃阳光
  捋起的却是连绵不绝的夜空
  那里有一颗孤独而流泪的星
  闪烁着无法实现的痴情
  七 月
  叶 梓
  一个女人在村口踮足注望
  搭在额头遮挡阳光的手
  不正是手握镰刀从远处走来的一次心跳么
  但——
  鸡叫三遍,忙人磨镰
  又一个黎明到来
  又一批借着晓色走进田野的人
  用露水的鞋从暴雨雷电里运回他们的口粮
  姐 姐
  闫文盛
  因为时间晚了,我们闭上眼睛。姐姐
  就像回到了故乡,我熟悉它的每个弯曲
  我想给你讲述我是怎么想你的。姐姐
  那思念泛滥着,在夜里,我的心长成一个你
  我总是不想睡去。姐姐,让我看着你
  我现在就能看到你,当你说出爱这个字眼
  我的心里有一种东西。雨水冲刷不去
  我在睡眠中睁开眼。姐姐。我做这样的梦
  你不要把我喊醒。那时候天已经黎明
  那些平素不曾意识到的孤单都来了
  我们厚厚的话语里装满了未来。姐姐
  我们一起寻找这新路径。把恐惧赶入羊群
  那固定的爱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像一个谜语
  姐姐。下午两点,我听到夜如此寂静
  我可以这样一个人待一天。姐姐,我
  看见万物。我看见万物在思念中变得清晰
  阳光在西窗口上探出头来。整整一天
  它都在为这一刻做准备。
  姐姐,我们预约了好久
  为这一天我们把一生中的其他事都推掉了
  世界诗歌与彝族诗人吉狄马加
  ■ 李鸿然
  吉狄马加对于世界文学的态度,很值得注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发表了不少关于世界文学的文章,其中《永远的普希金——献给普希金诞辰200周年》、《诗永远不会消失——纪念永恒不朽的莱奥帕尔迪》、《在全球化语境下超越国界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寻找另一种声音》等,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篇什。吉狄马加在纪念普希金的文章中指出,普希金属于俄罗斯,也属于全人类。普希金精神所代表的“永远是俄罗斯的灵魂和良心”,也是“人类的自由、正义与公正”。从文学上看,“普希金的诗篇,是把民族性和人类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典范”。在纪念莱奥帕尔迪的文章中,吉狄马加推崇的也是这一点。莱奥帕尔迪是和普希金同时代的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与普希金一样,他不但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而且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吉狄马加说:“莱奥帕尔迪以自己不朽的诗篇,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属于人类精神现象的诗永远不会消亡。”钱钟书先生生前曾不无遗憾地说,中国作家极少阅读莱奥帕尔迪。从纪念文章看,吉狄马加对莱奥帕尔迪的阅读十分认真,分析和评论也相当中肯。倘钱先生九泉下有知,对此一定感到欣慰。《在全球化语境下超越国界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前已提及。此文在论述人类各民族文学的特殊价值的前提下,论述了人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认为作家应当成为自己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诠释者,并为世界文学作出贡献。《寻找另一种声音》2001年先后在《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表,2003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又把文章收入一个专集。此专集选载中国作家读外国文学的文章近40篇,以“寻找另一种声音”为书名,使这篇文章特别引人瞩目。在这篇文章中,吉狄马加详细叙述了普希金、黑人文学、拉丁美洲文学对自己的重大影响。他满怀深情地写道:“普希金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良知,第一次奇迹般地唤醒了我沉睡的思想和灵感,从此我开始关注这个世界上一切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黑人文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文学的价值判断”,“黑人文学的经典,还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如果你的作品从一个民族的身上揭示了深刻的人性和人的精神本质,那么你的作品也一定是具有人类性的”;“伟大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树立了?